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狂人日记文言小序与正文关系9篇

狂人日记文言小序与正文关系9篇

时间:2022-09-19 14:50:06 来源:网友投稿

狂人日记文言小序与正文关系9篇狂人日记文言小序与正文关系 鲁 迅 一种思想往往能改变整个世纪的面貌,而某些个别的人物往往能凭借他们创造的成果,给他们那个时代打下烙印,使后人永记不忘,继续发生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狂人日记文言小序与正文关系9篇,供大家参考。

狂人日记文言小序与正文关系9篇

篇一:狂人日记文言小序与正文关系

/p>

 迅

 一种思想往往能改变整个世纪的面貌,而某些个别的人物往往能凭借他们创造的成果,给他们那个时代打下烙印,使后人永记不忘,继续发生着有益的影响。

 —— 《 歌德谈话录 》

 鲁迅〔 〔1881 ~1936〕 〕 , 中国文学家、 、

 ______和 和_______。

 。

 原名______, ,字 字______, , 浙江绍兴人 。1918 年5月 月 , 首次用 “ 鲁迅 ” 的笔名 , 发表中国现代说 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 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

 五四运动前后 , 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 集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散 文 诗 集 _______________ , 散 文 集_________________ , , 集 杂 文 集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等 等。

 。1921年 年发表的中篇小说__________, , 是他小说的代表作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

 鲁迅〔 〔1881 ~1936〕 〕 , 中国文学家、 、

 思想家和革命家 。

 原名周樟寿 , 后改名周树人 , 字豫山 , 后改豫才 ,浙江绍兴人。

 。1918 年5月 月 , 首次用 “ 鲁迅 ” 的笔名 ,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 狂人日记》 》,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

 五四运动前后 , 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 《 呐喊 》 、 《 彷徨 》 、 《 故事新编 》 ,散文诗集 《 野草 》 , 散文集 《 朝花夕拾 》 , 杂文集《 热风 》 、 《 华盖集 》 、 《 华盖集续编 》 等。

 。1921年发表的中篇小说 《阿 阿Q 正传 》 , 是他小说的代表作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

 1 、为什么说是“ 狂人” ?“ 狂” 表现在哪些方面?“ 狂人” 的病源是什么? 2、 、“ 狂人” 难道仅仅只是一个病人吗?从哪里看出来? 3、 、“ 吃人” 指什么? 4、 、“ 赵家的狗” 影射什么? 5 、小序的作用?为何要在白话日记前加一则文言小序? 6 、象征主义手法在本文的运用。

 周围的人 :赵贵翁、七八个

 人、最凶的一个、小孩子、 街上的女人、佃户、医生 亲人:大哥、母亲 1 、具体的临床表现? 今晚没有月光;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 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 赵家的狗看了我两眼

 2 、症状小结:

 疯言疯语,极度敏感,胡思乱想,常有错觉、幻想 :

 怀疑周围的人,不论认识与否、不论男女老幼,甚至骨肉之亲的大哥都仇视他,想吃掉他,别人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皆包藏祸心。

 3 、诊断结果 迫害狂

 4 4 、 病源

 现实生活

 历史记载

 狼子村的大恶人的心肝被挖出来用油煎炒了吃;街上的女人要咬孩子;人血馒头治痨病;徐锡林的心肝被炒吃。

 易子而食;割股疗亲;

 易牙蒸子。

 《 本草 》 记载:人肉可以煎吃。

 “ 吃人 ” 的内涵:

 一、被“仁义道德”遮蔽了的“吃人”。

 (1 1 )礼教吃人(2 2 )封建统治吃人(3 3 )愚昧思想吃人

 二、一些人借礼教之名“吃人”。

 三、被“礼教”控制了的人,他们既“吃人”也被人“吃”,而这“吃”与“被吃”,都发生在不知不觉之间。

 闰土、祥林嫂、孔乙己、夏瑜……

 “ 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 ” ;

 “ 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

 ”

 “ 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

 ”

 —— 鲁迅

 这是一种政治机器和愚民思想对人的残害。荼毒生灵最终的指向不仅是统治者的残酷统治和它所赖以存在的腐朽思想的专制,而且是生灵们在长期愚民思想中的沉睡,并由此形成了愚昧的积习。

  他们不仅残害了那些饱受压迫、忍辱负重的下层人民,而且杀害了那些优秀的觉悟者和启蒙者,象夏瑜等人(铁屋子中的呐喊者)。这是一种对人性的泯灭和恶化,是不尊重人,不理解人,是摧残人性的表现。是一种群体的“伤天害理”。从对吃人者的归纳上看,吃人的人囊括了广大的人群,它不是一个,而是一类人,甚至是全体,是人类的共同的恶,这是整个社会的弊病,故拯救人必须从启蒙开始 。

 5 、处方? 打倒“仁义道德”, 打倒家族制度和吃人的礼教, 打倒以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

 狂人的疾病的根源在于封建礼教、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道德、愚昧思想

 6 、读了狂人日记,一位朝鲜作家说:

 “ 最初我们不懂,读几遍,议论几次后,激动地我们几乎要发狂了。那时认识到,鲁迅先生不仅写了中国的狂人,也写了朝鲜的狂人。” ” 狂人真的只是一个病人吗?

 狂人实际上是 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的象征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

 从哪里可以看出?

  1 1 )

 “ 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 2)

 )

 “ 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

 。

 狂人对 “ 吃人者 ” 本质的清醒的认识。

 。

 怀疑传统、研究一切的启蒙者

 3 3 )狂人 “ 踹 ” 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

 通过 “ 古久 ” 和 “ 陈年流水簿子 ”的形象暗示意义, 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保守的传统文化。

 是对于 吃人社会的 “ 经典 ”“ 戒律 ” 的蔑视和斗争。

 4 4 )将来是 “ 容不得吃人的人 ” 是 狂人对未来社会的幻想和规划。

 5)

 )

 “ 我也未必没有吃过妹子的肉 ”。

 。

 这是对 自我反思,充满了自我忏悔 的精神。

 6 6 )

 “ 救救孩子 ”

 把孩子从吃人的封建传统中解救出来。

 为民族的前途忧心如焚而又怀着热烈希望。

 采用 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结合 的创作方法 ,为中国小说打开了一个陌生的审美视界。

 。

 因此,从现实主义的角度看,作品描写的是一个迫害狂患者。从象征主义的角度看,作品描写的是一个清醒的反封建战士。

 象征主义手法在本文的运用还表现在哪里?

 文前的小序,对这篇小说有什么作用?

 1 1 、交代了作者与 “ 狂人 ” 的关系,介

 绍了 “ 狂人 ” 的病症以及 “ 狂人 ” 的日记,说明了小说的形成及其篇名的由来 ;

 2 2 、有了小序,小说 开头就可 直入正题 ,并能使我们 对小说 语言 “ 错杂无伦次 ” ,以及是日记体,却又 “ 不著月日 ” 的 表现方式感到真实自然,易于接受 。

 3 3 、 内容上, 交代写作目的 。

 “ 供医家研究 ” , 一语双关 ,从表面上看,是说把它写出来好让医生研究治疗狂人之症,而实质是要让有志之士研究我国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弊病,探求改革社会,救治中华古国,拯救苦难的中国人民的道路。

 形式上, 小序对小说表现中心思想起了 画龙点睛 的作用。

篇二:狂人日记文言小序与正文关系

06.12.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以后陆续创作出版了1921年发表的Q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小说生动地塑造了一个深刻地揭露和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号召人们起来推翻人吃人的旧制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著名的彻底反封建的新文学作品。它以“”(鲁迅语)而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这篇小说受到俄国小说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的影响。,

 • 1• 2

 1、小说中写到了哪些“吃人”的现象?• 小说中的“吃人”一方面是现实真正意义上的吃人事件,中国封建文化有“人吃人”的文化。不仅在社会上有吃人的现象,而且在家庭中也有吃人的情形。• 另一方面,指封建制度对人在经济上、精神上和肉体上的迫害。• 整个封建制度,特别是封建经济、文化制度是一种“吃人”的制度。

 • “直捷杀了,是不肯的,而且也不敢,…他们大家连络,布满了罗网,逼我自戕。…杀人不见血,在他们的笑声中被杀。”可见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吃人本质的隐藏之深。• 他们“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一翻脸,便说人是恶人”, “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这是对吃人者的本质特征的概括。

 这是一篇白话日记体小说,包括小序和正文两个部分。小说的主人公是日记的“作者”——狂人。小序主要用文言介绍写作的背景和缘起;正文共有13则白话写就的“疯子”的日记,可以分为六部分。

 •• 第二、三则:写狂人认识到社会的所谓“仁义道德”就是“吃人”;•• 八至十则:写狂人希望“劝转”大哥不要“吃人”;•• 末一则:是狂人的呼喊——“救救孩子!”

 • 十三则日记,构成一个艺术整体,•《狂人日记》的这一主题,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崭新的主题。因为这一主题既宣布了旧制度的必然崩溃,又预示了新时代的到来,是五四前夕中国社会生活最强烈的时代音响。

 ••一方面,从作品的叙述来看作品具体写出了他的狂态:1的交往如探视、抚摩都看作是吃人行为的一部分。把“把脉”理解为“揣一揣肥瘠”是混乱的臆想……见月光,从生活逻辑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是荒唐的。……•他把平常人•2三十多年不

 •33: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10:横梁和椽子都在头上发抖;抖了一会,就大起来,堆在我身上。万分沉重,动弹不得;他的意思是要我死。我晓得他的沉重是假的,便挣扎出来,出了一身汗。4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

 ”他们可就跑了。8:我便问他,“吃人的事,对么?”10:可是偏要说,“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 •2:

 •1“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是狂人的信条。废寝忘食,寻根究底,查书本,追溯历史,用自己眼睛观察真相,用自己头脑思考究竟,有一种不弄明白不罢休的精神。2国历史的每一页表面上都是仁义道德,内里却是吃人。•中狂人实际上是一个。这可以从他的思想和行动的种种表现看出来:

 •3狂人“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是对于吃人社会的“经典”“戒律”的蔑视和斗争。劝转吃人的人,大声呼喊。4也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几片肉。他把自己置于全民族一分子的地位,是“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民族的一员,因此也必然受到封建传统思想的毒害。他发出了深沉的自责:“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5最后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要把孩子从吃人的封建传统中解救出来。•醒悟到自己•

 • 狂人是鲁迅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所创造的奇特的内涵深广的艺术形象。狂人的典型意义和《狂人日记》的丰富深邃的思想,正是由后一方面的特征表现的。

 • 作品通过狂人的形象,尖锐地揭示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

 •1鲁迅有意通过“迫害狂”患者的感受,通过他在精神错乱时写下的谵语,从某些“人吃人”的具体事实,进一步揭示了精神领域内更加普遍存在的“人吃人”的本质,从而对封建是社会的历史现象作出了惊心动魄的概括。2的幻觉等等狂人心理的描写和刻画。3一方面是一个真实的患“迫害狂”的精神病人;另一方面,狂人的精神品格,具有时代的先觉者、清醒的启蒙主义者、勇猛的反封建礼教、反家族制度的思想斗士的特征。•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比喻黑暗的长久;第二节“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比喻、暗示中国几千年不变的封建剥削和封建传统文明。而第六节“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象征整个封建社会的黑暗与凶险。•••变态的心理、混乱的逻辑、虚妄狂人形象,4

 •19279425510281932••11

 • 1.《狂人日记》中所塑造的狂人是怎样的一个形象?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何意义?• 2.《狂人日记》“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表现在哪里?• 3.预习艾青诗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分析几个构图的象征意味。• 4.自选一首艾青的诗歌,举行艾青诗歌朗诵比赛。

篇三:狂人日记文言小序与正文关系

      文 学 教 育   年发表的《狂人日记》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成熟的白话短篇小说。茅盾赞其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也因此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开辟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新时代。但就是这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煌煌名篇却有一个往往为人忽视的文言短序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 学 时 良 友  分 隔 多 年 消息渐阙 。

 日 前 偶 闻 其 一 大 病 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 早 愈  赴 某 地 候 补 矣 。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

