当前位置:大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新闻采编总结集锦14篇

2023年新闻采编总结集锦14篇

时间:2023-11-11 11:20:05 来源:网友投稿

新闻采编总结第1篇一、新闻编辑工作编辑是企业内部新闻信息综合发布工作岗位,工作服务对象既对领导又对基层,每天都通过网络与全体员工“亲密接触”,新闻发布的质量和水平都直接影响到舆情导向和企业形象。为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闻采编总结集锦14篇,供大家参考。

新闻采编总结集锦14篇

新闻采编总结 第1篇

一、新闻编辑工作

编辑是企业内部新闻信息综合发布工作岗位,工作服务对象既对领导又对基层,每天都通过网络与全体员工“亲密接触”,新闻发布的质量和水平都直接影响到舆情导向和企业形象。为此,我坚持少讲话多做事的原则,认认真真对待每一天的工作。

定向服务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创新栏目办好报。年初,围绕部门领导提出的对《××电力报》版面进行重新策划创新的办报思路,积极和对口服务的党政工团各责任部门沟通,对体现精神文明建设的综合板块版面进行调整,重新设置了《基层党建》、《廉政征文》、《员工之声》、《芙蓉花开》、《企业青年》等专栏。在下半年对版面分工进行调整后负责《××》文学版块,接手后有意识的加强了与各单位文学、摄影爱好者联系,配合企业中心工作以及各类大型活动约稿,力争文章和图片主题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真实反映出一线员工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

二、新闻采写工作

配合中心工作,认真采写新闻稿件。4月份,作为局新闻工作人员,很荣幸的得到了跟随张书记到××,在一线的路途和工地上,总被同事们在平凡的工作及言谈中表现出来对对企业的忠诚和热爱、对工作的认真和奉献精神所打动,在完成现场新闻稿之后完成了人物通讯稿件《立在××援建工地上的杆子》,此稿件先后在国家电网报、湖南电力报、××晚报等媒体发表。此外还配合春检、营销服务反违章活动等工作完成了一些宣传稿件。

同时在平时还留心多看报多学习,广泛借鉴其他报纸的板式风格,争取版面灵活、美观,尽可能扩大报纸的影响面,得到职工更多的关注。

编辑部的工作者们每天都要争分夺秒地修改、编辑,还要经常加班,有时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但我从来没从他们的脸上看到疲惫和厌烦,他们总是精神饱满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中。我想,正是这份对工作的激情支持着他们。

如果没有激情,他们不可能为此付出如此巨大的精力。

编辑部的工作既繁琐又枯燥无味,无论严寒酷暑,他们都得静下心来慢慢地阅读稿件。如果没有耐心,他们不可能坐在办公室不厌其烦地工作着。细心同样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新闻播出效果的好坏。哪怕一个字,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都会影响到新闻播出的质量。所以,即便他们再累也得提起精神,仔细检查,宁可多看几遍,也不愿意放过一个错误。如果不细心,他们不可能做出如此高质量的新闻节目。

激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热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耐心又让我们细致地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
细心让我们严把每一份稿件,做到精益求精。

在编辑部工作也有很闲的时候。没稿件的时候,编辑们都会看看杂志和报纸打发时间,或是聊聊天,说说笑。而此时,我总会很自觉的地抓紧时间多看看些新闻编辑的书记或是拿出之前改好的稿件,学习和总结一些常见的.稿件错误。

总之,编辑部是一个既充满欢乐气氛又可以学习和拓展知识面的地方。实习让我收获了很多,无论是理论上的知识,还是实际生活中的知识,这些知识都让我受益非浅。我认识到在学校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多参加些社会实践,拓展自己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多思考,多练习,多听多看。同时要学会与人相处和沟通,处理好人际关系。

做任何事情都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有志者事竟成”。

新闻采编总结 第2篇

两个月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时至半年,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之际才猛然间意识到日子的匆匆。原先颇感忸怩的离开大学的围城生活,现在已经渐渐变得顺其自然了,这或许应该是一种庆幸,或许更应该是一种叹息,谁能说得清呢?

两个月的磨刀练阵,按理说,自己到底是宝刀还是锈铁应该可以从这些日子的点滴表现中露出应有的光泽了,然而直至目前,我却对自己这些许的光泽没有信心——虽然我坚信自己不是锈铁!

两个月来,我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岗位上练兵,前个月在电编部学习新闻采编,后一个月是在办公室做临时的文秘工作。

首先说说在电编部的工作心得。在电编部一个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新闻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这期间我一直都是在远离父母亲人的视线之外享受着逍遥自主的生活。虽然在学校里也有师长的关爱与教诲,但总有一种仰承的距离感,缺少家庭特有的温馨。本以为毕业参加工作后,这种人际关系的距离感、层次只可能加强,但在电编部工作让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原先的判断错了。电编部容主任、韦副主任、廖副主任三位领导都对我们这些新人亲切有加,特别是容主任,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和我们一起打球,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领导的架子,而且还以慈父的关爱之心在引导我们做好新闻工作,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久违的父爱温情。而其他大部分的老同事,也对我们这些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
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记得刚到一周的时间,电编部新老同事以及三位领导就已经打成一片,给我的感觉是上下同心。正因为如此,在电编部工作,让我体会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欢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

1、基本学会使用和维护摄影机;

2、基本掌握会议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拍摄和采写的区别;

3、基本了解并初步学会编辑新闻摄像带;

4、基本学会电视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在这期间我不仅可以较好地配合各位师兄一同出去采访拍摄工作,还可以自己独立外出采写完成具体的新闻作品。一个月的时间,我配合各位师兄一起完成新闻采写近15篇,自己独立完成的采写作品5篇。主任每次安排的采访任务都基本可以顺利完成。

在这期间,工作上最大的不足主要有:

1、新闻拍摄技术相对落后,画面的稳定性不够;

2、新闻的采写比较古板,缺乏新意;

3、新闻的敏感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对与会议新闻相关联的社会性新闻把握不足等。

3月初我开始被调到办公室工作,主要负责协助钟主任开展日常办公接待和文秘拟写等。

显然,办公室的工作环境与电编部迥然相异。虽然钟主任与电编部的容主任一样,对我关爱有加,体贴不减,同样让我深深感受到一种父爱的慈祥与特有的威严,另外还有同事xxx姐和xxx兄的友情关心与帮助,但却逃脱不掉办公室特有的按部就班的沉静环境。这多少让我喜欢热闹的性格有些不很适应。幸好有钟主任以及其他几位同事的友情关心帮助下,我较早地克服了波动的心思,全身心投入到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环境中。

经过一个月的工作学习,我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1、独立完成并印发了两期《简报》;

2、配合办公室其他同事开展日常接待、后勤服务和卫生清理工作,并具体负责杨副局长办公室的卫生打理;

3、负责部分公文打字和复印登记工作;

4、在钟主任的具体指导下,负责拟写相关公文,如较好的完成了自查自纠工作总结;
干部职工培训工作总结;
拟写完成《文字、图片、音像规范化管理》规定,并顺利通过领导审核等;

5、协助钟主任组织召开“行风评议自查自纠座谈会”,并根据要求,完成“行风评议调查”统计和上送工作;

6、与同事梁伟耀共同策划完成两个版面的“四五”普法教育宣传板报。

在办公室工作不足主要有:

1、缺乏基本的办公室工作知识,在开展具体工作中,常常表现生涩,甚至有时还觉得不知所措;

2、对我局各部门的工作情况缺乏全面具体的了解,从而影响到相关公文写作的进行;

3、对电脑知识的掌握度较低,这直接影响到相应的工作质量;

4、工作细心度不够,经常在小问题上出现错漏;

5、办事效率不够快,对领导的意图领会不够到位等。

就总体的工作感受来说,我觉得这里的工作环境是比较令我满意的。首先是领导的关爱以及工作条件在不断改善给了我工作的动力;
其中可以直接搜索到次是同事间的友情关怀以及协作互助给了我工作的舒畅感和踏实感;
第三就是目前正在营造形成我们局特有的“企业文化”氛围给了我工作的信心。

