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活动性德育课程9篇

活动性德育课程9篇

时间:2022-09-25 17:30:04 来源:网友投稿

活动性德育课程9篇活动性德育课程 德育实践活动课教案——架起心的桥梁 路教学思路亲情源——导入,播放《爸妈谢谢你》,配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活动性德育课程9篇,供大家参考。

活动性德育课程9篇

篇一:活动性德育课程

实践活动课教案 —— 架起心的桥梁

 路 教学思路 亲情源——导入,播放《爸妈谢谢你》,配图,请同学体验感受并回味父母的好 明镜台—— 请同学回忆初一期间或近几年来与父母发生的冲突,及如何处理的方法 智慧泉——与同学一起讨论、分析处理亲子冲突的方法,分沟通 AB 剧与亲情对对碰 启思录——解释家的含义(family),强化学生对家的理解 回音壁——请学生填写“家庭写真”,体会资料《给我们最珍爱的孩子》,

 在《懂你》中结束

 标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亲子冲突,懂得父母的好 2、能力目标:帮助学生学会正确与父母沟通,妥善处理亲子冲突 3、情感目标:唤起学生的亲情,能在平时理解父母、热爱家庭 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对亲子沟通的领悟、对亲情的感悟

 备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图片、散文、音乐、电影片段等资料 3、家庭写真材料

 程 教学过程 源 一、亲情源 师:今天非常荣幸能和大家一起上一堂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今天的主题是《架起心的桥梁》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个学期就又要过去了,但相信同学们对这一

 学年的学习生活还记忆犹新。先问大家几个问题:初一学习期间最开心的事是什么?最烦恼的事是什么?(估计有人会说与父母处理不好关系)交往最多的人是谁?(一般来说肯定是父母)

 播放《爸妈谢谢你》,配以相应的父子、母子活动等图片,渲染气氛。(课件) 师:看到这些画面,听了爸妈谢谢你的歌,你想到了什么?

 生:想到父母的爱、父母的养育之恩(预设)

 师:下面请同学们回忆成长中的点点滴滴,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谈谈父母的好。

 如:是父母,教我们吚呀学语,是父母,手牵手教我们走路…… 设计意图:以问题引入主题,以音像资料引发学生兴趣、触动学生心灵,通过回忆父母的好为下文作认知与情感铺垫。

 台 二、明镜台 师:是啊,父母是赐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的人,是我们的第一个朋友、第一位老师,也是最爱我们的人。小时侯,我们把父母看成自己的依靠,认为他们无所不能。可是,随着我们一天天地长大,父母也在一天天地衰老,我们之间的关系也在不知不觉间发生变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子关系出现问题。

 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有一种是与生俱来、终生不变的,那就是亲子关系。和其他人际关系一样,亲子在交往的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误解、发生冲突。下面,请大家回忆寒假里或近年来和父母有没有发生冲突,若有,冲突的事件、起因是什么以及你是如何处理这些冲突的。如下表:

 这些冲突在你身上发生过吗?你地怎样处理的?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在懂得父母的好的基础上,立足现实,聚焦矛盾与冲突,引发学生体验现实的困惑,激发其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亲子间的冲突 起因 处理方法

  泉 三、智慧泉 师:通过以上两个环节,我们可以看出,父母是我们的恩人,是最爱我们的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又难免与父母发生误会,难以沟通,以至产生冲突,又不能很好的处理。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如何与父母进行沟通,来正确处理亲子矛盾与冲突。

 1 、沟通 AB 剧 先看一则材料:小强下午去朋友家玩,回来的路上遇到了大雨,乘坐的公交车坏了,又没有电话可以和家里联系,所以回到家的时间比平时晚了一个半小时。设身处地想想在这一个半小时里,小强的家人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这时敲门声响起,小强回来了……(课件展示)

 请大家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体会一下,接下来小强的家里会发生什么呢,是冲突连连,还是美满团圆? 学生描述可能发生的情形。

 师:好,同学们都设想了几种结果,下面我们来模拟一下。(课件展示)

  子:我为什么没有理由,你太不相信我了!

 母:好啦,好啦,以后注意呀,去吃水果吧。

  母:好了,好了,以后晚上不许和同学出去了。

  母:你会 有什 么理由?

 子:今天真是倒霉。汽车抛锚,我们必须走到下一站等车。于是就走呗!走到了我想打电话回来。附近又没有公用电话。我急得不得了,可一点办法也没有。哎呀,对不起啦,妈妈。

 母:好,我不配,以后晚上不许出去,没得商量!

 子:呵呵,妈,让我有个解释的机会,OK?

 子:我刚跨进家门,你也不问问我今天玩得开不开心,晚上乘车已经够倒霉了,你还这样说,有你这样做母亲的吗?

 母:你野到哪里去了?都过了 9 点半了,你说好 8 点之前一定回来,你这个人根本无法让人信任!

  了解了这个情境 AB 剧之后,请同学们谈谈对你与父母沟通有什么启发?或者,你认为应如何与父母沟通? 小组讨论、全班分享 小节:启示一,学会站在亲人的角度看问题;启示二,学会倾听亲人的心声;启示三,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启示四,学会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其实生活中,冲突是难免的,我们与父母之间也不例外。但是面对冲突,你的沟通方式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不良的沟通,很可能是彼此误解的催化剂,是冲突升级的导火索;良好的沟通,则是互相理解的开端,是化解冲突的良药。

 下面,我们来实践一下,请试着将下列不良的沟通,变通为良好的沟通。(课件展示) 情境一:妈妈很晚回家来,看见你在看电视,厨房灯没有关,到处乱糟糟。妈妈很不高兴,向你发火。而你觉得这是妈妈在外面不开心,回家拿你出气,你的回应是——“你叫什么?自己在外面受了气,回家拿我来出气!不就是灯没关吗,值得你这样大声嚷嚷吗!” 情境二:妈妈对你说:“我最讨厌你们班那个叫大熊的,说话油腔滑调,头发留那么长,下次不要带他到我们家来!”你一听妈妈这样说,就来气,马上回应道——“你看谁都不顺眼,我看你儿子要是一个朋友都没有你就开心了!” 情境三:期末考试期间由于身体不好,考得不太理想。妈妈看了成绩后,就一个劲地数落你,说:“我们辛辛苦苦供你读书,你还这么不努力,不争气,把我们的脸都丢尽了。”本来你就心情不好,听了之后更委屈,立刻回应——“你哪里是真正的关心我,还不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师:面对以上情境,试试看,良好的沟通,应怎样做出回应。(请同学交流心得,即兴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自由设想、切身感受、分享经验、亲身实践,现场领悟如何与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

  2 、亲情对对碰 师:当然,除了良好的沟通,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还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亲子关系也不例外。很多同学都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和父母越来越格格不入,在许多事情上的想法与做法都大向径庭。可每当我想说服他们时,他们总显得不耐烦。他们根本不理解我们年轻人的想法,我们也常常对他们的做法

 难以理解,因此难免发生冲突。面对这些冲突与代沟,许多同学就很苦恼,我们怎样做才好呢,怎样才能把我与父母的思想换一下,让他们与我的心思一样呢? 其实,在亲子间发生冲突时,一味地考虑自身利益,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将责任完全推卸到父母身上,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只能导致冲突加剧,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解决亲子矛盾,关键不是寻找分歧,而是相互理解,以感恩的心去找回亲情。

 教师 总结:

 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对亲情有了更深的感悟。能够正确的认识并妥善处理亲子间的冲突。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真诚的沟通,沟通从心开始,让我们架起心与心的桥梁。

