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经济论文经济论文汇编16篇

2023年经济论文经济论文汇编16篇

时间:2023-11-22 08:40:03 来源:网友投稿

经济论文经济论文第1篇摘要4-6Abstract6-81绪论11-301.1研究理论背景11-121.2研究的实践背景12-141.3文献综述14-261.4研究的目的及意义261.5主要研究方法、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济论文经济论文汇编16篇,供大家参考。

经济论文经济论文汇编16篇

经济论文经济论文 第1篇

摘要 4-6

Abstract 6-8

1 绪论 11-30

1.1 研究理论背景 11-12

1.2 研究的实践背景 12-14

1.3 文献综述 14-26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6

1.5 主要研究方法、思路以及创新点 26-30

2 一次性能源稀缺性的统计分析——国际比较 30-40

2.1 稀缺及自然资源稀缺的界定 30

2.2 研究方法能源稀缺性度量指标的选择 30-32

2.3 数据说明及统计描述 32-38

2.4 本章小结 38-40

3 能源价格市场化程度衡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0-61

3.1 误差修正模型 40-42

3.2 处理不规则的时间数据 42

3.3 中国煤炭市场一体化实证结果及分析 42-50

3.4 中国原油价格市场一体化程度实证结果及分析 50-56

3.5 中国天然气价格市场一体化实证结果及分析 56-59

3.6 本章小节 59-61

4 能源约束下的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 61-111

4.1 能源约束、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基本模型 61-66

4.2 能源稀缺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66-76

4.3 能源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约束 76-109

4.4 本章小结 109-111

5 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11-158

5.1 不同产业能源消费状况 111-114

5.2 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判断 114-120

5.3 产业结构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120-127

5.4 影响我国能源消费变化的因素 127-152

5.5 能源价格、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 152-157

5.6 本章小结 157-158

6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158-165

6.1 实证研究结论 158-160

6.2 主要对策建议 160-162

6.3 本文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62-165

致谢 165-166

参考文献 166-177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77

经济论文经济论文 第2篇

一、产品要素

试想,近年来,形形色色的泡沫经济的倾向时有发生,例如以行骗为主要目的的传销组织活动、以炒作房地产为特点的“地王”现象层出不穷,以无底线融资为主要特点的的股市泡沫一个又一个破灭,因行业垄断或政策过度干预造成的能源价格大幅波动,网络经济中过度泛滥的游戏产业造成的越来越多的青壮年甚至是青少年游手好闲、沾染恶习、败坏社会风气的现象,无不折射出其经济领域中的“泡沫”危机对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巨大危害。这些经济形式之所以禁不住历史的考验,甚至遗祸于实体经济,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真正可靠的产品,在其经济框架结构中缺乏实体经济的根本支撑,因而引发必然性危机。因此说,能否拥有可靠、可信、可持续的产品,也就成为发展实体经济乃至县域经济的第一要素。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相当多的范例可以证明,例如以黎候虎为主打产品的“一村一品”样板、以沁州黄为知名品牌的“一县一业”样板,等等。从远处看,山东龙口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围绕培大育强,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中小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向产业高端转移,专注于核心产业、拳头产品,把目光凝聚在“专精特新”上,发挥强企拉动作用,助推中小企业强势发展,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14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97家,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34家。上半年,龙口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10亿元,同比增长16.2%。从我们当地来看,具有明显优势的能源产品、突出地区特色的农副土特产品、蕴含传统文化色彩的民间手工艺品、具备高端科技含量的高新技术产品、拥有市场份额的建筑建材产品,等等,都是我们发展实体经济的主要载体。

二、产业要素

任何一种需要占领市场、取得发展先机、承载一方经济的产品,都需要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来保障。因此,产业要素也就同样成为实体经济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县域经济的实体要素,一个相对完整产业体系,需要较为健全的产业基本框架,也就是说,我们开发和生产某一种产品,无疑涉及到产品的设计或培育、产品的维护和检验、产品的制作或采集、产品的流程设计和管理、产品的宣传和推介,产品的包装和销售等重要环节,而在这些环节都需要一定的生产资料,包括土地资源、动力资源、原材料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政策资源等等,这些资源的完整组合体系,也就是一个产品的产业体系。而作为一个县域经济中的某一项产业,同样需要与其他类型的产业相互依存,相互支撑,以求拥有和谐、协调的发展空间。古有“天时、地利、人和”之说,今有“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无商不活”之哲理,因此我们所从事的产业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商业,甚至是服务业,都需要依靠其他产业的发展得到巩固,都需要在其他产业的烘托下得以壮大、长久。工业性产业需要不竭的劳动力,同时也就需要源源不断的生活用品来保障;
基础薄弱的农业产业如需真正实现产业化发展,更需要有强劲的工业基础作为经济支撑;
商业的活跃和繁荣则离不开源源不断的产品、离不开往来不断的消费群体,而消费群体的保有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个地区的产业发达程度,居民生活水平先进程度,与此同时,居民生活水平的先进程度同样与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这就充分印证了产业体系在县域经济中的重要性。

三、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已成为实体经济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深恶痛绝的一个现象,同时也的确对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这种危害不仅仅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同样影响到一项产业,甚至一是一个行业、一个地区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对环境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对环境恶化的教训越来越深刻,同时对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作为一个行政辖区的决策者,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求得一时发展,而作为一个企业的经营者,更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自觉的历史使命感对待自己可能会带来的环境问题。反过来讲,如果我们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建设这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我们不仅可以搞好一个企业,甚至还可以因为我们对环境的突出贡献而受益,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消费者、劳动者投身到我们的产业或市场当中,成为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价值群体。在现阶段的经济工作中,我们无论是开展经济或学术交流,还是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都会把环境的好坏作为一个首选的条件,因为只有环境好,我们才能得到更加方泛的合作支持。所以我们必须对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形成高度共识,团结一致维护好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在此基础上,我们一些环境意识淡薄的地区,务必要引起高度的警觉和视,切实加大力度保护和建设良好环境,以打造最为理想的创业基地,达到我们“筑巢引凤”的经济战略效应。除了空间环境以外,我们还需要着力加大对“人文环境”、“交通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合作环境”等更深层次的发展环境加以研究和改造,例如以企业文化建设为精神品牌的文化环境建设,以地区交通环境改造为突破的外向型经济环境建设,以提升地方服务行业水准的社会环境建设,以规范竞争秩序为主要内容的合作环境建设,以稳定市场秩序、促进依法经营、倡导创业兴业的政策环境建设,等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产品要素、产业要素、环境要素始终是我们发展实体经济、激活县域经济的三大基本要素,只有将这三大基本要素始终记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效果上,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实体经济乃至整个县域经济的转型和跨越发展,才能使国民经济真正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梦才能圆满实现。

经济论文经济论文 第3篇

一、建筑技术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及建筑企业对建筑技术经济工作的不断重视,建筑技术经济工作越来越成为各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然而,在实际的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小觑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工程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问题导致成本投入加大。例如,在某工程中,工程要求建筑地下室的地板用聚氨酯防水材料进行防水施工,然而聚氨酯防水材料对于环境湿度要求极高,倘若地面不干燥会直接影响聚氨酯防水材料的使用。当时施工时正是雨天,空气很潮湿,地板有水渍,常规来说不宜于施工操作,但由于工程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这个问题,使得施工地下室重新返工和翻修,大大延误了施工进程,也对施工的成本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2.为节约工程成本,盲目缩减工期,造成工程质量问题。例如,在某屋面防水工程中,施工人员为了满足业主的时间需要,缩短施工工期,擅自调整屋面的施工工序,将屋面防水的施工提前。由于施工工序的混乱安排,导致后续的施工对屋面防水材料的损坏严重,延误了工程施工的工期,增加了大量的返工费用和维修费用。这一案例,也从根本上显示出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强问题。

3.建筑技术经济的相关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首先是建筑项目的结算管理和统计管理。在施工中普遍存在工程各阶段资金流向数据统计不及时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相关账目登记不及时的现象,这就造成项目结算依据不足,项目款项回收不及时的问题;
其次是成本管理和资金管理力度欠缺。

二、解决建筑技术经济工作问题以及更好实现经济为技术服务的对策

1.明确建筑经济与建筑技术的关系,加强相关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建筑经济和建筑技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认真制定好建筑经济相关工作的内容,才能不断加快建筑技术的改进和创新。在建筑建造过程中,对于新技术的应用,无论是公司技术人员自主研发还是从外公司引进,都要收取一定的经济回报,这就是建筑经济与建筑技术的第一种关系;
再者建筑技术使用之后能对技术引进公司以及技术享用客户带来怎样的经济效益,这是建筑经济与建筑技术的第二种关系。在建筑实际施工中,针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强的问题,各建筑公司应积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增强各技术人员自身专业知识的储备量,减少甚至杜绝施工中错误施工方法的出现,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人员技术错误导致的施工成本的浪费问题,从源头上缩减建筑施工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2.应加强财务监控的力度。为了更好的实现建筑经济为建筑技术服务的目标,国家及各建筑企业应不断加强并完善对财务监控的力度。建筑企业财务人员应充分了解工程施工各阶段的资金流向,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对标价、施工周期以及建筑质量等进行综合的`比较,在比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企业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应逐步完善施工各款项的审批制度,深入建筑施工现场,掌握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减少施工进度款的盲目支出,有效合理的控制施工资金的使用,降低建筑建造成本,更好地实现建筑资金向建筑技术创新方面的转化。

3.建立合理的经济技术分析方法。为了更好的满足建筑经济和建筑技术的各种需求,必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经济技术分析方法,让建筑技术在满足必要的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社会劳动消耗,并在经济技术相关原理的指导下,对建筑工程各项目涉及情况进行各相关性分析。当技术满足社会的需求程度一定时,其社会必要劳动消耗量越少,企业经济效益越大,这就显示出制定完善经济技术分析方法的重要性。因此,在实际的建筑经济活动中,要不断地制定和完善经济技术的分析方法,为更好的实现经济、技术的协调发展奠定一定的制度保障。

4.积极寻求建筑技术的技术创新。建筑经济工作主要是围绕降低建造成本、增加经济效益这一目标来不断展开的,相关技术管理人员不仅要做到及时解决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技术问题,更要制定方案破解项目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使建筑经济和建筑技术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不断对技术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技术要求,使越来越多的创新性技术能够运用到实际的项目研发、建造过程中,以便能更好的完成建筑经济为建筑技术服务的目标。

三、结语

就目前来看,建筑经济与建筑技术的共同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在这个环境的指引下,各建筑企业应继续围绕新技术的研发工作以及实现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企业活动的中心,不断加强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培养经济管理人才,不断改革技术创新,为更好地实现建筑企业经济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建筑技术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济论文经济论文 第4篇

1.细致观察,深人分析思考,反复酝酿。锻炼思路,首先要养成认真、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而且不能停留在观察事物的表面,而是要把观察和分析研究结合起来,冷静地进行思考,反复推敲,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事物的实质和精髓。

2.把握逻辑,注重综合,以求集中。经济论文写作主要运用逻辑思维。要做到合乎逻辑,就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符合思维的规律性。也就是说,要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科学,论证和反驳有说服力,结论可靠。综合是指在多种思考中姚出几项最切合实际、应用性强的加以综合,然后选出最佳的思考方法。