我知道,上面的工作表现也许不能让领导感到满意,如果完全依据这些表现来决定是否可以继续留在这里工作学习,坦白说,我自己并没有太大的信心。但我坚信自己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会表现得更好,保证让领导满意。

新闻采编总结 第3篇

年假,我来到一家日报社开始了我为期两周的实习生活。

我被安排在了该报社的文体版,因为是年终,又邻近春节,所以会有很多的总结表彰会或者文艺演出活动,因而文体版的采访任务十分丰富,每一天都在马不停蹄的“赶场”。

第一次跟着“师傅”出去采访的时候,我只带了录音笔就去了,采访过程中,看着师傅边采访边记录,而我只是支着录音笔在录音,感觉很不进入角色。而在紧接下来的5分钟内,师傅就基本上把这条报道写完了。这令我十分的差异。后来才知道,最方便最节省时间的方法,就是笔录了,把要点简单的记录下来,整理一下思路,就可以回报社把新闻“敲”出来,马上发稿了。

还有一次去采访老年体协的年终总结表彰大会,进场之前拿到了一些发言材料,也就不担心来不及记录讲话内容了,只是对出席领导作了比较认真的记录。但是看到师傅还是在十分仔细的边听边对照发言材料,我也不敢掉以轻心,也在材料上勾画出一些重点,更正一些错漏之处,同时在心里组稿,想着回去应该怎么完成这篇报道。

对于还没有学过新闻采访写作的我来说,写新闻稿完全是凭借自己的新闻阅读经验,没有什么明确的章法可循,所以通常让我写上500字的新闻,我会写出七八百字甚至更多,没有字数、版面上的概念,以为我写多少就能发多少。因而师傅就常常不厌其烦的帮我改稿子,用更为精炼明确的语言代替大段大段的描述性文字,初时看着一下删掉那么多有些心疼,慢慢的,也就不会去写那些没有用的文字了。

虽然短短的实习只有两周时间,但是我真的从中学到了很多很实际的经验,并且十分期待即将开始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希望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从理论上进一步接近新闻采访和写作。

新闻采编总结 第4篇

从今年2月份开始毕业实习,到现在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期间在县台做过新闻,现在在江西电视台一个栏目见习。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真的是学到很多东西。实习是一个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在成长。

我认为实习就是学校知识的实践化,是考验学校知识是否掌握的良好途径。也是对自己的一次充电。在实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并从中得到经验,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来的。

记得第一次发稿的时候,被主编修改了好多次;
记得第一次出镜时,摄像无奈的表情;
记得第一次采访的时候,语言不通的尴尬等等。都让我明白了做一名记者、媒体工作者的不容易。

实习期间也真的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媒体,但是我觉得要对的起自己的专业,要加倍努力。

还记得有一次自己去医院做采访,那个医院就是不让我拍摄图象,他们不相信我是电视台的,而且我作为实习生也没有什么可以证明自己的证件,这真的让我非常难堪,最后只好当面给新闻中心的主任打电话,才化解了这样的情况。现在想想也真的比较搞笑。但是最后采访还是完成了,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会把工作做好的。

在学校里学的大多都是理论的知识,但是实习真的让我有了一定的实践能力,知道了做新闻的具体流程,知道了新闻语言跟常规语言的差别,明白了作为一名记者的定位,以及这份工作的责任。

实习中也会有人否定你,但是我一直认为越是批评的话,才越能让自己成长。因为虽然听起来很不好听,但是仔细想下如果真的是自己的问题,那就真的应该马上改正。

实习中我坚持做到一定要守时。第一次出去采访的时候,毫不夸张的说,我是提前一个小时到达的目的"地,我就是怕迟到,早到总比迟到好。每次采访,我总是提前半个小时左右到达,找个地方坐下,把今天的采访任务好好想想,理清思路。唯一的一次迟到是因为联系员告诉错了地方,打车赶到的时候迟到5分钟,感觉特别不好,打那以后,我更加谨慎了。还记得有一次,新闻中心的主任问了我一个问题,但是我说了一个大概的数据,主任说确定吗?我就不确定了,做新闻不能想当然,任何即将变成铅字的事情都要进行证实,必须严谨。

每次写完稿一定要读,不要有硬伤。新闻的“硬伤”,是指一篇作品中,存在致命的、关键的、明显的错误,或者是不该发生的常识性的毛病。常见的硬伤有政治性硬伤、政策性硬伤、导向性硬伤、违反宣传纪律的硬伤、片面性造成的硬伤、常识性错误和技术性的硬伤。要想做到没有新闻硬伤,也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我就有过稿子因为“硬伤”问题而被退回的情况。发第一篇稿的时候高兴的不得了,说实话,后来再发稿占大多数的心理是害怕和紧张,怕又被退回来。

实习让我更加了解了电视媒体,并参与其中,带着实践的经验,我要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为以后成为真正的媒体人做好充足的准备。我参与其中,我乐在其中,我仍然充满了斗志。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媒体的前辈们看齐,积累更多的经验,多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当个“杂家”,不求为中国的新闻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只求尽自己的一份力,做到最好的自己!

新闻采编总结 第5篇

20xx年是采编部任务最重,压力最大的一年,采编部全体同志以高度的责任心、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紧密团结,密切配合,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

一、采购工作随着我院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为了更好的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今年学院对图书购置经费的投入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全年购书金额达160多万,购入图书近8万册。今年,图书采购继续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学院委托盛联招标公司组织招标,经过竞争性谈判,有5家图书经销商最终中标,作为我馆的图书供货商。今年图书采购工作时间紧,任务重。5月初,图书招标结束,7月底,要完成所有的采购任务,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要完成8万册的图书采购量,难度可想而知。招标公示期满,立即组织馆内和院系的老师到市内书店现场选书。现场选书具有直观性好、针对性强等优点,可以缩短配货的渠道,加快图书到货的速度。对于这样的选书模式,得到了老师们充分的肯定,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除了现采以外,还加强了与系部的联系,多渠道收集师生对专业文献的需求。同时,广泛搜集电子书目信息,采用多种采集手段,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工具进行采访工作。另外,为了拓宽采购渠道,七月初,先后到国防工业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等重点、部署出版社选购图书。为了补充外文图书,我馆与中国公司常年保持着业务往来。每年选购一些既具有专业特色又具有收藏价值、实用价值的外文年鉴。

二、图书分编工作本年度采编部的日分编任务,与往年相比,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按照学院的部署,8月10号之前,馆藏总量要达到98。

5万册,生均图书册数要超过80册,对于这样的评估指标要求,我们有近12万册的图书缺口。平均每天要加工1500册图书,对于这样的工作量,如果单存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很难按时完成任务,所以,充分发挥书商的力量。

今年,在招标合同中,补充了一些附加条款,要求书商派人到馆加工,从拆包验收到流通上架,实现“一条龙”式服务,我们的工作人员负责指导、组织和监督。书商到馆加工人员,素质、业务能力参差不齐,而且,因为工作需要,要频繁换人,这给我们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我们的工作人员都要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一遍不行,两遍、三遍,反复提示,加强记忆。每周,要列出了详细的工作计划、用人计划,以保证工作进度;
同时,我们的工作人员严把质量关,加工过程中,一经发现未达到要求的,一律返工。经过采编部全体同志不懈的努力,截止到8月9号,共加工图书15609种,120689册;
光盘3089种,22500张;
使得我馆的馆藏总量、生均图书册数均达到了评估指标的要求。另外,为了规范各岗位自身的工作职责,使采编部各项工作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立足长效管理,加强业务规范,成文采编各项工作细则。先后修订了2个业务工作细则:《图书加工细则》和《中文图书著录细则》。著录细则涉及到类目修改、类级的使用、交替类目的使用、具体类目的使用,以及总论复分表的使用等。