 设计意图:在下课前 5 分钟让学生填写“家庭写真”,阅读父母给孩子的话,让他们进一步理解父母与家庭,同时给他们一个课后思考的空间。

篇二:活动性德育课程

活动课教学设计 活动主题 让关爱成为一种习惯 总课时数 70 分钟 学校 蒙古艾里中学 班级 七年一班 制作人 高艳学 活 动 目 的 1.通过活动让孩子体会父母多年来对自己的关心照顾, 融洽亲子关系。

 2.学会关心父母, 能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通过交流, 激发学生爱父母, 敬长辈的情感。

 发扬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活 动 设 想 与 准 备 1、 设想:

 在和家长交谈的过程中发现,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 倍受父母的爱护, 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习惯和不关心他人, 自私的品质, 甚至有些同学不仅自己的事不做, 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小叫, 无故发脾气,丝毫不顾及家长的感受, 使父母很伤心。

 2、 准备:(1)

 宣传动员 (2)

 策划设计( 3)

 搜集资料,撰写文稿( 4)

 排演节目, 修改提高(5)

 观察父母一天的工作、 生活情况、 体会父母的辛劳, 帮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活 动形 式 由学生主持, 以歌曲、 讲故事、 朗诵、 小品表演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表现。

 活 动 过 程 与 内 容

 班主任

 同学们, 今天举行这节班会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在实践中体验如何懂得关爱父母, 如何孝敬父母, 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此次班会的主持人——张志华。

 活动一:

 看一看。

 观看感动中国孟佩杰的故事。

 主持人:

 同学们, 请让我们在一段配乐朗诵中拉开此次班会的序幕。

 主持人(朗诵颁奖词)

 :

 《孝女当家》 颁奖词, (配《鲁冰花》 乐曲朗诵)“在贫困中, 她任劳任怨, 乐观开朗, 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 在艰难里, 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 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

 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 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

  活 动 过 程 与 内 容

 主持人:

 同学们, 你知道她是谁吗? 在这样高度赞扬中她到底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呢? 也许大家还记得 2011年, 一个充满孝道的女孩始终萦绕在我们的身旁, 她就是赡养养母的坚强女孩孟佩杰, 下面让我们一起观看“2012感动中国十大感人事件——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的颁奖录像, 一起感受一下这个平凡女孩的伟大。

 学生观看颁奖典礼录像。

 主持人:

 还记得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丁俊杰这样评价孟佩杰:

 孝顺, 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孟佩杰, 付出的是孝心, 赢得的是尊重, 一个感动中国人的平凡女孩。

 推选委员王振耀说:

 小小的年岁, 撑起几经风雨的家。她的存在, 是养母生存的勇气, 更激起了千万人心中的涟漪。

 主持人:

 看着同学们含泪的样子, 我心中充满无限感慨, 因为我知道孟佩杰的故事一定打动了你们, 我们的父母没有像孟佩杰那样凄惨, 但大家再看看我们自己, 又是如何对待父母的呢? 平时养成了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习惯和不关心他人, 自私的品质, 甚至有些同学不仅自己的事不做, 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小叫, 无故发脾气, 丝毫不顾及家长的感受, 使父母很伤心。

 希望我们通过今天的活动让同学们明白一个道理:关爱无时不在, 让关爱成为我们孝敬父母的一种好习惯。

 活动二:

 演一演。

 小品情景剧表演。

 主持人:

 为了让同学们感受一下父母对我们的情感,我们先欢迎我们班小品组表演一个情景剧《一碗馄饨》。这个剧本是由我们学过的一个小故事改编, 希望大家认真看, 仔细品味个中滋味, 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小品组:

 小品情景剧表演《一碗馄饨》。

 主持人:

 小品中的女孩在妈妈说了她几句后, 就冲出家门, 这种做法对吗? 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做? 你们从这故事中体会到了哪些来自于父母的关爱?

  活 动 过 程 与 内 容

 (学生简短讨论回答)

 活动三:

 唱一唱。

 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主持人:

 情景剧中家里久候女儿回来的母亲很伟大,但有多少孩子却连一点母爱都不能得到, 那才是可怜。

 下面请我们的音乐委员——石月同学演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石月演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主持人:

 石月同学是含泪唱的, 大家都知道石月的家庭情况, 她没有像我们一样父母能总陪在她的身边, 所以她唱这首歌最深情, 因为她渴望得到更多的母爱。

 然而,同学们我们每日都能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 我们和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 和那些无父无母的孤儿相比, 我们是幸福的, 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父母这份关爱呢?

 活动四:

 讲一讲, 讲述古代孝道故事 主持人:

 刚才大家都看到了一个不理解母亲的孩子,我们也听到了一个渴盼母爱的孩子的心声, 但是大家真知道如何去做才算是关爱父母呢? 下面请故事组为我们带来几个历史上尊敬父母的懂孝道的孩子。我们再向他们学学。

 (故事组讲《黄香温席》《缇萦上书救父亲》、《王祥卧冰求鲤》、《怀桔遗亲》、《闵损替后母求情》、《刻木碗的故事》 等)

 主持人:

 同学们除了这些故事外, 你在身边还看到过哪些讲孝道的故事。

 学生讲身边的小故事。(屯子里有孝道的赡养长辈的人, 还有能对父母懂得关爱的孩子等)

 主持人:

 看着这些与我们同龄的孩子, 对父母的关爱与孝敬可以做到舍生忘死, 那是因为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今天传承到我们手中, 我们要怎样才能更好的传承孝道呢?

 活动五:

 传一传, 孝心传递。

 活 动 过 程 与 内 容

  主持人:

 听着这些感人的故事, 同学们也许都在思考“我们也不可能做到这些呀? ” 但大家想过吗, 你们尽可能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呀?

 主持人:

 请看公益广告:

 孝心传递(看录像)

 睡觉前妈妈给儿子洗了脚, 然后又给自己的妈妈洗了脚, 这个情节让孩子看在眼里, 小小年纪的他给妈妈打来一盆洗脚水, 稚嫩的童声“妈妈, 请洗脚”。

 孩子第一次也给自己的妈妈洗脚了。

 看来孝心的关爱是无处不在, 更是可以传递的。

 主持人:

 看了这个广告,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下面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说一说平时在家里你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同学们, 我们升入初中以来一直在坚持背诵《弟子规》, 下面大家和我一起来诵读下面这一段《弟子规》, 让它成为我们行动的一个指南。

 个人事, 应处理, 家务活, 力所及 出门时, 说事由, 返家后, 打招呼 敬父母, 尊长辈, 寸草心, 报春晖 活动六:

 做一做。

 我帮爸爸妈妈做件事。

 在召开这次班会活动前, 班主任老师曾经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

 “观察父母一天的工作、 生活情况、 体会父母的辛劳。

 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下面就让我们在这里展示一下我们同学们回家做事的成果。

 (学生讲自己所做的事:

 我帮爸爸抱柴火烧火, 我帮妈妈刷碗, 我给爸爸洗脚, 我和妈妈谈了一次心)

 活动七:

 问一问。

 让孝敬在心中 1、 母亲节是哪一天? (五月的第二个周日)

 谁知道母亲节的来历?