3.善于联想,拓展思维。联想是指以表象为基础,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在写作经济论文中,要开拓思路、活跃思想、创造意境、进行构思就必须展开联想。

4.精心制作提纲。提纲是论文的骨架,是作者执笔成文的依据。列出提纲不仅使作者思路清晰、文脉畅通、上下衔接、有条不亲,而且能使作者综观全局、通盘考虑、抓住要领、突出中心。制作提纲是锻炼思路的基本方法。

经济论文经济论文 第5篇

自上世纪起大量学者专家对公路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关系进行研究,并推动了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作为区域经济的子系统,公路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是空间上实现人与货物位移的重要方式。通过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可为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进行充分了解。

1.公路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概况

(1)公路交通运输的概况

公路运输是两种陆上运输基本运输方式之一,空间上人与物位移的实现为公路交通运输的主要功能。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物质生产部门,公路交通运输可将社会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等阶段有效结合,并确保社会经济活动顺利进行。与铁路、水路网相比,公路运输网具备更加密集的密度及广泛的分布面。在时间方面公路运输具有较强机动性,可实现随时调度、装运。同时,因汽车体积小,中途无法换装,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作为区域社会基础产业的主要构成部分,公路交通运输系统是区域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主体,是各个产业发展的前提。

(2)区域经济的概况

区域经济是指经济发展内外部因素与条件在一定区域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产综合体。其范围为一定地域,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与技术经济政策等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作为一种综合性经济发展地理概念,区域经济能够将区域性资源开发与利用状况进行充分反映。

2.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公路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如交通运输与经济需求相符,公路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间的关系为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除此之外,区域经济也可对交通运输系统起到重要作用。但公路交通运输发展中,往往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进度,并产生严重制约作用,如污染沿线环境。因此在实现公路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环境因素。

(二)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公路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具有紧密关联性,其中一方产生改变必将影响另一方。两者属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具体作用如下:

(1)公路交通运输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水平提升。提高公路交通运输系统基础设施功能,可降低公路交通运输成本,提升区域可达性,进而增强区域经济优势及竞争力。同时,提高区域可达性,可提升区域有关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此外,降低公路交通运输成本,可扩大区域经济规模,发展主导产业。

(2)公路交通运输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规模与网络经济性产业,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辐射带动效应。在较为密集的公路交通运输网内,因其运输成本较低进而达到交易费用的减少,以此达到集聚企业与高度集中资本、技术的目的。当集聚符合一定标准则会出现规模经济效应,该区域即可达到增长经济的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公路交通运输利用集聚效应在区域内将吸引的有关产业、生产力要素聚集,达到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目的;其次,其利用扩散效应致使产业与其生产力要素扩散到相近区域,并向更为广阔的区域进行经济动力、创新成果的传递,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三)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公路交通运输改善区域经济运行环境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公路交通运输不仅能够对投资硬环境加以改善,还能实现人民思想理念的转变,进而对经济、社会开放度大大提升。以高速公路为例分析,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设,能够实现东西南北融会贯通的局面,是公路建设的主骨架,能够将周边国道、省道与县乡公路等进行有效连接,形成高效的网络系统,实现公路网规划的全面完善。要求到2015年,公路总里程达到450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0.8万公里,覆盖90%以上的2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65万公里,国、省道总体技术状况达到良等水平,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90万公里。

(2)公路交通运输拉动区域经济投资物资、人力运输为经济建设发展的要素。俗语有言“要想富先修路”。由此可见,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极为重要。本文以连霍高速公路为例分析,作为横贯我国东、中、西部的重要公路工程,其总长度为4395千米,路经地包括6个省份,如河南、甘肃等。作为我国高速公路网的横向骨干,连霍高速公路于2011年12月3日对河南郑州一洛阳段改造工程实施通车。将其原有四车道扩建为八车道,此改扩建工程的实施,可对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大大提升,并有效缓解交通压力,这也是改善河南高速公路网服务质量及推动中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公路交通运输发展在拉动区域经济投资费用主要涉及政府征地拆迁补助费、修建公路征地拆迁费、公路修筑材料费等。以材料费分析,据相关数据显示,水泥以1吨270元计算,从某水泥厂订购2到3万吨,则其销售额约为800万元。沙石材料费用在公路工程修建总造价内的比例为1/5到3/10之间。以1/4计算,沙石场即可获取高额利润。与此同时,还有施工人员的费用。通常高速公路工程修建所需施工人员为7000人左右,这些人中农民工比例最高,进而带动了当地就业率,在公路通畅情况下,往往会吸引大量投资建厂者的目光,进而拉动了区域经济投资,间接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3.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建议

(1)依托公路交通,优化提升产业结构

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紧紧围绕河南龙头经济与产业布局,对区域经济资源科学整合,推动三大产业快速发展。将工业科学园区作为建设重点,实现生产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及各行各业协调发展。同时,将公路交通快速通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积极接受城市经济发展影响。尤其遵循我省经济发展布局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对区域内经济、产业与其结构进行合理调整,进行高新技术园区建设,合理规划产业园区。

(2)依托公路交通,推进涉及区域城市化进程

现阶段,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相比,我省城市化水平较低,特别是高速公路涵盖地区。在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应对城镇功能进一步提升,提高城市承载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调整中,需确保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在对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开发利用中,为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需建立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出入口,并在聚集效应影响下,进行市镇建立,以此进一步推动区域城市化进程。

(3)依托公路交通,有利于区域资源开发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资源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构成成分。依托公路交通,可为区域资源开发提供便利。特别是在自然资源利用中,无论是土地资源还是煤炭等能源性资源,都具备巨大的经济性,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公路交通运输息息相关。“土地资源利用程度和工业发展、交通状况、人口增长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马恩全集》内的重要内容。我国具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致使自然资源具有不均匀分布现状。以资源分布为例分析,于东部资源分布范围相比,中西部资源分布范围更为广泛,但因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导致中西部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而造成这种现状的直接因素就包括交通运输,为此必须加大公路交通建设力度,实现区域资源利用率有效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交通是交通运输整个体系的重要构成成分,是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间的重要连接桥梁,是人、物位移实现的主要运输途径。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交通运输是国家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与支撑载体,作为最广泛、最基本的交通运输形式,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济论文经济论文 第6篇

专业培养模式是专业培养人才质量的关键,培养模式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学科能否顺利发展。专业培养模式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遵循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原则才具有生命力。因而,不同的办学区域、不同的学校类型、不同的培养层次以及不同的服务面向等应该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多年来,我们主动适应贵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为贵州地方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为贵州培养留得住、用得上、有作为的应用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前景

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对贵州教育的投入会逐步加大,对地方学校、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无疑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贵州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办学历史悠久,人才培养经验丰富,有扎实的理论教学与实践基地。在推进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保障各项事业有序展开,应该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推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办学质量,为西部大开发建设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显得非常迫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需要一大批了解农村、熟悉农村经济的专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应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为此,贵州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作为培养高质量农业与农村发展专业人才的机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无疑具有重大的责任与义务,必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一批优秀人才;这就为农经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任务。在这一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必须调整改革、科学规划,加大投入,促进学科健康、协调发展,为贵州省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储备和咨询服务。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其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学识的深浅和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其能否顺利发展。

我们根据国家教育部21世纪人才培养的计划,本科专业培养模式要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多层次,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客观要求以及贵州经济的发展为指导原则对农林经济管理的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充分考虑了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与实践、必修与选修的科学配置,体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构建适应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培养所需要的课程体系。

1.修订教学计划,设置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

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办学宗旨;以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科学研究三结合的办学理念,构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一是加强农林经济管理发展趋势研究,定期进行调查,了解地方人才需求。二是及时增加学科前沿知识,补充与培养创造性思维相关的课程。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新教材建设。积极选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科规划类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主编或参与规划教材编写,使课程内容充分反映学科的新发展、新要求。加强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特别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改革现有教学方法、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推广以案例教学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管理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的主要方式是根据农村、农业职能部门、企业具体实际,让学生自己去规划农村、企业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理论部分由教师讲授,由教师统一出案例题,学生课下自己找资料、去思考和设计方案,回到课堂上,教师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在案例教学中融入畅谈式教学方式,畅谈式教学使学生如鱼得水,让学生自己阐明观点,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案例的讨论,借助学生间的知识互补、信息刺激和情绪鼓励,形成良好的互动效果。

案例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这样学生就不会被条条框框束缚住,通过畅谈,探索更好的答案。这样不仅可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觉得不仅仅是在学习,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参与科研工作,而且学生们能逐渐认识到无论是学习或研究工作,错误决不是可怕的事,相反,只有不断地探索,不怕犯错误,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而创新的成果,没有多少次的失败是不可能取得的。

3.丰富实践性环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改革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实践教育是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感性认识、动手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作为理论教学的延续,通过对学校资源和教学内容有效整合,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在基础研究和实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组织协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因此,学生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环节。我们先后在全省建立了稳定

的社会实践基地如普定县、纳雍县,构建起了假期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和毕业实习三者相结合的社会实践体系,假期社会实践强调的是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调查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教学实习强调课程内容在现实中的应用,毕业实习则主要承接社会提供的研究课题。教师通过自己的科研项目、课题,先后带领学生深入贵州省20多个县、市、区进行调查研究,撰写了大量调查研究报告,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而且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的教学内容在传授一般知识的同时,更具有针对性。

4.培养创新型师资队伍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可靠的保证。创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创新型的教师来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对理论有深入的研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教师在力争国家社课题、省部级课题和地方政府、企业课题,一方面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另一方面,以教师通过科研项目,带领学生参加课题调查、科研,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鼓励学生参加导师的科研活动,使学生提前参与科研活动,及早适应创新环境。学生可以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也可以由学生自拟题目,学校给予经费支持,并选派教师指导,对学生的科研活动进行定期检查和鉴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毅力和责任心。

通过科研活动,提倡一种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拔尖的育人环境。教师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利用与地方各部门的相关社会关系,参与社会及地方的各种规划及实践项目,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成为双师型教师,既是教师,又是地方经济建设的专家顾问。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地方管理人员及职能部门的相关人员作为客座教授,不定期进行学术讲座,担任相关课程的授课任务。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攻读学位的常规机制,形成一支责任心强、科研能力高、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促进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团队的发展。

三、结语

经过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多年探索与实践,形成了立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办学特色。我们总结为本科教育独具特色的四子模式:即学生要受到脑瓜子教育,学习先进的思维方式,为培养创新型、研究型人才打下扎实基础;要受笔杆子的训练,能以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在字里行间体现出学生的素质和风格;要受嘴巴子训练,学生能以口头方式充分表达出所思所想,把自己的观点以优美流利的语言表达出来;要受键盘子训练,学生不仅要能思、能说、能写,还要能做,要能在 社会生活 实践中独立地解决问题,具备实践中的操作动手能力。为了强化上述四子能力,我们不断进行 教育改革,一是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式选择上,尽量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把地方的需要与自己的培养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杜绝空谈;二是开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利用寒暑假时间,要求学生深入到农村、企业和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写出调查 报告,并开展指导与评比 工作,将学生成绩计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之中。社会实践环节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多赢目标。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仅有的两次全国性假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评比中,获一等奖1篇2人,二等奖2篇4人,三等奖3篇3人,优秀奖17篇24人;获奖调查报告篇数分别占全省的100%、100%、75%和75%。毕业 实习先后承担了三都县、贵阳市、普定县等20多个地县单位的 农业 经济规划、农业综合开发、九五、十五、十一五县域经济社会 发展规划及其项目规划等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是开展演讲比赛,每个学年举行一次,要求以班为参赛单位,先在班内进行选拔组队,再在全系范围内进行淘汰赛,以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四是定期开展学术讲座,要求副教授以上教师每年为学生举行一次以上学术讲座。通过上述办法,使本专业学生的四子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他们毕业后也很快适应了承担的工作。