通过此项措施,统一了分类、编目、加工的标准,编目质量、加工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三、搬迁工作图书馆搬迁是今年面临的一项非常繁重而艰巨的任务。搬迁初期,采编部大部分同志并没有直接参与图书的下架、打包工作。

这段时间,集中一切力量加工图书,尽最大努力,使馆藏总量达到评估要求。从8月10号开始,采编部全体同志直接参与图书打包收尾阶段的工作;
每名同志被编到组里,将阅览室和借书处的书合并在一起,重新进行排序,再协助工人打包,做好包头标识工作。打包结束以后,一部分同志被安排到架子组,监督工人拆装架子,安装木线、护板等工作;
另一部分同志被安排到运书组,负责图书拆包、排架,另外,还做了一些统计工作,计算架位、空格,写一些架位标识等。此次搬迁正值酷暑,天气炎热,任务艰巨,大家不分年龄,不分男女,不分部门,齐心协力,超工作量、大负荷的工作,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搬迁任务。此外,为了使新馆架位摆放整齐、美观,馆里成立了划线组,由我负责。经过到现场进行实地测量、计算,又通过反复论证,确定了选参照点、分区域,等分切线的划线方案。在划线的过程中,无论是打线、描点、量距离,都需要频繁的蹲起,时间长了,就会有腰酸腿疼、头晕目眩的感觉。另外,划线现场卫生、噪音情况极差,经常是这边划线,头上还刮着大白,耳边响着切割声,尽管这样,划线组的同志,没有一句怨言,奋勇争先,埋头苦干。

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按计划的完成了划线任务。四、评估工作本科教学评估是全馆工作的主线和重中之重。根据馆领导的部署和安排,将评估材料分解成若干个方面,每个部门相应的承担一部分工作。在组织材料的过程中,采编部遇到最大的困难是图书分类统计。从52年建校到评估年,时间跨度太长,经手人过多;
另外,相关帐目记录不够详细、全面,老图书馆管理软件自身功能的局限性等多种因素,使得图书分类统计工作异常困难。大家从头缕起,翻阅各种帐目,对每批图书重新进行分类累加,经过近4个月的时间,圆满的完成了此项工作。其它评估佐证材料,经过大家加班加点,不厌其烦,认真严格地搜集、整理、归档。又经过多次修改、充实、完善,最终按照规定的要求按时完成了每一阶段的任务。透视过去一年,尽管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与领导的关心和同志们的配合是分不开的。成绩已成为过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扬长避短,虚心学习,争取做得更好。

新闻采编总结 第6篇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又跨过一个年度。总结本人一年以来的工作,从政治学习来说,本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创先争优”活动,在思想上按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在工作上,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对照相关标准,严于律己,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由于今年工作变动,年终总结分为两个方面:1月份—9月份为实验电视台工作部分,10月份—12月份为继续教育学院、培训中心工作部门。

实验电视台工作:

一、积极参加深入学习“创先争优”活动,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党性修养和政治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今年学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本人积极参与到部门“创先争优”活动中来,参与制定本部分活动实施方案,并承担学校活动宣传组的工作。

二、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为了做好工作,本人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工作业务知识,重点学习广播电视相关的知识。在学习方法上做到在重点中找重点,抓住重点,并结合自己在广播电视各方面存在那些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工作水平。20XX年3月开始攻读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戏曲学电视艺术专业硕士学位,20XX年6月取得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获得上海戏剧学院优秀毕业论文。

三、积极主动,尽自己最大努力完成承担的各项工作。

九个月中,我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在自己平凡而

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具体如下:

(1)积极协助台长做好各项栏目改版工作,实现了向整个下沙高教园区新闻的宣传报道和信息的传播。策划、实施与华数交通频道合办的《下沙资讯》栏目于6月13日开播,并担任了该栏目制片人。同时,也开始担任与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合作的《活力新城下沙》栏目制片人。

(2)协助台长,做好内部管理、业务学习工作。

(3)积极做好有线电视维护工作,增强服务意识。为联网学校进行维护28次,解决问题18个。为本校学生公寓解决有线电视问题38个,维修有线电视16台,切实保障了学生的利益。

(4)强化对学生记者团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节目的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自办节目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做好“未来之星”广播电台日常管理工作。

(6)积极组织参与各种校园活动。本人参与组织、策划“浙传第一声”活动、“青春视角 体验传承”20XX首届浙江省大学生影视作品高校巡回展、“我是大导演”学生导演大赛评选活动、“我爱看电影”影评人大赛评选活动。

(7)其他工作。做好实验电视台财务管理工作;
做好大学生创新基金费用报销审核工作;
做好电视台联网学校联系工作;
做好电视台日常节目播出工作;
做好电视台日常维修、采购申报工作。

这一年是我走出校园大门的第一年,经验很不足,但是我有自知之明,在电视台的日子,一直保持谦虚,认真的态度。总的来说收获还是蛮多的。希望自己真正走出社会后工作更加顺利。

新闻采编总结 第7篇

两个月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时至半年,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之际才猛然间意识到日子的匆匆。原先颇感忸怩的离开大学的围城生活,现在已经渐渐变得顺其自然了,这或许应该是一种庆幸,或许更应该是一种叹息,谁能说得清呢?

两个月的磨刀练阵,按理说,自己到底是宝刀还是锈铁应该可以从这些日子的点滴表现中露出应有的光泽了,然而直至目前,我却对自己这些许的光泽没有信心——虽然我坚信自己不是锈铁!

两个月来,我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岗位上练兵,前个月在电编部学习新闻采编,后一个月是在办公室做临时的文秘工作。

首先说说在电编部的工作心得。在电编部一个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新闻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这期间我一直都是在远离父母亲人的视线之外享受着逍遥自主的生活。虽然在学校里也有师长的关爱与教诲,但总有一种仰承的距离感,缺少家庭特有的温馨。本以为毕业参加工作后,这种人际关系的距离感、层次只可能加强,但在电编部工作让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原先的判断错了。电编部容主任、韦副主任、廖副主任三位领导都对我们这些新人亲切有加,特别是容主任,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和我们一起打球,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领导的架子,而且还以慈父的关爱之心在引导我们做好新闻工作,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久违的父爱温情。而其他大部分的老同事,也对我们这些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
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记得刚到一周的时间,电编部新老同事以及三位领导就已经打成一片,给我的感觉是上下同心。正因为如此,在电编部工作,让我体会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欢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

1、基本学会使用和维护摄影机;

2、基本掌握会议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拍摄和采写的区别;

3、基本了解并初步学会编辑新闻摄像带;

4、基本学会电视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在这期间我不仅可以较好地配合各位师兄一同出去采访拍摄工作,还可以自己独立外出采写完成具体的新闻作品。一个月的时间,我配合各位师兄一起完成新闻采写近15篇,自己独立完成的采写作品5篇。主任每次安排的采访任务都基本可以顺利完成。

在这期间,工作上最大的不足主要有:

1、新闻拍摄技术相对落后,画面的稳定性不够;

2、新闻的采写比较古板,缺乏新意;

3、新闻的敏感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对与会议新闻相关联的社会性新闻把握不足等。

3月初我开始被调到办公室工作,主要负责协助钟主任开展日常办公接待和文秘拟写等。

显然,办公室的工作环境与电编部迥然相异。虽然钟主任与电编部的容主任一样,对我关爱有加,体贴不减,同样让我深深感受到一种父爱的慈祥与特有的威严,另外还有同事XXX姐和XXX兄的友情关心与帮助,但却逃脱不掉办公室特有的按部就班的沉静环境。这多少让我喜欢热闹的性格有些不很适应。幸好有钟主任以及其他几位同事的友情关心帮助下,我较早地克服了波动的心思,全身心投入到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环境中。

