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革命先烈花篮挽联怎么写7篇

革命先烈花篮挽联怎么写7篇

时间:2023-11-28 17:40:04 来源:网友投稿

革命先烈花篮挽联怎么写7篇

革命先烈花篮挽联怎么写篇1

“我们活着就是为了消灭所有反动派。为了祖国,为了朝鲜人民,为了全人类解放,我们要守住这个阵地。”这是年仅28岁的杨根思,在-战争中带领战友宣誓的一席话。为了保卫阵地,他毫不畏惧地抱起炸药与敌人同归于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展现了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英雄气概。

苦大仇深,参加革命队伍

1922年冬,杨根思出生在江苏省泰兴县五官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在他4岁时,被地主折磨致死,母亲含冤成病,不久离世。贫困饥饿的逼迫,使得年幼的杨根思不得不顶着烈日风雪去给地主种田、放牛,仇恨的种子就这样深深埋在了他幼小的心灵中。15岁时杨根思被哥哥带到上海林记地毯厂当学徒工。在这里,相依为命的哥哥在包工头的压榨下死去,杨根思也备受压迫。杨根思亲身经历了旧社会的黑暗,目睹到劳苦大众遭受的迫害,渴望能改变这种不公的现状。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新四军军部重建,部队迅速壮大,革命浪潮席卷整个南方地区。杨根思听闻家乡来了共产党、新四军,带领穷人闹革命,这消息让他无比振奋,回乡后立刻参加了民兵基干队。1944年2月,在革命队伍的影响下,杨根思毫不犹豫加入了新四军,成为革命战士。在部队里,杨根思向排长表达报仇出气的想法,排长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你可知道,这世界上有多少人在受苦受难,多少人家破人亡。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部队生活的耳濡目染,开阔了杨根思的革命胸襟,逐渐让他懂得更多的革命道理。在部队的诉苦大会中,杨根思看到许多和他一样遭遇的战友,进一步坚定了革命理想和信念。

浴血奋战,取得赫赫战功

1945年春,杨根思所在部队南下,收复了日军占领的浙西地区。国民党顽固派连续调集重兵企图歼灭新四军苏浙军区部队。杨根思跟随部队参加了粉碎敌人阴谋的浙西自卫战。在战斗中,杨根思敢打敢拼,拿着手榴弹冲进敌人阵地炸死哨兵,为先头部队赢得宝贵的进攻时间。战斗结束后,杨根思被评为战斗模范。抗日战争胜利后,杨根思和部队向山东挺进,行军路途艰难,他帮助队友背米袋、扛机枪,丝毫没有抱怨。11月,部队到达山东莒南,杨根思加入中国共产党,满怀激情地向党组织表示:“我这一辈子都交给党了。”

1946年,国民党公然撕毁停战协定,准备进攻解放区。在围歼泰安守敌的战斗中,杨根思冲在最前面,眼睛受伤不下火线,用18颗手榴弹歼灭屋顶的敌人,占领制高点,帮助部队取得胜利,再次被评为战斗模范。这期间,杨根思一心想在战斗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他看到爆破在攻城中展现的巨大威力,便下定决心报名学习。同年10月,在鲁南郭里集战役中,杨根思不顾敌人密集的炮火,三次将拉雷放在敌人碉堡下,为全歼守敌立下大功,被誉为“爆破大王”。此后,杨根思又在齐村战斗中,连续爆破敌人碉堡群并俘虏了近一个排的敌人,被华东野战军领导机关授予“华东一级人民战斗英雄”的称号。1948年,杨根思在淮海战役中被任命为新四军华东第一纵队第一师排长,率领一个加强排突入敌阵,以少胜多,获得“华东三级人民战斗英雄”的称号。1950年9月,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军五十八师一七二团三连连长的杨根思,受到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耿耿丹心,拼得此身为胜利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战争,杨根思带兵由东线紧急入朝。东线多高山,气温达到零下30多度,战士们穿的还是华东军区发的薄棉衣、棉鞋。加上敌机轰炸,战士口粮不能及时供应,只能吃冻得硬邦邦的土豆。为了保证部队战士安全和鼓舞士气,杨根思每晚都在战士们睡下后查铺,并且寻找玉米壳给战士们铺鞋底防冻,讲解革命知识,鼓励战士们以坚强的毅力克服困难。