 记 中 语 误  一 字 不 易 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  通常人们认为序文的作用是交待《狂 人 日 记 》 的 故 事 来 源 引出了小说的开始也交代了故事的结尾。如果序文仅是此等作用  即 中 国 传 统 小 说 开 篇 的 楔子 同样可以用白话文来写。而且序文如果能像正文一样采用白话更能使小说在语体和文体上保持全篇的一致性。但正如现在所见小说的序文用文言文写成正文十三则日记使用白话文叙述。那么鲁迅先生对序文写作舍白话而用文言 到 底 是 出 于 何 种 考 虑 是因为白话语体写作不熟练的缘故仅就后面的十三则日记来看鲁迅先生对白话文的应用已相当熟练完全能够清晰而艺术地讲述《狂人日记》的故事来源。显然这一推论难能成立。《狂人日记》在当时形势下有“命体作文”的意味不使用白话文难推其应有的文化责任。众所周知《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应钱玄同之约写成发表在   年 月《新青年》第 卷第 号上。《新青年》作为中国现代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其创办人胡适、陈独秀均极力主张废文言而倡白话认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以此来建设新文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钱玄同更是提倡白话 文的 悍 将 态 度 尤 为 激 烈 直斥泥古的骈文和散文是“选文妖孽桐城谬种” 。但理论的大肆倡导并未能直接促成当时白话文创作兴起和繁盛的局面。在此种语体激烈论战背景下《新青年》的编辑钱玄同曾与鲁迅先生有过一段密切的交往。二人的谈话内容除了著名的“铁屋子”喻论外钱玄同少不了以编辑的身份要求鲁迅用白话文创作以支持新文学运动。随后写成的《狂人日记》就可以说是一部规定了语体要求的“命体”作文了。从这个层面上讲用白话文写序文更是理所应当。但在实际创作中鲁迅先生对序文写作却是取文言而舍白话。由此看来这不是文言、白话两种语体熟练与否的问题文言序文所起的作用也不仅仅是为了交待狂人日记的故事来源。鲁迅采用文言写作《狂人日记》序文是一个刻意的行为别有深意。本文试图从价值观、叙述视角和阅读接受三个方面来解读《狂人日记》的文言序文的意味。—两个世界两种语体——《狂人日记》里使用了两种—文言和白话这两种语语体——体寓含着截然对立的价值观。在这两种不同价值的观照下小说构造起两个对立的 世界———现实和疯狂。文言文传达出现实世界的声音。在这短短的序文中出现了三个人物来代表现实世界对狂人事件作出评定。第一个是“余” 狂人的中学良友序文的叙述者。依据狂人“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的病中日记判定其“所患盖‘迫害狂’之类” 。第二个是某君之昆也就是狂人的哥哥。为其弟病愈候补发出欣慰之笑并慷慨把其弟病中日记献诸旧友丝毫不谈狂人在病中对他“吃人”本相的“肆意诽谤” 大有“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狂人日记》文言序文的意味于强鉴 赏 者  

       文 学 教 育笑泯恩仇”的意味。第三个是某君之仲狂人本人。然而序文中的狂人已非那个发现“吃人”真相大声呼喊“救救孩子”的疯狂之人他的疯病已经好了并有了候补做官的前程。对于病中日记现在看来“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 摇头之余提笔命名《狂人日记》 。某君之仲曾是狂人事件的当事者某君之昆狂人之兄余狂人昔日在中学时的良友三人皆以常人心态看狂人事件他们的种种举动都出于一个认同狂人确实病过。在文言序文中“疯狂”是现实世界给予狂人的唯一评判。白话文则显现了一个狂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表明了作者所肯定的价值取向。狂人无端地感到自己所见到的人和狗都有祸害自己的意图和倾向。而且听到狼子村的几个人煎炒心肝以壮胆色晚上睡不着觉“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于是断然肯定“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 这是骇人听闻的发现。狂人对“吃人”的恐惧认识也进一步深化。大哥请来为狂人诊治的医生却让他认识到以治病救人为天职的医生从古到今就是吃人的人而且大哥也是合伙吃“我”的人也就是说自己不仅被无血缘关系的旁人吃同时也被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吃。医生的诊治没有使狂人好转反而加重了狂人的恐惧。狂人深刻地认识到所谓文明社会的吃人其实与野蛮的禽兽如海乙那的吃人并无实质性的差别。因此狂人诅咒并决定劝转吃人的人并在想象中模拟劝转一个比“大哥小得远”的年轻人。狂人被迫害的幻觉加重出现横梁和椽子堆在身上的幻觉。但另一方面狂人却把劝转吃人的想法正式付诸实际行动。第十一、十二则日记狂人开始出现亲人— “妹子是被大哥被迫害的幻想——吃了” 被迫害幻想发生了逆转性扩散。然而却又石破天惊地发现原来自己也是吃人的人。最后第十三则狂人在持续扩散的被迫害幻想中发出“救救孩子”的呼救声。然而另一方面却也清晰地表达了一种清醒的绝望   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被瞒与骗的几千年终于由这狂人揭开了盖子用癫狂的话语解构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吃人世界。作者通过对狂人一系列变态心理的描写以猛烈的炮火轰击了传统的封建道德揭露了这种道德是一种“吃人”的道德几千年的封 建史是 一 部 “ 吃 人 ” 的 历 史 。这是对封建伦理道德本质的最深刻的揭露是对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的最深刻的概括。《狂人日记》的正文用“新”白话叙述而序文用“旧”文言写成两种不同的语体隐含着两种截然对立的价值观。白话文中的狂人虽然思维混乱、精神恍惚但他的臆想疯话道出了封建道德“吃人”的本相。狂人的世界看似疯狂但却是个理性的世界作者在此用白话赋予了狂人思考、质疑、说真话的现代意识“从来如此就对吗 ”“没吃过人的孩子还有 ”这显现出新文化、新道德的要求。在文言文叙述的现实世界中狂人恢复了常态。而正是 这 恢 复 了 正 常 的 世 界 的 存—文言序文一经与狂 人所在——谓的疯言狂语对照就凸显出现实世界旧道德、旧传统麻木、冷漠、血腥的非理性来。正常与疯狂经过理性的检验发生戏剧性的逆转。白话新文学、新文化、新道德与文言旧文学、旧文化、旧道德的孰是孰非在白话日记和文言序文的对立中赫然昭显。关于白话与文言之争鲁迅的 态 度 明 朗 而 激 烈  他 曾 说 “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  鲁迅如此激烈而决绝的态度正是对文白两种语体形 式 所 隐 含 的 新 旧 文 学 观 、文化观、道德观的选择。双重视角下被唤醒的双眼序文文言写作的作用还在于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可与正文叙述相比较的审视角度。序文以旁人视角看狂人事件正文以狂人视角自叙感受。一个文本两重视角在此之上还有读者的一双眼睛而这双面对两个叙述视角的眼睛已不能再像以往阅读传统小说那样置身事外、“站在云端看厮杀”来得轻松畅快它在不知不觉中就卷入了文言序文与白话正文所织造的“狂人疯狂与否”的诊断中。这样的阅读如此辛苦但感受又是那样新鲜。序文的叙述者“余”通过一系列行为来证明、强调狂人事件的真实性“偶闻其一大病” 因为仅是“偶闻” 还是难以断定这一 消 息 的 可 信 与 否 。

 “ 适 归 故乡” 则“迂道往访” 得到其兄长的确认“病者其弟” 并“出示日记二册”为证。叙述者“持归阅一过” 发现“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 “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 。接着叙述者又验证了日记的真伪日记“亦不著日月” 且“间亦 有略具联络者 ” 。是日记但不写日月日记有二册但其中语句连贯通顺的却很少可知实乃狂人所做。“惟墨色字体不一” 可知“非一时书” 也非他人杜撰。“余”如此详细且近于繁琐地考证无非是要造成读者信其所讲为真的结果。但在小说正文中狂人对吃人真相的发现、“救救孩子”的呼声以及“我也曾吃过人”的自我怀疑精神又使得读者对狂人“疯狂”的真实性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种怀疑从《狂人日记》发表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之久。不同的叙述视角带来了不同的价值判断。正因为序文与正文对狂人事件的背离叙述唤醒了读者久闭的眼睛不再跟着说书人的视线亦步亦趋。它需要的是聚眸凝视看透这 两 个 视 角 下 隐 藏 的 秘 密 。鉴 赏 者  

        文 学 教 育一贯的听书者突然间要成为故事最后的完成者这是对传统阅读的一个巨大挑战它要求读者不再满足于接受叙述者的解释而应跳出来理性思考这就跟传统小说要求读者接受叙述者权威的解释大相径庭了。顺逆相继———文白对立文学接受理论认为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的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即期待视野。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本文之间常常出现顺向相应和逆向受挫两种情况。阅读中的顺向相应能够唤起读者期待视野中的预定积累让其因旧有经验的重温而快适而逆向受挫则以出其不意的人物、情节等打破读者的期待惯性而遣动读者的想象。  《狂人日记》在鲁迅先生手中就显现出顺向相应和逆向受挫间的关系造成文言序文与白话日记的对立。文 言 小 序 交 待 故 事 的 来—楔子是晚清以来小说的源——通用体例从这个意义上说狂人日记用一个传统的外壳  形式包含了一个现代的故事  正文。从整体的形式上看它是符合顺应晚清以来小说的形式的。作者先用文言的语体、讲故事的传统风格写出序文让读惯了文言文章和传统小说的读者处于默认的阅读习惯状态。小说题目是《狂人日记》 序文里讲的及它所预示的正文果然是一个狂人的故事这让读者产生第一个顺向相应文言的叙述语体让读者在阅读语言习 惯上 产 生 第 二 个 顺 向 相 应 序文对狂人日记出处的娓娓道来并安排了一个狂人病愈候补的喜剧式结局让喜于考据和乐于听团圆故事的传统读者产生第三个顺向相应。至此作者一步步将读者引入中国传统小说经典模式的温软梦乡。读者期待的也只是看作者是否按自己的预设来敷演成篇了。循此思路接下来的阅读就成了一个验证的过程。甚至这期待连 一 点 悬 念 都 可 以 没 有 因为在小说的序文中每次看到了开始就猜中了结尾屡试不爽。在此情景下低俗贬斥的意味也似乎从作品内部冒了出来。而小说在鲁迅先生笔下的发展并未如读者所愿。接下来的十三则日记造成了读 者极 大 的 期 待 受 挫 。

 首 先 语体的逆转。应接不暇的白话叙述代替了文言叙述。《狂人日记》里的白话不同于传统小说中的口语白话文它是用欧美语言的表现形式、语法结构创造的一种新的白话语体即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它是用来表达现代人思维方式、现代人思想感情的语言。这一语体无论给文言读者还是传统白话读者都带来了极大的不适感。其次人称的转 换———第 一人称的自我叙述。这种叙述有别于传统小说中的第三人称叙述和第一人称 讲 述 他 人 故 事 的 模 式 它直接将读者引入了人物的内心深处给读者造成新鲜、陌生乃至恐惧的阅读心理。正如狂人听到狼子村的几个村民煎炒恶人心肝以壮胆色时产生“从顶上直冷到脚跟的恐惧” 读者看到此时也会如临其境产生强烈的共鸣。第 三  传 统 价 值 观 的 逆— “吃人”的发现。读者随着转——狂人的视角逐渐发现中国历史上有吃人的传统现实中有吃人的罪恶是人吃人不仅统治者吃人而且被统治者也吃人。隔壁邻居吃人兄长吃人自己也吃人没有一个人逃脱得了吃人的命运每个人身上都有兽性的遗留。提倡了四千年的仁义道德不 但是掩 盖 吃 人 罪 恶 的 遮 羞 布 更是造成民族吃人传统的黑心毒药。这让 每 一 个 读 者 振 聋 发 聩 又让久以君子自居的国人难以面...

