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审计疑点情况说明简报8篇

审计疑点情况说明简报8篇

时间:2022-09-17 18:50:05 来源:网友投稿

审计疑点情况说明简报8篇审计疑点情况说明简报 【】 审计处现有工作人员情况介绍及岗位职责2005年9月审计处工作网站正式开通专业技能培训及工作经验交流审计处完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我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审计疑点情况说明简报8篇,供大家参考。

审计疑点情况说明简报8篇

篇一:审计疑点情况说明简报

 审计处现有工作人员情况介绍及岗位职责 2005 年 9 月 审计处工作网站正式开通专业技能培训及工作经验交流 审计处完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 我校已完成对 37 名部门主要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审计处完成校内 4 部门财务收支审计及审计调查和 “211 工程”专项资金的预算执行审计 学校已实施对大中型建设项目 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科研项目结项审签审计 ▲银行对帐单“双签” 审计 ▲ 我校教育收费专项治理检查 ▲其他有关审计工作的开展 ▲2005 年—2007 年, 审计处重点加强了 对工程项目 的结算审计, 为学校节省资金 3961 万元 【】

 新《审计法》 2006 年 6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 全国教育审计工作会议确定今后教育审计主要目标 ▲审计处撰文被收录到教育部编印的《中国教育审计二十年》 文献集

 元月 , 寒风凛冽, 但校园里依然是绿色满园, 到处充溢着生机与 活力。

 时逢万物迎春复苏之即, 中国传媒大学第一期《审计工作简报》 终于与大家见面了 。

 今年是“十一五” 规划的第三年。

 2006 年 2 月 28 日 ,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 修订后的《审计法》, 并于同年 6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

 新的《审计法》 从审计措施和审计范围方面增强了 审计部门的权责, 加大了 审计的监督力度, 对审计工作提出了 新的要求。

 中国传媒大学审计处在内审工作实践中,严格贯彻落实新的《审计法》, 以学校发展建设大局为中心,把握学校内部审计工作全局, 依法进行审计监督, 加强学校内部管理、 维护学校财政经济秩序、 提高资金使用 效益、 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保障学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 在全校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 审计处全体工作人员 兢兢业业、 脚踏实地、求真务实, 严谨细致的开展各项内审工作, 并取得了 一定成效。

 编办此份《审计工作简报》 的寓意, 一是真实地记录审计处重新组建后近三年来内审工作的开展情况, 算是一次认真的总结或回顾; 二是在总结的基础上, 如何传承好经验、好作风、 好方法, 达到提高水平、 激励创新、 促进工作之目的; 三是以此冀望全校教职员 工关注审计、 理解审计、 支持审计、 配合审计, 为建设我们共有的家园, 维护共同的利益一起努力。

 真诚地希望大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

 审计处是学校行使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部门, 其职能是经济监督、 经济确认、经济评价、 咨询服务。

 在主管校长领导下, 依照国家有关审计法规政策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 对学校以及所属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 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 对学校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

 审计处现有人员 编制 6 人, 其中处长 1 人,副处长 1 人, 副处级调研员 1 人, 审计人员 3 人。

 上述人员 当中, 拥有本科以上学历 4 人, 拥有高级工程师职称 1 人。

 审计处具体工作职责是:

 1 、 负责制定学校审计工作规章制度及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

 负责对学校及所属部门财务预算编制、 预算执行和决算进行审计;

 3、

 负责校内有关部门的财务收支审计, 专项资金审计及审计调查 4 、 负责对校内处级及以下主要领导干部开展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审计;

 5 、 负责设备采购、 固定资产投资及保值增值情况的审计及调查审计;

 6 、 负责校内基建、 修缮工程的项目 结算审计;

 7、

 负责对大中型建设项目 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8、

 负责对各部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健全和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9、

 对要求审签的专项经费( 含科研经费)

 的预算和结算进行审签;

  10 、 完成上级审计部门和领导交办的审计事项和有关任务。

 2005 年 9 月 , 我校审计处工作网 站( http: //shenji. cuc. edu. cn/)

 正式开通。

 审计工作网 站是学校审计处创 建的旨 在为 了 进一步地做好审计宣传工作, 更好地为 学校教学、 科研、 行政、 后勤等提供管理和服务的窗口 。

 审计处网 站设有机构设置、 工作职责、 审计法规、 工作程序、 审计公告、审计信息、 学习 研究、 工作计划 8 个版块, 同 时设有处长信箱和举报信箱等。网 站将及时发布国家和我校内审工作的最新文件和相关信息。

 为 了 有效地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体现“公正”、“透明” 的原则 , 网 站将在审计公告板块中 对财务收支、 经济责任、 基建修缮结算项目 等审计项目 进行公示, 大家可以就有需要反映的问题及时联系 。

 内部审计工作正日 益受到全校教职工的关注和重视, 网 站的开通将有利 于加强审计工作宣传力 度, 将把我校的审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网 站欢迎全校师生的登陆, 并对我校的审计工作多 提宝贵意见!

  为 了 不断提高审计人员 业务素质, 保证其专业胜任能力 , 审计处采取多 种方式加强审计人员 业务培训 和工作经验交流。

 一是强调自 主学习 。

 要求审计人员 利 用 闲暇时间主动自 学专业书 籍和专业期刊 , 掌握和理解国家相关法规与 文件规定, 经常浏 览相关审计网 页, 掌握最新审计动态, 注重理论联系 实际, 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技能; 二是专业培训 和业务交流。

 认真落实审计人员 继续教育的培训 学习 。

 三年来, 先后有 25 人次参加了 全国和地方组织的专业培训 和业务交流。

 通过培训 和交流, 及时掌握审计领域新知识、 新规范、 新法规, 新方法, 不断提高审计人员 的业务素质, 使审计人员 能够更好的发挥《审计法》 所赋予的监督职能, 履行好岗 位职责。

 三是实践中 体验。

 把所学的新知识、 新技能、 新方法应用 到实践中 , 在实践中 亲身 感悟, 并通过总结不断提高。

 四是构建和谐团 队。

 培养团 队协作精神, 努力 把审计处建设成一支政治上成熟、 业务上精通、 作风上顽强的和谐内审队伍, 依靠团 队的力 量有效开展审计工作。

 为 进一步规范审计工作, 使内审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自 2005 年审计处重新组建以来, 不断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首先是明确了 业务分工及岗 位职责;其次制定和完善了 内部审计规章制度, 包括中 国传媒大学《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领导干部 经济责任审计》、 《关于实行部门 财务收支周 期 审 计的暂行规定》、《基建、 修缮工程项目 审计办法》、《建设工程跟踪审计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各类审计事项管理工作的规定》、《关于实行重大审计结果公示的管理办法》 7 项制度, 并在审计处网 站上进行公布。

 内审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进一步促进了 审计工作的规范化、 制度化。

  从 2005 年起, 由于学校内部机构调整和干部轮岗 交流, 大批中 层领导干部离开了 原来的领导岗 位。

 根据党委统一安排, 受组织部委托, 我处对 36 个部门 的 37 位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 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 , 我们始终按照《教育系 统内部审计准则 》 及《中 国传媒大学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的要求, 在校园网 上发布了 经济责任审计通知公告, 下达了 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通知书 , 并按照 规定的程序实施了 审计。

 通过审计, 客观、公正地评价离任者任期内主要经济责任和主要工作业绩, 为 组织部门 考核和使用 干部提供了 可供参考依据。

 审计资金总额 18. 76 亿元, 向 组织部正式提交审

 计报告 37 份, 提出 改进工作管理建议近 40 条, 得到了 被审单位或个人的认可。校内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 对加强我校财务管理, 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起到了 良好的促进作用 。

  为 使学校财务收支审计工作规范化、 制度化, 正确、 及时评价部门 财经管理情况, 加强事前防范, 促进部门 自 律管理, 根据《中 国传媒大学实行部门 财务收支周 期审计的暂行规定》, 我处在全校范围 内 开展了 例 行性部门 财务收支周 期 审 计, 审计形式采用 日 常财务收支审计与 专项审 计调 查相 结合的 方式进行。

 目 前已 完成对体育部、 计算机中 心、 离退休人员 管理处、 政治与 法律学院4 部门 的财务收支审计及调查, 提交审计报告 4 份, 提出 改进工作管理建议 14条, 得到了 被审单位的认可和采纳。

 审计结果基本都得到了 落实。

 目 前, 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 我校现有 14 个二级学院中 , 已 审计部门 13 个,占 应审计部门 的 93%。

 通过开展部门 财务收支周 期审计, 达到了 帮助部门 把关理财, 提高财经法律意识, 健全内控, 堵塞漏洞, 促进管理, 防范资金风险的目 的。

 2006 年, 是我校“211 工程”“十五” 期间建设项目 成果的验收年。

 受学校“211 工程” 建设领导小组的委托, 审计处承接了

 “211 工程” 建设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工作任务。

 该专项工程资金额度达 1. 27 亿元, 且跨度时间长,为 使审计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审计处抽出 专人, 加班加点, 对科研处、 财务处、国资处等部门 提供的各类资料进行了 整理归 纳和分析, 对每一笔数字进行了 认真核实和确认, 在此基础上出 具了 审计报告, 保证了“211 工程” 的顺利 验收。

  为贯彻落实《中国传媒大学建设工程跟踪审计办法》( 试行)

 要求, 进一步发挥内部审计在建设工程中的控制作用, 经校领导同意, 审计处对我校两项在建工程实行了 全过程跟踪审计, 一是中蓝二期学生公寓改建工程, 二是中水建设工程,两项工程预算总额 10476 万元。