1950年11月29日,在第二次战役中,杨根思所在部队负责配合第九兵团作战,坚守1071高地东南侧小高岭阵地以阻击敌人向南突围。敌人猛烈的炮火和轰炸将工事摧毁了一遍又一遍,杨根思和连队战士一次又一次打退敌人的进攻。战斗间隙,杨根思对战士们说:“敌人凶,我们要更凶。子弹拼光了拼枪托,拼断了枪托再拼洋锹。绝不能丢阵地,丢阵地就是丢脸。”言毕,他带领战友们宣誓:“我们活着就是为了消灭所有反动派。为了祖国,为了朝鲜人民,为了全人类解放,我们要守住这个阵地。”数次阻击成功后,杨根思身边只剩下几个战友,而后续部队被阻隔在半山腰,无法上来增援。杨根思果断命令通讯员把重伤员背下阵地,在重机枪手打完子弹后又命令机枪手撤出阵地。面对蜂拥而上的敌人,杨根思从容不迫地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

1952年5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杨根思特等功,追授他“特级战斗英雄”的称号,列入《志愿军战斗英雄谱》,杨根思所在连队被追授为“杨根思连”。1953年6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的称号,并修建杨根思英雄纪念碑。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题词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

杨根思烈士的事迹影响和教育了整个志愿军。在临清江反击战的时候,就出现了38位杨根思式的英雄。到了上甘岭战役时,出现了包括黄继光在内的68位杨根思式的英雄。黄继光牺牲后,从他的饭包里发现三本连环画,第一本就是《杨根思》。

革命先烈花篮挽联怎么写篇2

星期三,我们进行了扫墓活动。这次扫墓,令我感慨万千!

走入襄西烈士陵园,我情不自禁地严肃、庄重起来。在这片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上,涌现出一大批甘洒热血,为报效祖国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投身于革命事业,用短暂而壮丽的一生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谱写了一曲曲人生壮美的篇章,光荣地载入了中国伟大的历史史册。

走进襄西烈士纪念馆,凝视这一张张布满历史印记的照片,回首我国曾经的沧桑荣辱,令我深受震撼,深受感动。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对往昔峥嵘岁月的追忆与怀想,还有我们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索和感悟:我们尊重生命,更敬仰这些为革命理想和人民大业甘愿献出宝贵生命的人;我们珍爱和平,更热爱这些为社会和平、世界和谐始终坚持不懈努力的人。

热血铸丰碑,英魂垂青史。我们今天的美好幸福的生活都是这些革命先烈们用他们的鲜血、生命换来的啊,让我们秉承先烈遗志,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立志、立德、立言、立行,为建设更加繁荣、平安、文明、和谐的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走出烈士陵园,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在滴血,每一滴血都凝固成一串问号:日本帝国主义何以敢对我泱泱大中华举起屠刀?这里的每一幅图片,都是事实,为何有人不能正视它,甚至歪曲它,篡改它?落后就要挨打,何以落后?这里的每一尊遗容都在呐喊。这呐喊告诉我们:忘记英雄的民族是堕落之邦,忘记苦难,苦难就会重扣国门;这呐喊告诉我们:振兴中华,保卫祖国!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革命先烈花篮挽联怎么写篇3

1936年8月,郑代巩考入北平大学法商系,很快就加入共青团,不到年底即转为北平中共秘密党员,实现了由一个热血青年向无产阶级先锋队战士的重大转变。之后,郑代巩彻底背叛了家庭,并且通过坚持不懈的思想工作使他的父亲逐步倾向共产党,为人民办好事——修建学校。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针对国民党政府的消极抵抗,共产党组织流亡学生组成平津流亡同学会,由北平经上海抵达南京宣传抗日,向南京政府请愿。郑代巩作为该组织的党团负责人之一,在同当局的多次交涉中,由于拒不接受当局解散流亡同学会的“三条件”,遂被视为“主要分子”而被南京宪兵司令部逮捕入狱。

郑代巩被捕入狱后不久,其留学日本早稻田的堂兄郑代恩回国暂居南京,得知他被捕后,立即请时任南京宪兵司令部秘书的留日同学孙佑安等大力营救出狱(郑代恩的功劳就在于此)。郑代巩获释出狱之后,按照党组织安排,与北平大学流亡学生一起转入西安临时大学继续学习,并担任该校抗敌后援会的主要负责人继续进行革命斗争。

1938年春,郑代巩奉党组织命令调到武汉,在中共长江局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召开全国学联第二次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由于国民党当局始终企图由三青团来统一领导全国的青年工作,所以指派C.C派分子千方百计阻扰学联大会的召开,并通令各省市国民党党部不准各地派代表到武汉参会。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经过郑代巩等人的努力,由中共领导的全国学联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按时在武汉成功召开,全国73所大中学校的123名代表参加会议,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的政治阴谋。大会以后,郑代巩继续留在武汉,负责全国学联的日常工作。在他的领导下,全国学联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我党领导下的四大青年团体之一,并得到世界学联组织的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