篇四:狂人日记文言小序与正文关系

目标:通过对短篇小说名作的阅读和欣赏, 提高对短篇小说的阅读能力、 欣赏能力, 从而深化对历史、 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拓展胸怀,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1919年“五四” 新文化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反帝反封提倡科学民主反对古文, 提倡白话文

 《狂人日 记》•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开端。

 《狂人日记》 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 第4卷第5号, 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鲁迅语)

 重点• 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的分析•理解狂人形象的特异性及其深刻意义

 •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 但革命果实很快就被袁世凯篡夺。

 随后, 二次革命失败, 张勋复辟, 社会愈来愈黑暗。

 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和思想体系依然如故, 帝国主义仍虎视眈眈, 广大劳动人民依旧处身在水深火热之中。• 1917年俄国十月 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 使对辛亥革命的 失败和国内政治的黑暗感到愤怒、 失望的鲁迅也极为振奋。

 他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 投入了革命的潮流, 向罪恶的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发起了冲锋, 挥笔写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一、 写作背景

 • 作品发表后, 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

 它表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彻底反封建精神, 也显示了文学革命提倡的“文学当以白话为正宗” 的实质,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突出的地位。“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鲁迅自己说, 这篇小说时间:

 1 91 8年5月辛亥革命失败, 封建势力顽固

 • 格式特色“日记体”“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寓热于冷” 的风格所以, 茅盾说:

 当时“还没有第二个同样惹人注意的作家, 更找不出同样成功的第二篇创作小说” 。

 • 提问:

 作者写的这段小序, 对这篇小说来说, 在写作上、 内容上有什么作用?小序:小序主要用文言介绍写作的背景和缘起

 一、 在写作上• 1、 交代了 作者与“狂人” 的关系, 介绍了“狂人” 的病症以及“狂人” 的日记, 说明了 小说的形成及其篇名的由来;•2、 有了 小序, 小说开头就可以省掉对“狂人” 的有关情况(他是谁, 得了什么病症,结果怎样等)

 的许多交代, 可以直入正题,并能使我们对小说的语言“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 , 以及小说既是日记体,而又“不著月日” 的特殊表现方式感到真实自然, 易于接受。

 二、 在内容上,•1、 交代了 “狂人” 所患病症系“迫害狂” 。对整篇小说具有提示作用:2、 交代了 作者的写作目 的因而, 小序对小说表现中心思想起了 画龙点睛的作用。。

 “供医家研究” , 语带双关, 从表面上看, 是说把它写出来好让医生研究治疗狂人之症, 而实质是要让有志之士研究我国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弊病, 探求改革社会,救治中华古国, 拯救苦难的中国人民的道路。

 • 文言文代表现实世界的声音, 而白话文则代表了一个狂人的内心世界的声音《狂人日记》 运用了两套文本•这两个不同的文本, 反映了 两种语言空间, 也就是新旧文化的对照。

 • 正文共有13则白话写就的“疯子” 的日记小说的主人公是日记的“作者” ——狂人

 找出文中表现狂人“狂” 的地方• 言语• 行为• 思想狂人是真狂还是假狂?

 确实是个疯子• (1)

 变态的心理。(2)

 混乱的逻辑。(3)

 虚妄的幻觉狂, 一方面是由于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某些特征, 更重要的一方面却是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部分前提省略的做法, 造成了三段论的不成病症:他把平常人的交往如探视、 抚摩都看作是吃人行为的一部分。

 如“一路上的人, 都是如此。

 其中最凶的一个人, 张着嘴, 对我笑了一笑, 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 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 将别人善意的“笑” 理解为暗藏杀机的吃人者的表面文章, 完全背离了正常生活的心理轨道。见他, 已是三十多年; 今天见了, 精神分外爽快。

 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 然而须十分小心。

 不然, 那赵家的狗, 何以看我两眼呢? ” 三十多年不见月光, 从生活逻辑来说是不可能的, 因此是荒唐的。

 “他”与“赵家的狗” 没有必然的联系, 那狗看“我” 两眼更是与“我” 不相干, 但狂人却将他和“那狗” 与“我怕” 与“月光” 的不见都联系了起来, 组成一个三段论。

 这种将狂人在这种变态的心理下, 正常的逻辑必然会被打破, 这就造成了逻辑的混乱。

 “我不立。

 (狂人即疯子, 是生活在幻觉世界中的人。“我想:

 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 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 只有二十年以前, 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 踹了一脚, 古久先生很不高兴。

 …….”“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

 不狂• “凡事须得研究, 才会明白” ——怀疑传统,研究一切的启蒙者的思想特点“狮子似的凶心, 兔子的怯弱, 狐狸的狡猾” ——对“吃人者” 本质的认识在“歪歪斜斜的每叶都写着” “仁义道德”几个字的历史的“字缝里” , 看出了“吃人” 两个字——封建礼教实质的认识, 荒诞的逻辑中自有逻辑的合理性

 “踹” 了 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斗争矛头直接指向了保守的传统文化• 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 ,变“吃人” 社会作为已任, 试图改变周围的“吃人的人” ,对未来社会的幻想和规划我也吃过妹子的肉吧 ———对自我的估价和反思, 也是对自己前途的绝望。

 充满了自我忏悔的精神---把改

 “救救孩子” ——为建立新的社会而进行的实践性探索不狂” , 他“超前” 的思想认识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他说出了当时的人们不敢说或者是还没有说出的振聋发聩的话。狂人实际上是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礼教、 反封建家族制度的启蒙者。

 狂人形象所具有的“狂与不狂” 的两重性• 狂人的“狂” , 一方面是由于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某些特征, 更重要的一方面却是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 狂人的“不狂” , 则在于他“超前” 的思想认识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并且被历史所证明是正确的, 只是他说出了当时的人们不敢说或者是还没有说出的骇人听闻的话。

 狂人的形象1、 战士说2、 狂人说3、 狂人兼战士• 狂人是一个兼有病狂与清醒双重特征的反封建战士的形象。通过象征和暗示, 从作品字里行间所传达出的信息中, 我们可以发现, 狂人实际上是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礼教、 反封建家族制度的启蒙者。

 是什么诱使狂人发现“吃人” 这一现象的呢?• “月光”月光照亮了狂人所处的时代和社会,使他有所觉悟, 然后引起了精神的愉悦,开始发病了。

 在现实意义上, 他是被众人认为“发了疯了 ” , 但在精神层面上却由此觉醒, 成为一个启蒙者。

 狂人感到恐慌和紧张的根源是对“吃人” 这一现象的发现。

 狂人从身边和历史上看到了哪些让他感到震惊的事实呢?• 1、 身边的见闻感受2 、 对历史追本溯源。3 、 遭遇的“吃人” 的威胁和对将要“被吃” 的恐慌

 哪些人在吃人 ? ? ?• 1、 大哥。2、 陈老五和何先生。3 、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 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 也有衙役占了 他妻子的, 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

 吃人的人囊括了 广大的人群, 它不是一个,而是一类人, 甚至是全体, 是人类的共同的恶, 这是整个社会的弊病, 故拯救人必须从启蒙开始。

 吃人者采取了 怎样的方式? ? ?• 1、 仁义道德的表面文章, 这是社会上吃人的方法。2、 愚民思想中的孝悌观念, 这是家庭伦理中吃人的方法。3、 巧立名目找口实:

 “发了疯了 ” 。

 一个社会和家庭都能够接受的妙法。4、 历史的因袭, 毫无原因, 无须原因, 只是有前例。

 “也许有的, 这是从来如此……”

 什么吃人? ? ?• (1)

 礼教吃人;(2)

 制度吃人;(3)

 政治统治吃人, 愚昧思想吃人(4)

 文化吃人……

 认识到“吃人” 的意义• 这是一种政治机器和愚民思想对人的残害。

 荼毒生灵最终的指向不仅是统治者的残酷统治和它所赖以存在的腐朽思想的专制, 而且是生灵们在长期愚民思想中的沉睡, 并由此形成了愚昧的积习。他们不仅残害了那些饱受压迫、 忍辱负重的下层人民, 而且杀害了那些优秀的觉悟者和启蒙者,象夏瑜等人(铁屋子中的呐喊者)

 。

 这是一种对人性的泯灭和恶化, 是不尊重人, 不理解人, 是摧残人性的表现。

 是一种群体的“伤天害理”

 • 作品通过塑造狂人形象, 表现对封建传统的大胆怀疑和批判精神, 也表现出严格的自审精神, 寄希望于未来, 发出“救救孩子” 的呼声。

 狂人是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叛逆者形象, 是清醒的启蒙主义者形象。•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狂人日记》 思想上的深刻性和对民族现状和前途的“忧愤深广” 的特色。

 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结合。实写人物, 构成小说的骨架、 血肉; 虚写寓意, 构成小说的灵魂 . 作品真实地描写了一个患“迫害狂症”者的故事, 人物和环境都具有真实性。

 同时作者运用了 象征和暗示等手法, 赋予人物和环境以象征意义。___为中国小说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 完全陌生的审美视界。

 • 运用日记体形式; 以心理描写为主, 是变态的心理描写; 简练的白话语言。•小说给人一个全新的感觉 , 这“新” 表现在

 “表现的深切, 格式的特别”1、 语言新——白话2、 结构新——日记3、 人物新——疯子4、 手法新——象征

 • 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对人物可以不作详细交待, 主人公可以无拘无束地抒写自 己的内心感受、 情感波澜、 意识流向•更有真实感•叙述方式第一人称• “迫害狂” 作为叙述主体

 小说内容• 线索以“狂人” 的病情发展为线索,•描绘对象以他意识内容为描绘对象,逐层深入地揭露了封建道德的残酷性与虚伪性, 揭露了这种道德是一种“吃人” 的道德, 几千年的封建史是一部“吃人” 的历史。全文以现实和象征相结合的手法写成,狂人的意识流动分三个层次:一是感到赵贵翁和路人都是“吃人” 的人, 都要吃他;二是知道大哥也是“吃人” 的人, 也要吃他;三是怀疑自己也在无意中吃过人。

 狂人日记蕴含的主题意义• 第一, “吃人” 主题。《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 中说《狂人日记》 “因为表现的深刻和格式的特别, 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

 其意在暴露礼教等家族制度的弊害。

 ”“吃人” 主题有两层含义:A、 精神虐杀《狂人日记》 中有这样一段话:

 “从来如此, 便是对? ” “从来如此,总之你不该说, 你说便是你错。

 ”B、 肉体吃人《本草纲目》 中记“人肉可以做药引, ” 因此《狂人日记》 中“狂人” 见大哥带来给他看病的医生, 也有吃人的欲望, 因其祖师爷早有记载。在鲁迅看来, 一部文明史就是一部吃人的历史。

 第二, 文本结构。• 小说从语言上分为两个世界:小序:正文:“五四” 时期正处于这两个世界的交结点上。

 其实, 《狂人日记》 是对“五四”文白之争的隐喻世界。文言 → 理性 → 秩序 → 和谐→ 死亡(结果)白话 → 疯狂→ 混乱→ 冲突 → 新生(结果)

 《狂人日记》 的思想性•在这篇白话文小说中, 亲情、 友情全都变成了泡沫, 血淋淋的社会里, 人性与人权化蝶而飞, 笼罩着人们的只有腐败、 冷漠无情。

 鲁迅把日记与精神病病人的内心独白结合在一起, 表达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 表现出鲜明的启蒙思想特征。

 鲁迅看透了社会的黑暗, 对埋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封建思想感到悲愤, 不满缺少道德与仁义的社会风气,把社会中打着"仁义道德"招牌、 实质是一副虚伪的面具、 是丧失理智的限制通过一个"狂人"的日记展现在人们眼前, 痛斥了现实社会, 体现出鲁迅对社会的愤怒、 不满、 焦虑以及希望, 字里行间透露的林林种种都是鲁迅先生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使人深思。

 •是现代文学的第一篇小说, 这篇和果戈理短篇同名的作品发表于五四运动前一年, 描写了一个“迫害狂” 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

 鲁迅利用早年获得的医学知识, 以严格的现实主义态度, 使社会生活的具体描写结合狂人特有的内心感受,艺术地贯串在小说的全部细节里, 狂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疯话, 但是狂人说的话里又包含着许多深刻的真理。

 • 小说选取狂人为主角是一个十分精心的安排。

 在黑暗势力陈陈相因地压在人们头上的那个社会里, 一切都已经习惯,一切都视为当然, 鲁迅有意通过“迫害狂” 患者的感受,通过他在精神错乱时写下的谵语, 从某些“人吃人” 的具体事实, 进一步揭示了精神领域内更加普遍地存在着的“人吃人” 的本质, 从而对封建社会的历史现象作出惊心动魄的概括。

 借实引虚, 以虚证实。

 小说的艺术构思是巧妙的。

 《狂人日记》 发表后, 由于它所表现的忧愤的深广和批判的犀利, 使许多读者耳目一新, 当时吴虞还据此写了论文《吃人与礼教》 , 足见其影响的深入与广泛。

 这篇小说是向封建社会进军的第一声号角, 以前所未有的彻底的精神, 反映了中国革命已经进入新的阶段的历史的特征。

 •《狂人日记》 的独创性主要表现在大胆采用写实与象征相调和的方法.象征和理想的紧密交融,象征又做到含蓄和明朗的和谐统一,也是<狂人日记>的突出特点.小说充满深切的哲理意味,使心理刻画具有凝重深沉的格词.对鲁迅自身的灵魂袒露和潜意识的表白,也是值得人们深深品味的一个特点.<狂人日记>采用日记体,各个章节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形成一个完美无缺的整体.从艺术风格的角度而言,<狂人日记>树立了时代性和民族性相统一的楷模.