经过一个月的工作学习,我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1、独立完成并印发了两期《简报》;

2、配合办公室其他同事开展日常接待、后勤服务和卫生清理工作,并具体负责杨副局长办公室的卫生打理;

3、负责部分公文打字和复印登记工作;

4、在钟主任的具体指导下,负责拟写相关公文,如较好的完成了自查自纠工作总结;
干部职工培训工作总结;
拟写完成《文字、图片、音像规范化管理》规定,并顺利通过领导审核等;

5、协助钟主任组织召开“行风评议自查自纠座谈会”,并根据要求,完成“行风评议调查”统计和上送工作;

6、与同事梁伟耀共同策划完成两个版面的`“四五”普法教育宣传板报。

在办公室工作不足主要有:

1、缺乏基本的办公室工作知识,在开展具体工作中,常常表现生涩,甚至有时还觉得不知所措;

2、对我局各部门的工作情况缺乏全面具体的了解,从而影响到相关公文写作的进行;

3、对电脑知识的掌握度较低,这直接影响到相应的工作质量;

4、工作细心度不够,经常在小问题上出现错漏;

5、办事效率不够快,对领导的意图领会不够到位等。

就总体的工作感受来说,我觉得这里的工作环境是比较令我满意的。首先是领导的关爱以及工作条件在不断改善给了我工作的动力;
其中可以直接搜索到次是同事间的友情关怀以及协作互助给了我工作的舒畅感和踏实感;
第三就是目前正在营造形成我们局特有的“企业文化”氛围给了我工作的信心。

我知道,上面的工作表现也许不能让领导感到满意,如果完全依据这些表现来决定是否可以继续留在这里工作学习,坦白说,我自己并没有太大的信心。但我坚信自己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会表现得更好,保证让领导满意。

新闻采编总结 第8篇

两个月来,我参与了《中华茶祖节》、《群众文体活动》等重大活动的报道,有些新闻作品发表在省、市等各级媒体上。有压力,也有动力,这一切源于我对新闻事业的挚爱与追求。从当初在新闻路上的摸爬滚打到履行记者使命,从民生到时政报道,每一步,都镌刻着我的成长印记,点点滴滴,凝聚着我的心血与汗水。

服务基层,我无怨无悔,并坚信在广阔的农村大地,在艰苦的边远地区,只要有信心、决心和耐心,就定能放飞梦想的翅膀。谱写华丽的人生篇章。

在此,我想告诉在校的学弟学妹及仍然奔波于各大求职场所的毕业生们:热爱泥土的种子,才能生根发芽,扎根于沃土的树苗,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这道理很朴素,却颠扑不破,青年一代应该有远大的追求,但实现远大追求的,却必定是积“硅步”、聚“溪流”、起“垒土”,始于平凡,而平凡的地方,往往最富有活力、最需要人才,最考验人的素质。那种急功近利、怕经风雨、眼高手低的情绪,只能使理想一次次破灭,或者使成功的机遇与自己擦肩而过。

在湖南娱乐频道实习已经有好几个月了,回过头来总结一下,收获良多。虽然,没有一开始想象中那样,自己的所学,自己引以为豪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真枪实弹”得到一番实践,但所见所闻让我有所思,增长了见识,对电视台这个行业的基层有了客观实在的认识。

湖南娱乐频道注重的是娱乐节目,和我之前所学的新闻专业还是有些出入,一切都得重新开始。刚进频道时,台里正好在筹办开年大戏《牛气逼人》,这是一档大型真人互动游戏节目。在赛事组,事情很多很杂,这就需要自己的细心了。工作期间我被分在了管理参赛者这一块,在他们参加节目之前,需要我们为他们讲解整个游戏的规则和一些安抚工作。虽是一件小事,却锻炼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除此之外,我还参与了后期编辑工作,进一步熟悉和巩固了后期制作的相关软件。整体上对录播节目的整个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

《牛气逼人》节目一做完,甄选《丑女无敌》第三季男主角的活动《无敌一号》又开始了。从海选、初选、复选到最后的总决选的工作自己也都有参与。这是一档选秀类的节目,每一场也都是直播,与之前的节目相比,整个活动的构思方面也会更加的完善。直播前的每一次彩排是最关键的,从中学到的东西也很多。作为一名工作人员,整个节目的流程要清楚地知道。一个节目的诞生,会根据节目的性质对导演、主持人等作出选择,从台前到幕后需要各个环节的接应,如制片、服装、美工、化妆、道具等。通过自己的观察还了解到,每次彩排之前都要确认好前期制作所需要的设备的档次及规模,配备摄像、录音、音响、灯光等特技人员。除了现场的导演指挥之外还需要与转播车内的导播相互沟通,确认好镜头序别、景别、角度和特技的运用。每一场的直播,现场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很忙碌,但井然有序,体现的就是良好的团队合作的精神。

通过实习,真正进入到了社会,我才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贫乏和在实际运用中的困难。在学校,自己学的本来就不是很多,现在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道理。其实在每一次的活动当中,不管自己负责的是什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态度,最重要的是认真和细心,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学会自我总结,及时发现自己工作上的不足以便改正。

亲身体会了才知道,做电视这一行是很辛苦的,通常会加班到深夜,这就更需要我们有不怕吃苦的精神。可以说,实习是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除了考察你的专业水平和理论知识以外,还考察了你的处世态度,做人原则以及处事方法,简而言之,就是考察你是否懂得怎样做人。勤奋是首要的,到得最早走得最晚,通宵达旦这些都应该是家常便饭而不是邀功领赏的资本,因为你是实习生,你是来学习的,主动与老师的交流同样重要,要学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要积极努力去配合各个部门的工作,只有这样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才会有进步的空间,实习也就有了它真正的意义了。

新闻采编总结 第9篇

实习期间,我翻阅了大量的报纸杂志,了解了很多报业知识。在采访过程中,接触到了各个阶层的人群,在与他们打交道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欠缺的东西——人际交流。作为新闻记者,这个能力意味着你能否使采访对象信任你,把积压在心底的话向你透露,把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特别是在人物专访时,这往往也是一条新闻取胜的关键。除了不断练习与人交往的能力,我的体会还有采访前务必对你的采访对象做一个全方位的背景了解。这样做可以使你的采访对象感到自己不是和一个陌生人交谈,不仅会很快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像老朋友一样聊天,也会获得对方的尊重。

初来几天,由于语言不通,我在外出采访时遇到种种困难与阻碍。台里便安排我暂随经验丰富的老记者跟班学习。做些繁杂、琐碎的事情。扛机器、抬三脚架,我一度陷入迷茫与失落中。我曾不止一次地扪心自问,当初选择基层,是为了锻炼砥砺,让青春在沃土中燃烧。但现实与理想却相差甚远,心中便渐渐萌发打退堂鼓的想法。我把心中的烦恼与困惑告诉爸爸,他沉吟道:越是在艰苦的地方越要挺足磨砺,越是微不足道的事情越要用心经营。我如梦初醒。开始意识到家人的良苦用心和自身承载的责任。在往后的见习过程中,我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圆满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15天的见习期结束后,我单枪匹马跑新闻、下农村、进车间、入厂房。我几乎走遍了炎陵的大半个地区。切身感受到农村的贫瘠与老百姓的需求,深感肩负的责任。我用镜头一一捕捉新农村的变迁,用手中的笔记录老百姓的呼声与愿望。也深刻体悟到前新华社社长穆青所言“人民的记者”这句至理名言所蕴含的真正分量。