1938年秋,日寇西进,武汉危急,郑代巩奉命辗转湘、粤、桂、黔、川等地活动,加强了这些地方的学联与全国学联的联系,其间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广西开展活动时,争取到李宗仁的支持,动员广西学生军集体加入了全国学联。1939年,全国学联暂停活动,郑代巩奉派先在成都后在重庆从事地下工作,任中共南方局青委委员,为《战时青年》的公开发行人。此期间,他与沈钧儒、邹韬奋等著名爱国人士建立了密切联系。11月,在重庆的25位国民参政会委员发起组织宪政促进会,郑代巩与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等同被推为筹备委员。

郑代巩在重庆的活动和影响,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注意。1941年“皖南事变”不久,因叛徒告密,他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关押于中统特务所辖的川东示范秘密监狱。后经其亲属多方营救,转到复兴关马家祠“劳动服务营”,编入第五中队“受训”。同年5月的一天,他被带出劳动时,寻机摆脱敌人的监视,逃到八路军驻渝办事处,不久就在组织的安排下去了延安,在中央青委工作。1942年,在康生主持的“抢救”运动中,郑代巩在遭到康生一伙“无情打击”的摧残之下自杀而死,年仅27岁。大城村茶园塘组68岁的郑德旭如是对记者说。

正安县-资料这样写道:郑代巩(1915-1943),男,贵州省正安县人。1936年8月,在北平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为北平学联组织部长、华北学联主席、全国学联常委。抗战时,任全国学联主席。郑代巩的同学和战友——彭友今、苏农观,在题为“一个屈死的革命家──忆郑代巩同志”写道:为了介绍郑代巩的革命事迹,1989年《中华英烈》第4期曾刊登了许立群、李庚和我们二人所写的《怀念郑代巩同志》一文。此后,陆续收到老战友们来信,提供了不少该文尚未写到的珍贵资料,因将代巩在重庆前后的情况收集整理,以飨读者,并用以纪念他的逝世50周年。武汉失守后,重庆成为国民政府的“陪都”,也是中共南方局所在地。1938年11月,全国学联迁重庆,作为全国学联主席的郑代巩,亦随之来渝。1939年2月,国民党反动派秘密颁布了《共产党问题处置办法》,随即对我党加紧了政治压迫和军事进攻,形成一次又一次-高潮。为避免国统区的进步团体被敌人一网打尽,党组织决定将郑代巩派往到安全区。

革命先烈花篮挽联怎么写篇4

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仅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必须明白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明白!就是明白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应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我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应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我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革命先烈花篮挽联怎么写篇5

67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罗盛教为救不慎落水的朝鲜儿童崔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那一年,罗盛教刚满21岁。那个在数九寒天里向着冰河义无反顾纵身跃下的年轻身影从未走远,直到今天依然震撼我们的心灵。

罗盛教,1931年出生在湖南省新化县松山乡桐梓村马龙坳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11岁才上小学。他以顽强刻苦的精神,晚上挑灯苦学到深夜,毕业时以优异成绩考入了省立第九师范。

新中国成立后,罗盛教报名参军,被送到湘西军政干校学习。1950年罗盛教被调到某部文书训练班学习,之后又被分配到四十七军一四一师直属侦察连任文书,参加湘西剿匪斗争。

1951年,罗盛教响应党的号召,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随部队奔赴朝鲜。

当罗盛教踏上朝鲜的国土,看到遍地烧焦的房梁瓦砾时,捍卫和平的信念更加坚定。他暗暗发誓:不消灭美帝强盗,我决不回国!他还在日记中写道:“如果有一天我被侵略者的子弹打中,请战友们千万不要在我这里停留!一定要继续前进,奋勇前进,矢志为千万朝鲜人民和牺牲的同志报仇!”

1952年1月2日,新年伊始,正是朝鲜半岛冰天雪地的时节。罗盛教一大早便来到了附近的冰河边,准备练习投弹。就在这时,河面上突然传来几位朝鲜少年急促的哭喊声。罗盛教听不懂朝鲜语,但当他看到朝鲜少年的手势和破裂的冰面时,立即明白了一切。他一边奔向冰窟,一边脱下棉衣,纵身跳进了冰冷彻骨的河水中。

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罗盛教沉着冷静,很快便摸索到了落水的那位朝鲜少年,并成功将他托出了水面。可是,由于冰窟边缘的冰面太薄,承受不了落水少年的体重,两人马上又跌落到了水中。