篇五:狂人日记文言小序与正文关系

18 年 05 月上青春岁月1鲁迅早期的小说《斯巴达之魂》的正文前有一段情绪激昂的文字,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鲁迅早期浓重的爱国主义热情,呈现出的是真情实感,再看《狂人日记》和《阿 Q 正传》,虽然表面上符合序的规范,写明正文的背景、写作原因,但是却加入了一个虚构的叙事者的角色,打破了传统的框架,目的是为了反传统。《狂人日记》中的序与日记构成了反讽结构,序与日记内容在叙述和格式上都形成了矛盾和对立,序对日记内容的颠覆,起到了增强日记叙事价值的作用,这是理解日记深刻内涵的重要途径。一、序的反讽性1、《阿 Q 正传》的序的反讽在序的开头鲁迅就提到了立言的问题,在封建制度中,人是没有真正的独立性的,立德、立功、立言都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正是这种企图“不朽”的心理,使得封建统治难以真正瓦解。而鲁迅为阿 Q 作传不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不是引文个人功绩,也不是为了流传后世,就像在序中所说的:“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鲁迅不是立言之人,阿 Q 不是不朽之人,而写出来的传也不是不朽之作,在序的开头,鲁迅就强调这是一篇“速朽”的文章,而在序的结尾,他又提到能寻出许多新端绪来的时候,“《阿 Q 正传》到那时却又怕早经消灭了”。这里用文章的“速朽”来对传统的“不朽”进行了批判。然而鲁迅认为做这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就感到万分困难了。”第一便是文章的名目,在传统儒家看来,名不正则言不顺,然而实际情况是繁多的传的名目与阿 Q 都不合,作为一个备受压迫的无名之辈,他并没有立名的基础,因此在传统观念看来,鲁迅为阿 Q 作传是无聊可笑而又荒唐的,但是鲁迅提到要给阿 Q 作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这是对传统的正名的一次悖反,而且从“闲话休题言归正传”中取出“正传”两个字作为名目,和传统的正传同名不同实,这种做法冲破了传统的正名的束缚,冲击了封建等级制度,用为无名之辈作传的实质去冲击腐朽传统的正名。2、《狂人日记》的序的反讽相比于《阿 Q 正传》,《狂人日记》的序十分简短,主要交代了写出正文日记的原因,一般第一次读《狂人日记》并不会“对序给予足够的关注”,因为如果没有这篇短序,小说的正文内容也不会受到影响,但是在读完正文后,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序,会发现小说正文和序的文体不一样,《狂人日记》的正文是白话文,而序却是文言文,而且,序提到了正文日记的作者在写下这些日记的时候是一个未康复的狂人,也就是说日记的内容是不真实的,这样的日记除了博君一笑似乎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他说的不过都是写疯话,序中他已经恢复到了正常人的状态,这样两种精神状态是对立的,是矛盾的,因此,序与正文形成了两种叙述方式,在序中,是康复后的感受,对日记的真实性进行了否定,在日记中,是狂人的感受,这两张叙述方式和文体形成了鲜明的对立,两者产生了明显的断裂,两者的矛盾在整体上形成了反讽的结构。《狂人日记》中的反讽是多重的,复杂的,序对日记进行了压制,狂人自以为发现了吃人的真相,但是实际上因为他的发现,他被社会当成了异类,同时,序的内容也对日记造成了冲击,小序由文言文写成,相对于日记,整个内容表现出麻木、保守的特点,对日记思想十分不屑,认为都是“荒唐之言”,日记的强烈的情感冲击了序,在这里,这两种观点的冲突,造成了反讽的效果,狂人的内心是充满激情的,他对历史社会有了新的理解和判断,但正是因为对公认的社会常理的批判,使得他不被社会所理解,甚至被当成了狂人。序和日记之间的多重反讽不仅成功表现小说“吃人”的主题,而且更加深化了“吃人”这个主题,同时表现出所谓的“狂人”面对社会黑暗现实时不真实甚至是疯癫的感觉鲁迅小说中的序——以《阿 Q 正传》和《狂人日记》为中心□ 滕

 丹(山东大学文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摘要】序在鲁迅的作品中是一种重要的文体形式,在《狂人日记》和《阿 Q 正传》中,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这两篇文章中,序的写作传统被打破,增加了反讽的意味,为全文的核心内容打下了基础,通过对这两篇序的分析,我们将探讨序的手法下的深意,突出序在文章中的作用。【关键词】鲁迅;序;《狂人日记》;《阿 Q 正传》;反讽以及因为这种发现而使自己陷入危险境地。二、序中所包含的复调1、《狂人日记》中的对话在序和日记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狂人日记》呈现出了两种思想的对立,同时“狂人”的身上也存在着对立,与世界和社会的对话,对于狂人来说也是“劝转”,但是“劝转”的失败和意外发现自己吃人事实使他崩溃了,因此这种寻求支持的努力使自己处于被另一个自己所反对的同一性同化的境地,在所谓的正常人的世界里,要加以救治的是这个“狂人”而不是“正常人”,异类最终被同化,因此,日记中的白话文被当成了疯言疯语,而在序中被治愈的狂人去某地候补,两者之间的对话与对立共同表现出了中国现代启蒙者在自己的文化环境中孤立无援、出路渺茫的危机感和令人担忧的历史命运。在小说中,因为引入了一个客观的叙事者“余”,使我们在看日记正文的时候,带着审视的态度,因为序中说道这是狂人所写,所以我们在读正文的时会带着这种观点去看狂人的疯癫,但是读完后再看序,我们会发现两者之间的对话,在序中提到了“余”整理日记的目的是供“医家”研究,研究并非直接下结论,说明序中的“余”对日记的内容并不是完全否定的,而且“余”挑选的日记内容是“间亦有略具联系者”的,挑选的内容正好组成了“吃人”的主题,可以说“余”与狂人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尽管序是用文言文写成的,但是“余”的身份并不是完全是旧的,文化身份是向着“新”的方向的,序的形式与表达内容,加以狂人的日记,构成了新的对话。2、《阿 Q 正传》中的多重视角在《且介亭杂文》中谈论《阿 Q 正传》时,鲁迅写道:“我的方法使在使读者摸不着在写自己以外的谁,一下子就推诿掉,变成旁观者,而疑心到像是写自己,又像是写一切人,由此开出反省的路。”在序中,阿 Q 无姓名、无籍贯,就像是身边的人,为身边的人作传,会疑心这个人就是自己,因此序成为了对话中的他者,成为了一个参照,具有了人类的普泛性。在序的开头鲁迅提到“我要给阿 Q 作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而且还以玩笑的口吻戏谑阿 Q 的传记与传统的传的名目完全不符,而随着正传叙事的深入,小说变成了第三人称,而序中的“我”就逐渐消失,用第三人称的视角讲述了阿 Q 的故事,对叙事者进行了更替,因此在正文中可以写到阿 Q 对于革命的想法:“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这种阿 Q 内心的自我想法是序中的“我”所无法表现的,因此随着小说的发展,阿 Q 的内心世界逐渐显露,“我”已经不能完整地展现阿 Q 的内正在想法,因此转换为第三人称视角,也正是这种转换,带给了读者更多复杂的感受。《阿Q正传》的序通过反讽,为无姓、无名、无籍贯的阿Q作传,批判了“不朽”,打破了立传的传统,以玩笑的口吻抨击了封建传统观念,《狂人日记》通过序与正文的对立,用反讽的手法批判了封建传统制度,揭露了“吃人”的社会现实,如果直接叙事,就不能达到这样成功的效果,序的运用使鲁迅的作品更加深刻、巧妙,也更加完整地做到了封建传统的批判。【参考文献】[1] 鲁

 迅 . 鲁迅小说全编 [M]. 北京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6.[2] 范

 飚 . “却”字引起的思考——关于课文《白莽作〈孩儿塔〉序》[J]. 语文学习 , 2015(01).【作者简介】滕丹(1997—),女,汉族,山东烟台人,山东大学 2015 级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万方数据

篇六:狂人日记文言小序与正文关系

万方数据

 第5期何敏:

 《狂人日记・序》 的解读6 3里, “余” 以狂人兄弟的好友身份, 公布“被发现的手稿” ——米兰・昆德拉认为“被发现的手稿” 是作家借以确定小说真实性的技巧之一——兼及狂人的发病和病愈候补的结局, 使故事获得叙事上的完满。

 然而当我们依然带着对“余” 的信任接近狂人的世界时, 却很快陷入二难境地:

 “字面上的狂言蕴涵着格言式的历史文化的哲理” , 使我们不得不对狂人形象的现实性提出经验上的质疑。

 事实上文本对序的颠覆已隐藏在序的自身, 再回到序的阅读就可发现, “余” 的叙述被割裂成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层面:

 显性层面上是用传统的伦理的话语, 它以嘲讽的口吻将日记定为一出真实而可笑的滑稽戏; 另一隐性层面是站在反传统的立场, 话语间有肯定、 同情、 悲怆的声调并否定了显性话语。

 这一意味的渗透。

 需仔细分辨。

 辨析的关键是对序的语体和狂人形象设定两大问题的重新体认。首先, 来看序的语体。

 不少研究者都注意到序与正文在语体上的区别( 文言, 白话)。

 时值19 18 年, 胡适倡导的白话文运动虽尚未取得最后的成功, 但19 17 年2月 白话诗的出现已显示了创作上的先声。

 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由一段文言小序引渡, 并打上“狂人” 的名目, 从接受学的角度讲, 使语体革新带来的震撼力减退了两层, “前元古人的文艺作品《狂人日记》 意识遂悄悄地闪了过去, 不曾在‘文坛’ 上掀起了显著的风波” 口]( …’ 。

 然而语体的交替不光是叙述接受策略的考虑, 还隐藏着一种文化批判态度, 正是它颠覆着序的表层叙述, 生成了两种声音。

 换句话说, 在作家的主观意图中, 从白话小说选择文言小序的一刻起, 序就注定作为一种被消解和否定的姿态而存在。它申明的不是真实, 而恰恰是不真实。

 当然, 读者对此的领悟必须是建立在对现代语言观的了解上。对语言本质的认识:

 从理性工具到作为某种文化机制沉淀的独立存在, 是现代语言观的一个重大转折。

 它拆除了“语言可驯服于人的指示” 这一传统神话, 阐明采用一种语言, 是以无形的接受和支持它所具有的一套概念和价值标准为前提的。

 人只能在一个已被定义好的符号系统里感受、 思维和表达, 就此逐渐形成整个的心性。

 在这一意义上说, “文不尽意” 的说法固是反映了个体思维的独特性和无限性, 但也同时暗示了它最终仍是思维和语言的磨合, 在既定的表达方式内做出选择以实现社会价值。

 所以语言的根本寄存在集体无意识中, 在某种种族文化中, 并充当着这些集体无意识、 文化的最佳维持者。

 巴赫金指出:

 “语言, 这是世界观。

 它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 社会性的。

 它们决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和阶级斗争的实际, 它渗透着评价的理论体系。

 ” H 1鲁迅曾赞同高本汉对文言的比喻, 他说:

 “中国文字好像~个美丽的贵妇” , “美丽可爱而无用的贵妇的‘绝艺’ 就在于‘插诨’ 的含混。

 ” f 5]‘n 7 ” 可见文言除不利于思想的传播和交流, 背离了语言的实用功能, 更重要的是, 它“贵妇”的立场。

 “贵妇” 代表着的是上流社会的文明, 而这一文明形态带有太多传统中腐朽、 滞后的沉渣, 它对民众的蔑视和控制欲是同时的, 直接导致了人们文明程度、 智力和思  万方数据维的不足, 而且从本质上与新文化发起者们关于人的解放、 个人价值发现等现代社会精神格格不入。

 它所赖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已演化成反人道的“道德畸形” 和“文化野蛮” 。

 价值标准为满足少数上层者的利益, 充满着封建性、 专制性和狭隘性的特征。

 如果看到语言后面的文化问题, 就不难理解, 从白话文运动到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的思想启蒙中, 语体革新为何成为最初的一环。