用人单位对农林经济 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评价好,综合表现为 政治素质高,社会适应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开拓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强。反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吃苦耐劳,适应能力强,思想政治素质好,开拓进取,勤奋求实。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本行业、本单位的骨干力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社会培养了一批高级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他们在省内外各条战线上为国家经济现代化建设正在做出各自的贡献。

经济论文经济论文 第7篇

近一个时期,关于新经济与网络股神话破灭的鸹噪声不绝于耳。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网络股与高科技股的大幅调整及国内高科技股的下跌,终于使信奉传统经济的人们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有了大肆攻击的依据与理由。但是,就美国而言,GDP增长的比例与构成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新经济模式主导下的TMT(高科技、传媒、电信)及与之相关的“新经济基础”产业和公司股票,依然是市场未来的最佳选择。

高科技、网络股的调整可以看成是阶段性的必然,但就新经济而言,怀疑它,或许只能证明我们自己对时代的无知和麻木。无论如何,网络经济是大势所趋。 基于产业调整与发展的基本面,未来的市场一定会在融入现实的网络股与信息产业基础的高科技股带领下,走向前途光明的未来。不过,网络股的大起大落,引起的反思又明确地告诉人们,网络公司作为一个商业活动的实体,重要的不仅仅是创造概念,而是必须寻找到盈利模式。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因特网在全球迅猛发展,网络股逐渐成为美国股市的新贵。网络股创造一夜暴富的奇迹始于1995年。这一年,开发因特网浏览器软件的网景公司上市。这家投资17000万美元、成立16个月未盈利一分钱的公司,一夜之间变成市场价值20亿美元的巨人,创造了互联网时代的第一个神话。紧接着综合门户网站美国在线和搜索引擎网站雅虎先后掀起热潮。雅虎股票在上市一年多后开始狂涨,股票价格一度达到450美元。

网络股突然间成了点石成金的魔杖。1997年5月,网上书店亚马逊公司上市。1998年电子商务热疯一时,人们突然发现亚马逊的模式就是虚拟市场战胜现实市场的最佳范例。到1998年11月30日,亚马逊股票涨了23倍,三个月后再涨4倍,规模达到400亿美元。同样,1995年美国在线想与网景合作,当时美国在线的市场价值仅为网景的1/10,然而1998年底,美国在线在购并其他公司后的价值已是网景的10倍。新世纪伊始,美国在线并购时代华纳,再一次向人们展现了互联网的无限扩张力和美好前景。

网络股的持续走红启动了美国的网络经济。经济学家通常把网络经济看作是知识经济的一个侧面、一种表象。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1999年因特网给美国经济增加了5070亿美元的产值,增加了230万个就业机会。网络经济已经超过了电信(3000亿美元)和民航(3550亿美元)等传统产业的规模,并在追赶出版业(7500亿美元)和保健产业(1万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它还在以68%的年增长率飞速发展。

网络经济无疑是一种最具传奇色彩的经济形态。这一方面得益于它兴起的速度,另一方面是它极大地缩短了通往百万富翁乃至亿万富翁的路程。

网络及其相关产业就像一个神话,不断以令人咋舌的速度推出一个个像比尔·盖茨、杨致远、戴尔这样的亿万富翁。如果说福特(汽车)、洛克菲勒(石油)堪称昨日美国财富与繁荣的象征,那么微软、雅虎、思科似乎就代表了全球财富潮流的新方向。连美国总统克林顿也在感叹:互联网是获取财富的关键!

那么,网络股崛起的内在逻辑是什么?网络股的崛起究竟是经济发展潮流在资本市场的生动体现还是潮流中的泡沫呢?

事实上推动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网络概念股持续倍增的内在动力,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它所导致的生产与服务成本的下降和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信息技术进步对经济的实质性影响,可以通过“摩尔定律”、“梅特卡夫法则”和“雅虎法则”进行描述,人们称之为网络时代的新规则。

20世纪60年代以后,半导体的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番,与些同时,半导体的价格却以6次级数在下降;
半导体性能每18个月翻一番的局面已经持续30多年,估计还将持续20。

经济论文经济论文 第8篇

摘要:

文章分析了体育与经济之间的辨证关系,分析了体育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说明经济是体育发展的基础,从体育社会学角度宏观地阐述其中规律。同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来谈体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

体育;
经济;
关系

1经济是体育发展的基础

1.1经济决定体育发展的水平及其发展规模

1.1.1经济决定体育发展的水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和全社会有可能给体育运动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以支持体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使体育运动的规模不断扩大。

1.1.2经济决定体育发展的规模随着投入体育领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巨大增长,我国体育运动规模也有了巨大增长。国家通过体育彩票等手段募集资金,投入到社区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去,促进了群众体育的快速发展,扩大了全国参加体育运动人口的规模。但是现阶段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均生产总值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投入体育事业的人力财力受到制约,从而制约体育的发展规模。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对体育事业投入的增多,我国体育运动的规模必然会得到扩大。

1.2经济制约竞技运动的水平及决定体育运动体制和运行机制

1.2.1经济制约竞技运动的水平一个国家竞技运动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但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在当代条件下,竞技运动的水平越来越依靠运动训练水平的物质技术条件和科学训练水平。北京2008年奥运会“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口号中的“科技奥运”这一点正与之相符,科技的发展是与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的,经济上强盛才会保障先进的科技手段投入到运动训练和竞赛中去。奥运会的竞争可以说是体育运动领域里科学的竞争,也是各国在体育领域里投入的人力和物力的竞争。

1.2.2经济决定体育运动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指引下,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大转变。

第一,体育事业机构开始面向市场,走向市场,部分已经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向社会提供适合消费者需要的各种体育服务。

第二,一部分观众多、影响大和适合产业化的项目,开始走上了产业化道路,较多为各种自主经营的企业型的职业运动俱乐部。

第三,各种以盈利性健身娱乐企业及健身俱乐部正在勃勃兴起。

第四,各种非盈利性的民间组织正在兴起,为群众体育的发展及群众体育的普及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条件。

1.3经济决定着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和体育娱乐形式

1.3.1经济决定着社会对体育的需求社会对体育的需求越大就越能推动体育的发展,社会对体育需要的强度则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金钱投入到体育健身中去。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活动已渐渐成为人们追求健康、快乐和良好心态的重要手段,“花钱买健康”“请客吃饭不如请客健身”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时尚。

1.3.2经济决定着体育娱乐形式这一切不仅促使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大大增加,也促使体育运动形式的显著变化。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形式已从单纯的广播操演变为丰富多彩、形形色色的健身娱乐活动。人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不但要考虑到健身功能,而且越来越考虑到其娱乐功能,依据自己的爱好自动选择。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均收入的增长,体育健身、健美、舞蹈、游泳、网球、保龄球、高尔夫球、滑雪、攀岩和漂流等项目,都成为不同人群喜爱的体育活动。

2体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1体育运动对增强劳动者素质的作用及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2.1.1体育运动对增强劳动者素质的作用第一,体育可以使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意志性格的培养,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使之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第二,体育锻炼能改善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增强肌肉的力量;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增进健康,为更好的工作提供前提条件。

第三,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增强对自然的适应能力和抗疾病的能力,可以避免或减轻由于职业特点对身体的损害。

第四,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某些慢性疾病具有一定的医疗和康复作用。

第五,体育可以恢复劳动力。无论是参加体育活动或是观赏竞技比赛,都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快乐,从而缓解人们高度紧张的精神,有效的恢复和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

第六,体育可以延长人的劳动寿命。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延缓人的衰老过程,维持机体功能,从而延长劳动寿命。

2.1.2体育运动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职工的健康,可以提高效率,减少发病率,而且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发挥团队精神,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它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有不少企业纷纷组成或冠名自己的企业运动队伍,来树立自己的企业形象,带来不菲的经济效应。

2.2体育产业的形成对经济的发展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的促进作用

2.2.1体育产业的形成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体育产业是一种满足人们健身和娱乐需要的特殊商品。随着体育市场的兴起,不仅促进了体育的大众化、社会化,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消费方式,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而且也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2.2.2体育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体育运动的发展必然会扩大有关部门产品或劳务的需求,为这些部门提供市场,带来商机,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首先,可以带动运动器材设备、运动服装等体育用品的发展,如:世界知名品牌NIKE、ADIDAS、REEBOK运动品牌的迅速全球化发展。其次,体育竞赛,尤其是国际国内的各种大型运动竞赛,需要建设大、中型体育运动设施,需要改善城市配套设施,从而带动建筑业、商业、市政建设、交通设施、传媒介及体育产业的发展。

经济论文经济论文 第9篇

1.清晰。是指有顺序、有层次,而不是杂乱纠缠、前后颠倒、主次不分。要能够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地表达思想。

2.连贯。是指思维活动的过程及其表达、不仅要注意内在的次序,而且还要处理好各部分、各层次间在内容上的衔接、并列、转折、因果、总分等的关系。

3.正确。是指思考问题时要善于辨析、区分。对相同的意思,要善于归纳、集中,不要分割;对相近的意思,要善于辨析,不可混淆;对相反的意思,要严加区分,将其断开,另立门户。

4.周密。是指思路要周到、严密,没有缝隙、疏漏。要学会辩证法,客观、全面、历史地看问题,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和形而上学。不能孤立、静止、表面地看问题,以免造成前后矛盾,顾此失被,不能自圆其说。

5.敏捷。是指视野开阔,思想活跃,而且具有开拓性、创造性,能敏锐地发现问题;有较高的悟性,能快速、准确地理解和表述问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维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创新因素。

经济论文经济论文 第10篇

一、低碳经济和低碳建筑概述

1.低碳经济概念

低碳经济主要就是要求我们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多多关注环境和资源问题,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量、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对于环境的污染。针对这一目的,主要采取的途径就是转变当前固有的经济增粘模式,创新管理制度体制,开发新的技术手段,采用新式能源,减少石油、煤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最终取得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和低碳经济相对应的主要就是在建筑行业内进行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应用,最终达到建筑行业和环境资源共同和谐发展的目的。当然也可以指具体的能够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建筑物,其主要的衡量指标就是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建筑行业内进行低碳经济的运行,推进低碳建筑的发展是极为必要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建筑行业是耗能最为严重的一个行业之一。在该行业内大力推进低碳建筑的发展,就能够为整个的低碳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因此,理应把低碳建筑作为未来几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二、在建筑行业内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低碳经济在建筑行业内的发展不仅仅是建筑行业本身的要求,同时也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并且还是我们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都知道,建筑行业是耗能大户。以往有调查研究显示,当我们建筑1m2的建筑房屋平均要排放出0.8t的碳量,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当然其消耗的能源也是较为巨大的。并且在房屋建筑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也会消耗大量的能源,比如照明、通风、采暖等都可能会继续消耗能源,这也就造成了当前我国能源较为短缺的现实,而这一现实也恰恰使得我们意识到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此外,对于环境来说当前的现状也极不理想,环境污染问题极为严重,这反过来对我们的生活也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尤其是生态失衡现象使得我们只能自食其果。为了避免这一现状的恶化,当前我国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低碳经济也在各个行业中发展起来,建筑行业当然首当其冲的应该进行低碳建筑的改革。