一个月后,台里为了整合资源和提高新闻效果,实行分组制,将一个整体的新闻部划分为时政要闻组、民生组、经济组等多个新闻组。台里根据个人的综合素养和优势,把我划分到时政要闻组,每天跟随领导视察开会,下乡调研。时政组除我之外,全是资格老、阅历深、理论强的老记者。我深感力不从心、压力重大。但我不甘人后、奋起直追。经常是熬夜硬啃长篇大论的政治书籍,大量浏览《人民日报》等党性、政策强的党报党刊。并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一次,省领导来我们县调研。我奉命采访,《湖南日报》的记者也来了。在记者席上,我同《湖南日报》记者交谈,向她虚心请教关于新闻的宗旨意识和写作技巧。她毫不保留地向我这个新闻后辈,传授新闻学的知识,例证新闻写作规律。并勉励我有心就一定行。我心存感激,并时常告诫自己做个有心、有理想的人。现在,我仍同她保持联络,并不时把自己的新闻作品请她指导与修改,每一次,都获益匪浅。这一切,都会成为我在新闻路上不懈探索与追求的源泉和动力。

两个月来,我参与了《中华茶祖节》、《群众文体活动》等重大活动的报道,有些新闻作品发表在省、市等各级媒体上。有压力,也有动力,这一切源于我对新闻事业的挚爱与追求。从当初在新闻路上的摸爬滚打到履行记者使命,从民生到时政报道,每一步,都镌刻着我的成长印记,点点滴滴,凝聚着我的心血与汗水。

服务基层,我无怨无悔,并坚信在广阔的农村大地,在艰苦的边远地区,只要有信心、决心和耐心,就定能放飞梦想的翅膀。谱写华丽的人生篇章。

在此,我想告诉在校的学弟学妹及仍然奔波于各大求职场所的毕业生们:热爱泥土的种子,才能生根发芽,扎根于沃土的树苗,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这道理很朴素,却颠扑不破,青年一代应该有远大的追求,但实现远大追求的,却必定是积“硅步”、聚“溪流”、起“垒土”,始于平凡,而平凡的地方,往往最富有活力、最需要人才,最考验人的素质。那种急功近利、怕经风雨、眼高手低的情绪,只能使理想一次次破灭,或者使成功的机遇与自己擦肩而过。

在湖南娱乐频道实习已经有好几个月了,回过头来总结一下,收获良多。虽然,没有一开始想象中那样,自己的所学,自己引以为豪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真枪实弹”得到一番实践,但所见所闻让我有所思,增长了见识,对电视台这个行业的基层有了客观实在的认识。

湖南娱乐频道注重的是娱乐节目,和我之前所学的新闻专业还是有些出入,一切都得重新开始。刚进频道时,台里正好在筹办开年大戏《牛气逼人》,这是一档大型真人互动游戏节目。在赛事组,事情很多很杂,这就需要自己的细心了。工作期间我被分在了管理参赛者这一块,在他们参加节目之前,需要我们为他们讲解整个游戏的规则和一些安抚工作。虽是一件小事,却锻炼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除此之外,我还参与了后期编辑工作,进一步熟悉和巩固了后期制作的相关软件。整体上对录播节目的整个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

《牛气逼人》节目一做完,甄选《丑女无敌》第三季男主角的活动《无敌一号》又开始了。从海选、初选、复选到最后的总决选的工作自己也都有参与。这是一档选秀类的节目,每一场也都是直播,与之前的节目相比,整个活动的构思方面也会更加的完善。直播前的每一次彩排是最关键的,从中学到的东西也很多。作为一名工作人员,整个节目的流程要清楚地知道。一个节目的诞生,会根据节目的性质对导演、主持人等作出选择,从台前到幕后需要各个环节的接应,如制片、服装、美工、化妆、道具等。通过自己的观察还了解到,每次彩排之前都要确认好前期制作所需要的设备的档次及规模,配备摄像、录音、音响、灯光等特技人员。除了现场的导演指挥之外还需要与转播车内的导播相互沟通,确认好镜头序别、景别、角度和特技的运用。每一场的直播,现场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很忙碌,但井然有序,体现的就是良好的团队合作的精神。

通过实习,真正进入到了社会,我才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贫乏和在实际运用中的困难。在学校,自己学的本来就不是很多,现在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道理。其实在每一次的活动当中,不管自己负责的是什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态度,最重要的是认真和细心,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学会自我总结,及时发现自己工作上的不足以便改正。

亲身体会了才知道,做电视这一行是很辛苦的,通常会加班到深夜,这就更需要我们有不怕吃苦的精神。可以说,实习是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除了考察你的专业水平和理论知识以外,还考察了你的处世态度,做人原则以及处事方法,简而言之,就是考察你是否懂得怎样做人。勤奋是首要的,到得最早走得最晚,通宵达旦这些都应该是家常便饭而不是邀功领赏的资本,因为你是实习生,你是来学习的.,主动与老师的交流同样重要,要学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要积极努力去配合各个部门的工作,只有这样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才会有进步的空间,实习也就有了它真正的意义了。

从今年2月份开始毕业实习,到现在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期间在县台做过新闻,现在在江西电视台一个栏目见习。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真的是学到很多东西。实习是一个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在成长。

我认为实习就是学校知识的实践化,是考验学校知识是否掌握的良好途径。也是对自己的一次充电。在实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并从中得到经验,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来的。

记得第一次发稿的时候,被主编修改了好多次;
记得第一次出镜时,摄像无奈的表情;
记得第一次采访的时候,语言不通的尴尬等等。都让我明白了做一名记者、媒体工作者的不容易。

实习期间也真的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媒体,但是我觉得要对的起自己的专业,要加倍努力。

还记得有一次自己去医院做采访,那个医院就是不让我拍摄图象,他们不相信我是电视台的,而且我作为实习生也没有什么可以证明自己的证件,这真的让我非常难堪,最后只好当面给新闻中心的主任打电话,才化解了这样的情况。现在想想也真的比较搞笑。但是最后采访还是完成了,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会把工作做好的。

在学校里学的大多都是理论的知识,但是实习真的让我有了一定的实践能力,知道了做新闻的具体流程,知道了新闻语言跟常规语言的差别,明白了作为一名记者的定位,以及这份工作的责任。

实习中也会有人否定你,但是我一直认为越是批评的话,才越能让自己成长。因为虽然听起来很不好听,但是仔细想下如果真的是自己的问题,那就真的应该马上改正。

实习中我坚持做到一定要守时。第一次出去采访的时候,毫不夸张的说,我是提前一个小时到达的目的地,我就是怕迟到,早到总比迟到好。每次采访,我总是提前半个小时左右到达,找个地方坐下,把今天的采访任务好好想想,理清思路。唯一的一次迟到是因为联系员告诉错了地方,打车赶到的时候迟到5分钟,感觉特别不好,打那以后,我更加谨慎了。

还记得有一次,新闻中心的主任问了我一个问题,但是我说了一个大概的数据,主任说确定吗?我就不确定了,做新闻不能想当然,任何即将变成铅字的事情都要进行证实,必须严谨。

每次写完稿一定要读,不要有硬伤。新闻的“硬伤”,是指一篇作品中,存在致命的、关键的、明显的错误,或者是不该发生的常识性的毛病。常见的硬伤有政治性硬伤、政策性硬伤、导向性硬伤、违反宣传纪律的硬伤、片面性造成的硬伤、常识性错误和技术性的硬伤。要想做到没有新闻硬伤,也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我就有过稿子因为“硬伤”问题而被退回的情况。发第一篇稿的时候高兴的不得了,说实话,后来再发稿占大多数的心理是害怕和紧张,怕又被退回来。

实习让我更加了解了电视媒体,并参与其中,带着实践的经验,我要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为以后成为真正的媒体人做好充足的准备。我参与其中,我乐在其中,我仍然充满了斗志。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媒体的前辈们看齐,积累更多的经验,多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当个“杂家”,不求为中国的新闻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只求尽自己的一份力,做到最好的自己!