 胡适、 钱玄同、 鲁迅等人的语体变革, 从外因看是寻求文与言的统一,促进现代性文学的发展; 但内因却缘于对语言和世界观关系的朴素意识。同理, 如果以鲁迅的语言观为观照点, 具体看小说文本, 序的文言语体实际暗示了诸如“病” 、 “迫害狂” 、 “愈” 、“荒唐之言” 等语汇得以成立的价值体系。

 这个体系自身已临近崩溃的边缘, 更是新的文化道德竭力颠覆的对象,一篇新小说对它的引入, 就有对整套语汇概念、 判定隐晦修正的意味。

 它不但使《狂人日记》 由一出喜剧性展示演化为悲剧的范畴。

 因为根据鲁迅的理解, 悲喜剧的界定上建立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 在两种价值体系的隐层交锋里, 真, 假、 悲, 喜的界线被模湖了; 更重要的是它构筑的对序的否定性阅读至少引出了三种存在辩驳意味的探讨:

 1.就作家对序的设计看, 有关于看待传统的态度问题。

 文言是白话发展的障碍, 但它又为白话小说的顺利出场提供了“保护” ; 鲁迅拒绝文言自鸲作, 又在写作中体现了他深厚的古文修养。

 这从另一方面说明, 在对传统文学的审视中, 也要做“道” ( 价值观、 体制)和“器” ( 技法)之分。

 2. 就“余” 的暖昧身份和与作家关系的问题。

 “余” 的行为体现了文化守成主义和文化激进主义的矛盾。

 我们不妨先从“余” 的一些话里寻找一些端倪“问亦有略具联络者, 今撮录一篇……惟人名虽皆村人, 不为世间所知, 无关大体, 然亦悉易去。

 ” 话语中隐含着“余” 对日记的截取、 修改的意思。

 这个“第二作者” 用文言的语体写序, 在字面上充满了对“迫害狂” “病” 的肯定, 恰似卫道士姿态。

 但在对小说的再创作中, 他又保留了日记的白话语体, 并将村名定为极富象征意味的“狼子村” ; 兼及联系到曹雪芹以“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来论及批阅十载的《石头记》 和“余” 以“荒唐之言” 评价已被重编的日记, 都体现了“余” 文化激进主义的暖昧态度。

 他表明的恰恰是文本从本质上也不再是篇纯粹的“狂人日记” 了。

 3. 狂人的“狂” 真实性及其结局可信度的问题。

 他由狂态而“愈” 的结局, 既可看作是对常态和旧规则的妥协和皈依; 也可能仅仅是“某君” 的一种托词, 而实际因仍处“狂态” 中被排除在文言世界的详录之外。由此延伸, 可着重讨论一下“狂人” 这个语词选择的特殊意义。

 每种语言中都存在两个大的物性范畴:

 人和非人( 物)。

 它表明了人对自身高贵地位的标榜。

 当人以万物之灵长自命高于自然之物时, 人类社会也脱离了原始自然界, 成为遵守特定理性准则的实践活动群体。

 这个群体中又有特殊的一群:

 狂人、 小丑和傻瓜, 他们因精神、 智力与生存性质诸方面不和于现存社会规则, 被排除于民众生活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 )0 2年lO 月之外。

 他们具有人的形体, 人的行为功能, 却丧失了作为社会人的权利和价值。

 当常人怀着怜悯或厌恶议论一段“疯言疯语” 时, 固然免除了异常者对其行为、 话语负有的。责任, 使他们的话语在主观表述过程中没有受到侵犯; 同时却强制剥夺着话语涵盖的真实意义, 使话语价值为零,在事实上将异常者置于失语者、 被禁者的地位上。

 所以异常者处于人与非人之间, 他们一旦被剥落了人的形体, 就将遭到同类( 常人)肉体上的残杀。

 一些现代派作家笔下的人变成大甲虫、 犀牛或毛猿, 就不能避免悲剧的命运。这样实把常态世界对异常个体精神上的压制坐实化了。尽管如此, 狂人、 傻子和小丑仍屡见不鲜地活跃于小说、 戏剧中, 在“反对封建环境和恶劣常规的斗争” 里, “作为揭露的力量而同它们( 巴赫金指为封建制)相抗争的……是小丑讽刺模拟式的嘲弄, 是傻瓜心地忠厚的不解。

 "【6]‘脚’ 巴赫金注意到小丑、 傻瓜的形象功能, 论证了作家如何借这类异常者的话语权来呈示危险的反统治阶级意志的主题。“狂人” 形象未曾被提及, 表明虽同为异常者, 同为正统文化的反叛者, 他又是与小丑、 傻瓜在反叛的意志和手法上有所区别。巴赫金的论断主要以对< 巨人传> 为代表的有民间文化精神作品的分析为基础。

 民间文化对官方的抵抗往往具体到某一种政策, 而且常常在手法上显示出底层的有滑稽意味的智慧, 如表演式的夸张摹仿、 粗俗浅白的歌谣俚语。

 作家必须从知识分子立场进入到民众世界中, 怀着对这些底层智慧、 话语的尊敬来完成作品。

 他可选取、 呈现或模拟性地创造一种民问话语形式, 却不能操纵。

 所以庞固埃最终摆脱了拉伯雷, 堂吉诃德不太顾及塞万提斯, 他们迅速并坚定地拥有了自我意识和行事规则, 说的是地道的小丑、 傻瓜们的话。

 “狂人” 的原型却不来自于民间, 它更多的隶属知识阶层本身。

 如果从中国的接舆、 嵇康、 阮籍、 康有为、 章太炎、 孙中山到外国的布鲁诺、 达尔文、 尼采、 拜仑一一来看, “狂人” 对制度、 常规的反抗, 不是出于反个人压迫的朴素本能, 更有渗透、 审视和积极主动的变革思考。

 他们凭借的也不再是言语上单纯的反讽和讨巧。而是才学支持下的凛然演说和积极行为。

 鲁迅说:“他们大抵有几分天才——照N o rd a u 等说, 也可说就是几分狂气, 他们必定自己觉得思想见识高出庸众之上,又为庸众所不懂, 所以愤世嫉俗渐渐变成厌世家, 或‘国民之敌’ 。

 但一切新思想多从他们出来, 政治上宗教上道德上的改革, 也从他们发端。

 ” [ , ]( ㈨可见先觉者、 改革家的意义更多的凝于“狂人” 身上,也早蕴涵在塑造“狂人” 的作家精神世界里。

 “狂人” 的诞生既包含着作家对自身乃至本阶层使命和命运的观照, 就令他可自如地操纵人物, 让狂人与他达到最大程度的契合, 使狂人话语变成自我的思想宣言和呐喊。

 这样小说就由客观性的人物塑造, 事件叙述转为主观性的自我表现和渲泄, 有了表现主义和主观抒情的特质。

 当然, 这只是“狂人” 提供的一种写作可能, 这个可能是否实现, 多大程度的实现还取决于文本正文。总之, 序的世界里布满着不稳定的因子, 它提供的是开放式的阅读和想象空间, 具有复调小说的多种声音。

 而在新的意义层中, 作家有可能借助狂人的话语权将“狂言疯语” 的现实主义小说之语引到充满主观叙意的诗人之语的道路上去。

 事实上, 在正文的写作中, 狂人话语的叙述成分不断被思辩和象征话语所颠覆, 鲁迅在狂人的体验中发出的是自己, 甚至整个新文化群体的呐喊, 将序的可能性变成了现实。[ 参考文献][ 1]鲁迅. 致许寿裳19 18 年8 月 20 日[ A ]. 鲁迅书集集( 上)[ M ].[ 2]鲁迅.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集・序[ A ]. 且介亭杂文二集[ M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 9 5.[ 3]李宗英。

 张梦阳编. 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 c ]. 中国社会出版社, 1981.[ 4 】

 巴赫金. 长篇小说的话语[ A ]. 巴赫金. 小说理论[ M ].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5]鲁迅. 准风月 谈[ M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 9 5.[ 6 ]巴赫金. 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 A ]. 巴赫金. 小说理论[ M ].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 9 8 .[ 7 ]鲁迅. 随感录三十八[ A ]. 吴中杰编. 吴中杰评点鲁迅杂文[ 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 0 0 .[ 责任编辑:

 傅安辉]  万方数据

篇七:狂人日记文言小序与正文关系

《狂人日记》的两个基本问题探讨

 众所周知 《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也是标志着文学由白话文对文言文的取代之第一声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声春雷。对《狂人日记》的分析和研究是在鲁迅研究历史上延续最长争论也最为激烈的分支之一。而对《狂人日记》的研究也正如对《阿 Q 正传》的研究一样牵涉到文学、美学和社会学等各个领域的理论问题。在此我就两个在《狂人日记》研究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问题试作一番分析。

 一、“小序”的意义 在小说正式开始以“日记”的形式出现之前有一段以文言文写的“小序”即是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校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所知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其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记中语误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

 在这一序文中我们可以大抵了解到一些故事发生的背景和情况因此按照巴特的解构观点我们可以认为这篇序是为了增加故事的真实感。而在“狂人学史”上也确有学者提出过这一见解。萧新如的《〈狂人日记〉四题》中针对这一序言说“‘前言’和‘日记’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我们据以分析狂人形象的全部材料应该是狂人的‘日记’而不是作者的‘前言’。其次因为作者写这一‘前言’的目的主要是用它来烘托作品的真实感 用以证明‘病好’的‘候补’只是一种艺术手段没有追究的必要。

 再次‘候补’一句完全可以理解为悲剧结局的反说„„”萧文的观点有其正确性但是另一方面我却并不苟同萧文所认为之“没有追究的必要”云云。这是因为我们显然可以感到的是在“小序”与“日记”之间有着极大的断裂感而这种感觉可以说是构成了一种结构上的“反讽”我想无论是谁在当初阅读时一定会有这种强烈的感受而这其中的隐喻我是指“小序”和“日记”之间的隐喻意而不是“狂人”意象的隐喻意义这一点当不能混淆也给人深刻的启示。

 2 在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狂人日记》的创作背景。首先关于这篇小说的成因想必诸位已是非常知晓的但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鲁迅在当年答应钱玄同写作之时并不如以后一些研究家认为的那样已有了什么“阶级论”的观点相反他还是处于认为自己究竟“不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因此在与钱玄同的对话中鲁迅指出“惊醒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而在钱玄同的劝说下鲁迅这才认为“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从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这篇白话文小说中鲁迅是带有一种压抑着的悲观情绪的一定要指出这一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明白“小序”的安排在结构上的深层意义。

 然后再让我们来看一下鲁迅对《狂人日记》的看法。在鲁迅致许寿裳的信中论及本篇时说“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此种发见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在 1919 年 4 月 16 日致傅斯年的信中说“《狂人日记》很幼稚而且太逼促照艺术上说是不应该的。我自己知道实在不是作家现在的乱嚷是想闹出几个新的创作家来 ——我想中国总该有天才 被社会挤倒在底下 ——破破中国的寂寞。

 ”又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针对此篇的创作时说它“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却比果戈里的忧愤深广也不如尼采的超人的渺茫。”我们注意到“忧愤深广”这四个字是了解本篇小说的关键词可以说是解读“狂人”意象的钥匙。在明白了《狂人日记》的创作背景及作者本人的看法之后再来解“小序”的作用和意义就能有比较可靠的结论。

 普遍认为《狂人日记》的主旨是在抨击封建礼教而鲁迅自己也说出了主旨。因此“小序”极具象征意义地以文言文写成也就很容易让人明白这代表着作者着力批判的封建礼教。不但文中“吃人”象征着封建礼教而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就在序文中人们也可感受到此中的矛盾“小序”俨然已代表了封建礼教然而作此序者显然是个“正常”的人站在“常人”的角度上来审视“狂人”的“病愈”的。这里可以看出鲁迅的借狂人之口说的一个著名质问“从来如此便对么”以封建礼教制度为“正常”这就是当时社会的普遍观点也正是鲁迅要猛烈抨击的现象。