一次,两次,三次……少年三次被托出水面,但三次都没能上岸。这时,罗盛教的体力已消耗殆尽,四肢变得麻木而僵硬,但他仍顽强地再一次沉到水底,再一次找到孩子,并再一次将他顶出了水面……

这位得救的孩子就是后来朝鲜军中的高级指挥官崔莹。然而罗盛教却再也没能爬上来。

找到罗盛教烈士的遗体后,朝鲜石田里人民异常悲痛。他们按照朝鲜当地最隆重的葬礼,将他安葬在苍翠秀丽的佛体洞山上。石田里人民委员会在罗盛教牺牲的地方竖起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生长在朝鲜土地上的人民,都应该永远记着我们的友人罗盛教同志,学习他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革命先烈花篮挽联怎么写篇6

“磊落光明向秀丽,扶危定倾争毫厘;一身正比泰山重,风格如斯世所师。”这是林伯渠同志为纪念抢救国家财产,保护人民生命安全而光荣牺牲的女共产党员向秀丽的题词。

向秀丽,1933年5月13日出生于广州市一个贫苦家庭。新中国成立后,向秀丽在广州市何济公药厂工作。

1958年12月13日晚,向秀丽和另外两名年轻女工罗秀明、蔡秋梅在药厂4楼化工车间加班制造化学药剂“甲基硫氧嘧啶”。当时,罗秀明正要把一瓶净重25公斤的无水酒精倒入量杯,向秀丽见她提得吃力就去帮忙。但就在向秀丽开始倒第三杯酒精时,越来越倾斜的瓶身突然失去平衡,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20多公斤的酒精倾泻出来,流向车间内10个火红的煤炉。一接触到煤炉的热气,酒精刹那间燃烧起来,车间内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更可怕的是,7桶60公斤重、用煤油浸着的金属钠就放在离酒精倾泻处不到4米的地方,金属钠遇水或高温便会立即爆炸。到时,不仅整个工厂将毁于一旦,还会殃及上下九商业区的商铺、居民、学校。

向秀丽来不及为自己考虑什么,她拼命地用帽子、围裙拨酒精,阻止火势蔓延。大火烧毁了她的帽子、围裙,向秀丽想都不想,直接伸出双手阻挡酒精流向金属钠。火流仍在迅速蹿动,金属钠已经冒起了白烟。向秀丽猛地扑在地上,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来势凶猛的火流。

大火最终被闻声赶来的工人扑灭了,但向秀丽的下身却被严重烧伤,双腿僵直无法弯曲,膝盖几乎可以看见骨头。

在医院昏迷了三天三夜后,向秀丽渐渐清醒过来。她睁开眼睛就问:“金属钠有没有爆炸?工厂有没有损失?罗秀明有没有受伤?”

住院治疗期间,向秀丽以超乎想象的意志力忍受着病痛。每次除腐肉、植皮、输血、注射,医护人员都不忍心望向她的脸。每次想呻吟时,向秀丽都会坚强地咬牙忍住。有时实在忍不住,便叫医护人员打开留声机,让歌声淹没自己的呻吟。尽管医院千方百计进行抢救,最终未能挽救向秀丽的生命。火灾33天后,向秀丽去世。

向秀丽虽然光荣牺牲了,但是她给予人们的影响却一天天在扩大。许多工厂、学校举行了向秀丽的追悼会、事迹报告会。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共青团广东省委等单位,号召广州市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学习向秀丽的高贵品质。林伯渠、董必武、郭沫若等同志为纪念向秀丽题词。

革命先烈花篮挽联怎么写篇7

邱少云(1931~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出生于四川铜梁县(1997年后属重庆市)关建乡的一个贫农家庭。15岁那年被国民党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鲜作战。

1952年10月,为打击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战后,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文艺工作团赠给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锦旗上写道:“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战士邱少云永垂不朽”。志愿军第15军全体指战员献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祖国人民的光荣”。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抗美援朝分会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光荣之家”。四川省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给邱少云烈士的家属的锦旗上写道:“伟大人民的战士,英雄不朽的功绩”。为了表彰邱少云崇高的群众主义精神和顽强的革命意志,被中国共产党志愿军某部委员会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于1952年11月6日给他追记特等功,1953年6月1日追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同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勋章、一级国旗勋章,并将邱少云的名字刻在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为整体、为胜利而牺牲的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推荐访问:挽联 花篮 先烈 革命烈士敬献花篮挽联怎么写 花篮上的挽联怎样写 烈士陵园花篮挽联 向烈士敬献花篮挽联词 祭奠花篮挽联怎么写 花篮挽联内容 烈士花篮条幅怎么写 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 革命烈士花圈挽联样式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大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15001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