抑制住激动的心情我推开了建工集团新闻中心的大门,我有幸来到《湖南建工》编辑部,进行专业实习。在这宝贵时间里,我不仅对专业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学到课本外的实践经验。这些收获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使我受益匪浅。

第一天到新闻中心时,我心里七上八下的,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完全不知该从哪里下手。负责带我的戴姐和蒿哥给我介绍了部门的大体情况。第一天,他们没有带我采访,而是让我阅读他们编辑的报纸。说实话,以前看报纸往往只是看个热闹,根本没有意识去观察新闻的思路和写法。

从第二天起,我就跟着戴姐和蒿哥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采访。一旦接到新闻线索,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立刻奔赴现场。我们一般的工作流程是接到领导电话,立马出去采访,然后回来写稿。任务多时,稿子往往不止一个。这也让我深深体会到记者的生活并非像想象中那么浪漫。

新闻需要注重一些事实细节,比如人物、时间、地点等必须要精确。刚开始采访时,自己总不注意,人名地名没有留心去反复核实。在戴姐和蒿哥的嘱咐下,我知道了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小事其实是新闻中最重要的。一个错误的人名甚至会影响整个新闻的真实性。另外,新闻中每一个字,每一个称谓都要准确具体。

作为记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相比之下社会知识和经验也同样很重要。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就必须有全面的知识结构。记者是综合性人才,对每一领域虽然不能都像本专业那样投入,但至少都应有一定的涉猎。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勤看书,多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在实习期间里,我感到最辛苦还是赶稿子,但辛苦归辛苦,我的写作水平却大大提高。最初写稿,我总是抓不住新闻点,偏离采访主题,写的稿子常常被改得面目全非。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渐渐找到那么点儿感觉。休息时,我会仔细对比我和老师的稿子,揣摩老师的思路,分析自己的不足。另外,我常留心报社内部的评报栏,看编辑们的精彩点评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虽然还不能像老师一样,将一些生硬的数据转变为一篇顺畅生动的文章,但是经过努力,我的稿子被老师改正的地方越来越少,得到的肯定越来越多。

在实习期间,戴姐和蒿哥让我发表了许多篇文章,这对我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这次实习让我增长了业务知识,体会到了新闻采写的艰辛,提升了自己的新闻素养,而且增长了见闻,锻炼了自我,为我接触社会搭建了平台。在新闻采写方面,我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实习不过短短一瞬间,回头看看,它几乎等同于我大学三年的宽度。我真心地感谢报社的每一位前辈,这段难得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必将充实我今后的人生。

新闻采编总结 第10篇

今年以来,新闻中心在局、台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单位的具体指导下,积极大力宣传我市的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较好的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1—12月份,共采编播发电视新闻220期,2600余条,采编播发电台新闻220期,2200余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发挥喉舌功能,努力为全市“两个文明建设”搞好服务。

一是围绕市委、市政府各个阶段的重点工作,适时开办栏目,深入搞好报道。年初,围绕“xx”计划和全市“两个文明建设”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和“十五”计划的展望作了系列重点报道。三月份开始,我们开辟了《贯彻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报道》栏目,对全市贯彻落实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打算、措施和目标作了重点报道。

配合全市形势开辟了《关注个体私营经济》、《农民增收看实招》、等栏目,并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全市先进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各基层、单位1创新思路和措施,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进行了重点报道,并对我市的重大工程、重要建设项目进行了跟踪报道。为配合全市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在全市营造积极向上、团结稳定的良好氛围,开办了《辉煌成就》栏目,从工业、农业对外开放,精神文明将设等十几个层面,对我市取得的巨大成就做了全面、重点报道,收到良好社会效果。

二是突出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上半年,重点报道了全市工业生产的发展,招商引资的经验做法和外经外贸成果,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情况,较好的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全市工业化”的战略思想,为全市“三化”进程的推进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加大外宣工作力度

今年以来,我们在人手紧,内宣任务重的情况下,坚持内宣、外宣一起抓,以内宣促外宣,通过外宣提升胶南形象,扩大胶南的知名度。把全年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具体分解到月,并安排一人具体负责,使人人身上有担子、有压力,并与经济效益挂钩,同时并做好上通下联工作。有什么好的题材和素材及时与上级业务部门沟通、联系,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三、切实加强管理工作

新闻中心年轻人多,新手多,却担负着全市内、外宣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严格要求每一名编辑、记者,具体2工作中就要从严、从细入手。为此,我们按照局、台的有关规定,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工作目标考核办法,使我们的工作更加细化,目标和责任更加明确。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岗位目标责任制的贯彻执行力度,严格执行局、台考核制度和一系列奖惩措施,彻底打破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孬一个样的不良现象,真正做到了有为才有位,能者多劳。日常工作中,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无论是加班加点,还是急、难、险、重任务,从老编辑、记者到年轻记者,都能任劳任怨,争先恐后,不计报酬,使全中心初步成了人人争上游、创一流的良好局面。

另外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还积极主动地与兄第科室进行沟通、联系,并做好协调、配合工作。上半年,我们在兄弟科室的协助下,并配合其他科室,较好的完成了全市性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的现场直播、录播任务达十多次,既锻炼了自己,又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树立了广电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新闻节目方面仍然存在着被动应付的现象,工作计划性不强,提前策划不够缜密,主动出击的意识差,社会经济方面的重点稿子不足,不能满足观众的要求,不能适应“一重点”“两面向”、、“三贴近”的要求;

二是学习气氛不够浓厚,业务培训和政治学习需进一步加强;

三是管理方面存在着厚此薄彼,需进一步规范、科3学和严格。

五、今后打算

今年以来,新闻中心在全体同志的努力下和兄弟科室的支持、配合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领导的要求还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们决心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要在搞好服务,提高新闻质量和节目水平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大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走出去、沉下去,深挖广找突出胶南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的新闻,多采多发经济报道、社会报道,压缩时政报道,提高新闻质量和宣传效益。

二是要针对新闻中心年轻同志多、新同志多的实际,切实加强政治、业务培训,尽快提高大家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以适应新闻工作的需要。

三是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严格管理,努力把新闻中心建设成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队伍。

新闻采编总结 第11篇

我们小组在新成立后,已经完成的书有:《风声鹤唳》、《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魅力英文7:聆听花开的声音》、《新编十万个为什么:你不可不知的文学典故》、《本草纲目中的女子养颜经》三分之一部分。其中:

《风声鹤唳》是l负责的,送到社里审稿两次,在内容上,关于“姊姊”与“姐姐”的整体替换上出现了修改建议分歧,已做适当解释,有所依据;
排版上,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问题,已做修正。

《本草纲目中的女子养颜经》的封面文字和三分之一的文字部分是l负责的,基本没有问题。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c负责的,文字部分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找图和图说方面存在的问题多一些,用了很长时间,现在已经基本能理解图说的大致模板。

《聆听花开的声音》是r负责的,在开始时的书名和提纲的确定上,花费的精力多些,在完成时间上给予肯定,但是由于很多细节问题没有统一替换,后期校对纸稿工程,用了较长时间。

《文学典故》一书的电子稿部分是已经离开的j负责的,后来的q接手负责找图、图说。纸稿先后进行了三次校对。第一次校对q负责;
第二次校对l负责;
第三次校对q、l共同负责。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文字部分和找图的思路都没有打开,图说样式不统一,很多文字和图说在纸稿二次校对时做了大幅度的修改。

正在进行中的书有:

l《啼笑皆非》文字部分已经修改完毕,等待书号、封面、扉页,即可出片;
《听刘墉讲为人处世》,等待排版;
新接手《衣衫褴褛的迪克》改版权。

q《岳飞传》,排版结束,等待校对纸稿;
由其负责的另一本书《本草纲目使用手册》样稿已经出炉,已经大致看过,提出修改建议,基本可以开始正文的完善。

r《风险博弈》,第三遍修改文字,尝试改换新的大纲,重新整合。

c《听朱光潜讲美学》,整体基本完成,正文部分文字要做美化,附录和前言正在做。

二、遇到的问题和想法

虽然每天做的工作大同小异,但是总会有千奇百怪的问题跑出来打断你的思路,让你每次不得不放下手头的任务去解决,等在回过神来的时候,什么思路、灵感、想法都没有了,一切都要重新来。