三、低碳经济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既然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进行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应用,那么我们理应在具体的建筑项目执行过程中做出必要的改进来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下面就主要从建筑设计、建筑施工技术和具体的项目管理等三个方面,介绍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如何进行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应用。

1.低碳经济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作为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指挥者,理应在其中体现出低碳经济的相关理念,进行相关的低碳经济设计。只有如此,才能够在后期的施工当中得到相应的体现,最终做好低碳经济的应用工作。具体来说,在建筑设计当中发展低碳经济主要的途径,就是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讨逐步开发出一套适合于建筑节能和低碳经济的设计流程。进而在低碳理念的指导下,完善和改进原有的建筑设计模式,降低施工中的能耗。具体到城市建筑设计,我们进行低碳建筑设计的主要路径都是循序渐进的。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和被影响,结合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的提高来增强低碳设计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此外,我们还应该在建筑设计中的土地占用面积上下功夫进行思考,土地占用率也是衡量一个建筑工程环境破坏状况和耗能状况的主要指标。

2.低碳经济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应用

低碳经济发展和应用主要还是体现在建筑具体施工技术上,新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对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做出巨大的贡献,这也是我国针对低碳经济发展进行最早的一项研究和实践。在具体的建筑施工技术中进行低碳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积极开发新能源、新材料,采用新型的能源对于环境保护和不可再成能源的节约来说意义是极为重大的,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着眼点,比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的利用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创新施工工艺也是低碳经济应用的一个主要途径,尤其是针对当前耗能较为严重的几个主要施工技术进行必要的节能创新,就能在极大程度上降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能源使用,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3.低碳经济在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项目管理也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管理的水平不仅仅对于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有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应用。比如,我们在具体的项目管理中加强对于电力使用和原材料使用的监管就能够起到有效的节约作用。此外,加强施工的标准化管理也能够有效地减少工程的重复施工,提高低碳经济的应用程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影响着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有效节约。因此,需要我们加强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应用,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中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效率,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经济论文经济论文 第11篇

【摘要】论文作者在分析现行高校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高校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的基本思路,即“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完成他们自己感兴问题的研究”,以及一些改革高校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具体措施,最后讨论讨了其自身在指导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毕业论文 选题 改革

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毕业生获得学士学位的必修课程。本科毕业论文从出题、学生选题、完成论文到答辩,大体有这样几个基本特征:一是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选择性地出一些具备本科生层次水平的题目供学生选择;
二是尽管强调论文质量,杜绝抄袭现象,但从大多数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情况来看,仍然无法达到导师和相关管理者的要求;
三是围绕高校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一些院校为了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采取了实施严格的开题报告和考勤制度,阅读英文文献并把所阅读的英文文献翻译成中文,但却没有达到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目标,甚至指导老师都因为毕业论文工作过于繁琐而怨声载道。为此,笔者在20xx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时候,在学生选题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改革与探索,以寻求改进和完善现行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途径和方法。但由于笔者并非校、院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者而仅仅是一名普通教师,因此在这方面的探索暂时还属于小范围的尝试。

1 现行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缺陷

1。1 指导老师出题

本科毕业论文出题,对于指导老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首先,对于那些自己的科研项目、科研方向很明确指导老师,如果在自己的科研领域中出题,考虑到本科生的知识层次,就势必要把自己的科研项目分拆成一些很小的模块来分配给本科毕业生做,但分拆后的模块往往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论著框架。而且,考虑到本科生所具备的知识层次,很难要把他们完成论文直接或简单加工后放到自己的科研项目研究成果里面去。其结果就是指导老师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深度加工。而在深度加工之后,对这篇论文的知识产权到底属于学生还是指导老师又很难界定。

其次,对于那些没有自己的科研项目、科研方向也还不甚明确的年轻指导老师,由于一般指导的学生人数都在5—6人,甚至7—10人。人数多,而所出题目较小而分散,致使他们在工作一开始就不能通过这种途径形成自己的科研方向、培育自己的研究领域。而且,由于年轻老师自身经验的欠缺,可能所出题目会偏大,因此单独一个学生很难完成这样的本科毕业论文。

1。2 本科毕业生选题

对于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学生的意见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由于指导老师出的题目要么是跟他们自己科研项目密切相关的,需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因此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明显感到相关知识的缺乏,而这些相关知识又难于在短期内学习提高。或者即使指导老师所出的论文题目本身难度并不大,但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相去太远,学生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

二是由于本科生独立完成科研课题能力的欠缺,而现行本科毕业论文制度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因而从一开始就把本科毕业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他们对某些问题的研究这种方式排除在外。事实上,无论是大学生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还是选择继续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至以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都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而这却无法在他们完成毕业论文的时候得到体现。

三是现行本科毕业论文制度在发挥大学毕业生的主观能动性方面也比较欠缺。多年来,由于学生已经习惯了指导老师给定题目,然后学生围绕指导老师的毕业论文题目采取依样画葫芦的方式完成一篇既定格式、既定字数、既定内容的论文,因此发挥他们自身主观能动性去主动地观察社会、发现我国的经济现实问题、应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并依照自己的理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无从谈起。

第四个问题就是,由于以上这些原因,要学生完成一篇具有原创意义的毕业论文基本上就成为空谈。尽管年年都在强调本科毕业论文要有创新点、不要抄袭,但结果却是年年都获得的是东摘西抄、没有创新意义的本科毕业论文。

2 改革现行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式的基本思路及办法

在考察现行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改革现行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基本思路就是“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完成他们自己感兴问题的研究”。这意味着,改革现行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让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他们才会自己主动去认识世界,思考和发现问题,必要的情况下在团队精神的指引下完成寻求解释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基本思路的指引下,改革现行本科毕业论文制度办法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从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上,倡导和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毕业论文题目。在大学本科毕业生从事毕业论文写作之前即对他们提出要求,希望他们根据自己平时学习、生活和对社会的了解,提出自己毕业论文要研究的领域、问题和要解释的现象,并据此提出自己药丸承改论文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指导老师再根据学生提出的毕业论文思路,引导学生确定毕业论文的具体题目,拟定毕业论文的写作框架。事实上,大学本科毕业生在经过了大学四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观察和了解社会问题的能力,这种毕业论文选题方式正是充分发挥了他们在观察和了解社会问题这方面的长处。而且这种选题方式的实行,势必会引导学生在大学生涯中更加积极地观察和了解我国经济建设中面临的种种问题,激发他们毕业后投身祖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去。当然,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这种改变,也对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这种要求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具备的。因此,在倡导和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同时,还要根据学生自选题目的情况,由指导老师提出一些题目,供未能自主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学生选择。

其次,倡导和鼓励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对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团队合作的优点在于一是可以在多人合作的情况下研究一些比较大的社会现象或经济问题。尽管高校本科毕业生对我国一些经济现实问题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要把这种认识凝练、浓缩到一篇一万字左右的论文,还是有比较大的难度的。因而通常情况下就会出现题目太大而本科毕业生自己无法掌握论文的框架拟定并完成论文。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学生的合作,每个人完成论文中的一个或多个部分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第二个优点是,多个人合作研究某一问题,能够通过相互的讨论,发挥每个人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长处而避免短处,加深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深度,提高论文的质量水准。第三个优点则是能够通过合作完成毕业论文很好的培养大学本科毕业生团队合作意识。这对他们以后无论是到企业工作还是教学科研单位工作都十分重要。

第三,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的研究领域,针对我国宏观或区域经济的热点问题选择毕业论文题目。事实上,这种选题方式一方面能够通过本科毕业论文加深大学本科毕业生对我国宏观或区域经济的热点问题的认识,另一方面,指导老师尤其是刚工作的年轻老师也能够通过指导学生围绕自己研究领域完成毕业论文,加深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深度,并借此培养自的科研方向和研究领域。

3 改革现行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式的实践探索 结合以上笔者提出的改革现象高校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式的思路,笔者在20xx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时候进行了实践探索。

首先,笔者向即将毕业的本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提出,欲在笔者的指导下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就必须通过他们自己的观察和了解提出毕业论文的基本思路,然后跟我商定本科毕业论文的具体题目和论文框架。本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对笔者的这一号召响应十分热烈。尽管有本校对教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人数不超过8人的限制措施,但在总计58名本专业本科毕业生中与笔者联系希望以这种方式选定自己毕业论文题目的学生仍然超过25%,致使笔者最终不得不按提交选题申请的先后顺序确定所带毕业论文的学生。与笔者一同采用这种选题方式的`另一位老师也同样面临着相同的情况。而在与这些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笔者提出的“让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理念表示高度赞同。

其次,在实行这种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式的同时,笔者还引导学生围绕笔者所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领域,针对广西的热点区域经济问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来选择题目和开展研究。结果在实际指导的十名(其中八名在我名下指导,另外两名在其他老师名下但由我负责指导完成毕业论文)本科生毕业论文中,有9名学生的选题都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密切相关。这些有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论文的完成,经过笔者的修改,即可与笔者自身所完成的一些有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论文合成一本专著。

第三,笔者在今年的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还进行了团队合作完成毕业论文的尝试。在笔者所指导的毕业生中组成了一个三人团队共同完成一篇论文。在指导该团队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不断强调他们的合作精神,并在他们完成毕业论文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鼓励他们通过自我学习和共同讨论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尽管该团队的毕业论文目前尚未全部完成,但从已经完成的部分内容来看的确具有较高的水准。而且,通过他们的这种合作方式,其他同学也明显受到了感染,在与笔者的沟通和交流中流露出了对这种方式的高度认同。但是,稍嫌遗憾的是,由于相关规定要求每个大学本科毕业生必须单独提交毕业论文,因此,最终仍不得不将他们共同完成的论文拆分提交答辩。

4 总结

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生正常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最后一门必修课程。但是如何通过这最后一门必修课程,站在学生角度上探索出更适合于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模式,培养更高质量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是我们的应尽之责。笔者在这方面的探索只是一个开始,但“让学生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一理念,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的指导思想下完成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至少目前从学生的反映来看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尽管笔者在这方面的探讨暂时还只是小范围的探索,但随着笔者在这方面的探索的深入,其在寻求改进和完善现行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途径和方法上定会有更广泛的应用。

经济论文经济论文 第12篇

一、前言

我国在长期经济分权过程中保持了政治上的高度集权体制,这种政治集权与经济分权的交错式架构提供了一种激励地方官员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治理方式(周黎安[1];王永钦等[2])。这种治理模式在取得巨大成功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弊端,如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以及过分强调GDP的政治竞争机制强化了地方政府在地区保护主义色彩和掠夺型策略行为等(周业安[3];周黎安[4];贾俊雪等[5])。