 大略谈了一下“小序”以文言文写成的缘故再让我们品玩一下“候补”的意义。在前文我以述了萧新如的观点以为“候补”可以理解为“悲剧结局的反说”这意思就如

 3 同“把阿 Q 的被杀说成‘大团圆’一样”。这一种见解是学术界普遍赞同的但更为明白的说法应该是“候补”证明了“狂人”最后的病愈也就说明他在发出了质问以后终究还是归于遵从封建礼教的“正常人”中去矣。在此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鲁迅先生想表达的意思是对封建礼教的攻击不是一时的反省质问就能彻底觉悟的相反这种礼教制度是根深蒂固、一时半会无法根除的。“从来如此便对么”这一质问也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那么“候补”是什么呢《鲁迅全集》中给出的注释是根据清代官制只有官衔而没有实际职务的中下官员由吏部抽签分发到某部或某省听候委用称为候补。由此可见“候补”并不是什么大官而这也很重要地证明了狂人在“病愈”后并没有在思想上有所觉悟而仍没有“冲破铁屋子”。我认为“候补”这一提法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与陶潜之“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同可以说是取其反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那么五百斗五千斗呢那可就说不准了。而“狂人”既然可以为一个小的官职而赴某地当候补可以说明其思想没有发展他的“战士”形象终究被封建礼教的“从来如此”阉割了。在“狂人学史”历史上也有研究家对此提出见解。闵抗生在他的论文《荒谬与疯狂——“〈狂人日记〉中尼采的声音”之二》中认为生命牺牲于伦理是尼采指出的世界荒谬之所在。而《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庭制度和礼教的弊害这“弊害”就是“吃人”。这是对尼采的“伦理”以生命为敌的印证与回应。然而他终于“痊愈”“赴某地候补”去了这表明了中国近代早期知识界的先驱的先天的软弱性。我以为这种观点是很值得我们进行参考的。

 再让我们联系到“日记”本身来看一下“小序”和正文的关系。

 温儒敏、 旷新年在 《 〈狂人日记〉反讽的迷宫——对该小说“序”在全篇中结构意义的探讨》认为文言的正常人的“小序”与白话的狂人的“日记”这“两种相反的叙述和观点形成两极的张力结构推动读者的思考开拓了读者的视野提高了一个视点”。并认为这种反讽意识“来源于鲁迅作为孤独的思想先驱对中国历史的反思和人类现代思想的感通”。这种张力结构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鲁迅的用意也可以对我们当初自身在阅读时感到的震撼进行反思。而钱理群在他的《〈狂人日记〉细读》中更是一语中的“通过常人/狂人与大众/先觉者之间的转换关系说明狂人只有付出了疯狂的代价越过常人的意识控制范围才恐怖地发现了常人所无法发现的无意识世界的吃人欲望而这正是常人读者最无法接受、最视为疯狂的地方。”之所以说这个分析“一语中的”是因为钱理群注意到了在序文与日记之间的张力或者说一种紧张感是来自于作者和读者感受到的“常人/狂人”之间的差距正

 4 是体现于“大众/先觉”的鲜明对比之中于是说得夸张一些的话“小序”简直就是对正文中“狂人”形象的颠覆由与文中狂人的呐喊构成几乎两极的对话从而对封建礼教进行强而有力的冲击。而在此意义上读者在全篇小说的重读时就会发现正如谭君强《&lt;狂人日记&gt;中的距离控制》中所说那样鲁迅“开头以旁观者身份利用小序引出作品真正的叙述者——‘狂人’、‘我’和‘狂人’语无伦次的狂言使读者与之拉远距离。然后让疯话与真话迫害狂者无理智的举动与清醒者入木三分的揭露双向并列发展读者的思想规范与叙述代言人的思想规范之间的距离逐步拉近。身后的作者以叙述代言人为中介与读者之间进行隐含对话把思想内容的深化作为小说发展的内在主线进而使读者与作者的思想规范趋于一致„„”谭君强的这一见解有其新颖之处那就是将序文与正文以“距离”的方法进行观照得出通过距离不同而产生震撼效果的结论。这样的观点是可以接受的但我以为却必须建立于钱理群的“大众/先觉”的意识认知上也就是说谭文的观点只有在第二次甚至第三次重读时才可以感受得到。并且说作者在“小序”中就提出“‘狂人’语无伦次的狂言”是有些鲁莽的因为小说首先出现的并不是“狂人”的“狂语”而是另一个意象月亮。关于这一点在我解答第二个基本问题时将会谈到。关于“小序”的解答我就提到这里有些细节方面的问题就留待更多的读者来思考解读了。最后再补充一点就是“序文”里出现了一句话叫“记中语误”看似无甚紧要的一句话 却对文中的一些“象征符码”有着指导意义 更突出了狂人竭力挣脱“从来如此”而延续下来的封建礼教的束缚。譬如在《狂人日记》中有这么一句“他们的祖师李时珍做的‘本草什么’上明明写着人肉可以煎吃”这就属于一个“语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曾提到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以人肉医治痨病的记载并表示了异议。

 二、“狂人”是否真“狂” 这个问题看似“毫无问题”因为既然称作《狂人日记》那自然是真的“狂人”了并且如果我们把“小序”的意义之一理解为增加小说的真实性那么更应该认为故事主人公是真正的“狂人”因为小序中说他确是患了“迫害狂”的因此似乎这一点本不该置疑。但是事实远没有那么简单这一问题是“狂人学史”上著名的论争之一因此也属于《狂人日记》的两个基本问题之一。

 《狂人日记》究竟写了什么它的主旨我们自然清楚了但是究竟写了些什么呢最言简意赅的回答应该是鲁迅以“吃人”来喻指“封建礼教”的对人的迫害。但这样的

 5 回答似乎有些简单得不象话了那么让我们来具体地分析一下看看到底《狂人日记》想反映什么。

 我认为鲁迅先生的《灯下漫笔》是了解《狂人日记》的很好的杂文。鲁迅在这篇杂文中说“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取到‘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这可以说是鲁迅对中国人的生存境遇最重要的概括与发现与《狂人日记》里所说中国历史是一部“吃人”的历史的论断与发现是出自同样的一种思考的因此也可以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也是要努力还人以“人”的资格并且要“掀掉这人肉的筵席”。然而若止步于此处那末还不算能真正解读“狂人”鲁迅在《答有恒先生》这篇杂文中说“我自己也帮助着排筵宴”“中国的筵席上有一种‘醉虾’虾越鲜活吃的人便越高兴越畅快。我就是做这醉虾的帮手弄清了老师而不幸的青年的脑子和弄敏了他的感觉使他万一遭灾时来尝加倍的苦痛同时给憎恶他的人们赏玩这较灵的苦痛得到格外的享乐。”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发现以这两篇《狂人日记》过了一些年后所作的杂文来解释当年所作的《狂人日记》可以感到豁然开朗之觉悟。“我就是做这醉虾的帮手”无疑就是小说中“狂人”对吃了自己妹子的肉而感到的惶恐不安从这一点上说似乎“狂人”是不狂的相反他具有别人所不具有的理性反思。

 但是分析不能满足于在资料寻求中找出解答为止而是要更进一步地思考下去。那么究竟“狂人”真的是一位“清醒的战斗者”吗并不见得。孙中田的《论&lt;狂人日记&gt;》中对于狂人的形象认为“如果认为鲁迅笔下的狂人‘完完全全是一个普通的狂人’那满篇日记岂不成为疯话连篇的糊涂帐将怎样完成教育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说得似乎有些过激了 但基本的立场还是值得肯定的。

 因为一旦认为“狂人”是清醒的“战士”就彻底消解了“小序”在结构上的意义。实质上是小说中“狂人”的意象包含了疯子和觉醒者的双重性。也就是说一方面的确是以“迫害狂”的“病人”姿态出现并且从一些“记中语误”也可以看的出这种用意另一方面则是如一些研究家所津津乐道的是作为对封建礼教制度的批判者和战斗者的身份出现的。的确《狂人日记》是借了精神迫害狂者来猛烈地抨击过去传统和礼教的弊害也就是以“二重”而非“寄寓”的方式来将作者的立场置于“狂人”的语言中有且仅有真正的“狂人”能够作到如此的攻击。概括地讲“狂人”即是反封建战士与精神...

篇八:狂人日记文言小序与正文关系

东解读鲁迅之《狂人日记》

  ——之一

 推荐两本书。

 鲁迅研究每年有很多成果、 很多专著、 很多翻译……很多, 所以看不过来, 有时候专业的学者也看不过这么多来。

 现在有人在搞一个鲁迅研究年鉴, 每年比较好的鲁迅研究论著、 论述他们收集起来。

 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的:《鲁迅研究年鉴》 , 对鲁迅研究有兴趣的可以去翻一翻, 最近几年的在陆续地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鲁迅学的工具书。

 如果你对鲁迅的生平、 思想感兴趣, 一定要看专业学者的论著、 论述。

 越是重要问题越不能到网上去人云亦云、道听途说。

 什么鲁迅怎么样啊? 鲁迅和周作人怎么样啊? 鲁迅和他兄弟媳妇怎么样啊? ……不要听网上的胡说八道。

 要听严谨的学者的考证。

 介绍一下《鲁迅研究年鉴》 。

  刚拿到一本我参与编写的《2 0 世纪中国通俗文学史》 , 是我和苏州大学的范伯群(音)

 先生、 汤哲生(音)

 教授一起编写的。

 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刚拿到一本。

 通俗文学以前是不受重视的, 是没有人为它著书立传, 没有文学史。

 经过近2 0 年的研究, 通俗文学已经被纳入了我们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框架之内。

 所以后来范先生找我和汤教授我们一起编写了这本书。

 范先生是这个领域的权威, 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来研究, 对通俗文学研究的功力是非常深厚的。

 对通俗文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这本书。

  好, 这是介绍两本书, 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内容。

  前三次我们讲了鲁迅《彷徨》 中的两部作品, 一部是《孤独者》 , 一部是《在酒楼上》 。

 之所以用这两部作品开头, 我有我的考虑。

 因为我们以往对鲁迅的印象往往是那个《呐喊》 的印象, “呐喊” 的印象在我们的头脑里更为深刻, 我们总觉得鲁迅是一个这样披荆斩棘的战士、 一个战斗者。

 这种印象是没有错误的,当然它是对的, 但任何一个现象都要放在丰富的语境中来考虑。

 鲁迅之所以是鲁迅, 是怎样形成的, 在我看来, 一定要结合《彷徨》 以及其他的作品才能更好的理解《呐喊》 。

 所以我先讲了《孤独者》 和《在酒楼上》 。

 意图要突出鲁迅内心的、 不被人熟知的一面。

 一个人为什么能战斗、 为什么能成为战士, 我们要到他的内部世界去找原因。

 我想通过我们对那两篇作品的细读, 我们对鲁迅可能有了

 一些新的认识。

 我也在课后和一些同学的交流中, 觉得好像有一些效果。

 好像同学们在开始接触鲁迅的内心世界。

 那么好, 我们暂且打住, 我们学那个评书的方法, 叫花开两朵, 各表一枝, 《彷徨》 先到这里, 我们回头来看《呐喊》 。

 我们在学了《彷徨》 两篇作品之后再来看《呐喊》 , 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

 我们今天来读《呐喊》 里一篇非常著名的作品《狂人日记》 。

  我上中学的时候语文课本里是有《狂人日记》 的, 我不知道你们的语文书里还有没有, 好像据说是没有了。

 说这个《狂人日记》 太深, 这个负面影响太大,怕孩子们中毒, 很多人主张不要让他们读《狂人日记》 , 都读成“狂人” 怎么办啊? 那好, 如果没读过, 那我们今天细读一下, 看看这个《狂人日记》 到底是怎么回事。

  虽然没读过, 但这个作品肯定都是如雷贯耳。

 作为文学常识也都应该了解,《狂人日记》 长期被看作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但是现在据考证,从时间上讲, 他也不能算是第一篇白话小说。

 因为在《狂人日记》 之前, 已经有不止一个人, 不止一次, 用白话发表过小说, 这个白话不是《水浒传》 那个白话,是近现代那种白话。

 比如说有个现代女作家叫陈恒哲(音)

 , 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就在留学生的刊物上发表过《一日》 , 被认为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其实还有更早的, 真正的最早的用白话写小说的人是谁呢? 是鸳鸯蝴蝶派, 是我写的教材里的这些人。