 2、 父亲节是哪一天? (六月的第三个周日)

 3、 老人节是哪一天? (九月九日)

  活 动 过 程 与 内 容

  4、 你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

 主持人:

 我们把这些日子定为“孝敬日”, 然而平时我们也要做一个常孝敬, 常关爱父母的好孩子。

 主持人:

 活动进行到这里, 也许大家都懂得了 在生活中怎样关心、 关爱我们的父母, 下面请班主任老师做总结。

 班主任:

 刚才看到大家的表演、 演唱, 讲故事都是那么的感人, 在这同学们的踊跃的发言和所做的事, 每一样表现都可以看出, 我的目的将要达到了, 我很欣慰。

 同学们, 爱, 人间充满了爱, 其中最无私、 最博大、最让人刻骨铭心的爱就是父母之爱, 父母之爱跨越了 国界, 闪烁在地球每一个有生命的地方, 父母之爱是绵长的,无论你走遍万水千山, 她总围绕在你身旁, 父母之爱像大地, 像海洋, 像空气, 只要你有呼唤就会有回应。

 在这爱的呵护下我们渐渐地长大, 出人头地, 而付出爱的人——父母, 却一天天的衰老, 同学们, 请记住“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们该做点什么……? 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 做一个懂孝道, 知关爱的好孩子。

 我不希望这节课就这样结束, 应该让这节课成为我们关爱父母的一个好开端, 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把关爱父母, 孝敬长辈养成为一个良好的习惯。

 最后让我们一起朗诵《父亲》 和《母亲》 这两首歌词,来结束我们这节孝道课。

  后附孝道小故事和情景剧剧本。

 1、 母亲节的来历 1906 年 5 月 9 日, 美国费城妇女安娜 查维斯的母亲不幸逝世, 她悲痛万分, 在第二年母亲逝世周年纪念上, 安娜倡议每年规定一天来感谢母亲的伟大。

 后来她到处演讲,并向各界大量写信, 号召确立母亲节。

 终于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和支持。

 1914 年 5 月 7日, 每国国会通过决议 , 确立每年 5 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

 美国总统于同年 5月 9 日颁布命令实施, 并建议在那天全国都要升旗庆祝, 美国西雅图长老会带头颂扬母爱活动, 并用安娜母亲生前酷爱的石竹花(又名:

 康乃馨)

 作为母亲节的象征。

 每年五月间, 石竹花盛开, 仿佛母亲不辞劳苦, 养育着子女。

 人们普遍佩戴石竹花, 戴白花的比作自己的母亲已去世, 佩红花的表示母亲还健在。

 2、 刻木碗的故事 从前有一对中年夫妇对年迈的父亲很不孝顺, 他们把老人撵到一间破旧的小屋里居住, 每顿饭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东西给老人。

 有一天, 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雕刻一块木头, 就问孩子刻的是什么, 孩子说:

 “刻木碗, 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

 ”这时这对中年夫妇猛然醒悟, 连忙把自己的父亲请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 扔掉了那只小木碗 ,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老人吃。

 3、 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 王祥年幼死去了母亲。

 他的继母虽然并不喜欢他, 但他还是孝敬继母。

 一个冬天的早晨, 继母生病, 非常想吃鲜鱼。

 当时河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渔民无法下网捕鱼,不能买到鲜鱼。

 为了满足继母的要求, 王祥提着网拿着棒, 来到河边, 脱去外衣, 使劲地敲击冰层。

 由于冰太厚, 王祥一时难以击开, 于是他就光着膀子躺在冰上, 用自己的体温溶解坚冰。

 这样轮番几次后, 终于打出了一个大窟窿。

 一网下去, 竟捕到了两条大鲤鱼。

 邻居知道了这件事后, 都说他是个大孝子。

 4、 缇萦为父伸冤 西汉时临淄有个名医,名叫淳于意。

 有一个大商人的妾患了病, 请他去医治。

 那女人吃了药不见好转, 没几天就死了。

 大商人就告他是庸医。

 地方官把淳于意判为肉刑, 押到长安受刑。

 她有个小女儿名叫缇萦, 才十多岁, 也跟着去了长安。

 缇萦到了长安, 要上殿见汉文帝。

 守门的人不让进。

 她就写了一封信, 信上说:

 “我父亲要受肉刑, 我不但替他难过, 也替其他受肉刑的人难过。

 一个人死了, 不能再活,割去鼻子, 砍去手脚, 不能再长出来。

 以后再要悔过自新, 也没办法了。

 我愿意给官府当奴婢, 为父亲赎罪, 好让父亲有个改过的机会。

 恳求皇上开恩。

 ”汉文帝看了 信, 不但同情她的孝心, 而且也深感到肉刑的不合理, 就下了一道诏书费了肉刑。

 小缇萦不仅使自己的父亲免受肉刑, 也替天下的人做了一件大好事 。

 5、 闵损替后母求情 古时候, 鲁国有个小孩, 叫闵损。

 闵损的亲生母亲很早就去世了, 后母经常虐待他。平时免不了吃剩的、 穿烂的, 还要挨打受骂。

 这年冬天, 天空早已飘起鹅毛大雪, 北风刺骨。

 后母亲生的两个儿子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 闵损的“棉衣”里却塞满了芦花絮。

 有

 一天, 闵损的父亲出门干活, 让三个儿子帮着推车。

 闵损的两个弟弟面色红润, 她却冻得脸色苍白。

 父亲还以为他偷懒, 就用鞭子狠狠地抽打他。

 “棉衣”抽破了, 芦花飞了出来。

 父亲见了, 知道是怎么回事, 心里又痛又怒, 马上带了儿子回家, 要把妻子赶走。闵损却流着泪, 忍着痛, 跪到地上给母亲求情:

 “母亲不走, 只是我一个人受点冻; 如果您赶走了 母亲, 我们兄弟三人都成了 没娘的孩子。

 ”父亲见他感情真挚, 这才作罢。后母听了这番话, 羞愧万分。

 从此以后, 她对闵损比对自己的亲生儿子还要好。

  情景剧剧本:

 《一碗馄饨》

 画外音:

 在一个无月的寒冷冬夜, 外面寒风刺骨, 温暖的屋子里母女两人又在为考试成绩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

 母亲:

 你就知道整天的玩, 也不知道体谅一下我的苦心, 你好好学吧!

 女儿:

 你整天没完没了的絮叨, 烦不烦呀!

 我就这样了…… “啪”, 还未等女儿的话说完, 一个脆生生的耳光打在脸上。

 女儿:

 你打我, 好, 这个家我没法呆了, 我走。

 妈妈:

 好, 你走, 有本事你就别回来。

 画外音:

 女儿一句话也没说, 扭头冲出家门。

 女儿走在寒冷的大街上, 在风中瑟缩着使劲的裹着自己的衣角。

 望着街角那热乎乎的馄饨摊, 她无助的打着冷战。

 忽然一碗香喷喷、 热乎乎的馄饨端在自己面前。

 一个苍老的声音说:

 “孩子, 吃吧!”

 女孩热泪盈眶的说:

 “谢谢您。”

 老婆婆:

 你怎么了孩子?

 女孩擦擦泪说:

 “没什么, 我只是感激。

 我们又不认识, 而你就对我这么好。

 可是我自己的妈妈怎么对我? 我跟她吵架, 她竟然把我赶出来, 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

 老婆婆:

 孩子, 你怎么会这么想呢? 你想想看, 我只不过煮一碗馄饨给你吃, 你就这么感激我, 那你自己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 你怎么不去感激她呢? 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呢?

 画外音:

 女孩愣住了, 想了想, 急忙回转身冲家里跑去。

 远远地女孩看见, 在家门口一个人正在翘首张望着。

 看到女孩回来, 那个人三步并作两步跑过来, 一下抱住女孩。

 妈妈:

 你这淘气包, 回来了 。

 饭早就做好了, 你再不回来吃, 菜都凉了!

 女孩泪流满面。

 画外音:

 这就是你不论如何, 做什么事都会无微不至的呵护你的父母!