不可否认,中国的财政分权是在维系政治集权框架下,依托多重目标任务下的相对绩效评估方式,以官员委任和晋升为激励手段,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地调整它们的财政关系的过程中实现的。政治集权背景下的制度裁量和修正具有明显的“事后”特征:即鼓励地方政府的GDP增长竞争以及相应的实验与创新,针对暴露出来的不足与缺陷,基于政治集权背景运用政治、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加以弥补。

在这一背景下审视转移支付,似乎不能将其看做是财政分权格局中相对于公共支出和税收领域的一个次要内容,而是政治集权背景下试图纠正财政分权增长机制缺陷、提高分权增长绩效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内生变量———当前,无论是转化经济增长方式、保障民生,还是改善公共品供给,都能看到转移支付越来越凸显的身影。2011年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为此,需要“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同时,“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增加对县级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转移支付在政府间财政关系,特别是县级财政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得到进一步强化。由于现有关于中国财政分权增长的研究普遍集中在省级政府层面,对于作为分税制体系中“神经末梢”的县级财政鲜有涉足,因此,本文可以提供了一个新颖的研究角度。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命题

从理论上说,转移支付可以通过税收领域和公共支出领域对财政分权增长机制产生影响。现有一些文献已经证实了一段时期内辖区间税收政策的策略性特征(李永友等[6]),即为了提高本辖区在争夺外部资源和稀缺性流动资本的竞争能力,辖区之间必然开展税收竞争。由于财政管理制度的改进、税收管辖权的归属,以及税收优惠和策略性税收政策所具有的粗放式特征,这种横向的辖区间税收竞争没有成为财政分权增长机制中的一个持续性策略。

但是,从纵向的政府级层间来看,收入自治和税收管辖权划分仍是辖区政府实施经济激励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之一。理论上已经证明,转移支付可能会对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动力产生负面影响(龚六堂等[7]),在激励地方官员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治理模式下,转移支付规模越大,则意味着“经济人”地方政府发展辖区经济,“做大做强本级税基”的激励也会越弱,即转移支付有可能不利于经济增长。

至于公共支出领域,围绕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支出竞争,为了尽可能提高支出方面的竞争力,辖区政府就会通过其他非规范手段从私人部门获取可以使用的资源或减少其必要的支出义务,包括预算外收入膨胀和辖区各种形式的隐性债务(张军等[8])。

这种机制对地方政府形成了一种“驱赶”效应:逐步使得地方政府将财政收入的重点由预算内转到预算外、由预算外转到非预算,收入来源上从依靠企业到依靠农民负担和土地征收,从侧重“工业化”到侧重“城市化”(周飞舟[9])。这一背景下,基于政治集权背景下的转移支付也能够提供一种纠正作用,特别是在财力窘迫、支出需求旺盛的政府级层和辖区内,通过转移支付对辖区政府公共支出的激励和引导作用,从而产生了一种与地方政府公共支出领域引资竞争相反的效应———通过纠正财政支出结构失衡,保障教科文卫以及社会保障等事业以促进人力资本、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从而有利于辖区内的经济增长。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第一个研究假说。

假说1:转移支付对分权增长机制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税收领域,也体现在公共支出领域,并且这两种效应的作用相反。

除了通过公共支出和税收收入对分权增长机制产生相异的影响之外,不同类型的转移支付也可能存在差异,从而使得问题进一步复杂化。Davoodi和Zou[10]认为,对应性转移支付会扭曲地方政府的支出行为,对应性转移支付的授权应该属于转移支付的授予方,而一揽子或非条件型转移支付的权力应该给承担支出的那级政府。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尽管存在政治寻租、管理效率等因素的干扰,施加了配套比例、指定用途等各种附加条件的对应性转移支付所能体现的调控功能,以及激励和规制辖区政府公共支出方面的效果会更为显著,而作为地方政府准自有财源的税收返还和无条件转移支付的效果相对较弱,地方政府会更倾向于将这部分资源用于“吃饭财政”和人头费开支以购买“政治支持”(cai和Triesman[11]),或者如同Bardhan和Mookher-jee[12]所指出的,由于相比于高层政府,地方政府更容易受到地方利益集团的约束,因此它需要在提供有效公共产品与供养财政人口之间做出权衡以满足地方特定的利益集团。基于以上思路,本文提出第二个研究假说。

假说2:不同类型转移支付在财政分权增长机制的作用存在差异。那种越有利于体现和贯彻上级政府调控意图的转移支付类型,在转移支付的分权增长机制中表现越显著。

当前,大量研究已经表明分税制改革以来的转移支付体系具有明显的逆均等化效应(Tsui[13]),转移支付不但没有起到均等县级财力的作用,反而拉大了财力差异(尹恒等[14])。那么,作为转移支付体系的另一通行目标———基于发展考虑的激励作用表现如何?当前,在地区GDP增长竞争中,发达地区表现出了更强的竞争优势和经济绩效,包括吸引外资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中的优势格局,以及各地区工业集聚程度和经济开放进程,也包括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能力。

这样,地区差距和竞争格局会使得转移支付对分权增长绩效的影响在辖区间存在一定差异。发达地区尽管在转移支付分配格局中占据了有利地位,但转移支付激励所能够体现的增长效应可能相对较弱,而贫穷地区由于其相对孱弱的社会资源和经济禀赋,转移支付反而可能会创造出相对更高的增长收益。因此,本文提出了第三个研究假说。

假说3:转移支付的财政分权增长绩效会表现出地区间差异。其差异表现为转移支付在分权增长机制中具有收益递减效应,即转移支付在占据有利分配地位的发达地区中的增长收益反而相对较弱。

中国的财政分权是一个维系政治集权框架下不断地调整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过程。那么,转移支付在财政分权格局中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走向?论文的基本判断是,由于政治集权背景下财政分权增长机制的路径依赖和体制惯性,以及政府治理中越来越明显的多重目标任务模式,利用转移支付控制和引导地方政府行为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政策反应,并得以不断强化。特别是对发达地区而言,一方面,由于对应性转移支付的调控功能更强,更能体现上级政府的意图,上级政府对其有着强烈偏好,另一方面,由于对应性转移支付需要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而发达地区在这方面具有更大优势(Tsui[13])。这样,论文提出第四个研究假说。

假说4: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交错结构下的转移支付存在不断强化的扩张趋势,这种扩张趋势在发达地区可能表现得更为显著,并使得区域间财力差距进一步扩大。进而,论文需要回答一个关键问题:是继续维系当前这种“小地方税、大地方支出、大转移支付”格局,通过一个利维坦式的转移支付体制去弥补不平衡,促进经济增长;还是致力加强地方税、赋予地方必要的税收权限、减少向地方政府下放支出责任和转嫁赤字更加有效?换言之,分权与集权的最优区间在哪里?假说5:需要扭转目前这种“小地方税、大地方支出、大转移支付”格局,寻求转移支付的合适定位,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当前背景下的县域经济增长。

三、计量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现有实证研究中对于如何度量财政分权的争议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究竟应该从支出还是收入领域来衡量分权;其二则是如何处理转移支付。前期的研究中往往倾向于使用收入指标来衡量财政分权,一些研究侧重于财政支出之比来进行衡量,如使用地方人均预算内外财政支出占地方人均预算内外财政支出和中央人均预算内外财政支出之和的比重来衡量财政分权(王文剑等[15])。新近的一些研究意识到孤立二者中的任何一方可能都有不妥,开始结合收入和支出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如傅勇和张晏[16]使用各省预算内人均本级财政支出/中央预算内人均本级财政支出,并辅助使用人均财政收入分权指标和扣除净转移支付的人均支出分权指标,但这种做法却忽略了转移支付的影响。

基于本文研究的思路,论文并没有采用现有研究中直接界定财政分权度量指标的通行做法,而是立足于收入自治、转移支付和公共支出这三方格局,通过刻画县域政府行为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影响,从而提供了对财政分权增长机制的一个新的观察。为此,论文采用了联立方程模型来实现这一目标,依次用方程(1)至(4)表示经济增长、地方税、公共支出和转移支付的决定方程。并且,论文在定义变量及构造相应指标时涵盖了现有县级财政体系中的一般预算收支、基金预算收支和预算外财政专户收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研究在数据完整性方面的不足。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如下:lngdp=f1(lngrtt,lngrte,lnfex,lnff,lnep,lnec)(1)lntl=f2(lngttt,lngrtt,lnfex,lnff,lnec)(2)lnep=f3(lnec,lngrte,lngttt,lngg,lngs,lnfex,lnff)(3)lnga=f4(lngdp,lngrte,lngrtt,lnfex,lnff)(4)方程(1)是增长方程,变量lngdp表示各县域范围内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数值水平。在方程右边,按照前文中理论分析思路,分别控制了转移支付与县级政府公共支出和税收收入之间的依存度,前者用转移支付总规模ga(由税收返还、对应性转移支付和非条件型转移支付三者合计而成)与县级政府公共支出ep和建设支出ec之和的比例的对数值水平(lngrte),后者用ga与县级政府自有税源(用县级政府共享税收入tt、县级政府独立税源tl和税收返还部分gt三者之和表示)之比的对数值水平(ln-grtt)衡量,用以捕捉转移支付通过地方政府税收和公共支出领域所可能释放的性质相反的效应(假说1和假说5)。同时,为了反映“攫取之手”的潜在影响,引入了lnff和lnfex分别表示基金预算收入和预算外财政专户收入规模的对数值水平,这样,可以对包括土地出让金在内的县级政府非税收入情况进行考察。此外,依照内生增长理论框架和中国经济增长研究的实证思路,论文在模型中区分了公共支出(ep)和建设支出(ec),按照现有财政收支分类口径,前者是包括一般预算中的.农业支出、林业支出、水利和气象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公检法司支出和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以及基金预算中文教部门基金支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土地有偿使用支出、地方财政税费附加支出之和的对数值水平(lnep),而建设支出使用一般预算中的基本建设支出与基金预算中的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支出、商贸部门基金支出和其他部门基金支出(主要用于旅游开发)之和的对数值水平(lnec)表示。

在地方税方程里,内生变量是县级政府独立税源(tl)的对数值水平(lntl),独立税源(tl)用县级政府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和烟叶税等地方独享税种之和来衡量,解释变量中,为了反映共享税中的税收分成比率对地方政府收入的影响,将税收返还gt与地方政府共享税总收入(tt和gt之和)比值的对数值水平(lngttt)作为一个控制变量,地方政府共享税收入变量tt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在内。同样,引用了lnff和lnfex作为另外两个控制变量,并考察建设性支出(lnec)对县级政府税收收入的影响。

在公共支出方程中,内生变量是县级政府公共支出(ep)的对数值水平(lnep),在方程右边引入变量lnec以考察两者之间的关联甚至冲突。同样,引入变量lngrte、lnff和lnfex控制相关影响。为了验证假说2,考察对应性转移支付和一揽子或非条件型转移支付的影响差异,使用一般预算平衡部分中的专项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特产税和降低农业税率、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农村义务教育补助之和的对数值水平(lngs)表示对应性转移支付,而后者用一般预算平衡部分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和基金预算平衡部分的补助收入之和的对数值水平(lngg)来表示。同时,引入变量lngttt(共享税返还分成率)来反映税收返还所具有的不同影响。

方程(4)是转移支付方程,它与前三个方程共同刻画了转移支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性关联。论文使用变量lngrtt和lngrte反映既定财政分权格局,并将lnff和lnfex作为控制变量引入方程,集中考察县域经济增长对转移支付的驱动影响,以验证假说4。