1、关于选题

做一个好的选题是一本书成功的关键,也是每一名编辑的目标,这样不仅做起来轻松些,也会有较好的市场。一般来说,我主要通过图书网站和新闻、报纸、杂志来探寻选题的灵感,但是总觉得不够好,没有抓到精髓,做出来的选题要不俗到不行,要不就脱离实际。

我们组的成员大多对选题的认识程度也不够,不清楚好选题该是怎样挖掘出来的,屡次强调后的结果只有两个:一个就是没有选题,一个就是滥竽充数。导致做出来的书,既难做,又难卖。

在选题筛选上,为了照顾每一位老师的情绪,没有精挑细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走入一个量大于质的.误区。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加强大家对选题的重视意识,做好选题的沟通工作,精中选精,也希望能公司也能给予相关的培训。

2、关于工作流程和效率

一本书从无到有,是个很奇妙的过程,不奇妙的是这个的过程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现在每一本书的流程都要靠组长统筹,与各个部门沟通,必要时还要加班。但由于我们组也是新成立的,经验尚且不足,经常是不按照顺序出牌,有时候还有遗漏疏忽的地方,加上如果每一次都要组长这样提醒,不仅影响个人的工作效率,也不利于下面编辑与其它部门老师的沟通,给人感觉每次讲解就像是在做无用功。

可不可以给每位编辑一份本公司图书制作的详细流程,这样大家每一步该做什么,下一步该做什么,每一步跟谁交涉、对谁负责都一目了然,便于对整体时间的大致的把握,起到鞭策、催促作用,同时有利于力高工作效率,增强紧迫感。

每次做书都尝试不同的方法来整合资料,希望能找到最优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但是每次都会陷入瓶颈,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多与有经验的同事分享提高工作效率的经验,也给后来的同时起到榜样教育作用。

3、关于征订单和宣传活动

征订单和新书宣传活动,都是一个公司的门面,因为他们直接对外。所以每次做征订单的时候都很紧张,要从好多网站查找资料,做到一份既详细又有特点的征订单。而实际上征订单的某些信息应该是营销部来完成的,我们只负责提供相关文字就好,但是现在把营销的工作全都做了,每天除了手头工作还要兼顾封面、排版、流程。营销部门形同虚设,几乎不起什么作用。只要我们一个数据没写上,就不要我们的征订单,而且语言毫不客气,等数据凑齐了,又说我们给晚了,影响征订。更常出现的情况是,我们的征订单发了好多遍,最后还说我们没给,所有的责任全在我们这边。

如果一个营销编辑不通,那么他怎么来宣传、推荐这本书?同时,在最近的两次新书发布会上,营销编辑只负责在门口给媒体签到,连基本的录音、照相、会议记录都没有专人负责,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编辑来完成,完全丧失了一个宣传部门应有的作用。

4、关于要不要给建议

我们组是新成立的,从人到电脑都是新的,新人新气象,想带动一下编辑部以往沉闷的空气流动起来。所以在开始的时候,我个人十分尊重各位老师的想法,想让他们用自己的所学、所知、所感来做新的书。这是一种不同于老编已经固定思维模式的书,是一种“手快于眼睛”走在前面的书。

但是经过几个月的考察来看,这种想法似乎是过于理想化了、行不通。因为不仅没有新的开拓,连老编的“经验之谈”都被其认为是没用的个人想法。这个时候已经由“教不教”的问题,转到了“听不听”的问题,问题的主体发生了变化,就不知道怎么努力了。

5、关于培训和拓展训练

因为做编辑是一种脑力活动,长时间的做书,常常有一种脑子被掏空的感觉,平时会注意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获得一些填充,但是得不到系统的规划培训,个人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业余组织学习,所以有时候感觉很迷茫、压力很大。

我们组的同事也有相关的情况:尽管工作很努力,但是工作常常得不到肯定,感觉没有很大的积极性和动力,时常怀疑自己……

三、总结工作特点及日后努力方向

c老师在工作中,很谦虚,能够多与同事交流,汲取相关经验,但是做东西,有些慢,忽略了时间的观念,讲过的东西,总是重复问起。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勤督促她提高工作效率。

r老师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希望做一本好书,但是轻易不采纳别人的建议,思路总是打不开;
遇到问题不愿意思考,总是寄托希望别人来帮忙解决,在以后的工作中,会督促其工作状态的调整。

q老师对待工作很认真,对于别人的建议,肯于吸收和消化,但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等下一步骤做好了,才提出来,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主动督促询问,争取不重复做无用功。

综上,是这段时间对工作完成情况的一些总结和感悟,很多问题思考得还不是很成熟。在以后的工作中,做稿子方面,会侧重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注意多和有经验的同事沟通,多与新来的同事学习;
组织管理方面,会侧重于大方向的指引,而不是细节的考虑,及时统计工作量,及时汇报工作完成情况,遇到问题及时沟通,不仅做到主动,还要做到创造性主动。把握好工作中言语的力度和尺度,争取组中的每一位编辑都能早日成熟起来,独当一面。

新闻采编总结 第12篇

两个月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之际才猛然间意识到日子的匆匆。原先颇感忸怩的离开大学的围城生活,现在已经渐渐变得顺其自然了,这或许应该是一种庆幸,或许更应该是一种叹息,谁能说得清呢?

两个月的磨刀练阵,按理说,自己到底是宝刀还是锈铁应该可以从这些日子的点滴表现中露出应有的光泽了,然而直至目前,我却对自己这些许的光泽没有信心——虽然我坚信自己不是锈铁!

两个月来,我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岗位上练兵,前个月在电编部学习新闻采编,后一个月是在办公室做临时的文秘工作。

首先说说在电编部的工作心得。在电编部一个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新闻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这期间我一直都是在远离父母亲人的视线之外享受着逍遥自主的生活。

虽然在学校里也有师长的关爱与教诲,但总有一种仰承的距离感,缺少家庭特有的温馨。本以为毕业参加工作后,这种人际关系的距离感、层次感只可能加强,但在电编部工作让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原先的判断错了。电编部容主任、韦副主任、廖副主任三位领导都对我们这些新人亲切有加,特别是容主任,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和我们一起打球,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领导的架子,而且还以慈父的关爱之心在引导我们做好新闻工作,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久违的父爱温情。而其他大部分的老同事,也对我们这些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
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记得刚到一周的时间,电编部新老同事以及三位领导就已经打成一片,给我的感觉是上下同心。正因为如此,在电编部工作,让我体会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欢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

1、基本学会使用和维护摄影机;

2、基本掌握会议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拍摄和采写的区别;

3、基本了解并初步学会编辑新闻摄像带;

4、基本学会电视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

在这期间,我不仅可以较好地配合各位师兄一同出去采访拍摄工作,还可以自己独立外出采写完成具体的"新闻作品。一个月的时间,我配合各位师兄一起完成新闻采写近15篇,自己独立完成的采写作品5篇。主任每次安排的采访任务都基本可以顺利完成。

在这期间,工作上最大的不足主要有:

1、新闻拍摄技术相对落后,画面的稳定性不够;

2、新闻的采写比较古板,缺乏新意;

3、新闻的敏感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对与会议新闻相关联的社会性新闻把握不足等。

xx月初我开始被调到办公室工作,主要负责协助钟主任开展日常办公接待和文秘拟写等。

显然,办公室的工作环境与电编部迥然相异。虽然钟主任与电编部的容主任一样,对我关爱有加,体贴不减,同样让我深深感受到一种父爱的慈祥与特有的威严,另外还有同事彭秋霞姐和周光明兄的友情关心与帮助,但却逃脱不掉办公室特有的按部就班的沉静环境。这多少让我喜欢热闹的性格有些不很适应。幸好有钟主任以及其他几位同事的友情关心帮助下,我较早地克服了波动的心思,全身心投入到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环境中。