篇三:活动性德育课程

实践活动课 教学 设计

  姓 名 郝春光

 单 位 南岗小学校

  主 题 克服嫉妒 健康成长

 年 级 五年级 主 题 分 析 嫉妒心理可以说在每个人心中存在,通常人们认为妒忌心理是不好的,对这种心理状态一味否定。很多学生在面对妒忌时,往往不能正确处理,造成极坏的影响。本课旨在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妒忌,化妒忌为动力,克服过分妒忌的心理。

 教 育 目 标 1. 认识嫉妒,了解嫉妒是人的一种普遍心理现象。

 2. 知道过分嫉妒会使人陷入烦恼和痛苦,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嫉妒,可以使人进步。

 3. 学习克服过分嫉妒,用积极心态面对嫉妒,化为进步的动力的方法。

 活动重点 认识妒忌的危害 活动难点 学习克服过分妒忌,用积极心态面对妒忌,化为进步的动力的方法。

 活动方法 角色体验、案例分析、深刻感悟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准备角色体验、学生分组、课件、视频、音乐、锦囊、角色体验道具准备等。

 活 动 内

 容 设计意图 活 动 流 程 一、

 角色体验

 初识嫉妒

 1. 角色体验导入:

 同学们一起观看《白雪公主》视频 角色扮演《白雪公主》的故事(附件一剧本)

 谈感受师:为什么新皇后想除去白雪公主?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 3.教师小结:是的,在这个故事中,新皇后嫉妒白雪公主的美貌,不甘心白雪公主的美貌超过自己,嫉妒到甚至想要杀死白雪公主,这种非常强的嫉妒心理是一种有害心理,它已经强大到憎恨的程度。这种不甘心别人在某方面优于自己的情绪状态就叫做——嫉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嫉妒!

 出示课题:嫉妒

 角色体验引发学生对嫉妒的思考和深入探究的兴趣,教师顺势引入部分课题——嫉妒。

  活 动

 内

 容 设计意图

 活 动 流 程

 二、

 回忆分析

 认识嫉妒

 (一)回忆分析 1.同学们,这种不甘心别人在某一方面超过你的心理,你有过吗?(分组交流,全班分享。)

 想一想,我们通常嫉妒的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2.教师小结:

 (1)嫉妒是人的一种普遍心理现象,很多同学都有过这样的心理。当别人在某方面超过自己时,就可能产生嫉妒心理。

 (2)我们通常嫉妒的是我们身边跟我们条件差不多的人。对于跟我们没有可比性的人,如马云、杨利伟、婴儿、乞丐等,我们不会嫉妒,只会羡慕、敬仰、佩服、欣赏、同情等。

 (二)嫉妒的危害 1.回忆一下当你嫉妒别人的时候,你的心情和感受是怎的?嫉妒让你做了什么或者想做什么?

 (分组交流 全班分享)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两则事例,一起讨论嫉妒有哪些危害? 2.事例分析 发现危害 事例一:视频 一位女同学由于嫉妒另一位同学长得比自己漂亮,所以就把同学残忍的杀害了 师:通过这则事例,你觉得嫉妒有哪些危害? 危害一:强烈的嫉妒心理,可能会导致犯罪,害人害己。

 事例二:班上有位同学聪明能干 , 干什么事都认真负责 , 深受老师的信任 , 老师也因此经常表扬他。渐渐地 , 出现了一些不良的苗头。只要老师一表扬别的学生或对别的学生好一点 , 他就要生闷气 , 并对那个孩子表现出很强的敌意。

 危害二:破坏友谊,破坏团结。

 3、教师小结 通过回忆我们的“嫉妒事件”、分析“嫉妒事例”,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了什么是嫉妒,强烈的嫉妒心害人害己,危害很大。

 三、

 集聚智慧

 克服嫉妒

 1. 智慧锦囊 寻找妙方 那么,我们该怎样克服嫉妒心理呢?(补充课题:克服)

 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个小锦囊,请你通过锦囊里的内容来寻找克服嫉妒心理的“妙方”!

 指导学生有序地、安静地回忆自己的嫉妒事件,分析 嫉 妒 产 生 的 原因,体验嫉妒对自己的情绪、行为造成的影响。

  帮助学生从嫉妒中发现自己的欠缺和需求,发现嫉妒对自己的利弊影响,达成深度全面认识嫉妒、认识自我的目标。

  活 动

 内

 容 设计意图

 活 动 流 程

 锦囊一:小明平时学习比小强好,可期末考试时,小强的成绩比小明要好,如果你是小明,你应该怎么想? A、小强有什么了不起的?

 B、小强的学习成绩超过我,证明他有比我强的地方,我可不能服输啊,要迎头赶上。

 克服嫉妒“妙方” :化嫉妒为竞争 锦囊二:小刚这回在“数奥杯”比赛中得了一等奖。而小勇才得了个三等奖,但小勇的体育成绩比小刚要好得多,小勇该怎么想?

 A、小刚太可恨了,竟敢比我强!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我数学成绩不如小刚,但我的体育成绩要比他好啊,我可不能丧失自信心。

 克服嫉妒“妙方” :心理平衡,恢复自信 锦囊三:小丽和小芳都被同学提名为班长候选人。投票结果,小丽获胜,小芳该怎么想?

 A、小丽当班长,一定是作了手脚,真讨厌!

 B、那么多同学选小丽当班长,看来她还真有两手呢!我可得好好向她学一学。

 克服嫉妒“妙方” :虚心学习,取人所长 锦囊四:小玲和小欣是好朋友,俩人都去报名参加校田径队,结果小玲入选,小欣落选,小欣该怎么做?

 A、不再理小玲。

 B、继续和小玲做朋友,为小玲入选而高兴。

 克服嫉妒“妙方” :真诚交往,珍惜友谊 锦囊五:王闫文同学爱好各项体育运动,特别喜欢打篮球,曾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由于训练时不慎伤到了腿,所以他不得不退出篮球队。后来,李强成了篮球队的主力队员,几次比赛李强得分都非常多,很多同学都把原来很棒的王闫文忘记了,特别喜欢李强。对此,王闫文从心理上、行动上都不愿意接受,情绪相当低落,更是开始讨厌李强。

 A、继续自暴自弃,从此不再打篮球。

 B、寻求医生的帮助,克服嫉妒心理,恢复心理和身体上的健康 克服嫉妒“妙方”:寻求帮助,恢复健康。

 锦囊六:看见同学有爸妈来接,其乐融融,感到自己形单影只,很孤独,心中酸溜溜的,总是闷闷不乐地一个人回家。

 A、 羡慕有父母接送的同学,非常自卑 B、 换个角度想,我父母长年外出打工,也是为了我吃得更好,穿得更好,为我上大学攒钱,我父母也是爱我、关心我的。父母不在身边,我更自立更自强了,没必要觉得自己可怜。

 教师总结提炼学生的分享,起到澄强化作用。进 一步引导学生从积极 的 角 度 分 析 嫉妒,

 引导学生从嫉妒中发现资源,从情绪应对模式转移到解决问题的应对模式上来。引导学生理性思考,接纳自己,学习克服过分妒忌,突破用积极心态面对妒忌,化为进步的动力这一教学难点。

  活 动

 内

 容 设计意图

 活 动 流 程

  克服嫉妒“妙方”:转换角度 接纳自 2. 教师小结 刚才,通过同学们的分析讨论,我们不难发现,嫉妒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现象,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嫉妒心理,只要善于使用以上所掌握的几种方法,克服嫉妒心理是完全有可能的。其实,克服嫉妒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如学会欣赏别人;写出自己的优缺点,正确认识自己;与好朋友讨论,寻求建议和帮助……

 四、 学以致用

 健康成长

 1. 学以致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相信你一定收获很大,那么, 如果今天我们有一艘多啦 a 梦的时空穿梭机,带领我们回到白雪公主的故事中:

 (1)如果你就是新皇后,你会怎么做呢? (2)如果你是白雪公主,被人嫉妒,你又会怎么做呢?下面我们来玩个配音游戏吧!