限于县级数据的可得性和滞后性,论文采用了《2006年全国地市县财政统计资料(内部资料)》。

剔除缺失值之后的总样本包括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31个省的2388个县级财政单位。同时,为了刻画不同地区中的群分现象(假说3和假说4),论文设计了两个子样本,分别是指不包括上级税收返还和各项补助在内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的富裕县,这一样本包括1448个观测值,占总有效样本数的比例为60.63%;另一类则是指包括各类型转移支付、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和财政专户收入等在内的财政收支年终滚存净结余为负数的贫穷县,这一样本中观测值个数为501个,占全部县样本20.98%。

论文在估计方法上使用了3SLS法,并设定使用迭代收敛估计。3SLS法较为简洁,它满足一致和渐进有效性,有利于克服异方差现象,在统计性质上优于单方程2SLS法和LIML(有限信息极大似然估计法),并且,在使用方程组估计时,3SLS估计量对于非正态分布干扰具有稳健性,这相对于FIML(完全信息极大似然估计量)来说具有很大优势。同时,为了检验论文互为因果性的建模思路,特别是检验省略变量的偏误影响和方程估计结果的稳健性,论文使用了似不相关回归方法(sur)对联立方程回归提供佐证。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估计结果如表1-表3所示,分别表示全部县、富裕县和贫穷县样本的方程(1)-(4)估计结果,作为讨论转移支付、税收、公共支出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的基础。总体而言,绝大部分变量的显著性程度和模型总体拟合程度较好。对于收入自治、转移支付和公共支出这三方格局下的县域政府行为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影响,能够得到以下几方面认识。

首先,表1回归方程(1)中变量lnfex系数估计值表明,预算外收入情况与县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在富裕县地区也是如此(表2·89·回归方程(1))。如同现有文献所指出的,由于可控税收资源的有限性,辖区政府会热衷追逐各种形式的不规范的非税收入,通过提升辖区在支出方面的竞争力,以获取GDP增长竞争中的更有利地位。但是在贫穷地区,这种“发展之手”特征并不明显,地方政府往往更多地充当了“攫取之手”,在有限的财政资源条件下,地方政府会优先考虑诸如“吃饭财政”、人头费和行政费开支等方面的需求,这时,如同表3回归方程(1)中所揭示的,基金收入和预算外财政专户收入与县域政府经济增长之间就不会是一种正向关系,相反,对非税收入的追逐可能成为阻碍经济增长的一种原因。

其次,从总体上看,县域政府中存在较为显著的财政支出结构失衡现象,作为“GDP增长竞争的代价”(傅勇等[16]),县域政府往往需要在经济建设性支出和公共支出之间作为一种替代式的权衡,这从表1中的公共支出方程可以看出,变量lnec的系数估计值为-0.009。这种趋势在贫穷县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变量显著性程度也更高,表3的公共支出方程中,变量lnec的系数估计值为-0.047。但在富裕地区县域政府中,公共支出与经济建设支出之间存在一种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也说明富裕地区在有利竞争局面下可能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叠加优势”———辖区内经济禀赋和社会资源积累的一种良性互动。

再者,从表1-3的地方税和公共支出方程中可以看出,基金收入和预算外收入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作用。但是,发达地区与贫穷地区相比,在“做大做强本级税基”的行为动机中,单纯通过非税收入达到这一目的特征较为微弱(相比较于表3,表2地方税方程的lnff和lnfex系数估计值水平更低),相反,通过获取各种非税收入进而提升辖区在支出方面的竞争力的特征却更为明显(相比较与表3,表2公共支出方程的lnff和lnfex系数估计值水平更高),地方政府行为在此表现出一些细微差异。

最后,地方税方程中的共享税返还分成率(lngttt)在三个样本中不是很显著,符号也不一致,这说明共享税分成比例对地方税收入的影响总体上较为模糊。当前税制格局和经济形势下,通过培植独立税种以获取收入对地方政府的激励很微弱,结合地方税方程中lnec变量的显著为正,说明地方政府经济建设支出的主要着力点依然是服从我国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格局,地方政府理性的税收行为依然是追逐以增值税和所得税为代表的共享税种。

总体来看,目前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县级政府行为是一种总体同质化情况下的群分,从方程(1)-(4)中各变量系数估计值的显著性程度和性质来看,富裕县与贫穷县的分权增长机制具有相似性质,无论是富裕地区还是贫穷地区的县级政府都一定程度上能够观察到“援助之手”、“发展之手”和“攫取之手”的影子。尽管由于存在地区间的差异性,地区间竞争对不具有先天优势的地区而言激励效应较弱(Cai和Treisman[11]),但实证结果表明,贫穷地区也没有出现“破罐破摔”式的极端化行为。这一状况无疑是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交错结构下的必然结果,以GDP为主的政绩考核制度和相对绩效评估方式下,地方政府积极参与“自上而下的标尺竞争”,同时,地方官员也会效仿其他地方的相关政策来发展本地经济,这种相互学习和影响不断强化,结合基于政治集权背景下政治、经济、行政、文化等多种手段的干预,使得地方官员的行为具有同质性,避免了地方政府行为上的两极分化。依照对县域政府行为和经济增长关系的总体把握,论文对前文中提出的若干假说展开检验。

假说1的得证非常明显。从转移支付的分权增长机制来看,转移支付通过地方政府税收和公共支出领域释放出了两种性质相反的效应。表1-3的增长方程中,变量lngrtt和lngrte均显著,并且符号相反,这意味着二者分别对县域经济增长产生了性质相异的影响,前者对县域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而后者呈现出一种正面的积极作用。这一特征也可以从表1-3的公共支出方程和地方税方程得到体现,与理论预期相一致的是,变量lngrtt和lngrte表现的是两种性质相异的影响作用。

假说2可以通过方程(1)和(3)的估计结果得以证明,表1-3表明,在既定的分权框架下,公共支出方程中的变量lngg和lngs对县域政府公共支出水平存在显著激励作用,并进一步将这种效应传递至经济增长(3个样本中,增长方程(1)中lnep变量系数估计值水平显著为正,并普遍高于lnec变量)。

与理论解释中的预期相一致,各类型转移支付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相对于lngg和lngttt变量,lngs对公共支出,乃至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这不仅体现在全部县样本,在富裕县和贫穷县也是如此,这证明了不同类型的转移支付对财政分权增长机制的影响可能会存在差异。对应性转移支付作为更能体现和贯彻上级政府意图的转移支付类型,凭借其相对突出的预算约束功能和可靠性,从而更有利于保障教科文卫以及社会保障等社会民生事业,促进人力资本积聚、社会能力和经济增长,因而在转移支付的分权增长机制中表现更为显著,相比而言,lngg和lngttt变量的激励效应较弱,但这种影响也具备显著意义。

对于假说3,表2-3的估计结果显示,在富裕县地区的公共支出方程中,共享税分成比例和无条件型转移支付变量的估计值水平分别为0.091、0.077,这明显低于贫穷县地区中0.155、0.110的相应水平,而富裕县地区对应性转移支付变量的系数估计值水平为0.381,更低于贫穷县地区0.740的估计值水平,同时,这种激励作用进一步传导,使得贫穷县地区的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达到了1.125个百分点的显著作用,明显高于富裕县地区0.699个百分点的增长作用。联系到现有文献中业已证实的县级转移支付中所体现出的逆均等化效应,这无疑是在说明,在占据转移支付分配有利地位的富裕县地区中,转移支付的分权增长绩效反而相对较弱,而经济禀赋有限、地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贫穷地区,转移支付这种外部资源反而能够体现出更高的增长收益,转移支付分配格局中呈现出地区间经济增长效应递减的现象。

同时,方程(1)-(4)的估计结果也验证了假说4这样一种经验事实和理论观点:在当前的财政分权框架下,转移支付具有分权增长绩效,而随着GDP增长又会进一步加大对转移支付的需求规模,这种双向因果关系在富裕地区表现尤为突出,表1-3中的方程(4)的估计结果表明,GDP增长1%,富裕县、全部县和贫穷县的转移支付总规模会增加1.31、1.288和0.857个百分点,这预示着转移支付规模会随经济发展而持续扩大,并且,总体来看会以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扩张,这无疑是一种瓦格纳法则意义上的转移支付扩张。同时,从富裕地区到贫穷地区逐渐递减的扩张趋势意味着,如果不加干预,转移支付的逆均等化效应会愈演愈烈,而地区间的财政能力差距也因此进一步扩大。

假说5是全文的关键,也是最需要厘清的一个问题。结合表1-3中的增长方程、公共支出方程和地方税方程中变量lngrtt、lngrte的性质和系数估计值水平,以及前文中的4个假说证明过程,可以发现,无论富裕县、贫穷县,还是从总体情况来看,转移支付、地方税和公共支出三方格局下的分权增长绩效已经呈现了一种净效应为负的状况,并且,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这种负的净效应在贫穷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一现象的缘由在于,富裕地区凭借自身诸多的经济禀赋和社会资源,以及在“强者愈强”式的地区竞争优势格局中,转移支付对于地方政府发展辖区经济的替代作用和负向激励会相对较弱,对于总效应的负面影响也会相对较小。相反,在贫穷县地区中,尽管转移支付所创造出的增长收益相对高于富裕地区,但过于倚重转移支付也会产生地方政府的激励扭曲和依赖心理,这种状况与不利的地区间竞争局面相结合,就会不断强化Cai和Treisman[11]所提到的“激励陷阱”问题,进而产生比富裕地区更高的负面影响,当这种负面影响远远超出转移支付的分权增长收益时,必然是更为明显的负的总效应特征。

五、结论与启示

从深层次加以解读,转移支付所蕴含的是政治集权与经济分权交错式架构中财政分权增长机制的内在逻辑———即鼓励地方政府的GDP增长竞争以及相应的实验与创新,针对暴露出来的不足与缺陷,基于政治集权背景运用包括转移支付在内的多种手段加以弥补。实证结果表明,转移支付通过公共支出领域和税收领域对经济增长发挥着方向相反的作用。在公共支出领域,转移支付发挥了显著的内生增长效应———通过保障教科文卫以及社会保障等社会民生事业,促进人力资本积聚、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体制下激励地方官员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治理方式所产生的弊端和缺陷。这种修正因不同转移支付类型有所差异,对于中央政府格外偏好的附加各种条件的对应性转移支付,也确实发挥了相对突出的增长绩效。

无论是从公平考虑,还是从发展考虑,都应该高度重视转移支付在地区间分配过程中的结构扭曲和效率损失。从转移支付在地区间的分配结构来看,实证结果揭示了转移支付在分权增长机制中具有收益递减效应,即转移支付分配中占据有利地位的发达地区中的增长收益反而相对较低,而在贫穷县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并且,论文也证实了当前的转移支付具有随经济增长而不断强化的扩张趋势,可以预见,如果不加以干预,转移支付的地区间分配不公问题会愈演愈烈。