经过一个月的工作学习,我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1、独立完成并印发了两期《简报》;

2、配合办公室其他同事开展日常接待、后勤服务和卫生清理工作,并具体负责杨副局长办公室的卫生打理;

3、负责部分公文打字和复印登记工作;

4、在钟主任的具体指导下,负责拟写相关公文,如较好的完成了自查自纠工作总结;
干部职工培训工作总结;
拟写完成《文字、图片、音像规范化管理》规定,并顺利通过领导审核等;

5、协助钟主任组织召开“行风评议自查自纠座谈会”,并根据要求,完成“行风评议调查”统计和上送工作;

6、与同事梁伟耀共同策划完成两个版面的“四五”普法教育宣传板报。

在办公室工作不足主要有:

1、缺乏基本的办公室工作知识,在开展具体工作中,常常表现生涩,甚至有时还觉得不知所措;

2、对我局各部门的工作情况缺乏全面具体的了解,从而影响到相关公文写作的进行;

3、对电脑知识的掌握度较低,这直接影响到相应的工作质量;

4、工作细心度不够,经常在小问题上出现错漏;

5、办事效率不够快,对领导的意图领会不够到位等。

就总体的工作感受来说,我觉得这里的工作环境是比较令我满意的。

首先是领导的关爱以及工作条件在不断改善给了我工作的动力;

其次是同事间的友情关怀以及协作互助给了我工作的舒畅感和踏实感;

第三就是目前正在营造形成我们局特有的“企业文化”氛围给了我工作的信心。

我知道,上面的工作表现也许不能让领导感到满意,如果完全依据这些表现来决定是否可以继续留在这里工作学习,坦白说,我自己并没有太大的信心。但我坚信自己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会表现得更好,保证让领导满意。

如果承蒙领导的信任,准许我继续留在这里参加工作,那么我想借这次机会提两点想法:

第一点:我希望能调回电编部做记者,可以的话请允许我进“思灵天地”专题组工作。理由主要是:

(1)我是中文专业,自信能够胜任该专题的文字采写;

(2)我平常喜欢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而且自以为颇有些见地,如果能够在该专题组工作学习,我的潜能应该可以得到较好的发挥;

(3)我对应急性工作不是很感兴趣,且常常感到吃力不讨好,但青睐于需要花时间思考和深入挖掘现象背后的“真理”。这应该很适合“思灵天地”的专题策划和制作。

第二点:如果必须留在办公室工作,我希望办公室能够在近期内补充招聘一位电脑专业人员,或者干脆另聘一位专业的文秘人员。因为我对技术性的操作向来缺乏兴趣,让我通过学习来填补目前办公室急缺的电脑能手,坦白说我没有太大的信心。但对公文写作以及必要的办公室接待工作,我对自己充满自信。只要再假以不多的时日,等我初步掌握了相关的公文写作常识以及更多了解我局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后,我相信我能胜任这份工作。

上面两点想法恳请领导给予我理解、信任与支持。谢谢。

新闻采编总结 第13篇

在假期间,作为实习生在市电视台度过了12天的假期生活。

省市位于省的西南部,是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圣人孔子,亚圣孟子等许多古代思想家都是出自于这块圣土,这块土地上不尽有那么多文人、思想家。并且有着水泊梁山中108将的英雄故事!而我实习所在的市电视台是市唯一的市级电视台,其内部包括一,二,三套,并且还有生活,教育两个频道。我所在的栏目组是生活频道的生活直通车,此栏目主要是报道老百姓的故事,在12天的实习期间,感受颇深!

在实习期间,我学会了很多的东西。首先,带人处世要真诚,这也是我们以后走向社会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带人方面,见到同事一句“您好”,已经让我养成了良好的礼貌习惯,也没多久就和同事打成一片。同样,在工作中,虽然是个实习生,是个所谓的"后辈,但有好的意见和建议还是很坦诚提出来,领导同事也给了很不错的评价!其次,我学会了做什么事都要讲究条理,经过了三次出去跟随采访和参加后期制作节目,亲身经历了一个片子从idea到成品的全过程,深刻了解了制作节目的酸甜苦辣。再次,认识到了idea的重要性,并且也了解到自己idea的专利权,一个实习生可以学到很多技术方面的东西,但自己的idea是可以无限发展的,也让我有了很大的信心。最后,激情可能是我最大的收获,从电视台回来之后,我对电视节目的制作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在电视台的激情一直延续下去,让自己确立了自己的一个小小目标,这种激情也促使我努力奋斗着!

从电视台回来,依然想念一起做节目的那些同事,依然回味着那些做片的酸甜苦辣,但最重要的还是,我牢记同事在专业技术上,在为人处世对我这个将入社会的后辈的教育!这次实习让我收获很多,在我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的路上给了很大的启示!

新闻采编总结 第14篇

在xx网实习有近半个月,在政文部实习除去春节有一个半月,在总编室夜班一个星期,总共两个月左右。

xx网其实没有太多可以说的。不过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网络在现代的传媒环境中的地位真是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呀。但他却难以成为主流,至少现在不是;
他缺少理性的力量,有理性的声音,但被大众的平庸声音所淹没;
他的方向是什么,一时还很难说。导师说,自己的方向要兼顾网络,他的考虑是不无道理的。我也不是什么有层次的人,却有点排斥网络,尤其是我留意新闻网站的点击率时,那些最高的难有几个是真正的新闻,人们猎奇,人们发出缺乏理性的言论,人们人云亦云……我想一个有点新闻理想的人,是不会把网络当成事业。传媒对我而言现阶段我还是抱着一种理想主义的憧憬,幼稚也罢,天真也罢,我希望他是一个事业而不是一份职业。

政文部实习的时间相对比较长,去的时候正好赶着的时间比较巧。彼时河南正召开两会,记者们比较忙碌,所以我的机会比较多。最后的实习下来我一个半月的时间署名稿子有近50篇左右。算是比较多,主要是还有老师的照顾,真正自己写的改的有一大半。上个实习生是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达到这个量的。所以是很是辛苦。谈谈收获:

一个是熟悉了河南的采编行情。其实我发现这个东西比新闻采编的业务更重要。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对比。在南方实习的时候老师一般第一个问题是问“你是那个学校的,学什么的。”在河南日报老师们则第一个问题是“你是谁的亲戚,或者谁介绍过来的。”我说不来这种东西究竟是什么,后来以“文化深厚”概之。如此不恰当的概括,看来这种东西真是超出了我的经验范围。断了我毕业后回河南的信心,这条路对我封闭的,颇为郁闷。

二是接触认识一些前辈。像一些编辑记者还是很有功底的,他们的才华不在新闻纸上体现,而是在业余的随笔之中,或者本身有一种气质。刘xx、宋xx老师,尹xx、胡xx老师,xx师兄……都是很有才华,阙爱民老师的为人给我也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不一而足。中原这篇死水微澜的地方,他们还是给我力量。

三是见识了更广的世面。这次实习对我应酬交际,以及视野的开阔,帮助很大。也培养了我一些兴趣。

四是对新闻采编的进一步认识。党报的新闻风格熟悉。

在夜班实习,让我从来没有这般关注过版面。与此同时,让我第一次见识了报纸的编辑流程。熬了好几天还是比较满足,唯一遗憾的是没能自己亲手画画版试试。时间太短。

回来要遵申老师意思多补补课,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这些实务的东西还是要恶补。下一步的实习一定要好好准备之前的工作,报纸的历史,现在的风格,版面情况等,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状态。

写完后发现自己总结的一点也不深,呵呵不过姑且这样吧。这个写东西看样子还是要养成习惯。师兄的一个习惯——每天五六千字,让我颇为震撼。

推荐访问:采编 集锦 新闻 新闻采编总结集锦14篇 新闻采编总结(集锦14篇) 新闻采编内容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大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15001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