 2.学生配音 畅所欲言 3. 教师小结:

 通过同学们刚才的回答,我发现,你们已经了解了嫉妒心理,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正确的对待嫉妒心理。是你们让新皇后也变成了一个能够控制自己情绪,正确对待嫉妒心理、能够接纳自己的人了。

 五、 课堂反馈

 总结升华 1.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2.教师小结:

  嫉妒心并不可怕,有了嫉妒心,只要善于使用以上所掌握的几种方法,克服嫉妒心理是完全有可能的。让我们一起努力,正确对待嫉妒心,培养良好的心态,愿我们每天都拥有一份“美丽的心情”,愿可爱的你们能克服嫉妒,健康成长!

 (补全课题:健康成长)

 让学生发现自己在思想上的转变。其实改变自己对嫉妒的认识并不是很难,克服嫉妒的心理也是可以做到的。

 学生回顾整理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复习强化本节课所学;老师了解学生在知、情、行方面的成长情况,评价本节课的效果;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迁移到实际生活中。

  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学习,最终要 落 实 到 学 生 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上的改变。在课堂上这个角色体验中的学以致用, 课后 延伸 阅读故事(附件三):亲爱的同学们,希望你在学习本课后,回到学习生活中,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嫉妒,并将嫉妒转化为进步的动力。也希望你能够用所学的知识帮助更多的人,让自己成为一个心胸宽广的人。送给你一则小故事《嫉妒成就了我今天的成就》,把你的感受讲给爸爸、妈妈听。

篇四:活动性德育课程

0 4 年2月第8 卷第1期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J【岍lⅡ l。

 fY 舭曲叫univ硎审( II曲盯E d u叫ionstIld yE d itio n )F e b . 2 0 0 4V d . 8 N 0 1活动性德育课程:

 涵义、 特点及功能陈恒平( 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系, 江苏盐城224 0 吆)摘要:

 课程是教育改革的实质和关键环节, 是沟通宏观与微观教育改革的桥梁, 只有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才能孕育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一代新人。

 当夸, 世界性的道德危机日趋严重, 迫切要求德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

 对活动性德育课程的涵义、 特点厦其功能进行探计, 有助于德育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德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关键词:

 德育课程; 活动性德育课程; 德育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

 G 4 23. 0 7 ; c4 l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lo 町一8606( 2004 )01—0067 一03一、 活动性德育课程的涵义活动性德育课程与认知性德育课程相对应, 是通过活动的形式, 以经验、 生括、 劳动、 社区等作为内容来体现德育目标、 德育内容的课程类型。

 和认知性德育课程相比,它打破了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 因而, 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活动性德育课程, 即它是以学生的兴趣、 需要和能力为基础. 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 通过学校组织或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 旨在增进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实践能力. 改善其道德生活而实施的德育课程。在世界范围内, 道德教育都曾存在空洞说教、 脱离实际、 言行不一、 知行脱节等问题。

 对此, 杜威曾给予猛烈的批评, 他指出那样的道德教育只能灌输“关于道德的观念” , 而不能养成“道德观念” , 并举岸上学游泳之例以取笑口头之训诲。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 传统的直接讲授道德规范或美德的道德教育, 实质上变成了“特定的问答教学” 或“关于道德的功课” 。

 因此, 杜威主张, 道德教育应通过学生生括和各科教学来进行, 应强调组织儿童直接参加社会生活。

 18 9 6~19 0 3年他在自己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里开始试行活动课程. 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杜威指责传统的学校是“静昕的学校” , 认为这些学校的教育与广阔的社会生括相脱离, 显得抽象、 教条。

 他反对以往的课程观念, 建议“抛弃把教材当做某些固定的和现成的东西, 当做在儿童的经验之外的东西的见解; 不再把儿童的经验当做是一成不变的东西; 而把它当做某些变化的、 在形成中的、 有生命力的东西。

 ” …他主张开展有利于儿童生活的各种类型的活动, 在这种活动中. 儿童是活动的主体。

 他们是决定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的决定因素。他说:

 “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 不是科学、 不是文学、不是历史、 不是地理, 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 这种活动给儿童一片广阔的生括天地。19 9 2年. 国家教委公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行)》 , 首次将“活动” 纳人学校课程计划, 这对优化小学、 初中课程体系, 尤其是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9 9 3年, 我国小学、 初级中学阶段的课程结构中就有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这两部分正规课程. 同时, 德育中认知性课程和活动性课程也都成为德育课程中的主干课程。

 就德育课程而言, 如果说认知性课程是德育的基础课程, 活动性课程则是德育的主导课程。然而。

 仍有不少人惯向于称活动课程为课外活动, 对其在德育中的意义估计不足。

 但是, 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则坚持认为, 学生从参与活动中所得到的智慧与德性. 往往比他们从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更重要。

 事实证明, 学校多层次的律育目标和多方面的德育任务决不是靠几门学科的课堂教学就能实现的, 还须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性德育课程才能实现。

 虽然从表面上看, 活动课程大多是以往学校中的课外活动, 但实际上却是有区另0 的。

 活动课程作为课程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一定的结构、 相应的收稿日期:

 20 ∞一lI—18作者简介:

 陈恒平( 19 64 一), 男, 江苏东台人. 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系tK 理学教研室主任.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德育原理研究。- 6 7  万方数据

 活动纲要和活动指导书, 它与认知性课程既相辅相成, 又自成体系, 具有相对独立性。

 而课外括动只是学科课程的补充、 延伸。

 活动课程的组织与安排是系统的、 长时间的.而课外括动的组织与安排一般是临时的、 短时间的; 活动课程目标与总的课程目标保持~致, 而课外活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于满足学生爱好, 帮其度过闲暇时间。道德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现实的人的活动。

 对于教育而言, 促进人的活动的发展. 致力于人现实生活的改进就是促进人的道德的发展。

 行动是衡量道德因而也是衡量道德教育的最后指标。

 因为, 无论人们对道德作何界定.无论从什么角度对一个人进行道德与否的判断. 最终都只能通过行为的考察, 只能通过其对道德要求的实践情况来加以判定。

 “道德本质上是实践的” . 这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个绵亘古今的主题。

 【2】二、 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特点1. 实践性。

 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有关的道德规范、 原则和价值观。

 而且要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

 因此, 它更重视和强调实践中通过括动和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 观念. 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

 其目的不只是让受教育认识、 理解道德或人生现象及问题, 而主要是让学生在话动中、 在实践中感受、 领会、 体验, 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来从知、 情、 意、 行几方面深化道德认识, 力求达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和深化其思想道德观念, 建构和完善其以道德价值观为基础的价值观念体系。2. 系统性。

 系统性在认知性德育课程中体现得相当明显, 但是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系统性与认知性德育课程的系统性所代表的含义完全不一样。

 前者是指学科知识内在逻辑的系统性, 其核心是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后者则是指活动的系统性, 这种系统性主要表现在:

 其一. 不同年级的学生参加同~类型的活动, 随着年级水平的提高,括动内容及水平应逐步加深和提高; 其二, 同一年级的学生所选择的活动类型不同. 这些活动也应体现出系统性。只有注意到这两方面的系统性, 才能使零散的活动序列化并形成体系. 也才能保证括动性德育课程育人功能的实现。