 目 前, 工程跟踪审计造价控制方案已经校领导同意, 各环节的跟踪审计正在进行之中。

 全过程跟踪审计, 是审计处在审计实践中 尝试的一种新方法, 将审计关口前移, 全过程跟踪控制。

 通过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 将进一步加强学校对建设

 项目 在立项、 招投标、 合同 签署、 洽商变更、 工程款支付等各环节进行审计监督、 控制和服务, 有效地提高建设资金投资效益, 实现建设资金效益最大化。

 为使科研项目 能够顺利结项, 审计处积极主动配合, 对课题组提供的项目 报告及财务处提供的每个科研项目 财务报告, 都认真的对项目 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核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出具审计意见。

 2005 年完成科研项目 结算审签 2 项,审计金额 22 万元; 2006 年完成科研项目 结算审签 8 项, 审计金额 72 万元; 2007年完成科研项目 结算审签 6 项, 审计金额 22. 6 万元。

  坚持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银行存款审计审签规范》 开展工作, 对财务处报送过来的银行对帐单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 10 万元以上大额资金支出严格执行了 审计程序, 特别是对非经常性业务开支进行重点审核。

 2006 年提出“双签”审计意见或建议 4 份, 2007 年提出“双签” 审计意见或建议 2 份。

 通过“双签”工作, 进一步规范大额资金的支出管理, 强化资金内部控制, 确保资金安全。

  每年国家七部委及北京市多次下发文件, 要求高校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力度,进一步加强教育收费管理。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责成审计处牵头具体负责实施。

 我们以抓思想和责任落实、 抓具体措施工作为基础, 制定自 查文件, 分送到学校各个部门,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 教育收费专项自 查, 自 查面达到 100%。部门自 查结束后, 我处对上报的各类收费项目 进行整理汇总, 按项目 内容归类,并对其形成原因、 收费标准及金额进行了 逐一审核和确认。

 对检查过程中发现不符合规定的收费项目 , 提出整改意见, 并下发整改通知, 责成有关部门对所存在的问题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整改。

 三年多来, 通过全面清理, 共计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 8 项, 涉及金额 20 多万元。

 对不规范的财务收支提出了 改进管理的建议,应严格按照财务收支“两条线” 规定执行, 进一步规范了 校内收费行为, 维护了财经纪律的严肃性, 维护了 学校办学声誉, 维护了 学生切身利益。

  作为经济监督部门, 审计处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工作。

 三年来, 先后参加了 学

 校统一组织的基本建设、 修缮工程、 教材、 药品等大宗设备物资采购的招投标工作 145 次, 从监督的角度出发, 对有关职能部门组织的招投标工作提出了 规范化的要求或建议, 取得了 一定成效。

 此外, 我处还积极协助纪检监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和清理“小金库” 工作, 进一步规范管理, 严肃财经纪律。

 基建、 修缮工程项目 结算审计是学校内 部审计的一项重要工作。

 2005 年-2007 年, 通过开展基本建设工程和修缮工程项目 的结算审计, 有效地遏制了 施工单位对工程高估冒算的不良行为。

 我处经常会同审计事务所人员 加班加点, 深入施工现场, 对工程量进行实地测量, 杜绝了 一些不实造价, 为学校节省资金 3961万元, 维护了 学校的权益, 提高了 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2005 年共完成基建及修缮工程项目 结算审计 24 项, 为学校节省资金、 减少不合理支出共计 1517 万元。

 其中:

 基建项目 结算审计 7 项, 审计金额 17970 万元,审减额 1480 万元, 审减率 8. 2%; 修缮工程项目 结算审计 17 项, 审计金额 366 万元, 审减额 37 万元, 审减率 10. 1%。

 2006 年共完成基建及修缮工程项目 结算审计 30 项, 为学校节省资金、 减少不合理支出共计 2147 万元。

 其中:

 基建项目 结算审计 12 项, 审计金额 1. 17 亿元,审减额 1700 万元, 审减率 14%; 修缮工程项目 结算审计 18 项, 审计金额 2464 万元, 审减额 447 万元, 审减率 18%。

 2007 年共完成修缮工程项目 结算审计 34 项, 审计金额 1914 万元, 审减额 297万元, 审减率 15. 5%。

 修订后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以下简称《审计法》)

 于 2006 年 2...

篇二:审计疑点情况说明简报

计研究简报

 第 12 期 (总第 195 期)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

  2009 年 12 月

 8 日

  审计机关职业化网络培训体系建设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审计机关要全面履行审计职责, 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 功能, 必须不断加强审计干部队伍建设。

 培训在干部队伍建设中起着基础性、 战略性作用, 是促进提高职业胜任能力的重要途径。审计署一直高度重视培训工作, 在实践中形成了 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为加强队伍建设和促进审计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但与广大审计干部日益增长的培训需求相比, 当前的培训工作还存在面不够广、 针对性不够强的问题, 特别是不能充分满足基层和一线审计人员的需求。

 从审计机关实际和干部培训发展趋势来看, 网络培训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 审计机关开展职业化网络培训的现实意义和历程 ( 一)

 审计机关开展职业化网络培训的现实意义。

 网络培训是培训手段、 方法和机制的创新, 顺应了 时代发展和干部培训的要求, 以其成本低、 覆盖广、 效率高、 资源丰富、 灵活自 主的特点, 既能满足巨大的培训需求, 又能体现职业化和个性化的发展需要。

 审计机关开展职业化网络培训, 符合干部培训发展的趋势, 是审计干部培训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

 首先, 开展网络培训符合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要求和审计干部学习特点。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 建设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 试行)》 提出 了 大规模培训干部以及推广网络培训的要求。

 中共中央《2006- 2010 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组织调训、 在职自 学等制度, 大力推行干部自 主选学、 在线学习等方式, 为干部参加学习培训提供多样化的途径”和“大力推广网络培训、 远程教育、 电化教育, 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的要求。

 其次, 开展网络培训有助于解决当前审计干部培训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当前审计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审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审计干部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出了 新要求。

 作为审计干部调整知识结构、 提高审计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培训还未能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 突出表

 现在:

 一是审计干部日 益增长的培训 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满足, 二是培训与审计工作发展和干部学习需求贴得不紧, 针对性、 实用性不够, 三是培训手段方式方法不够丰富, 影响培训有效性。

 网络培训具有受众广、 较少受时间场地限制,更能满足个性化学习要求等特点, 可以有效解决培训资源不足、 针对性不强、 效益不高的问题, 更好地满足审计机关和审计干部的需求, 提高培训效果。

 ( 二)

 审计机关开展职业化网络培训的历程。

 到目 前为止, 审计机关网络培训的发展大致经历了 两个阶段:

 一是初期阶段。

 为发挥网络在审计干部培训中的配套支持作用, 审计署把网络学习软件平台建设列入金审工程第一年度软件需求建设。

 2003 年, 审计干部培训中心成立职业发展处, 具体负责网络培训工作。

 培训中心、 计算机技术中心与中软公司合作, 共同完成了 审计署网上培训软件的开发、测试与试运行工作。

 同年 11 月 , 金审工程建设的应用系统和审计机关局域网系统在审计署 18 个特派办投入试运行,在应用系统中, 实现了 网上学习功能。

 二是全面启动阶段。

 《审计署 2008 至 2012 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提出不断健全以面授培训体系与网络培训体系相结合, 具有审计系统特色的干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根据署领导指示, 培训中心统一认识, 把网络培训作为创新培训工

 作、 解决当前培训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

 2008 年1 月 , 成立网络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负责全面推进网络培训, 网络培训工作进入全面启动阶段。

 二、 审计机关开展职业化网络培训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

 审计机关开展职业化网络培训的有利条件。

 首先, 审计干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框架已经初步搭建,为开展职业化网络培训提供了 有力支撑。

 2002 年, 审计署人事教育司和审计干部培训中心共同研究制订, 审计署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通过了《审计干部职业化教育体系建设工作要点》, 提出构建“审计干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设想。《审计署 2003 至 2007 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中明确要求建立审计干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针对不同职级、 岗位和知识结构的人员 , 实施分层次培训, 使培训工作覆盖审计干部整个职业生涯。

 《审计署 2008 至 2012 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要“改进培训方式, 以网络和案例培训为重点, 不断健全以面授培训体系与网络培训体系相结合, 具有审计系统特色的干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经过近年来的大力推动, 审计干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框架已经逐步搭建, 为开展职业化网络培训提供了 有力支撑。

 其次, 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 为开展网络培训提供了 平台和技术支持。

 2002 年 5 月 , 我国第一个电子政务

 建设项目 国家审计信息化( “金审工程”)

 正式启动。

 一期建设主要包括以特派办为主的审计机关局域网改建扩建, 以及审计管理系 统和审计实施系 统两大应用 系 统的设计开发。2003 年 11 月 , 金审工程建设的应用系统和审计机关局域网系统在审计署 18 个特派办投入试运行。

 目 前, 金审工程二期正在逐步推进中。

 2007 年 10 月 18 日 , 审计署利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首次实现中央、 省、 市、 县四级审计机关互联。根据建设计划, 到 2010 年, 审计署通过审计专网与特派办、派出审计局和省级审计机关实现互联。

 随着审计机关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特别是中央、 省、 市、 县四级审计机关互联的逐步实现, 构筑一个覆盖全国各级审计机关, 惠及全体审计干部的具有审计系 统特色的审计干部职业化网 络培训体系成为现实选择。

 ( 二)

 审计机关开展职业化网络培训面临的主要问题。

 审计机关网络培训工作取得了 一定进展, 但还存在制约网络培训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一是审计干部学习理念和方式有待转变。