 这些人是中国真正的改革先锋, 只不过他们对政治不感兴趣, 他们是一些“市场作家” ――市场需要他们写什么他们就写什么。

 他们是把市场和改革自然的结合起来。

 所以后来革命的成果他们是享受不到的, 革命成果都是被“五、 四” 这些文人所享受到的。

 也就是说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际上是“五、 四” 的胜利、 是新文学的胜利。

 新文学胜利后历史的书写权就掌握在这些人手里。

 所以鸳蝴派就成了反动文人、 没落文人、 腐朽文人。

  但是从时间上讲, 《狂人日记》 虽然不是第一篇白话小说, 它前面有一些白话小说, 但是那些小说发生的影响甚为有限。

 可能集体加起来推动了大家都愿意用白话来写小说。

 但是拿不出一篇作品来说他影响巨大、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来讲, 狂人日记仍然可以说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开山之作。

  读了《呐喊》 自序, 会知道《狂人日记》 的产生背景, 就是陈独秀、 胡适、钱玄同这些《新青年》 的闯将, 他们捅了天大一个漏子, 搞了新文化运动。

 每天

 在那里批判旧思想、 旧道德、 旧文学, 弘扬新思想、 新道德、 新文学。

 可是弘扬这个东西是个虚的, 没有, 没有创作来证明, 只有一个主张。

 主张是需要有创作来证明的。

 比如说我们政府要搞主旋律作品, 搞“五个一工程” 奖, 奖金准备了很多, 就是没人来领, 因为没有作品。

 没有扎实的作品是不行的。

 比如我们现在提出了“八荣八耻” , 我们也可以创立一个“八荣奖” , 但必须有人来领这个奖,必须有充实的作品去支撑它, 可是现在没有。

 所以《新青年》 这些个弟兄们很着急。

 自己在那里空喊、 在那里叫卖:

 我的东西特别好, 可是一看摊上——没有东西。

 所以鲁迅说“他们大概是感到寂寞了” , 寂寞了怎么办? 就说咱们找谁能帮咱们撑撑门面、 帮咱们树一杆大旗呢? 大家商量来商量去就想到在中华民国教育部有一个小官僚叫周树人的, 似乎很有才学。

 这个人好像是个老奸巨滑的家伙,如果能把他拉出来, 嘿!

 咱这买卖就做大了。

 然后你看《呐喊》 自序你就知道钱玄同就三番五次的要说服鲁迅, 鲁迅是不愿意和他们一块混嘛, 鲁迅那时候是快40 岁的人了, 跟你们混什么啊, 鲁迅就是说没用, 就好像一间铁屋子好像人们都睡着了, 你把人们都唤醒了, 结果人们也打不破这个铁屋子, 在清醒中非常痛苦的死去, 你以为对得起大家吗? 我们知道鲁迅的考虑是深谋远虑的, 但是呢,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一腔热血, 说:

 既然把大家都唤醒了,你怎么就知道打不破这铁屋子呢? 鲁迅是善于自我解剖的、 善于自我质疑的, 他一想, 也对啊, 我也不能否认他的这点希望, 我否认他的这点希望似乎逻辑上还不完备。

 其实我觉得鲁迅恐怕是自己也觉得有点寂寞了, 你想他在“五、 四” 之前的这些年都做了点什么呢? 没什么事干, 收入又很丰厚, 每天就是玩点古董,到琉璃厂买点杯器回家玩玩, 也没什么事干。

 也没有人考证他那段时间, 大体上怎么活的我们是知道的, 但具体每一天是怎么过我们是不知道的。

 大概知道他去那个饭馆吃饭, 吃完饭晚上干什么咱们也不知道。

 所以我觉得鲁迅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些青年来找他, 参与这样一些“非法文化活动” , 它可能是有一种欣然的感觉。

 鲁迅后来写这一段历史, 写的很冠冕堂皇, 好像大家都为着一个革命理想似的。

 参与过一些历史事件的人可能都知道, 一些宏伟的事业, 最初可能就是一些偶然的契机, 搭凑起来的。

 鲁迅看他们实在可怜, 老来向他约稿、 老来请他出山,每天都尊奉他:

 “大哥, 您帮我们一把吧。

 ” 所以说, 鲁迅说:

 “不行不行不行,我不作大哥都好多年了。

 ” 鲁迅不愿意出来, 但他们就说:

 “你不出来小弟们怎

 么办啊? ” 鲁迅看他们可怜, 你们用这种心情去体会鲁迅:

 “算了, 帮你们一把吧。

 ” 然后鲁迅就写了一篇东西送到《新青年》 发表。

 所以说有些事情是不能尝试的。

 这一尝试上了贼船就下不来了。

 尝试的这篇作品就是《狂人日记》 。

 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

  鲁迅这个名字也是发表《狂人日记》 第一次使用的。

 此前, 他叫周育才、 周树人, 叫这些名字。

 使用这个名字很长时间以后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个鲁迅就是教育部那个叫周育才的人, 更不知道他就是北大教授周作人的哥哥。

 在“五、四”新文化开始的时候, 周作人是更有名气的。

 周作人写了几篇很有名气的论文:《人的文学》 、 《平民文学》 等等。

 慢慢鲁迅的名气才更大起来。

  我们知道早期的现代文学创作是很幼稚的。

 旗帜举得很高, 什么人道主义、个性解放, 作品你们一看, 如果你们不是搞现代文学的, 大部分作品你们是不用看的。

 的确很幼稚, 幸亏有了鲁迅, 可以说早期的中国现代文学, 完全是鲁迅一个人在那撑着。

 有了鲁迅, 中国现代文学就有世界一流的作品。

 没有鲁迅, 就连世界二流作品也没有。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早期的这样一个情况。

 所以说鲁迅加入现代文学阵营, 加入《新青年》 阵营就好像从华山绝顶下来一个武功高手一样,他下不下山这个江湖的局面完全不同。

 所以我们就看看他下山的第一个作品, 也可以说是, 我们用《水浒传》 里的一个说法叫“头名状” ——就是你要入伙, 你不是要立一功嘛。

 看这一功立得如何, 这个“头名状” 是了不得, 名垂千古。

 比如说任何一个国家、 任何一个地区要介绍鲁迅, 介绍鲁迅的影响, 第一个要介绍的就是《狂人日记》 。

 1949 年后台湾长期不讲鲁迅, 几代青年不知道世界上有鲁迅这个人, 因为台湾当局把鲁迅就等同于共产党。

 一直到 1986、 87 年才解禁。出版的第一个鲁迅的小说也是《狂人日记》 。

 关于《狂人日记》 的解释我想大家也都从不同角度听到过, 我们用细读的方法来看一下它的局部的思想。

  读《狂人日记》 又一个重要的问题, 不知道大家以前有没有听到过。

 就是《狂人日记》 我们说它是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也好, 最重要的白话小说也好, 可是又一个问题, 《狂人日记》 并非通篇是白话。

 《狂人日记》 在它的正文开始之前有一段小小的序, 这个小序是用文言写的。

 这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第一篇这么重要、 像大炮一样这么重要的白话小说居然开头是文言。

 就是说这个小说本身构成了一对自我矛盾。

 它是白话小说, 符合《新青年》 的指导思想,

 但开头是一段文言。

 这段文言又有很深的意义。

 我们今天就先来细细的读一下这一段。

 狂人日记

  这个文言的开头说:

  某君昆仲, 今隐其名,

 昆仲就是兄弟, 就是说有这么兄弟俩, 现在隐去他们的名字。

 开头这几句话很像古代的笔记小说, 不仅是文言。

 中国古代就有短篇文言的小说, 像《聊斋志异》 那样的, 到了晚清更多。

 开头这个很像。

 开头就写了“昆仲” , 就是兄弟, 兄弟这个意象, 经常出现在鲁迅的小说里。

 在鲁迅的作品中, 兄弟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

 不仅是因为它自己发生了兄弟失和这样重大的影响中国现代史的事件, 兄弟吵架, 兄弟分家, 兄弟打起来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但你看人家, 兄弟一打起来影响了中国整个现代文化史。

 不得了, 你看中国现代史上周氏三兄弟、 宋氏三姐妹, 你看人家这孩子怎么生的。

 的确, 你要读鲁迅作品你会发现他对兄弟是很敏感的。

 他说这个兄弟“今隐其名” , 不说他们名字。

 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

  都是以前在中学时候的好朋友, 这很像是吕纬甫、 魏连殳, 他俩不也是过去的好朋友吗。

 这个模式是鲁迅喜欢用的。

 分隔多年, 消息渐阙。

  分隔多年, 没信了 。

  日前偶闻其一大病;

 日前听说其中的一个得了一场大病,

 适归故乡 , 迂道往访,

  你看着开头虽然是用文言写的, 多么像《在酒楼上》 。

 正好我回故乡 , 绕道去访问一下。

 整个这个结构是很像“又要做梦” 的结构, 梦境的结构。

  则仅晤一人,

 就见到一个人,

 言病者其弟也。

  原来哥俩, 见到的是兄长, 说得了病的那个是他弟弟。

  劳君远道来视, 然已早愈, 赴某地候补矣。

  麻烦你这么老远来看我的弟弟, 说我弟弟早就痊愈了, 病早好了。

 这个都是以前研究者所没有注意的。

 《狂人日记》 这篇小说虽然写的都是狂人, 但开头就限定了,说着狂人已经好了。

 这狂人现在已经不是狂人, 他现在是好人。

 下面讲狂不狂那是他以前的事。

 这个结构以前没有人注意过。

 这个很有意思。

 我们以前总说什么这个《狂人日记》 是什么战斗的号角啊, 洗礼等等。

 那是不完全, 起码这样讲不完全。

 因为它不是通篇是那样“号角” 似的文章。

 他在开头就说这人病好了, 不

 但病好了, 还“赴某地候补矣” , “候补” 就是过去那个官僚制度, 当一个候补官, 就是等着空缺, 有了空缺你就补过去。

 北京大学候补教务长, 一旦着教务长退了你上, 这个教务长被“双规” 了你就上了。

 就是这个人不但身体病好了, 重新回到封建统治者的队伍中去, 他重新进入了体制。

 我们大家不管读没读过都知道 《狂人日记》 是讲 “吃人” 问题的, 那么开头就告诉你这个人现在还在 “吃人” 。所以我为什么要先讲《孤独者》 和《在酒楼上》 , 这样有这个背景我们就能理解这个小序。

 吕纬甫说的“像个蝇子一样飞了一圈又飞回来了” 。

 鲁迅特别喜欢使用这个结构, 《狂人日记》 一开始就这么写的, 开始就没写“同志们, 冲啊” ,开始就写的是这个人现在在当官, 在“吃人” 呢。

 这是介绍这个病情。

  因大笑,

  于是大笑。

  出示日记二册,

  拿出两本日记来。

 谓可见当日病状,

  看着日记可见当日的病状。

  不妨献诸旧友。

  这日记本来是人很宝贵的生活的资料, 生活的记录。

 他说这个都可以拿给老朋友看, 说明自己对这事不太重视。这狂人和他的哥哥不太拿这日记当...