 此外, 重视活动课程的系统性还可以使之与课外活动区别开来, 给课外活动的开展留有余地。3. 主体性。

 认知性德育课程也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但由于其课程性质的限制。

 往往使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得到发挥。

 而活动性德育课程在激发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方面却有较多优势, 集中表现为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其能动性、 自主性和创造性。

 能动性主要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按学校课程计划的要求参与活动过程,确立自己发展的目标; 同时, 依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 主动地感受外界影响, 对它们或排斥、 或吸收、 或改造, 藉以实现自身认知结构的重建与改造。

 自主性是指学生在活动中具有独立的教育主体意识、 明确的活动目的和自觉活・6 8 ・动的态度. 并主动地把自己视为教育对象。

 在活动中, 通过教师有计划的宏观调控和必要的辅导, 学生能主动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活动, 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 发展和完善自身。

 创造性是学生对外在事物和自身的超越, 学生在对旧事物的超越过程中, 实现自身素质的更新、 改造与重构, 即完成自身的超越。

 活动性德育课程为学生的能动性、 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先决条件, 进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明确。

 因而, 离开了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 括动性德育课程便不复存在。三、 活动性德育课程的功能认知性德育课程发展儿童的道德认知能力, 养成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 告诉儿童何者为善, 何故应为善, 这是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方面。

 但人们不一定知善就为善, 行善的品质在实际的活动中才能形成、 发展。

 早在20 世纪20 年代, 美国的哈桑与梅等对当时的“品格教育” 的研究结果已表明, 儿童所掌握或承认的道德规则, 如诚实、 自制、 服务、 利他等, 与他们的实际行动可能无关。道德原则和规范行为, 只有在活动中转化为个体动作和行为的稳定的个性特征, 才成为相应的道德品质。

 括动与交往. 不仅能使人获得道德知识, 选择道德价值, 确立道德观念, 而且是实践道德、 体验道德的基本路径。

 道德知识的获得、 道德价值的选择、 道德观念的确立, 只有落实于活动与交往之中, 才具有道德的本质意义。

 对于道德教育而言, 自然不能违背这一基点。

 因为. 儿童道德的正常发展, 取决于他在道德生活领域的自我认识、 自我评价的准确性和深刻性程度。

 而要实现其在道德上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评价. 便需要他们从事对象性活动, 需要在道德实践和活动中使自己的言行对象化, 并通过言行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对象性活动观照自身。

 此外, 人还可以通过对象性活动. 以自己道义上的力量和优势实现自己本质力量的反观自照, 获得最深刻的自我肯定、 自我确证, 即道德尊严和良心的肯定和确证, 获得精神上的最大满足。在现代学校德育中, 根本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将道德认识和教学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一切德育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具有符台一定道德要求、 标准的道德行为及习惯的角度看. 道德教育的重心是, 在具有道德认识的同时或在此基础上, 从事实际的道德括动或道德实践。

 这正如学游泳, 必要的理论知识是前提条件或基础, 但是, 真正学会游泳最终要通过自身的游泳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同理, 在学校德育的课程问题上, 我们认为并强调, 要采取适当删除、 合并、 精简等方法,适量削减学校的各种认知性德育课程中欠科学的、 效果不佳的门类与内容, 并根据伦理学、 道德发展心理学、 道德社会学等理论与社会实践发展的规律与需要, 研究、 探索并逐步建设几门真正意义上的认知性德育课程。

 在此基础之上, 加强活动性德育课程的自身建设与完善, 使这样的活动性德育课程同样具备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目的、 教学太  万方数据

 纲、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科学的测评手段和标准。我国教育界经过长时期的实践和探索, 形成了以思想政治、 思想品德、 社会及历史等为主的德育学科课程体系,在传授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等系统性道德知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是, 尽管道德认识能给学生提供未来行为的认知图式, 它们在学生头脑中却往往只是以知识形态存在而不是以能影响学生的行为即成为学生品性的一部分的观念而存在。

 而对于处在变革与多元化时期的学生来说, 由于影响其行为的因素十分复杂, 因而仅有道德认识这一行为线索并不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道德行为, 因为道德行为的产生除了需要认识的支撵之外, 更需要行为动机( 情感)的激发, 需要对情境的认知和判断及对自身行为的自我监控等。

 活动性德育课程则通过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真实的道德情境和道德冲突, 通过学生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不仅把抽象的道德原理和规范以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 从而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

 培养学生对道德情境的自主判断能力, 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自觉的参与意识, 这就有可能使学生的道德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念和品性, 从而使学生在未来遇到相似的情景时受到类似情感的触发而引起道德行为动机。

 杜威认为, 这种使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关系的教育方式, 是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方式。

 因此. 德育活动对于学校德育工作来说具有极大的价值. 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 在一般情况下. 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不一定能保证人们作出相应的道德行为,而且即使有做出道德行为的愿望( 动机), 也不一定就能引发正确的道德行为。

 这就好像人们懂得制造飞机大炮的原理却不一定能真的制造出来一样, 这里还有许多工艺问题、 技术问题。

 同样, 能否做出恰当的道德行为也存在类似制造工艺技术的道德技能问题. 如怎样表达同情和关心以正确地帮助别人, 如何通过协商以避免冲突达成公正公平, 怎样有教地参与社会生活等. 都涉及处理个体之问、 个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怎样控制和调节自身情感和行为等技能问题。

 也就是说, 一个正确的道德行为既包含着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还包含着适当而熟练的道德“技能” 。

 德育活动由于是以个体和集体的各种具体活动和行为展开的. 活动过程本身就是各种行为技能的运用和学习过程, 所以说, 活动性德育课程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 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 而且也特别适合于道德行为技能的培养和获得。活动性德育课程的最大功能就在于它可以克服知而不行、 述而不作之弊端, 它关注学生自主和谐的发展, 咀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和行为习惯为主要任务。

 把活动课程纳人课程计划, 并作为道德教育课程的主要部分, 也正是基于活动在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科学、 台理地编排、 设计活动性德育课程, 创造一种生活环境, 提供一种生活方式, 使每个学生不仅能在善与恶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 并且能展示自己的潜能, 实现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 这项工作应该在道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活动性德育课程的价值和意义也正在于此。参考文献:[ 1]赵祥麟. 王承绪. 杜威教育论著选[ 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杜, 1981. 81.[ 2]戚万学, 杜时忠. 现代德育论【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J9 9 7 339 —34 2A ctiV ityM o r a l E d Ilc a tio n C u rricllla :lm p lica ti蚰, F ea t眦esa n dF 珊ctiollsC 腼NH e n g - p in g( n挚a 岫衄t0fE d ∞日£i叩, Y a T lch。

 I】

 gN o r T n dc0玎。

 旷, ‰}Ieng224( x 】

 2, m a 。

 咿u , c}d na )A bsⅢ:

 0埘c11l岫i8111e ess朗ce0 f 盯ld 出ek e y toe d u c a tio n a l陀f o Ⅱ 衄. n is出eb d d g eb e惭een m a cm 锄d 商cIDed u c“叩a IIef bⅡ 1】

 s. O n lva sci朗晒c a rIdco m p le【ec u 州c u lBsy ste r nc a n cu ltiv a ten e wb u ild er s f o r tIlem o d ern i私n 册0fch im . N o w a d a y 8, w o rld —w id ...