 审计干部已经适应了 传统面授培训, 很多人包括培训管理者对网络培训不了 解甚至不理解, 认为只 是提供一些信息而已, 不值得花大力气推行。

 这些认识转变需要时间, 更需要我们探索网络培训的实现形式, 以更好地和审计干部学习实际相结合。

 二是课件资源不够丰富和实用, 未能充分满足审计干部

 网络学习需要。

 当前, 对于公共知识, 包括高等教育系列的课程、 管理知识、 领导艺术等, 社会上已有较多机构在进行相关课件的开发, 但对于审计干部关注的审计实务操作类课件极少涉及, 依靠审计机关自 身力量进行课程开发和课件制作, 又受制于人力资源和经费等因素无法大规模开展。

 三是技术支持、 考试评价制度建设滞后于网 络培训 要求。

 中央、 省、 市、 县四级审计机关互联还未完全实现, 网络培训软件功能还不够完善, 还未建立起科学的网络培训管理、 考核评价办法和激励约束机制, 将网络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是技术人才、 专业师资缺乏, 经费不足。

 网络平台管理和课件制作设计人才缺乏, 网络培训工作小组尚不具备大规模独立开发制作课件的能力。

 专业师资特别是能够讲授审计专业课程、 实务操作类课程的师资匮乏。

 同时, 课件制作和购买、 软件平台维护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目 前经费安排还不能满足大规模开展网络培训的要求。

 三、 构建审计机关职业化网络培训体系的初步设想 在审计机关职业化网络培训进入全面启动阶段之后, 要全面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 推动网络培训规范、 系 统和科学发展, 必须构建和不断完善面向全国审计机关的职业化网络培训体系。

 ( 一)

 主要原则

 审计机关职业化网络培训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由审计署统一规划与 总体协调, 统一网络系 统和培训 平台, 地方各级审计机关结合自 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与保障措施, 充分发挥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开发丰富多样的网络培训课件, 逐步实现全国审计机关课件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因此, 构建审计机关职业化网络培训体系要坚持以下主要原则:

 一是坚持 “三个基于, 三个面向”原则, 即基于审计机关四级互联互通的信息化环境和金审工程建设的统一步调、 基于审计干部的职业生涯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基于一线审计人员 的实践经验。

 面向基层审计机关、 面向一线审计人员 、 面向欠发达地区。

 二是坚持总体规划、 分步实施的原则, 要本着全国审计机关一盘棋的建设思路, 充分整合利用全国各级审计机关网络培训资源, 把长远规划和当前任务结合起来, 有步骤、 有重点地推进网络培训。

 ( 二)

 总体目 标 到 2010 年, 建立起门类齐全、 内容丰富、 体系完整的网络培训课件体系, 课件总量达到 500 个, 共 4000 学时以上, 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网络培训技术支持体系, 建立健全网络培训考核评价制度。

 形成以系列化、 标准化、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课件体系为核心, 以金审工程四级互联和网

 上培训的技术支持体系为基础, 以统筹兼顾、 科学严谨、 管理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 为 保障的审计机关职业化网 络培训体系。

 在此基础上, 不断充实、 更新网络培训课件, 完善网络培训技术支持, 规范网络培训管理。

 ( 三)

 主要任务 审计机关职业化网络培训体系中, 课件体系是核心, 技术支持体系是基础, 考核评价体系是保障, 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首先, 要加快建立和丰富网络培训课件体系。

 网络培训课件建设突出职业化的特点和要求, 建立分职级、 分类别、分专业的网络培训课件体系, 实现培训课件的系列化和标准化, 并形成相应的课件开发机制与运行管理措施。

 审计署审计干部培训 中 心负 责制定课件开发规划、 标准, 负责开展课件需求和资源的专项调研, 负责汇总和发布年度课件制作目 录, 负责指导课件的更新、 发布和管理。

 各级审计机关结合自 身实际, 重点开发审计业务类课件, 提供实际操作、 典型经验做法类素材。

 按照 政治思想、 政策法规、相关知识、 审计实务、 专项技能、 职级培训和个人素养七个类别推进课件建设。

 其中, 审计实务、 专项技能和职级培训类课件以审计机关自 制为主, 是课件体系建设的关键。

 其次, 要推动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审计机关应将审计干部参加网络培训的学时及有关情况记入其培训档案, 并根据

 《公务员 法》 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 试行)》 的规定,将参加培训情况作为干部年度考核、 任用考察时的一项重要内容, 将参加网络培训的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干部任职、 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

 审计机关应建立网络培训考核评价机制,制定网络培训考核评价管理办法, 除对参训人员 学习培训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外, 还应对本单位和本地区开展网络培训的效果和质量进行评估, 对网络培训的服务和管理水平进行评估。

 审计干部必须按照 所在单位的要求参加网络培训 必修课的学习, 其参加网络培训的情况应转换为相应的学时, 与其他形式的脱产教育培训 学习 等一并按照年度进行学时累计, 并须达到累计 80 学时的培训要求。

 再次, 要尽快完善技术支持体系。

 形成四级互联为基础的网上培训软件平台, 以课件和学员 为中心, 以课件管理和学习管理为核心, 坚持考培相结合, 把网上培训软件建设成为网上自 主学习系统和互动交流的平台, 实现网上培训组织系统、 网上考试系统、 信息管理和发布系统、 课程管理系统、学员 管理系统、 题库管理系统、 学习管理系统功能。

 网上培训软件要实现对学员 、 课件和考试的管理。

 可以针对每个学员 、 每门 课程或每门 考试的情况进行查询和管理, 也可以对每个部门、 每类课程或每类考试的情况进行详细的综合统计查询和管理。

 并且学员 也可以随时掌握自 己的

 学习状态和学习情况。

 对网络课程的配置管理, 要实现简单化和人性化。

 ( 四)

 保障措施 为 保证审计机关职业化网络培训 体系 建设的顺利 进行和总体目 标的实现, 全国各级审计机关要大力 推广网络培训, 在人才、 资金、 技术、 组织、 管理、 制度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 引 导广大审计干部积极参与。

 审计署人事教育司 负 责建立和完善审计署网 络培训 考核评价体系, 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建立符合本单位本地区特点的考核评价机制。

 署人事教育司可会同地方审计机关的人事教育主管部门 研究制定用 于指导审计机关网 络培训 学习 考核评价的指导意见。

 审计署审计干部培训中心负责制定网络培训管理办法, 建立和完善网络培训课件体系, 并在最大限度上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

 有条件的审计机关应大力培养课件开发制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 并提供课件开发制作的专项资金, 制作符合地方审计机关实际需要、 符合审计干部学习培训需要的网络课件。

 审计署计算机技术中心负责建设和完善网络培训技术支持体系, 从技术上对审计机关网络培训软件及硬件不断进行升级和完善, 并提供技术咨询和维护服务,提高对学员 和课件进行管理的效率。

 要建立审计署各单位和各省级审计机关联席会议制度或专( 兼)

 职联络人制度, 定期沟通、 督促、 检查网络培训

 课件制作任务和责任的落实执行情况, 保证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

 实行网络培训统计和报告制度, 审计署各单位和各省级审计机关负责统计本单位、 本地区审计干部学习情况, 并定期、 按时向审计署审计干部培训中心报送。

  课题组负 责人:

 徐吉明 成 员 :

 张进、 刘力云、 王晓峥、 赵剑、刘琦、 陈艳、 赵德增、 赵彬、 赵方。

  主题词:

 审计 职业培训 网络体系 报:

 署领导。

 送:

 各省、 自 治区、 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审计厅( 局)

 及科研所, 南京审计学院, 署机关各单位, 各特派员 办事处,各派出审计局。

 发:

 本所所领导、 各处, 存档。

  共印 190 份 编辑:

 张荣

  签发:

 王秀明

篇三:审计疑点情况说明简报

计 研 究 简 报

 第 9 期 ( 总第 264 期)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

 2013 年 7 月 17 日

 国家审计维护国家安全的机制与途径

 国家安全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

 在多元化的国家治理环境中, 审计机关不但要维护经济安全, 更要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 密切关注国家治理过程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风险, 客观反映普遍性、 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 及时提出对策建议。

 审计工作必须注重从维护国家安全出发, 从审计理念和审计重点上积极创新,从宏观上揭示问题, 从深层次分析原因, 进一步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全局性和针对性, 保障审计监督作用在更广的领域、 更深的层次和更高的层面得到充分发挥。

 一、 国家安全观的衍变

 “冷战”时期, 国家安全主要指领土不被侵犯, 军事安全成为这有阶段传统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特征之一。

 “冷战”结束后,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逐渐形成, 国家安全的主体、 内涵、 维护手段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 涉及的因素也不断扩展。

 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国家安全由纯粹的军事现象,

 演化为政治、 经济、 文化、 生态、 科技和信息等因素的综合产物。

 ( 一)

 国家安全的分类。

 当代国家安全包括十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即国民安全、 领土安全、 主权安全、 政治安全、 军事安全、 经济安全、 文化安全、科技安全、 生态安全、 信息安全。

 这是在没有指明划分根据的情况下, 按照专业领域的普遍认识,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后, 形成了结论, 并称其为国家安全的十个构成要素。

 国民安全是所有安全问题的核心。

 国民安全主要包括:

 免受诸如饥饿、 疾病和压迫等长期性威胁的安全; 在家庭、 工作或社区等日 常生活中对突如其来的、 伤害性的危险的保护。

 从国家的产生和存在来看, 任何一个国家要作为国家存在, 都必须具备一定数量的国民。

 没有国民也就没有国家。

 因此, 国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目 的, 国家安全是的国民安全的手段。

 领土安全是指主权国家所管辖的地区范围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

 主权安全是指国家能独立自 主行使和捍卫国家主权及表征国家行使主权的建筑、 组织机构、 人员。

 政治安全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意识、 政治需要、 政治内容、 政治活动等方面免于内外各种因素侵害和威胁

 而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 这种状态在我国表现为:

 保持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稳固、 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等。

 军事安全是指主权国家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有效防范外来武装力量的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必要的军事防御准备。

 经济安全是指一国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伤害,内容主要包括:

 一国经济在整体上主权独立、 基础稳固、 健康运行、 稳健增长、 持续发展; 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 主性、自 卫力和竞争力; 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经济危机。

 文化安全主要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的主流文化体系没有遭受其他文化的侵蚀和破坏, 能够完整地保持自 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性, 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扩大本国文化影响力。

 科技安全是指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安全态势, 这种态势体现为国家通过政治、 军事、 外交、 经济、 科技等手段, 使科学技术系统既通过与国际环境的开放式作用和系统内部的协调运行达到功能优化, 又保证该系统不招致来自 内部和外部的威胁, 并以此维护国家利益。

 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情况, 是人类在生产、 生活和健康等方面不受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等影响的保障程度。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 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 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 更改、 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 信息服务不中断。

 国家安全既是一种客观态势, 也是一种主观认知, 是客观事实与主观认知的统一, 其分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扩展。

 而且,

 涉及国家安全问题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 在不同阶段表现的程度不同, 并且不同类型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形成复杂的国家安全问题。

 例如, 西方国家常常利用多种经济政策来影响中国未来的政治走向, 如通过有针对性的金融改革政策、 汇率政策等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政治安全。总之, 传统的军事安全等依然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但非军事的经济安全、 生态安全、 科技安全和信息安全等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日 益重要。

 ( 二)

 国家安全与国家治理。

 国家安全是关系一个国家生存与民族发展的根本问题, 任何国家在任何时期都可能面临着来自 外部或内部的生存与 发展威胁。

 例如, 国家安全一直是美国政府的工作重点。

 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经济运行已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安全才成为影响国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

 美国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干预仅是战略性、 方向性的干预, 干预的重点总是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 总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入手。

 每隔 1—2 年, 美国总统就向国会呈交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 在党的十六大、 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 标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政策导向、 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国家安全不仅成为初步富裕起来的国民和国家的迫切需要, 而且也成为进一步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的基本保障。

 在国家安

 全范围逐渐扩大、 国家安全内容不断丰富、 国家安全要求日 益提高的背景下, 必须提升国家安全问题在国家治理中的战略高度。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意味着国家审计在维护经济安全的基础上, 应当逐渐调整功能地位, 不断扩展审计范围,在涉及国家安全的更宽广领域发挥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免疫系统”作用。

 二、 国家审计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国家审计与国家安全两者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

 国家安全的需求决定了国家审计的功能地位。

 国家审计的作用发挥影响国家安全的实现程度。

 ( 一)

 国家审计的功能定位必须反映国家安全的需求。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审查、 评价和报告政府责任履行情况, 督促政府尽职尽责, 维护国家安全。

 当国家治理环境尤其是国家安全形势发生变化时, 国家审计应当响应环境的要求而作处相应的调整。

 一方面,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越来越多地需要面对威胁人类整体性生存与发展共同安全问题。

 在这些共同性安全问题之中, 生态环境、 能源安全、 粮食危机等非传统安全问题进一步凸显。

 另一方面, 国家安全所涉及的领域之间越来越呈现相互渗透、 相互作用、 相互融合的趋势。因此, 维护国家安全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的一项紧迫任务。

 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决定了必须把维护国家安全作为现阶段国家审计的主要任务。

 国家审计把维护国家安全作为现阶段的主要任务,

 适应了国家安全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 体现了国家治理的重点和方向。

 ( 二)

 国家审计的作用发挥影响国家安全的实现程度。

 国家审计的领域和对象实际上涵盖了国家安全的大多数关键领域和部门, 这意味着国家审计与生俱来就与国家安全的各个方面联系密切, 这也决定着国家审计能够维护国家安全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是实现国家安全的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兴盛与否关系着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命运。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审计监督与干部监督管理的结合, 为干部监督管理部门选拔、 任用、 奖惩干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创新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 有利于加强党领导干部监督管理, 因而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

 又如, 国家审计在能源及战略资源、 财政金融运行、地方政府性债务、 金融机构内部治理和监管、 资源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审计活动, 能够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及时、 客观和可靠的信息, 为评估国家实力、 维护国家安全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最高审计机关, 也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

 总之, 国家审计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

 三、 国家审计维护国家安全的途径 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 都决定了必须把维护各领域的国家安全作为国家审计的主要任务。

 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 审计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为紧迫。

 ( 一)

 加大对国家安全相关政策措施实施情况的审计力度,推动相关政策落实到位。

 国家安全各项政策措施能否得到及时有效落实, 体现国家治理的水平, 也体现国家审计工作的成效。

 食品安全政策、 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政策等, 与民生安全有关; 支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财税政策, 与文化安全紧密相连;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与科技安全息息相关;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节约优先、保护优先、 自 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攸关生态安全。

 国家审计应当适应国家安全的新变化新要求, 密切关注国家安全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及时揭示民生、 文化、 科技、 生态等领域有悖国家安全的各种问题, 及时反映国家安全政策措施不完善、 政策目 标未实现等问题, 推动国家安全各项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国家安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二)

 揭示妨碍国家安全的突出问题和潜在风险, 促进各项制度完善。

 国家安全问题的内涵既远远超越了 冷战时期对峙平衡的安全, 也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安全。

 面对复杂多样的安全挑战,面对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 国家审计应当关注权力运行和国家安全责任的履行情况, 促进国家安全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

 例如,针对国际海域划界、 岛屿主权、 资源开采等威胁国家领土安全的问题, 审计机关应当关注国家海洋局中国海监总队的职责履行情况, 评估东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定期维权巡航执法制度等法律规

 定执行情况, 分析国家级海洋自 然保护区专项执法行动的效果,全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审计机关还应当结合预算执行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等, 关注南部开发油气田勘探及开采许可证发放情况, 检查石油企业在南海开采石油的进度进展, 分析石油企业邀请国际公司参与投标的合规性, 维护南海腹地油气权益。

 又如, 针对文化安全面临西方文化扩张直接威胁的现实问题, 审计机关应当并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推动建立系统的文化安全战略和预警机制。

 再如, 针对资源约束趋紧、 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 审计机关应当审查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的完善情况, 关注环保权力运行机制的科学性, 推动完善信息公开、 环境公民诉讼等制度。

  ( 三)

 分析国家安全潜在风险的特点和规律, 调整国家审计的内容重点。

 国家安全边界的拓展, 国家治理需求的增加, 决定了国家审计内容重点的不断调整。

 国家审计应当加大对国家安全领域中妨碍经济发展、 影响社会和谐、 有悖国家利益等方面问题的反映力度, 认真研究和分析国家安全风险的特点及规律, 不断提高防范风险的技术含量和科学化水平。

 例如, 信息安全已经融入到国家安全的各个方面, 这一特点要求审计机关揭露信息系统建设、 运行和维护, 以及数据处理、 使用和存储中存在的风险隐患, 提出完善信息安全政策、 提高信息保护能力的建议, 促进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 操作性强的国家信息安全标准体系、 信息安全保

 障体系和信息安全法律体系。

 再如, 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国家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是世界各国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和基本诉求, 这一特点要求审计机关从尊重自 然、 顺应自 然、 保护自 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出发, 在国土资源开发、 资源节约、 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领域, 全方位维护生态安全, 为实现美丽中国做出积极贡献。

 ( 四)

 提高审计资源配置效率, 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合力。

 国家审计维护国家安全, 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 在审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应当整合审计资源, 提高审计效率, 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机关的整体效能。

 首先, 审计署与解放军审计署加强协调。

 两者可以在军事后勤社会化和国防工业现代化等领域开展合作, 共同发挥维护国家安全的作用。

 军事后勤社会化方面, 军事后勤与社会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审计机关来说, 应当在中央企业审计中, 关注国防企业深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内部机制改革情况, 推动优化分配制度与用人机制, 推进加快国防企业的资产并购重组, 鼓励民品大企业和军工企业实行股份制联合,共同研发军民两用技术, 壮大竞争实力。

 其次, 发挥审计机关各专业审计力量。

 整合审计项目 计划, 统筹安排审计项目 , 做好企业、 经济责任、 资源环境、 重大投资项目 等方面审计的协调配合,避免条块分割、 交叉重复和各自 为战。

 通过教育、 就业、 收入分配、 社会保障、 医疗卫生等重点民生领域的专项审计调查, 客观反映和督促及时整改这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促进落

 实惠民政策目 标, 维护民生安全。

 通过企业审计, 关注从中东国家获取石油的风险, 分析瓜达尔港、 中-缅油气管道等项目 的建设情况, 推动保护能源通道,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通过文化部门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促进中央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重大文化方针政策落实到位, 推进促进文化法制建设, 保障文化建设资金及文化资产安全, 提高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维护文化安全。

 最后, 构建审计机关知识管理系统。

 ...