但是,如果从战略角度来考察,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转移支付在政府间财政关系中的定位。论文证实了转移支付具有一定的分权增长收益和绩效,同时也揭示了当前支出责任、税权划分和转移支付三方格局下的政府间财政资源配置阻碍了县域经济增长。过度倚重转移支付的格局,一方面偏离了政府间财政资源配置的优化区间,造成高昂的地方政府激励的扭曲成本,另一方面,也容易滋生各种类型的策略行为和机会主义做法,削弱了通过集权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公共品统筹供给和跨区域协调的效果,最终降低了县域中的财政分权增长绩效。这意味着,面对县级财政“大转移支付、大地方支出、小地方税”三方格局,不仅需要考虑转移支付的规模调整和结构优化,也需要考虑下放税收权力,建立规范意义上的地方税,并优化政府间事权配置,以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这是一个亟须解决的战略性问题。

经济论文经济论文 第13篇

摘要:随着互联网在农村地区普及,我国互联网+农业产业大肆兴起与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解析互联网+及互联网+农业内涵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互联网+视域下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的支持基础,并结合这些优势畅谈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创新的主要实践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经济;创新;支持基础;实践路径

1互联网+及互联网+农业内涵

互联网+主要是指以互联网为基础,实现信息挖掘、技术升级、信息与技术充分应用的数字化技术。利用互联网+的辅助,可有效提高传统产业的整体生产力,增加国家财富。互联网+农业是在互联网+功能的基础上,将互联网技术贯彻落实到农产品计划、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环节中的产业。其中,+代表的不是互联网与农业的直接拼凑与组合,而是结合互联网通信技术,实现农业与互联网全面融合,进而促进农产品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使互联网为农业生产与运营提供有效支撑,全面推动农产品实现更新换代,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简单而言,互联网+农业,就是将传统农业产业链以互联网的方式转化成新型高效的农业经营方式,以进一步促进农业向新业态方向继续发展。当前,互联网+农业主要实行了三种相对有效的模式:①在生产领域,结合物联网技术,打造涵盖范围广的智慧农业模式,从而实现农产品生产的精确化,减少劳动力及农产品生产资料的浪费,提高农产品的时空分配效率,为农民、农业争取最大化的经营效益;②在流通领域,接入互联网,构建农业电商模式,使农产品流通由原来的线下单一渠道转化成线上线下共同流通的渠道,进而实现农产品的高效生产、高效销售;③在产业链方面,使互联网与农业实现深度融合,即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农业产业链中,使更多人的能够获取农产品信息,包括农产品生产技术信息、农产品市场销售信息等,并不断完善法律服务和融资服务,从而全面提升互联网+农业的竞争力。

2互联网+视域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基础

2.1农业生产愈加趋向规模化,农业发展需互联网支持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断完善,农村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集约化生产利用局面形成。尤其是在土地流转机制进一步规范化后,我国农业生产与经营明显趋向规模化。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农业规模化还不够成熟,粗放管理现象严重。尤其是在资金周转、农资产品大批采购方面,缺乏有力的信息化管理。基于这个农业生产与发展现实,我国农业向前发展亟需取得互联网的支持。尽管我国已有部分农村地区开始构建生产资料电商,但其经营模式还不够完善,互联网支持力度明显不足。

2.2政策大力支持互联网+农业向前发展

我国中央曾在2015年的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向前发展,粮食与食品安全逐渐成为了生产发展的重点。同时,中央部门高度强调,必须要积极贯彻落实农业科技,使互联网农业转化成解决农业发展困境的主要方向。而后,相关部门为推动互联网农业落实,又提出了一些意见,明确提出各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涉农电商平台建设,使农村农产品能够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良好的农业服务,推动农村电商加快网上购销对接,进而全面降低农产品的物流运输成本。除此之外,我国相关部门还特地出台了清扫互联网+农业发展障碍的相关政策,为农产品实现互联网化提供了较良好的优势环境。直至今日,我国各地依旧高度倡导支持农村电商向前发展,使互联网+农业真正落实到农产品的实际生产与经营中,实现互联网+农业更上一层楼,并反过来助推农业经济向前进步。

2.3农村网络普及,农业产业互联

网技术条件具备近年来,随着网络迅速普及,农村居民家中几乎都配备了完善的基础信息设备。如当下,光纤、宽带进村,农村宽带提速工程全面开展等,就是在农村网络普及理念下执行的具体工作。其次,我国大部分农业经济产业都已开始贯彻落实云计算、遥感等互联网技术,农业经济已由原来的技术荒漠转变成了新兴技术当家作主,农业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再者,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工具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我国农业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融合速度,线上线下互通,共同推进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的趋势明显。而且据电信机构提供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已成为了网民增量最大的地带。随着未来互联网在农村地区进一步普及,互联网+农业将拥有更坚实的实践基础。

3互联网+视域下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的主要实践路径

3.1结合互联网技术创新智慧农业

在互联网+视域下推动农业经济创新发展,首先要在现有互联网农业的基础上创新智慧农业。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举措:①将互联网及其技术落实到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施肥灌溉的效率,节约农业经济成本,并保护环境。如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功能,能够使农业经营的每个步骤,包括育种、栽培、灌溉、收割、加工等都实现数据精细化,进而提高农业经济创新效率;②利用物联网的功能加快农业经济的转型与升级。一方面,物联网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将农业经济信息采集、通信等集合为一体,使规模化农业经营者能够通过远程控制等方式管理农业生产、销售等事宜。另一方面,农业物联网体系实现了感知技术、GIS技术等技术的集成,有利于各地区农业机构的数据共享与农业数据智能化处理,大大提高了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效率;③利用互联网技术全面提高工业经济各个环节的智能化水平。如引进智能化节水灌溉系统,强化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化;加快农业智能装备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在农业物联网基础上构建符合畜禽生长实情的优化调控系统;建成集智能感知、传输等为一体的农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提高农产品的生产量与生产效率;打造专门监测农田水利、病虫害情况的智能信息化系统,提高农产品生产环境的监测能力。

3.2创建并完善农业电子商务

如果说创新智慧农业是农业经济创新的首要步骤,那么构建并完善农业电商则是最直接的创新表现。构建并完善农业电商,并不是帮助农民更好地买卖农产品,而是帮助农业经济更好地明确其消费导向。即市场需要什么,农业才生产什么;消费者需要多少,农业才生产多少。由此可见,创建与完善农业电商的最主要目的是转变农业经济的传统经营观念,使农业经济纳入互联网思维。据悉,目前,部分农村已开始构建农村电商生态体系,农产品网络交易愈加活跃。而且,部分农村地区也逐渐回归到市场端口,全面扩展网购市场,企图利用推广网购来提高农业经济的水平,使农村资源能够在市场上找到足够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除此之外,在创新农业经济过程中,还可设置具备中介性质的、专门解决用户低订单密度问题的中转站,使农产品能够在市场上实现有效流通。通过这种设置,农产品销售速度还可适当加快,规避农产品买卖信息的不对称风险,提高农产品网络信息的利用率。

3.3借互联网重塑农业产业链

在互联网视域下推动农业经济创新发展,必须要先明确现代农业的关键农业产业链。首先,毋庸置疑,借助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重新塑造农业产业链,能够解决传统农业产业链问题。如解决传统产业链中农产品生产与销售脱节问题、农产品销售的合同问题等。据悉,在传统农业产业链中,农产品买卖时,双方一般以口头协议为主,违约风险较大。但依托互联网构建的农业产业链则不同。它不仅为农产品买卖合同提供了良好社会信用监督环境,还能够通过搜索、索引等方式借用其他同行的电子交易条款制作纸质合同,实现农产品交易双方良好合作,规避不必要的买卖争执,提高农产品买卖效率。其次,借互联网重塑农业产业链,还要特别注重培育具有较强资金、技术实力的龙头企业,全面提高龙头企业农产品网络信息的利用率,增强龙头企业的信息专业化程度,进而推动龙头企业成长为一个竞争力强、影响广泛的企业。三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全面改造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优化生产过程,确保整个农业生产过程效率与质量能够同行;四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完善的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体系,形成相对较完整的农业产业链;五是在农业经济生态圈的基础上继续落实农村电商,并使金融业务逐渐和农村经济相互挂钩,实现大数据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督,从而有效满足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的资金需求。互联网+视域下农业经济发展创新机制研究

3.4构建农产品质量互联网追溯体系

依托互联网技术打造农产品质量互联网追溯体系,是实现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来看,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在互联网资源的基础上,整合数据资源,构建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农产品市场相互衔接的准入机制,扩大追溯范围;②结合无线射频识别、物联网等技术,打通农产品的种子到舌尖流程,实现信息互通,上下游质量追溯无缝对接;③以标签的方式记录农产品所有环节的数据,并尽可能让扫描终端全面读取农产品标签,包括农产品的生长区域、生产环境、质检报告等所有信息;④针对该互联网追溯体系存在的漏洞,制定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以确保农产品质量的追溯有法可依;⑤加大农产品质量互联网追溯体系作用的宣传,向消费者全面普及相关的质量安全知识。同时,若在农产品质量追溯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通报全社会,使农业各生产环节都能意识到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4结语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不管是二三产业,还是农业,其产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都离不开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的支持。可以说,依托互联网而生的农业运营模式乃至农业经济融资方式,都将大大推动农业经济创新发展。因此,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作用,坚持在互联网+视域下,构建农业经济发展创新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国英.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及商业模式解构[J].农村经济,2015(9)

2周玲,王明宇.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电商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中国商论,2015(5)