篇五:活动性德育课程

育实践活动课 执教曹清婕 年级五年二班 活动主题尊重父母

  感恩父母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

 活动重点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并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

 活动难点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怎样感恩父母。

 课前准备 1、调查问卷 2、诗朗诵《妈妈的爱》 学唱《感恩的心》  3、制作好班队活动所需的音乐加以气氛。

 4、收集学生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感恩事件。

 5、搜集相关的文章、故事。

 6、感恩宣言 活动过程 一、营造气氛进入德育实践活动课的主题

 教师 这节课 老师和大家共同上一节德育实践活动课 同学们愿意吗 愿意  声音真宏亮老师奖励大家一首歌同学们想听吗想  听阎维文的歌曲《母亲》 。

 教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首歌的名字。这首歌赞美的是谁母亲 教师无论你身在何地有两个人他们始终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他们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有一种爱他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两个人就是我们的爸爸和妈妈。现在我宣布五年二班“尊重父母、感恩父母 ”德育实践活动课现在开始。

 教师请我们班的班长做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好吗 二汇报调查结果。

  主持人 课前 老师让我们分组对不同的年级的学生和家长进行调查 现在就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们的调查发现。

 1、第一小组汇报第一阶段调查情况

  第一小组组长通过对低年级和本班同学的调查我们发现同学们对父母不够了解、不够关心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父母缺乏关爱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同学们进行感恩父母教育。

 徐明珠

 2、第二小组汇报第一阶段调查情况 第二小组组长 通过对本班同学的调查我们觉得大多数同学能够认识到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能够理解父母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但是我们还觉得同学们对父母做得还不够还可以做的更好。

 王林

 3、第三小组汇报第二阶段调查情况 通过以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情况了如指掌并且时时都在关心自己的孩子。我们的父母太无私了太伟大了。

 杨振华

 4、第四小组汇报第二阶段课查情况 通过采访我们发现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为了让我们学习好、身体好 他们拼命的挣钱 但是我们的父母并没有半句怨言。

 这就是我们的父母看看我们自己却羞愧得很。

 赵天亮

 5 我们小组调查的是高年级的同学我们小组想通过. 《苹果树的故事》来说明我们的调查结果。

 刘宇鹤

 请我们的老师来讲这个故事。

 江畔当我们年幼的时候我们喜欢跟爸爸妈妈一起玩。

 等我们长大了 我们就离开父母。只有当我们有需要或者遇到麻烦的时候才回到他们身边。无论怎样父母都一直在那里尽一切所能提供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只为我们快乐。

 你也许觉得故事里的小男孩对苹果树很残忍。然而我们中的每个人正是那样对待我们的父母的。

  三感受父母的爱

  1.初步感受了解亲情 主持人 就像同学们调查中发现的一样我们的父母为我们付出一切而我们却回报父母的太少。

 父母对我们的爱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但让我们感动的事一定举不胜举。同学们能把你搜集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吗 生 1我给大家讲<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彭一伦

  生 2现在我为同学们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邵海阳 2008 年 5 月 12 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罕见的大地震。当时一位年轻的母亲正在哄着孩子睡觉。突然地震发生了楼房开始摇晃起来母亲摔倒了还没等她爬起来房顶便朝孩子垮塌下来母亲不假思索地扑过去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爬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 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边喊“快过来” 。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 。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大概有 3、4 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师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 师同学们这是人世间最崇高的、最圣洁的、最勇敢的母爱我们面对这样伟大而又无私的爱 那么就让我们全体起立 用队礼表达我们对这位母亲的敬意吧

 主持人 我们的父母其实也和他们一样默默的为我们付出。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为我们做过许多事为我们付出很多。

 那谁能谈谈你的父母让你最感动的一件事呢 学生说一说。

 主持人 像这样的故事很多很多同学们能用你的方式赞美一下我们的母亲吗 生 4. 我想给同学朗诵唐代孟郊 《游子吟》。

 潘嘉睿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沈龙博 5我给大家朗诵《妈妈的爱》 。

 四、回报父母的爱

  主持人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有孝心的人都被人所尊敬你们知道哪些孝顺父母的故事呢 1.李赵怡黄香温席东汉时的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父亲体弱多病。黄香便主动承担家务辛勤劳作照顾父亲。夏天天气炎热1 为了让父亲休息好黄香晚上总是用扇子替父亲把席子扇凉赶走蚊子才让父亲躺下入睡。冬天黄香怕父亲受凉在睡觉前他先把被窝暖热再让父亲上床睡觉。

 2.付洪迪董永卖身葬父后汉人董永少年丧父无钱埋葬就用卖身的钱葬父。

 3.梁子奇陈毅为母亲洗尿裤62 岁的陈毅爷爷当时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和外交部长。一次他回家探望母亲见母亲往床底下藏着什么东西拿出一看才知道是母亲尿湿的裤子陈毅爷爷就去洗母亲不让陈毅说 “娘啊我小的时候您天天为我洗尿裤今天我给您洗一次裤子也算尽一份孝心啊 ”母亲被感动了

  陈毅把母亲的尿裤子洗得干干净净。

 4.刘中英王祥 《卧冰求鲤》 王祥为了让生病的继母吃到鱼 就解开衣服卧到冰上。

 5、张程成我讲一个古代儿子孝敬老母亲的感人故事 《挨杖伤老》 汉朝时大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他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失就举杖挥打。无论母亲打多重他都没有怨言不掉眼泪。可是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时竟然哭得很伤心。

 母亲觉得奇怪 问道 “往常打你时 你都能接受 今天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 “往常打我时我觉得疼痛知道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不如以前体力微弱。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并不是疼痛不能忍受。

 ”

 主持人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感受到父母的辛苦用真心来报答 如何做才能回报父母的爱下面的同学做的对不对 学生讨论下面同学的做法 李雪锋

  ①有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他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每天一回家就马上学习。

 最近学校开展孝敬父母的活动 要求学生在家能帮助父母承担一些家务劳动。但小林却说 “学习成绩优秀就是孝敬父母其他都是多余的。

  ②小刚是一名初一学生在学校里活泼开朗可回到家却不愿和父母讲在学校的事有什么心事也不愿和父母讲总是一个人独自呆在屋里。问他为什么他说 “父母只会唠叨和他们没什么好说的。

 ”

 ③在课堂上老师批评现在社会上一些不赡养父母的错误行为。小明说 “等我工作后每月都给父母生活费就行了。

 ”只是每月给父母生活费就是孝敬父母吗

 生说一说。

 五、感恩父母方案大搜寻

  主持人我们向父母索取的太多回报父母的太少请同学们谈谈我们该如何回报自己的父母呢 全班同学自由发言将如保回报自己的父母。

 主持人就请每组的汇报员按顺序来说一说。

 各小组汇报员拿题板进行汇报并展示题板。

  陈宇星①了解父母各个方面 如 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辛苦吗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你了解爸爸妈妈的身体健康状况吗你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

  袁月 ②尊敬父母对父母有礼貌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不当面顶撞父母不和父母发脾气

  周莹 ③生活节俭无浪费现象不乱花钱不向父母提过高要求

  刘蓝娇 ④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负担。

  赵浩年⑤有心事主动和父母说经常与父母聊天多和父母沟通

  庄永力 ⑦外出时在征得父母同意后应把去向和时间告知父母未成年人保护法

 齐家明⑧努力学好各门功课 经常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不让父母操心 师你们的想法太棒了老师帮助大家把你们的想法整理了一下, 让我们带着对爸爸妈妈的爱来读一读。

 学生齐读歌谣 过生日送祝福 生病时勤照顾 客人来不打扰 好东西让父母 自己事自己做 家务活主动做 父母事帮助做 细节事不放过 想父母在心头 爱父母于行动 与父母常交流 感恩心永记住

 师同学们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个微笑一点进步都是对父母的爱的一种

  无声的感激。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凝聚了父母多少心血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应该铭记心头请让我们说一声 “爸爸、妈妈我们真的感谢你们。