篇四:审计疑点情况说明简报

计 研 究 简 报

 第 9 期 ( 总第 264 期)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

 2013 年 7 月 17 日

 国家审计维护国家安全的机制与途径

 国家安全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

 在多元化的国家治理环境中, 审计机关不但要维护经济安全, 更要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 密切关注国家治理过程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风险, 客观反映普遍性、 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 及时提出对策建议。

 审计工作必须注重从维护国家安全出发, 从审计理念和审计重点上积极创新,从宏观上揭示问题, 从深层次分析原因, 进一步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全局性和针对性, 保障审计监督作用在更广的领域、 更深的层次和更高的层面得到充分发挥。

 一、 国家安全观的衍变

 “冷战”时期, 国家安全主要指领土不被侵犯, 军事安全成为这有阶段传统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特征之一。

 “冷战”结束后,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逐渐形成, 国家安全的主体、 内涵、 维护手段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 涉及的因素也不断扩展。

 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国家安全由纯粹的军事现象,

 演化为政治、 经济、 文化、 生态、 科技和信息等因素的综合产物。

 ( 一)

 国家安全的分类。

 当代国家安全包括十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即国民安全、 领土安全、 主权安全、 政治安全、 军事安全、 经济安全、 文化安全、科技安全、 生态安全、 信息安全。

 这是在没有指明划分根据的情况下, 按照专业领域的普遍认识,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后, 形成了结论, 并称其为国家安全的十个构成要素。

 国民安全是所有安全问题的核心。

 国民安全主要包括:

 免受诸如饥饿、 疾病和压迫等长期性威胁的安全; 在家庭、 工作或社区等日 常生活中对突如其来的、 伤害性的危险的保护。

 从国家的产生和存在来看, 任何一个国家要作为国家存在, 都必须具备一定数量的国民。

 没有国民也就没有国家。

 因此, 国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目 的, 国家安全是的国民安全的手段。

 领土安全是指主权国家所管辖的地区范围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

 主权安全是指国家能独立自 主行使和捍卫国家主权及表征国家行使主权的建筑、 组织机构、 人员。

 政治安全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意识、 政治需要、 政治内容、 政治活动等方面免于内外各种因素侵害和威胁

 而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 这种状态在我国表现为:

 保持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稳固、 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等。

 军事安全是指主权国家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有效防范外来武装力量的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必要的军事防御准备。

 经济安全是指一国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伤害,内容主要包括:

 一国经济在整体上主权独立、 基础稳固、 健康运行、 稳健增长、 持续发展; 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 主性、自 卫力和竞争力; 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经济危机。

 文化安全主要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的主流文化体系没有遭受其他文化的侵蚀和破坏, 能够完整地保持自 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性, 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扩大本国文化影响力。

 科技安全是指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安全态势, 这种态势体现为国家通过政治、 军事、 外交、 经济、 科技等手段, 使科学技术系统既通过与国际环境的开放式作用和系统内部的协调运行达到功能优化, 又保证该系统不招致来自 内部和外部的威胁, 并以此维护国家利益。

 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情况, 是人类在生产、 生活和健康等方面不受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等影响的保障程度。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 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 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 更改、 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 信息服务不中断。

 国家安全既是一种客观态势, 也是一种主观认知, 是客观事实与主观认知的统一, 其分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扩展。

 而且,

 涉及国家安全问题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 在不同阶段表现的程度不同, 并且不同类型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形成复杂的国家安全问题。

 例如, 西方国家常常利用多种经济政策来影响中国未来的政治走向, 如通过有针对性的金融改革政策、 汇率政策等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政治安全。总之, 传统的军事安全等依然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但非军事的经济安全、 生态安全、 科技安全和信息安全等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日 益重要。

 ( 二)

 国家安全与国家治理。

 国家安全是关系一个国家生存与民族发展的根本问题, 任何国家在任何时期都可能面临着来自 外部或内部的生存与 发展威胁。

 例如, 国家安全一直是美国政府的工作重点。

 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经济运行已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安全才成为影响国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

 美国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干预仅是战略性、 方向性的干预, 干预的重点总是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 总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入手。

 每隔 1—2 年, 美国总统就向国会呈交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 在党的十六大、 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 标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政策导向、 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国家安全不仅成为初步富裕起来的国民和国家的迫切需要, 而且也成为进一步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的基本保障。

 在国家安

 全范围逐渐扩大、 国家安全内容不断丰富、 国家安全要求日 益提高的背景下, 必须提升国家安全问题在国家治理中的战略高度。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意味着国家审计在维护经济安全的基础上, 应当逐渐调整功能地位, 不断扩展审计范围,在涉及国家安全的更宽广领域发挥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免疫系统”作用。

 二、 国家审计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国家审计与国家安全两者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

 国家安全的需求决定了国家审计的功能地位。

 国家审计的作用发挥影响国家安全的实现程度。

 ( 一)

 国家审计的功能定位必须反映国家安全的需求。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审查、 评价和报告政府责任履行情况, 督促政府尽职尽责, 维护国家安全。

 当国家治理环境尤其是国家安全形势发生变化时, 国家审计应当响应环境的要求而作处相应的调整。

 一方面,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越来越多地需要面对威胁人类整体性生存与发展共同安全问题。

 在这些共同性安全问题之中, 生态环境、 能源安全、 粮食危机等非传统安全问题进一步凸显。

 另一方面, 国家安全所涉及的领域之间越来越呈现相互渗透、 相互作用、 相互融合的趋势。因此, 维护国家安全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的一项紧迫任务。

 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决定了必须把维护国家安全作为现阶段国家审计的主要任务。

 国家审计把维护国家安全作为现阶段的主要任务,

 适应了国家安全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 体现了国家治理的重点和方向。

 ( 二)

 国家审计的作用发挥影响国家安全的实现程度。

 国家审计的领域和对象实际上涵盖了国家安全的大多数关键领域和部门, 这意味着国家审计与生俱来就与国家安全的各个方面联系密切, 这也决定着国家审计能够维护国家安全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是实现国家安全的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兴盛与否关系着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命运。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审计监督与干部监督管理的结合, 为干部监督管理部门选拔、 任用、 奖惩干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创新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 有利于加强党领导干部监督管理, 因而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

 又如, 国家审计在能源及战略资源、 财政金融运行、地方政府性债务、 金融机构内部治理和监管、 资源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审计活动, 能够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及时、 客观和可靠的信息, 为评估国家实力、 维护国家安全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最高审计机关, 也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

 总之, 国家审计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

 三、 国家审计维护国家安全的途径 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 都决定了必须把维护各领域的国家安全作为国家审计的主要任务。

 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 审计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为紧迫。

 ( 一)

 加大对国家安全相关政策措施实施情况的审计力度,推动相关政策落实到位。

 国家安全各项政策措施能否得到及时有效落实, 体现国家治理的水平, 也体现国家审计工作的成效。

 食品安全政策、 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政策等, 与民生安全有关; 支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财税政策, 与文化安全紧密相连;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与科技安全息息相关;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节约优先、保护优先、 自 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攸关生态安全。

 国家审计应当适应国家安全的新变化新要求, 密切关注国家安全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及时揭示民生、 文化、 科技、 生态等领域有悖国家安全的各种问题, 及时反映国家安全政策措施不完善、 政策目 标未实现等问题, 推动国家安全各项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国家安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二)

 揭示妨碍国家安全的突出问题和潜在风险, 促进各项制度完善。

 国家安全问题的内涵既远远超越了 冷战时期对峙平衡的安全, 也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安全。

 面对复杂多样的安全挑战,面对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 国家审计应当关注权力运行和国家安全责任的履行情况, 促进国家安全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

 例如,针对国际海域划界、 岛屿主权、 资源开采等威胁国家领土安全的问题, 审计机关应当关注国家海洋局中国海监总队的职责履行情况, 评估东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定期维权巡航执法制度等法律规

 定执行情况, 分析国家级海洋自 然保护区专项执法行动的效果,全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审计机关还应当结合预算执行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等, 关注南部开发油气田勘探及开采许可证发放情况, 检查石油企业在南海开采石油的进度进展, 分析石油企业邀请国际公司参与投标的合规性, 维护南海腹地油气权益。

 又如, 针对文化安全面临西方文化扩张直接威胁的现实问题, 审计机关应当并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推动建立系统的文化安全战略和预警机制。

 再如, 针对资源约束趋紧、 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 审计机关应当审查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的完善情况, 关注环保权力运行机制的科学性, 推动完善信息公开、 环境公民诉讼等制度。

  ( 三)

 分析国家安全潜在风险的特点和规律, 调整国家审计的内容重点。

 国家安全边界的拓展, 国家治理需求的增加, 决定了国家审计内容重点的不断调整。

 国家审计应当加大对国家安全领域中妨碍经济发展、 影响社会和谐、 有悖国家利益等方面问题的反映力度, 认真研究和分析国家安全风险的特点及规律, 不断提高防范风险的技术含量和科学化水平。

 例如, 信息安全已经融入到国家安全的各个方面, 这一特点要求审计机关揭露信息系统建设、 运行和维护, 以及数据处理、 使用和存储中存在的风险隐患, 提出完善信息安全政策、 提高信息保护能力的建议, 促进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 操作性强的国家信息安全标准体系、 信息安全保

 障体系和信息安全法律体系。

 再如, 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国家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是世界各国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和基本诉求, 这一特点要求审计机关从尊重自 然、 顺应自 然、 保护自 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出发, 在国土资源开发、 资源节约、 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领域, 全方位维护生态安全, 为实现美丽中国做出积极贡献。

 ( 四)

 提高审计资源配置效率, 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合力。

 国家审计维护国家安全, 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 在审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应当整合审计资源, 提高审计效率, 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机关的整体效能。

 首先, 审计署与解放军审计署加强协调。

 两者可以在军事后勤社会化和国防工业现代化等领域开展合作, 共同发挥维护国家安全的作用。

 军事后勤社会化方面, 军事后勤与社会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审计机关来说, 应当在中央企业审计中, 关注国防企业深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内部机制改革情况, 推动优化分配制度与用人机制, 推进加快国防企业的资产并购重组, 鼓励民品大企业和军工企业实行股份制联合,共同研发军民两用技术, 壮大竞争实力。

 其次, 发挥审计机关各专业审计力量。

 整合审计项目 计划, 统筹安排审计项目 , 做好企业、 经济责任、 资源环境、 重大投资项目 等方面审计的协调配合,避免条块分割、 交叉重复和各自 为战。

 通过教育、 就业、 收入分配、 社会保障、 医疗卫生等重点民生领域的专项审计调查, 客观反映和督促及时整改这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促进落

 实惠民政策目 标, 维护民生安全。

 通过企业审计, 关注从中东国家获取石油的风险, 分析瓜达尔港、 中-缅油气管道等项目 的建设情况, 推动保护能源通道,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通过文化部门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促进中央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重大文化方针政策落实到位, 推进促进文化法制建设, 保障文化建设资金及文化资产安全, 提高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维护文化安全。

 最后, 构建审计机关知识管理系统。

 ...