经济论文经济论文 第14篇

摘要 5-8

Abstract 8-11

目录 12-15

1 导论 15-25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5-20

1.1.1 研究背景 15-18

1.1.2 选题意义 18-20

1.2 研究方法 20-21

1.3 研究框架与内容 21-23

1.4 技术路线 23-24

1.5 可能的创新 24-25

2 文献回顾 25-50

2.1 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技术内生化方法 25-31

2.1.1 新古典增长理论对技术进步的描述 25-27

2.1.2 内生增长理论技术内生的三种途径 27-29

2.1.3 水平创新与垂直创新 29-31

2.2 能源、技术与经济增长文献述评 31-42

2.2.1 新古典增长的能源约束与技术进步 32-34

2.2.2 内生增长的能源约束与技术进步 34-42

2.3 能源、政策与经济增长文献述评 42-50

2.3.1 财政政策与内生经济增长 43-47

2.3.2 内生增长框架的能源约束与财政政策 47-50

3 能源耗竭与内生经济增长 50-66

3.1 问题的提出 50-51

3.2 基本模型 51-54

3.2.1 生产技术 52-53

3.2.2 效用函数 53-54

3.3 社会最优均衡增长路径 54-58

3.4 最优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 58-61

3.5 稳定性分析 61-64

3.6 本章小结 64-66

4 能源再生与内生经济增长 66-84

4.1 问题的提出 66-68

4.2 基本模型 68-70

4.3 市场均衡增长路径 70-76

4.3.1 市场均衡增长路径的求解 70-74

4.3.2 均衡存在条件与均衡增长率的讨论 74-76

4.4 市场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 76-79

4.5 数值模拟 79-82

4.6 本章小结 82-84

5 能源约束、内生增长与最优财政政策 84-119

5.1 最优均衡与市场均衡的比较分析 84-92

5.1.1 能源再生与技术进步的社会最优均衡 84-90

5.1.2 非帕累托最优与经济政策 90-92

5.2 基本模型 92-103

5.2.1 动态一般均衡框架的财政政策 92-94

5.2.2 政策基本模型构建 94-98

5.2.3 模型求解与讨论 98-103

5.3 中间产品补贴与技术创新补贴 103-108

5.3.1 中间产品供需双方联合补贴 103-105

5.3.2 中间产品高新技术的针对性补贴 105-108

5.4 人力资本工资政策 108-116

5.4.1 工资补贴 108-112

5.4.2 研发部门的工资补贴与产出补贴 112-113

5.4.3 人力资本市场分割与社会公平 113-116

5.5 本章小结 116-119

6 经济效率、资源保护与能源经济政策 119-152

6.1 产业垄断与能源税制改革 119-121

6.2 局部动态方法与政策优化原则 121-125

6.3 最优能源产业财税政策 125-135

6.3.1 从量税与从价税改革 125-130

6.3.2 考虑资源储量的能源税 130-131

6.3.3 考虑资源回采率的能源补贴 131-135

6.4 产业垄断、财政政策与内生增长 135-150

6.4.1 能源产业垄断与市场均衡路径 135-141

6.4.2 垄断利润、能源财政政策与社会福利 141-148

6.4.3 能源产业创新政策 148-150

6.5 本章小结 150-152

7 结论与启示 152-158

7.1 主要研究结论 152-153

7.2 政策含义及启示 153-155

7.3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155-158

参考文献 158-17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75-176

致谢 176-177

经济论文经济论文 第15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通讯等技能的日益发展和融合,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和发展,信息处理和传递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范围。这种“即时联系”正在使整个世界发生着翻江倒海的变革,它不但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法,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而且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作为经济发展反光镜的会计将发生重大变化,会计见解、会计目标、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核算程序与方法、会计操作手段、会计教育和会计监督都在朝着适应新型网络经济的方向变革和发展。

一、网络经济概述

关于网络经济的概念,理论界有不同的表明。从国民经济构成和主导产业的意义上说,网络经济是“信息经济”;
从经济活动的技能含量和知识资源的作用来说,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
从信息网络作为第四代传播媒介,而且被广泛应用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网络经济也可以说是“媒介经济”。但不管怎样,其基础都是计算机网络,特别是互联网络。CISCO公司主席谈到,目前互联网已不再单纯是一种技能,更主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力量,成为国家经济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国家经济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因此,我们以为:

从狭义的角度分析,网络经济应是与计算机网络,特别是与互联网有关的经济。网络经济的主导产业是信息技能产业和信息服务业,而信息技能产业又可分为计算机硬件产业、软件产业和信息媒介三大产业;
信息服务业则包罗新闻、咨询、代理、电信和网络等。网络期间的全部企业都将依赖网络生存,并推动各种产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从广义的角度分析,网络经济是从经济的角度对未来社会的描述,从今世社会的工业经济向未来社会的网络经济的转化是一种经济的变迁。我们知道,传统商业把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割开来,这大大促进了工业企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但同时由于层层的中心环节,交易成本也随之增加,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一定的隔阂。而信息技能的发展,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对话,不但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而且可以使交易双方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更大的选择范围。可见,网络经济应是没有时空、地域限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见面的经济,即社会化了的直接经济,是一种区别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

二、网络经济下会计发展的八大趋势

(一)会计见解日益更新。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发展,总是以思想的进步和见解的更新为先导的。当人类迈入网络经济社会后,会计的思想意识将随之而改变。因此必须运用全新的思维,创建和树立一系列适应网络期间的全新会计见解。

1、树立增值见解。我们知道,在传统会计中,利润是企业会计核算的中心,会计工作大都围绕利润展开。然而在网络经济期间中,企业除了寻求营业利润外,更多的要存眷自身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情况以及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因此,会计主体必须树立增值见解,将增值作为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定期编制增值表,反映企业增值的形成及其在企业表里各受益主体之间的分配情况。

2、树立风险见解。在网络经济期间,由于信息等科学技能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产品寿命周期不停缩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经营风险明显加大。特别是高科技项目,面对的风险更大,这无形中也给会计带来了风险。因此,网络经济下的会计必须树立和强化风险意识,承认不能提供与决议相干的信息是会计的最大风险,承认传统的会计方法下提供的会计数据有存在会计风险的"可能。在此基础上,深化对风险本质的认识,将各种重要的资源以得当的方法列入会计系统,并尽可能地反映会计事项中的内涵风险,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降低会计风险。

3、树立全新资产见解。网络经济拓展了企业经济资源的范围,使企业资源趋于多元化,人力资源、智力资源将成为资产的重要构成部分并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效益。网络经济是以知识、智力为资源来发展的经济,对知识型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资源不再是物力资源而是知识资源(智力资源、人力资源)。这些新型资源予以资源化作为会计学上的资产,在理论上是必要的,在实践中是可行的。同时,与之相适应的是企业剩余收益的索取权也将由出资者独享转变为包罗企业出资者、经营者、管理者、劳动者等共同分享的权益。因此,在网络经济期间下,资产应当是包罗人力资产和物力资产在内的全新资产。

4、树立创新见解。创新一词最早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技能创新在学术界使用多年以后,“创新”一词具有了特定含义,即指对某些领域、行业的改进、拓展和革新。在网络经济期间,创新成为整个期间灵魂,没有创新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它渗透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和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会计界必须树立创新见解,这既有利于解决当前会计学存在的难题,又有利于适应和推动网络经济的发展。

(二)会计目标重新定位。会计目标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主要说明为什么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关于会计目标,当前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见解,一是受托责任观,以为反映经营者的受托经济责任,是会计的基本目标;
二是决议有用观,以为向投资人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议的会计信息,是会计的主要目标。在网络经济下,网络这一工具的应用和普及将使会计目标发生变化:

1、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看,传统会计目标注重的是现有投资者,主要为现有的投资者提供企业相干的会计信息。在网络经济期间,随着资源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企业的股东结构日趋多元化,这就要求企业不但要考虑现有投资者的信息要求,更要将企业推向潜在的投资者,吸引潜在投资者的注意,以此加强其发展潜力。信息传递的快速和便捷的网络期间的特点,潜在投资者从企业得到信息将成为安若泰山的事情,他们只需直接登录公司网页或进行相干搜索,即可查找到自己感爱好的信息,尤其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这种信息的获取将越发便利,不象在传统媒介下,投资者必须找到公司财务报告和某些重要的申明等书面资料才华获取信息。这就是说潜在投资者成为网络期间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不但必要,而且完全可能。

2、从提供的会计信息看,受托责任观和决议有用观在会计导向及信息质量特征的侧重点上是大相径庭的:在会计导向上,前者是面向过去,后者是面向未来;
在信息质量特征侧重点上,前者强调可靠性,后者偏重相干性。网络期间下,由于潜在投资者的增多,会计信息使用者更需要的是能为其提供决议依据的信息,进而决定是否采取某一行动或决议,因此,会计目标更倾向于决议有用,而且要求提供的会计信息具备以下特征:

(1)面向未来,即要求企业通过网络及新型的财务分析软件全面分析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经营发展情况和趋势,向使用者充分披露有关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的信息;

(2)实时披露,即要求企业成为一个信息系统,利用网络随时向外提供信息,来满足投资者等好坏关系人进入企业网页或在有关搜索引擎上搜索当日、当时企业情况的需要。

论文格式没有一个固定或都官方的样式,但是约定俗成,多看看不同的期刊的要求,结合自己的的需要再进行修改创作吧!

经济论文经济论文 第16篇

1 前言

现在农林经济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不断完善,但是农林经济管理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从根本上了解农林经济管理的问题所在,根据国家对农林经济制定的法规和政策,不断的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这样才能让我国的农林经济的发展不断的提高。

2 农林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

作为一个农业强国,农林经济管理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农林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的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我国在农业发展在不断加强和提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和农业强国相比较,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分析发现我国的农林业种植土地面积比较广阔,但是分布比较分散,而且农业种植缺少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农民在工作时还是采用传统的工作方式,不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很多新型的农业机械设备由于农业地区比较落后不能够有效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另外,我国很大部分的农村人员都选择进城务工,导致城市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农村的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大量的农田荒废。

这样的结果导致城市的发展受到制约,城市和农村的收入差距增大,对城市和农村建设都有很大的影响。提高农村经济的管理,根据农林经济管理的现状,解决农村人口生活压力大的问题,是目前我国农林经济管理的重要问题。

信息时代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农林技术中的新技术不断涌现,加快了农林经济的发展速度,提高了农林经济的技术水平。时代的不断进步,各种专业知识也在融合,农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渗透,单一知识体系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体系建设。只有顺应时代的变化,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农林技术的发展,才能满足农林经济体系的发展建设。

3 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农林企业的保障力度不够

农林企业的发展和环境和制度有很大的关系,环境因素会直接导致农林企业的经济损失。劳动力的缺乏也是制约农林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劳动力在不断的减少,农民的工作热情表现不够高涨。这样不仅让农民获得的利益减少了,还制约了农林经济的发展。

3.2 缺乏现代化的管理

我国的农林业很多都在贫困的地方,人们的思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农林的发展和改造进行的十分缓慢,最重要的是缺乏现代化的管理,导致农林建设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低下,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知识的培训,对农业操作的理论知识掌握的不够。这样就会出现恶性的循环,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低下,还导致农林现代化的管理不能建立完善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因为现代化的管理离不开素质过硬的管理人员,管理层会搭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只有建立了完整的管理体系才能对农林业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正确的指导。企业一旦在管理上出现问题,将会不能对企业发展做出正确的指导,打消农民工作的热情,在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中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

3.3 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

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核心之一就是企业的目标的制定,农业部分企业还存在着战略目标不明确的现象,导致企业不能稳定健康的发展。农业企业的员工整体素质低下 ,也是导致企业不能够适应农业发展,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的主要原因。所以农民需要尽快的提高文化素质。农林科技体系的改革需要技术人才,缺乏技术人才的企业会让其发展的脚步变得缓慢。

4 农林经济管理的实施措施

4.1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解决农林企业的保障力度不够的问题就要坚持不懈的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农村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根据农民的经济情况去提高农民的劳动收入,激发农民的工作热情,让农民在获得更多的利益,这样才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让农林经济管理得到有效的实施。

4.2 农林业现代化管理的实现

农林业工作人员普遍存在文化知识缺乏,科学技术水平低下的现象,对于农业现代化的管理实施有很大的困难。为了能够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就需要农林业的企业和个人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农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和规划,制定合理的农林经济管理方法,提高农林建设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工作人员的农业操作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管理,让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4.3 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

农林经济的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林经济的发展,只有企业制定科学的战略目标才能够帮助企业稳定的发展。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农林经济的管理,还适应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所以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是解决企业发展目标不明确的重要手段。需要从企业的管理人员的素质抓起,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在企业中发掘人才,培养人才,不断的接受先进的科学技术。让科技兴农战略得到正确的实施。

结束语

农林经济管理的主要问题就是农林技术发展缓慢,农民的知识文化缺乏,技术水平比较差。解决农林经济管理的问题,需要从农林教育开始抓起,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施农业现代化的管理。同时企业要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在农林经济管理的方法上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对农林经济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国农林经济建设需要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国的农林经济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

推荐访问:经济论文 汇编 经济论文经济论文汇编16篇 经济论文经济论文(汇编16篇)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大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15001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