篇九:狂人日记文言小序与正文关系

dquo;余文本”的叙事功能与结构意义———《狂人日记》的文言段落解读裴争1,2(1. 枣庄学院 文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2. 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摘 要]《狂人日记》作为一个统一的小说文本,其中的文言段落不应被称为“序文”,笔者称其为“余文本”,它是全文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叙事功能上看,“余”是狂人的发现者、讲述者和支持者,“余文本”暗示狂人不是去“候补”,而是“走”了。《狂人日记》讲述了两个启蒙的故事,这两个故事在结构上既彼此平行又互相交融,共同隐喻着鲁迅漂泊不定又抗争不止的灵魂。[关键词]叙事;文本;狂人;启蒙①[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077(2017)01 -0084 -06一自《狂人日记》发表以来的近一个世纪里,因“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1](P238)评论界对其关注从未停止过,就“格式的特别”来看,最显著地表现在全文由两个看似完全割裂的文本组成:一个是第一段的由叙述人“余”讲述的文言部分,另一个是由13 个小节组成的叙述人“我”讲述的白话部分。一直以来,无论评论者还是读者都把关注的重点放在白话部分,因为白话部分不仅从篇幅和字数上占优势,而且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现代文学史上颇具经典意义的狂人形象,且以“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2](P34) 代表了“五四文学革命”的重要成就。但这些不应成为我们忽视了文言部分的理由,必须追问的是:向来惜墨如金的鲁迅何以要在一篇仅六七千字的现代白话文中设置这样一个文言文的段落呢?笔者在此将把关注的重心放在这段文字,来考察一下这不到三百字的一小节在《狂人日记》甚至在鲁迅的小说创作中的重要意义。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是如何称谓《狂人日记》中这段文言部分,“名不正则言不顺”,我的探讨将从正名开始。评论界对这一文言段落最常见的称谓有“小序”“序文”“序言”“引文”等,但我认为这种称谓极不合理,甚至不符合基本的文学常识。汉语词典通常是这样解释序文的:“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3](P1539)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理解《狂人日记》的第一段都不符合这个解释。首先,原文并没有标识出这段文字是“序文”“引言”之类;其次,按照序文的定义,我们很难想象这一段可以由别人来代写;再次,通常情况下序文和正文既可以分开刊发,也可以分开阅读,并不影响正文的意义和序文的价值,但对《狂人日记》来说,把文言部分和白话部分分开刊发是不可想象的,假如没有第一段的文言部分,《狂人日记》将不再是原来的《狂人日记》。归根到底,这一段文字不能被称为“序文”,称其为“序文”其实是对其在全文中存在的价值估计不足,甚至会导致它跟全文的断裂。这段文字并非《狂人日记》的序文,它是《狂人日记》不可分割的· 4 8 ·2017 年 1 月枣庄学院学报 Jan.2017第 34 卷 第 1 期 JOURNAL OF ZAOZHUANG UNIVERSITY Vol.34 NO.1① [收稿日期]2016 -09 -30[作者简介]裴争(1970 - ),女,山东枣庄人,枣庄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有机组成部分,在整篇文章中具有重要的叙事性功能和结构性意义。至于如何称谓这一段,笔者借鉴结构主义的经典术语:文本,从叙述人的视角将这段的文言部分称为“余文本”,相应地,将 13 小节的白话部分称为“我文本”。归纳起来,在《狂人日记》阐释史中,对待“余文本”的态度不外乎以下三类:一是不涉及,不提及,关注点集中在“我文本”的狂人身上,完全忽略“余文本”和“余”的存在,认为这段文字存在与否对全文的阐释没有影响。二是虽然提及“余文本”某些重要信息,但认为其存在不会影响整篇文章的中心,只是起到交代日记来历的辅助作用,比如严家炎先生认为:“文言‘小序’的作用,仅在于交代日记的来历,告诉读者它由一个‘迫害狂’患者所记,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可信性,并无其他更玄奥的含义。我们不必穿凿附会,求之过深。”[4](P62) 三是认为“余文本”的存在很关键,“余文本”的存在使小说形成对立的两极。这类观点以九十年代以来流行的叙事学理论为基础,重新看待“余文本”的存在价值,在学界较为流行。例如,温儒敏、旷新年认为:“‘小序’是日记的明显断裂和猛烈颠覆。‘小序’具有自己的叙述动机和叙述力量,对日记形成强大压力和否定,具有扭转和消解日记的叙述的作用,所以,《狂人日记》不是完整,而是分裂。”[5](P47) 在我看来,无视和忽视“余文本”的存在固然是对《狂人日记》的误读,然而把“余文本”和“我文本”完全对立起来,认为《狂人日记》是一个分裂的文本也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余文本”和“我文本”之间不仅不是完全对立、相互否定的关系,二者之间还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狂人日记》作为一篇结构精巧、叙事独特的小说,“余文本”既不是其序文,也不是可有可无的篇章,而是全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全文的立意起着重要的结构性意义,“余文本”的存在让我们多了一个阅读《狂人日记》的视角。二从叙事学来考察,《狂人日记》全文是一个复合叙述文本。所谓复合叙述是指:“当一个叙事中有两个以上叙述者时,就有可能在他们之间建立起一个等级顺序,最终介绍全部叙事(包括作为其组成部分的所有最小叙事)的那一个是主要叙述者。其他的是第二叙述者,或第三叙述者,等等。”[6](P17) 根据这一理论,《狂人日记》中出现了三个叙述人,第一叙述人就是“余文本”中的“余”,他讲述的是自己患病的昔日朋友的故事;第二叙述人是多数人容易忽视的两兄弟中的大哥,他讲述了自己曾经患病的弟弟的现状,尽管内容不多,但却异常重要;“我”是第三叙述人,以日记的形式记叙了自己患病当日的情形。由此看来,是“余”的叙事引出了“我”的叙事,尽管“余”叙述的部分要远少于“我”的叙述,但其重要性却不容忽视,“叙事的真正主题,是特定事件的表现而不是事件本身;真正的主人公是叙述者,而不是他的任何一个人物。”[6](P14) 从这个意义上说,《狂人日记》中至少存在两个主人公,一个是“余”,一个是“我”,从叙事角度来看,这两个主人公的价值是对等的,他们既互相渗透又互相间离。我们来细致分析一下“余文本”中的“狂人日记”到底是怎么来的。首先,在“余文本”中存在两个“狂人日记”文本,一个存在于“余”的讲述中,“余”在返乡途中去拜访得病的昔日校友,但没有见到这个人,却得到了此人在病中写的两册日记,“余”通过阅读这两册日记得知其朋友患病的事实。尽管“余”用这种讲述来证明这两册日记是真实存在的,但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两本日记的真实文本,虽然在“余”的叙述中它似乎是真实存在的,但它仍然只是存在于叙述人“余”讲述中的虚拟文本,这是第一个“狂人日记”文本;第二个“狂人日记”文本是“余”对得病朋友的二册日记做了整理后———“撮录”得到的另一个“狂人日记”文本,,它是由 13 个小节组成的白话文形式的言语实体,也即我上文所谓“我文本”,这个经过整理的“狂人日记”是小说《狂人日记》的主体部分,虽然是一个自称“狂人”的人所写,但却是经过“余”编辑整理过的,这样,我们就很难说这个“狂人日记”的书写人只是狂人,只能说它是“余”和狂人共同加工完成的一个文本。实事上还存在第三个《狂人日· 5 8 ·裴争 “余文本”的叙事功能与结构意义———《狂人日记》的文言段落解读

 记》,也即真实作者鲁迅所写的载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具有开创意义的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一个已经成型的文本,是一个可供阅读的言语实体,由“余文本”和“我文本”两部分组成。无论在“余”的讲述中还是在“我”的讲述中都不存在这个《狂人日记》,因为“余”和“我”都是其中的人物,是《狂人日记》或者说《狂人日记》的作者创造了“余”和“我”,而“余”不可能讲述《狂人日记》的来历。厘清不同的“狂人日记”文本,是深入理解《狂人日记》的基础。相对于不同的“狂人日记”文本,“余”的身份是复杂多面的,对于真实的《狂人日记》文本,他是一个叙述者———人物,“无论叙述者是否被称为‘我’,他总是或多或少地具有介入性,也就是说,他作为一个叙述的自我(narrating self)或多或少地被性格化。”[6](P10) 实际上,“余”不仅仅是《狂人日记》的叙述者,还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人物,正是他发现了狂人的二册日记,并据此整理出了另一个版本的“狂人日记”。他所讲述的“狂人日记”的来历是指“我文本”的“狂人日记”,也即他通过狂人的两册日记整理后的“狂人日记”,因此,如果把他作为在讲述《狂人日记》的来历,就是混淆了小说中的叙述人和作者的关系,也就会忽略作为小说人物的“余”在《狂人日记》中的作用。对于整理后的“狂人日记”,“余”是个编撰者和参与者,是幕后英雄,这本新“狂人日记”中的一切思想都是经过“余”的“撮录”并认可的。尽管在“余”的叙事中和他这个昔日良友并没有见面,但他们通过“狂人日记”形成交流对话,对于“狂人日记”这个书名,更是两人共同认可的。因此,从叙事功能上来看,“余”是狂人的发现者,狂人的故事是“余”讲述出来的,“我文本”的“狂人日记”是“余”和狂人共同改编的。“余”的价值并不止于叙述人,作为“余文本”的叙事主人公,如果我们细读“余文本”就能够从其叙述中了解到更多关于他个人的信息。首先,“余”是接受过新式教育的新型知识分子,因为他曾经跟文中提及的兄弟二人在同一所中学校里读书,在那个新式学校尚不普及的时期,进中学而不是在私塾读书表明了其属于时代的先行者;其次,“余”接受过专业的西方医学知识教育,他能从狂人的两册日记中看出他得的是“迫害狂”病,说明他接受过更长久也更专业的新式教育,像“迫害狂”这类颇具专业性质的精神疾病在中医中是不存在的,由此可推知他接受的是西医的专业教育;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他没有对昔日同窗患“迫害狂”病持旁观或嘲讽态度,他整理狂人的日记,希望能引起更多的人,尤其是医学专门人士的关注。此时,对《狂人日记》文本所持的阅读期待将影响我们对“余”更进一步的看法。如果我们认为《狂人日记》是一个纯写实的文本,“我文本”中的“我”真的患有现代医学中称为“被迫害狂”的精神疾病,那么,“余”就是一个关心朋友、热心现代医学知识传播的具有较新观念的专业人士;如果认为《狂人日记》是一篇具有象征性意味的现代小说,“我”所代表的狂人其实是个反封建的战士,那么“余”所发现和讲述的就不仅仅是一个患有精神病朋友的故事,而是一个反抗传统伦理、质疑现存制度的思想界战士,而我们对“余”所言的“供医家研究”之类的叙述也应该顺理成章地理解为他期望把狂人这样一个战士的形象介绍给更多的有识之士,从而起到疗救社会痼疾的目的。而由于“余”不仅是“狂人日记”的发现者,更是“我文本”的参与编撰者,对于狂人的反封建思想斗争,“余”就不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个参与者和呐喊助威者。这样看来,“余”与“我”的关系不仅不是彼此对立、互相颠覆的,而且是相互支持、彼此渗透的,他们二人不是两个世界的陌路人,更像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三“余文本”中除了关于“余”个人的信息,最重要的要数对狂人现状的介绍了,尤其是其中对狂人的“赴某地候补”的叙述,历来观点不一,争议较大。这其中最为激进的观点则认为:“最可悲的是‘狂人’狂病愈后,就范做官去了,彻底背弃了自己曾经全力为之奋斗的自由,躬行自己先前反对过的一切,将自己的良知与灵魂交给了封建宗法制度及其文化体系,永远堕入了失败与悔恨的黑暗深渊,从此变成一具行· 6 8 ·枣庄学院学报 2017 年第 1 期

 尸一 块 走 肉,这 是 何 等 深 切 的 悲 剧啊!”[7](P27) 另外一种稍微平和点的观点是:“‘被关’和‘候补’同是作者对狂人,也可以说是先觉者命运的两种预言或者总结。”[8](P17) 这两种观点虽然语气中谴责的程度不同,但表达的意思都是狂人的启蒙是失败的,狂人又回到了“吃人”的行列,也即旧的营垒。我的看法与前叙观点都不同,“被关”和“候补”或许是部分先觉者的命运,但就狂人来说,他似乎并没有走“候补”的道路,我得出这个结论源于对“余文本”的细读。关于“候补”的信息在“余文本”中是这样传达的:“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 道 来 视,然 已 早 愈,赴 某 地 候 补矣。”[9](P422) 在这里,“言”的主语是两兄弟中的大哥,按照我上文提到的复合叙述理论,大哥其实是“余文本”中的第二叙述人,关于狂人的现状都是他讲述的,只是因为他的叙述包含在“余”的叙述中,容易被忽视,而且容易被误解为是“余”的叙述,其实,“余”只是把他的叙述复述一遍而已。如果这句话是大哥叙述的,那么其真伪是值得推敲的。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推理得知大哥的叙述是虚假。首先,可以确定的是“余文本”记叙的故事发生在“我文本”之后,因为它明显是一个回顾叙述。其次,“我文本”使用的白话不是中国古典小说常用的口语式白话,而是一种“欧式白话”,这种欧式白话的使用说明“我文本”的故事只能发生在文人大批量留学西方的 20 世纪以降,这样“余”文本结尾的“七年四月二日识”就应该是指民国七年四月二日。既然已经是民国时期,怎么还会有“候补”一职?这一漏洞也就说明大哥的叙述是不真实的。另外,还可以根据叙事学理论证明大哥叙述的不真实。在此,需要先引进小说理论家韦恩·布斯创造的两个概念:隐含作者和可靠/不可靠叙述者。韦恩认为,隐含作者不完全等同...

推荐访问:狂人日记文言小序与正文关系 文言 狂人 关系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大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15001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