篇五:审计疑点情况说明简报

dash; 1 —

 审计研究简报简报

  第 1 期 总第 145 期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

 2007 年 1 月 15 日

  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审计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自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AMC 成立以来 人们一直关注 “AMC是否贱卖国有资产”的问题。李金华审计长在 2004 年审计署统一组织对4家AMC及其各分支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了审计后指出 资产管理公司在促进盘活银行不良资产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也存在一些违法违规和经营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近一年多有关 AMC 谋求商业转型的问题更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国内第一家由 AMC 控股的基金管理公

  司——

 — 2 — 信达澳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于去年 7 月正式成立。在此背景下审计署将于 2007 年对四家 AMC 开展审计调查重点检查不良资产的处臵情况揭露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本文就 AMC 的一些基本情况、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 AMC 审计应关注的重点内容提供一些资料和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AMC 处理不良资产的主要方式

  自 1999 年 4 月开始国务院先后批准成立了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 标志着我国开始了专业化处臵不良资产的进程。至 2006 年月末四家 AMC 累计处臵不良资产 11 692 亿元累计回收现金 1870 亿元回收率仅为

 16。其中2005 年 3 月至 2006 年 6 月末处臵不良资产金额为4806.5 亿元现金回收只有 461.1 亿元即处臵不良资产的现金回收率不足 10%处臵速度大大增快但效果不尽人意。

  目前 我国 AMC 现有的对不良资产的处臵方式主要是借鉴国际上银行不良资产处臵方法大致有债转股、重组、证券化、销售等。

  1债转股。债转股是由 AMC 作为投资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信贷资产转为 AMC 对企业的股权。AMC 对那些债务负担较重、 但仍有市场前景和潜力的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 这无疑是盘活不良资产 促使资产尽快流动、 最大程度减少损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是比较贴近中国实际的。

  2对债务企业进行资产债务重组。对债务企业进行资产债务

 — 3 — 重组是 AMC 处臵银行不良资产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些债务企业由于产品缺乏竞争力经营管理不善等经营陷入困境但这些企业尚存在许多可利用的资源 可以成为其他企业兼并的对象。

 如果AMC 能从中“做媒” 向优质企业售让债权再由企业之间进行“债转股” 优质企业就能够以控股股东身份向原企业注入优质资产进行资产重组盘活原来的不良资产。在目前条件下资产债务重组的手段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包括兼并、破产、证券市场的收购、 企业托管 还包括企业出售、 股份制改造、 企业租赁、 承包等。

 3不良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将一组资产放入某种特殊目的的载体中 再在这些资产的现金流量支持下发行债券 以上市证券的形式出售给投资者。应当说资产证券化是目前 AMC 处理不良资产的一种较佳方法 特别是对有市场、 前景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更是如此。

 AMC 对这些不良债权进行打包处理 与企业一道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使其上市 借助证券市场筹集资金 以收回不良资产。

  4销售不良资产。销售是清理不良资产存量的有效方法包括个别销售、 招标销售、 折价销售依法偿债资产和逾期偿债资产等。目前我国应尽快建立不良资产交易市场 以实现不良资产销售过程的市场化。

  二、AMC 处置不良资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四大专业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形成有极其特殊的原因 其剥离和处臵工作更是困难重重。

 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主任阎庆

 — 4 — 民曾于 2005 年 8 月指出AMC 在不良贷款的接收、管理和处臵中确实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九个方面

  一是个别商业银行剥离贷款档案资料严重缺失 一些不良贷款档案缺少贷款借据、贷款合同、担保合同质押合同 、抵质押物物权凭证以及会计凭证等重要资料。

  二是个别商业银行超范围剥离 有的银行将正常贷款作为可疑类贷款进行剥离。

  三是部分商业银行的部分债权存在严重瑕疵 不少转让资产的主债权或从债权无法律追索权。

  四是剥离银行债权维护不力。

  五是剥离银行剥离前后擅自释放担保权。

  六是部分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信贷问题严重。

 例如有些信用卡个人透支 由于透支金额大 档案中又缺少授权权限和授权限额规定、 持卡人资信调查报告、 持卡人转账结算和消费记录、 会计凭证、透支协议等资料因而剥离后的债权处臵非常困难。

  七是剥离交接期间 AMC 维权不力导致诉讼时效丧失。

  八是虚假剥离。

 有的银行与贷款企业签订协议 约定若银行将贷款剥离成功贷款企业则按合同金额的一定比例返还现金给银行。

  九是银行与债务人勾结逃废债务涉嫌重大违法犯罪行为。

  从以上也可以看出 银监会的监督重点放在银行对不良资产的剥离环节而对 AMC 在处臵环节存在的管理混乱、违规处理不良

 — 5 — 资产、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的等问题涉及较少而这其中的问题也相当严重。

  三、对 AMC 进行审计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对 AMC 的监管要从不良资产的接收、 管理和处臵三个环节进行“全程式”监督。从接收环节来说要加强对剥离银行的监管制止剥离中的徇私舞弊行为杜绝“假剥离”的发生从管理环节来说要督促 AMC 加强内部控制防止不良贷款流失从处臵环节来说要严格处理违法违规行为督促从业人员尽职履责提高资产处臵的透明度 杜绝内幕交易和关联交易 提高资产处臵效益。具体来说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计或审计调查。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公司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

 这些方法和措施都用于保护公司的财产 检查公司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促使有关人员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针。AMC由于其业务的特殊性 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就显得格外重要。而对其内控制度的审计在整个 AMC 审计的过程中也具有特殊的地位。

 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 形成对被审计公司的初步印象利于发现问题为确定整个审计过程的重点、范围和程度奠定基础 而且这种审计监督也直接起到了防范道德风险的作用。内控制度审计的范围主要包括合理的组织方案、严格的会计制度、适当的工作人员、有效的信息质量控制、严密的财产安全控制、规范的业务处理程序、独立的内部核查、合理的内在激励

 — 6 — 机制。

  2对不良资产减值过程各环节进行审计。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被资产公司购入后 在最终处臵收回现金之前通常要经过几次减值处理过程。

 这其中有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计算并上报批准的资产折扣损失 也有根据资产公司自身进行的调查、 评估所确定的待处臵贷款的呆帐准备和待处臵资产的减值准备以及进行债务重组、处臵抵债资产时收回现金低于债权或资产账面价值的损失。对此审计人员应针对不良资产贬值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确立相应的审计重点对报表中列示的各种资产贬值损失进行审 查

  1不良资产的折扣和现值是否依据《办法》进行计算并经批准

  2呆帐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所依据的相关资产检查和评估过程是否依照正规程序进行 准备的计提是否真实合理 是否按照差额计提或转回

  3对于债权重组损失和处臵资产损失更要仔细核实其业务处理是否审批手续完备资产处臵是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择优、竞争的原则重组与处臵的资产出售、转让前是否由有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资产评估是否符合国际惯例 采用国际上普遍接受的方法。

 对资产处臵损失的确认和管理是否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

  3对不良资产处臵过程进行跟踪审计。对 AMC 进行审计时如果仅仅依靠常规审计手段 对资产处臵的相关财务资料进行事后

 — 7 — 的审查 往往很难发现并且防范国有的资产流失。

 道德风险一般发生于不良资产管理和处臵的具体过程之中 并且不良资产之间个体差别很大资产处臵价格是否公平合理缺乏通行的、客观的衡量标准。因此对 AMC 的审计很大程度上要依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和不良资产处臵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对具体资产处臵项目进行全程跟踪从业务程序上检查其是否严格实行“集体审查、分级批准、审处分离、上报备案”的办法公司资产处臵是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择优、竞争的原则对资产处臵损失的确认和管理是否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

 针对众多的处臵项目 要想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必须对处臵项目进行筛选做到具有针对性、代表性。

 对资产处臵过程的跟踪审计 应针对不同处臵环节中可能产生的风险确立相应的关注重点。

  1资产调查和接收阶段。在资产剥离的过程中如何界定不良资产的范围成为关键的一环。

 目前的规定是 剥离不良资产要以贷款的清晰分类为基础 先按贷款分类方法将贷款分为五类 正常类、 关注类、 次级类、 可疑类、 损失类 然后对后三类进行剥离。在具体操作中为防止不良资产度量上可能出现的过紧和过松现象 应注意主观判断和技术分析相结合 以及资料收集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由于信息不对称风险的存在AMC 必须详细翻看剥离材料实地查看实物资产、走访客户了解并选择具备改造潜力的银行贷款予以接收。但是由于时间及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AMC 为提高处臵效率 降低处臵成本 尤其是对小额负债的债务人不可能

 — 8 — 采取详尽的调查手段以求穷尽信息。

 这些资产调查的基本工作往往都很不深入另一方面工作人员有时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有可能掌握的信息没有掌握清楚。

 信息的缺失使资产公司对不良资产的选择接收、 管理和处臵都有很大的困难。

 当债权人与债务人在进行商务谈判时 对债务人所陈述的企业偿债能力的真实性缺乏可靠的判断依据。往往难以实现资产价值的最大化回收。

  在这一阶段 审计人员应关注的范围不仅包括有关规定是否得到执行还应对资产公司进行资产调查工作的质量予以检查。

  2不良资产现值折扣工作、资产评估和重新定价阶段。为寻求资产处臵的量化依据 财政部要求 AMC 在做好资产调查的前提下做好现值折扣工作并把不良资产的折现结果当作考核 AMC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

 按照财政部的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折扣和现值计算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非呆账贷款计算出的现值折扣率最低为 30%但在具体运作中却有很大距离。各行剥离的许多不良资产虽未列入国务院特批剥离的呆账贷款范围 却是事实呆账贷款 有些甚至即将破产清算 处臵结果回收率近乎于零。审计人员在对其审计时 应查清事实 确定差异是接收资产实际质量原因还是人为因素导致国有资产价值被有意压低。

  不良贷款在持有期间AMC 要对贷款质量进行定期的内部评估和检查 充分考虑相关抵押物的价值等情况 计算检查中发现的贷款本息损失 并经公司内部授权后于检查当期予以确认 提取特别呆账准备。

 对于贷款在持有期间发生的本息损失 审计人员应检

 — 9 — 查其原因是否客观真实并合理有无玩忽职守导致债务人逃废债务加大资产处臵风险和损失的现象或内外勾结有意压低资产价值的嫌疑。

  AMC 从银行处接收或从债务人处取得的待处臵资产在持有期间 应根据资产的风险程度 对其价值进行定期内部评估和检查。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资产评估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时 应按照差额提取待处臵资产减值准备。

 对于待处臵资产在持有期间发生的减值损失 审计人员应检查其原因是否属于财务制度规定的应提取减值准备的范围之内 减值准备的计算和提取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等等。

 3资产处臵方案制定和审批阶段。在资产处臵方案制定和审批过程中 由于管理人力与工作量的不成比例 业务人员力不从心以及 AMC 业务的特殊性不可避免地在处臵方案制定、债务减免计划、 中介机构选择等关键环节容易发生投机风险或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原贷款情况复杂母体行一剥了之而 AMC 尚未掌握具体情况业务风险大项目处臵监督不力容易发生内幕交易、人情交易侵蚀国家利益或者内外勾结有意放水泄露不良资产折现计算结果 泄露项目处臵方案等公司重要商业机密等情况 使处臵陷于十分被动的境地影响了资产回收成功率。此外内部人了解公司内部运作程序 在制作资产处臵方案时内部人会利用集体决策的误区采取规避风险的方法制造决策陷阱使损害国家利益的方案看上去合理合法。

  为了防范资产处臵方案制定和审批过程中的投机风险和内部

 — 10 — 人控制风险 审计人员应检查公司资产处臵审核机构的设臵及人员构成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资产处臵方案是否严格遵循审批程序 有无先处臵后补议、 超越权限或未经规定程...

篇六:审计疑点情况说明简报

1 -

 审计工作简报

  2010 第 10 期 总第 40 期

 2010 年 5 月 5 日

 开远市审计局认真学习贯彻 红河州审计局党风廉政建设暨审计执法统计工作会议精神

 2010 年 4 月 29 日开远市审计局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认真学习贯彻 2010 年 4 月 27 日在蒙自召开的红河州审计局党风廉政建设暨审计执法统计工作会议精神。

 会上局长钟启鹏原文传达了州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自云、州审计局副局长解友发在红河州审计局党风廉政建设暨审计执法统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并结合开远实际要求全局干部职工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要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完成好全年的审计工作任务上来要把学习会议精神与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推进工作创新发展结合起来。

  - 2 - 一、在推进“效能政府”四项制度中行政绩效管理制度的工作中要按照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尹建业提出的要求认真研究完善措施发挥好作用。一是要突出行政绩效审计重点二是要提高行政绩效审计质量三要提升审计机关工作效能。

 二、在审计机关建设工作中要按照州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自云提出的“三型”机关建设的要求认真抓好学习型机关、创新型机关、务实型机关建设为审计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认真做好修订后《审计法实施条例》的学习和宣传进一步严格依法审计规范审计行为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发挥好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为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四、多出优秀审计项目。要加强审计质量管理发挥优秀审计项目的指导和示范作用改进和规范审计项目审理工作实现从计划制定到审计结果公告的全过程审理不断完善审计审理制度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审计成果真实可靠、客观公正。

 开远审计局 陈育明

 省文明办陈德军副主任到我市审计局调研

 4 月 8 日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陈德军、省审计厅纪检组长罗庭才、州文明办主任方红明、州审计局副局长解友发等一行

  - 3 - 在市级领导马国庆、宋文、李雄文以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到开远市审计局就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进行调研。

 陈德军等一行首先到审计局各科室看望了全体干部职工并参观了荣誉室和“职工之家“深入了解审计机关的建设情况和精神文明创建情况。随后在听取审计局局长钟启鹏同志就2006 年以来审计机关文明单位创建情况汇报后 陈德军对审计机关积极创建文明单位不断推进行业文明和审计工作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积极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下一步创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陈德军指出一是要更加自觉地做好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二是要在提升内涵上下功夫、在理论造势上下功夫、在全社会建立健全机构上下功夫三是要定期搞好检查评比不断推进行业文明建设。

 审计局 陆忠堂

 开远市审计局 连获五年党风廉政建设一等奖

 2009 年开远市审计局再获党风廉政建设一等奖 这是开远市审计局连续五年被市委、 市政府授予“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等奖。

 自 2005 年以来开远市审计局按照与市委、市政府签订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要求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层层落实责任细化各项措施党风廉政建设取

  - 4 - 得了突出成绩年终考核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

 2010 年 开远市审计局将在巩固成绩的同时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同落实效能政府“四项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勤政廉政加大绩效审计力度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机关办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自觉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努力建设成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诚信务实的政府部门把党风廉政建设推上新台阶。

  (审计局 陈育明)

篇七:审计疑点情况说明简报

资料 注意保存

 第一期 总第 614 期安徽省审计厅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日

  本 期 目 录

 ●合肥市审计局多措并举护航滨湖新区建设 ●宣城市投资审计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巢湖市审计局三项措施抓审计整改 ●黄山市审计局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工作 ●新年伊始话发展 沟通交流谋新篇 —科教审计室与凤台县审计局共同谋划促进审计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简讯三则

 -

 - 2 合肥市审计局多措并举护航滨湖新区建设

 滨湖新区建设 4 年来合肥市审计局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服务新区建设。截至 2010 年 11月底审计在对在建项目进行审计跟踪服务的同时先后完成了滨湖新区 405 个建设单项工程的竣工结算审计累计接审工程结算金额 43.5 亿元审定 36.43 亿元核减 7.07 亿元。

 一是创新大建设审计理念不断完善审计组织方式。市审计局对新区建设项目实行了同步跟进审计、重点项目全程跟踪的审计方式通过统筹内部资源、借助社会协审力量等方式在建设现场成立了审计办公室审计关口前移至建设第一线实现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 100%覆盖。

 二是改变工作思路 加大审计力度。

 结合新区建设需要及时出台了《滨湖新区建设跟踪审计项目跟踪审计及价款结算审核管理办法》 重点对新区建设项目资金运用情况、建设程序、征地拆迁补偿、招投标、预算执行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现场签证、设计变更、设备材料采购及有关财务收支等情况进行全过程审计监督根据审计情况及时编发《滨湖审计工作动态》 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审计建议及时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

 三是扩大审计结果公告促进惩防体系建设。自 2010

 -

 - 3 年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合肥市国家建建设项目审计监督暂行办法》有关规定逐步向社会公告新区建设项目审计结果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新区建设情况促进新区建设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合肥市审计局)

 宣城市投资审计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0 年宣城市审计局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高政府投资效益为目标积极探索投资审计新思路不断加大审计执法力度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投资审计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得到了市领导和省厅领导的充分肯定进一步扩大了政府投资审计的社会影响。

 ——强化审计执法体现服务功效。一是强力推进竣工决算审计。全年先后组织开展了对鳌峰东路延伸“BT”工程等 10 个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涉审投资总额 7.4 亿元其中已完成审计项目 6 个涉审投资总额 7 亿元审计核减投资额 2.1 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 215%平均核减率达30.39 %为政府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资金。二是着力拓展跟踪问效范围。及时成立重大市政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领导组以及跟踪审计小组同时确定专人负责与项目办联系对每个项目实施全程跟踪问效审计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着重从项目决策、建设管理、竣工运行等方面入手促进建

 -

 - 4 设项目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的提高。三是努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监督检查扩大内需项目贯彻落实情况确保中央扩大内需政策落实到位积极参加专项治理工作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

 ——加速队伍建设壮大审计实力。一是加速培养审计干部。今年又公开招录了 3 名事业编制的年轻人员优化了投资审计团队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为使新进人员尽快适应投资审计工作需要采取“以会代训” 、 “以老带新” 、 “以审代教”等形式开展岗位培训活动同时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审计人员。二是有效整合审计资源。除统一调配内部力量、发挥审计机关整体合力外还先后聘请了 8 位住建、交通、水务等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特邀审计员协助开展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三是注重做好思想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将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一方面坚持按制度办事着力提升工作执行力另一方面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去着力营造一个和谐友善、文明高效的良好氛围。

 ——狠抓廉洁监管 防控廉政风险。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给审计干部上党课组织观看《审计干部反腐倡廉教育警示录》等电教片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增强审计人员责任感和荣誉感同时注重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二是完善制度约束把廉政建设贯穿于现场审计过程之中真正做到审前有教育、审中有检查、审后有回访。三是改进审计方式尽量实行报送审计。今年组织实施的建

 -

 - 5 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除鳌峰东路延伸“BT”工程外一律实行报送审计。

 ——严格质量管理 促进效能建设。

 一是狠抓质量控制。采取了项目审计分工负责、审计组现场交叉复核、向被审计单位发送审计联系函等多项措施以确保项目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二是严格效能管理。在投资审计现场先后推行了上下班签时制度、工作“日清周结”制度、审计项目调度会制度。三是配置仪器设备。今年为投资审计中心配置了 GPS 卫星测量系统、全站仪、测距仪等大大提升了投资审计成效。

 (宣城市审计局)

  巢湖市审计局三项措施抓审计整改

 巢湖市审计局始终把落实审计整改作为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关键采取三项措施确保审计整改落实到位。一是建立组织机构。建立了高规格审计整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为召集人市纪委、组织、纪检监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检察、财政、发展改革、审计、公安、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地税等部门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成员 定期召开会议 研究解决审计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明确工作职责。近日召开了审计整改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研究出台了《巢湖市审计整改工作联席会议规程》 

 -

 - 6 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加强部门协作规范审计整改机制和流程充分发挥部门联动作用确保审计整改落到实处。三是完善各项制度。建立审计整改报告制度明确要求被审计单位要针对审计意见制定整改方案并在三个月内报告整改情况。建立审计整改跟踪检查制度市审计局会同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等部门对审计报告中指出的问题和审计建议的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并形成督查报告报市政府 市政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 使审计整改结果透明化。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为落实审计整改第一责任人对不落实审计整改意见或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追究责任。

  (巢湖市审计局)

 黄山市审计局多措并举 强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工作

 自 2006 年以来黄山市审计局以开展“五年行动计划”为契机坚持边建设、边培训、边应用循序渐进不断提升以黟县财政联网审计为试点努力探索与实践“预算跟踪联网核查”审计模式扎实有序推进全市审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建设工作“紧”字当头 按照“五年行动计划”的要求2007 年该局就成立了审

 -

 - 7 计信息化办公室并从社会招聘了 2 名计算机应用人才以充实和加强人员力量管理和指导全市计算机审计工作并且还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压缩行政开支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 五年来共投入 300 余万元购建机房和设备目前全市审计人员基本达到了人手二台电脑。2008 年该局顺利完成了“金审工程”一期的部署并顺利通过验收实现了审计署、省审计厅、市局三级视频会商系统的联网。目前该市审计信息化基础设施已能满足全市审计业务需要。

 二、典型经验“开花结果” 2006 年全省审计信息化现场会在黟县召开 为总结和推广了黟县审计局联网审计的经验使现场会的经验和成果得到进一步深化推动全市审计信息工作深入开展市审计局与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计算机联网审计的实施意见》 为全面推行区县级财政计算机联网审计提出了指导性意见。5 年来以审计数据集中管理开展计算机数据联查的审计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通过审计数据中心的建立实现了由单一的财务数据分析到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的联查审计过渡二是实现了快速便捷调阅资料节约了工作量降低了审计成本为快速、高效完成审计项目奠定了基础三是通过审计数据中心的集中管理确保了审计数据的安全保密。

 三、网络平台效能为“先”

 -

 - 8 网络平台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依托按“1 拖 7”方式AO 现场审计系统使审计日记、审计底稿、审计台帐、审计报告和取证材料自动生成大大简化了审计操作程序OA 审计管理系统实现了公文流转、资源共享、远程控制、项目管理等智能化分析运作。该局还在网络平台开设了学习园地、专家经验、法规库、审计案例等栏目实现了全市审计机关办公网络化、自动化和无纸化。

 四、培训工作“常抓不懈” 五年来黄山市审计局共举办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软件操作应用、网络基础知识人员培训 24 期有 31 人参加了省厅组织的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班其中有 20 人已获得中级水平考试证书并全员通过了全市公务员计算机水平考试。2010 年全市审计机关一线业务人员已全部通过审计署AO 认证考试目前每个区县审计局均培养出 1 至 2 名计算机业务骨干和能手。计算机审计从跟踪财政资金走向延伸到重要部门和重点资金单位形成了全方位的覆盖为加快推进全市审计信息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山市审计局 新年伊始话发展 沟通交流谋新篇 —科教审计室与凤台县审计局共同谋划促进审计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2011 年元月 11 日科教审计室部分人员冒着严寒前

 -

 - 9 往凤台与凤台县审计局领导班子成员共同回顾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总结经验与不足谋划新一年的各项工作并就如何促进审计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讨论。

 2010 年凤台县审计局积极开展“审计提升年”等主题活动按照“抓转型、求创新、保民生、促发展”的工作思想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先后荣获“全国审计通联宣传先进单位” 、省审计厅“审计创新年”先进单位、 “市级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全年共审结项目单位 116 个查出违规金额 2610 万元收缴县财政 127 万元政府投资审计核减 4080 万元审计报告、审计信息被批示、采用 92 篇审计署报刊、网站采用 8 篇。审计监督职能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进一步提升一是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更加细化二是政府投资审计更有成效三是经济责任审计更加全面四是专项审计调查更加深入五是能够高效完成领导及上级机关临时交办工作。

 科教审计室主要负责同志充分肯定了凤台县审计局2010 年取得的各项成绩及新年的工作安排 对开展好明年的各项审计工作提出了建议。2011 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科教审计工作和凤台审计工作都要上等级、上水平要以服务安徽崛起为目标以实施“五大工程” 风险控制工程环境优化工程信息提升工程人才造就工程争先进位工程为突破口以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为龙头以贯彻国家

 -

 - 10 审计准则为契机以加强能力建设为手段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果全面提升审计工作水平。为此一要进一步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及社会热点突出审计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服务二要围绕国家审计准则的颁布实施加强学习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控制审计风险提高人员素质积极争先进位三要积极敦促相关部门和单位做好审计整改工作帮助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积极开发审计成果提升审计成果利用层次提升审计水平。

  (科教审计室)

 ◢简讯三则◣ ●埇桥区审计局加大重大案件线索移交力度。2010 年该局审计中注重发现和揭露经济违纪违规重大线索积极运用行政和法律的手段维护审计和财经法纪的严肃性加大了重大案件线索移交力度向纪检机关移交某行政单位主要负责人经济违纪问题和某中学“虚报冒领教育化债资金违纪问题”案件线索 2 个向公安机关移交某村民“挪用村民土地补赏款问题”违法案件线索等 1 个。

 《安徽日报》 、 《皖北晨刊》 和有关网站报道了该局案件移交消息 社会影响较大。

  埇桥区审计局

 -

 - 11 ●蒙城县社保资金审计建议促生多项制度显实效。近日蒙城县审计局对县医保、养老、失业等九项基金及再就业资金、农民工技能培训等三项民生工程资金共计 3.72 亿元开展审计。该县人社机构依据审计提出少数弱势群体优惠缺位、停产破产企业欠缴保费等问题的建议和意见促生和完善了《目标管理制度》 、 《财务管理制度》 、 《监督检查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 , 使社保资金和民生工程的管理和使用更加规范、有章可循。

 蒙城县审计局

 ●肥东县审计局迅速纠正一起挪用财政专项资金行为。近期肥东县审计局在对某乡镇主要领导同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该乡镇正在组织实施的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中挪用项目资金 92 万元改变项目资金用途 74 万元的违规事实。该局迅速责令该乡镇政府停止违规行为归还挤占的项目资金。目前该乡镇政府已归还资金 92 万元其余资金将在短期内归还。

  肥东县审计局

 -

 - 12

  报审计署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纪委 送审计署办公厅信息处省委办公厅信息处、省政府办公厅信息处

 省直各有关部门 《中国审计报》 、 《中国审计》和省内有关新闻单位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审计厅局 发各市、县市、区政府、审计局省经济责任审计局

 .

  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

 安徽省审计厅办公室编(联系电话:0551-4678317)

 共印 60 份

篇八:审计疑点情况说明简报

计 简 报

 第十五期 砚山县审计局编

 二0一0年八 月二十日

 省审计厅副厅长苏黎深入砚山调研

 8 月 19 日,省审计厅副厅长苏黎在州审计局局长余游同志的陪同下, 深入砚山调研审计机关建设发展情况, 州委常委、 砚山县委书记马志山, 副县长陶艳红陪同调研。

 苏黎副厅长到砚山后首先实地查看了县审计局搬迁新建建设用地。

 随后, 在县审计局听取了审计工作情况汇报, 在听了汇报后,对砚山县审计部门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苏黎副厅长结合当前的审计工作情况介绍了省厅审计业务工作的开展情况。

 同时要求, 近年来审计项目不断增多, 工作任务量重, 县级审计部门要注意防范审计风险, 在开展审计工作时要注意把握原则, 深挖审计项目存在的问题, 确保审计项目工作质量。

 苏黎副厅长在谈到“ 云审工程” 实施情况时, 特别强调要重点抓好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抓好审计结果公告。

 审计结果公告是审计署和省审计厅非常重视的工作, 搞好审计结果公告有利于审计工作

  开展和审计事业的发展, 他希望县级审计部门消除畏难情绪, 采取全面公告、 部分公告、 内部公告多种处理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好审计结果公告工作, 有效推进审计结果公告的开展。

 二是要切实加强与县委、 政府请示汇报。

 当今工作节奏较快, 审计部门要通过审计要情和审计信息来加强与县委、 政府的报告审计工作, 请示有关事项, 让县委、 政府及时了解掌握审计工作动态。

 三是要加大学习教育力度。

 近年来, 审计工作发展工作较快, 县级审计部门的压力不断增加,要以审计信息化建设和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考试为平台,切实提高审计队伍的计算机水平和工作能力。

 州委常委、 县委书记马志山在讲话时要求:

 苏副厅长所提的要求很实在, 有利于今后审计工作的改进, 要认真抓好落实。

 他同时要求, 审计部门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 审计部门的工作越来越需要加强, 审计部门的工作越来越需要重视, 要求审计部门要高度重视审计队伍的教育培训, 加强自身能力的提高, 在开展审计工作时要充分认识到审计责任, 确保审计工作质量, 切实履行好为砚山经济设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职责。

  送:

 州审计局、 县委办、 县政府办。

 局内分送:

 各股室, 存。

 砚山县审计局办公室

  2010 年 8 月 20 日 印

  共印 13 份

推荐访问:审计疑点情况说明简报 疑点 简报 审计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大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15001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