 ” 齐说 六、感恩宣言

  主持人从现在开始 在思想品德上让你们安心

  在学习上让你们放心

  在生活上让你们省心

  我们决不辜负父母心。

 七教师总结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通过这节课我们对如何孝敬父母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其实孝敬父母并不是要求我们以后轰轰烈烈的去为父母做什么大事 而是要求我们从现在做起 从点滴做起有时候关心孝敬父母 就是陪父母聊聊天 就是一个祝福、 一句问候、 一朵鲜花、一个拥抱甚至只是一个微笑。虽然父母爱我们并不想过要什么回报但是只有父母付出的爱没有我们回报的爱这爱是不公平的。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用实际行动感谢我们的父母。让我们用感恩的心回报感恩的心去感恩我们的同学、 感恩我们的学校、 感恩我们的社会 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主持人齐唱《感恩的心》 。

  下面我宣布五年二班《尊重父母、感恩父母》德育实践活动课到此结束。欢送各位领导各位老师退场。

篇六:活动性德育课程

中等职业德育活动课读本 】开好德育活动课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开好德育活动课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目 录31什么是德育活动课程为什么开设德育活动课什么是德育活动课程为什么开设德育活动课42 2如何实施德育活动课程【 中等职业德育活动课读本 】

 一、为什么开设德育活动课• 1、认真落实国家教育形势发展要求的需要。• 2、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 3、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要求的需要。• 4、德育活动课为学生创造体验环境。• 5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需要。5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需要。• 6、实现德育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 7、德育活动课有利于学生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1、从教学目标的要求看:是落实中职德育大纲的创新。一、为什么开设德育活动课

 本大纲规定了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德育的基本要求,是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各级教育部门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实行科学管理和督导评估的基本标准,也是社会和家庭紧密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

 1. 树立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领导。(四爱、有梦)——经济政治与社会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有价值观和思想方法)——哲学与人生(有缺项)3. 养成良好的法治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提高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增强公民意识,依法办事,待人友善。(文明、守法)——职业道德与法律具体要求如下:

 4.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热爱劳动,崇尚实践,奉献社会。(有职业素质、爱劳动)——职业生涯规划5. 养成自尊、自信、自强、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人格健全,乐观向上。(心理品质过关)——心理健康6. 树立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节俭意识、廉洁意识,珍爱生命,尊重自然。(主渠道没有落实的内容)—— 德育活动课具体要求如下:

 •2、从教学对象角度看:是因材施教的迫切要求。一、为什么开设德育活动课

 调查表明: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总体积极向上,理想信念、道德养成表现较好。但中职学生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行为习惯养成相对缺乏,个别学生心理负担较重,法治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不强,一些地方和学校对德育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日常工作还有薄弱环节,从而为中职德育工作带来一定挑战。——郑惠坚一、为什么开设德育活动课

 3、从教育内容维度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祖国观、民族观教育的需要 。一、为什么开设德育活动课

 学生教育管理的终极目标——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为什么开设德育活动课

 • 立德树人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根本任务• 何谓“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5月23日至24日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一、为什么开设德育活动课

 4、从教学途径的方面看:是提高日常教育实效性的创造性选择。一、为什么开设德育活动课

 5、从教学评价的效果看:是推动学生知行统一的必然要求。一、为什么开设德育活动课

 中职德育活动课开展情况已纳入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学校将按照赋分标准予以扣分。中职德育活动课开展情况已纳入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学校将按照赋分标准予以扣分。一、为什么开设德育活动课

 德育活动课程是指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德育目标,给学生提供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德育活动。是指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德育目标,给学生提供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德育活动。是在学科课程以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开展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体验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体验性、自主性、创造性为主要特征的活动课程。二、什么是德育活动课程

 德育活动课程的五化:• (一) 德育活动课程化• (二)德育目标具体化• (三)德育内容系列化• (四)德育管理全员化• (五)德育评价科学化二、什么是德育活动课程

 二、什么是德育活动课程《中职德育活动课》是新疆中职创新的提高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模式,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

 总结:

 《中职德育活动课》课程性质二、什么是德育活动课程德育活动课程是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德育目标,给学生提供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德育活动。它以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中心,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体验,形成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培养坚强的道德意志,促进道德行为习惯养成为宗旨而设计的德育活动课程。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一门课程。

 • (1)主题班会与德育活动课的关系• (2)日常教育活动与德育活动课的关系• (3)德育课与德育活动课的关系• (4)德育活动课的基本内涵二、什么是德育活动课程

 1、德育活动课程不同于主题班会班会原来具有会议的性质,主要是传递学校及其上级文件、组织政治学习、总结评价学生的学业与行为。实践中,把班会改称班会课,显然主题班会课是具有显明主题的班会课。原来具有会议的性质,主要是传递学校及其上级文件、组织政治学习、总结评价学生的学业与行为。实践中,把班会改称班会课,显然主题班会课是具有显明主题的班会课。德育活动课程是依据德育大纲、根据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要,以是依据德育大纲、根据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要,以 活动 为媒介,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课堂的始终全身心地参与课堂的始终,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最终提高其道德水平的一种课程。,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最终提高其道德水平的一种课程。1、德育活动课程不同于其它教育形式

 第一、都是由学生活动来构成。德育活动课程是被纳为正规活动课程纳为正规活动课程体系的课程;课外活动则是课程以外的活动。第二、都有安排、有组织。德育活动课程是体系的课程;课外活动则是课程以外的活动。第二、都有安排、有组织。德育活动课程是系统的,持续的,普遍的系统的,持续的,普遍的;课外活动是临时的,短暂的。第三、都与学科课程有一定的关系。德育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又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而自成体系;普通的课外活动则是依附于学科课程而存在,是学科课程的补充和辅助。第四、都有一定的目标,德育活动课程在于;课外活动是临时的,短暂的。第三、都与学科课程有一定的关系。德育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又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而自成体系;普通的课外活动则是依附于学科课程而存在,是学科课程的补充和辅助。第四、都有一定的目标,德育活动课程在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而普通的课外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培养兴趣、爱好、特长,有时可做为闲暇娱乐。,而普通的课外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培养兴趣、爱好、特长,有时可做为闲暇娱乐。2、德育活动课程与普通的德育课外活动的区别和联系

 德育学科课程主要向学生传递道德教育的知识和理论,德育活动课程主要让学生通过活动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把所获得的新信息作为内化学生思想品德的中介,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升华。德育学科课程主要向学生传递道德教育的知识和理论,德育活动课程主要让学生通过活动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把所获得的新信息作为内化学生思想品德的中介,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升华。都注重系统化,德育学科课程重视知识性和逻辑性;德育活动课程强调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都注重系统化,德育学科课程重视知识性和逻辑性;德育活动课程强调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德育学科课程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德育活动课程主要以学生主体的实践体验为主。德育学科课程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德育活动课程主要以学生主体的实践体验为主。德育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的评价,侧重考察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德育活动课程则重视过程性的评价,侧重考察学生道德活动的转德育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的评价,侧重考察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德育活动课程则重视过程性的评价,侧重考察学生道德活动的转 化过程。目的方面课程编排方式教学方式 课程评价3、德育活动课程与德育学科课程区别

 • 德育活动课程 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规划、构思德育活动实施方案的过程。• 德育 教案的设计要求是是“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人人是主角,天天有体验,课课见实效”三、如何实施德育活动课程

 1 、德育活动课采取 分年级实施的办法。按照的办法。按照“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人人是主角,天天有体验,课课见实效”“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人人是主角,天天有体验,课课见实效”的要求,从中职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心理等的问题为出发点,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贯穿始终,依据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成人成才的发展规律,组织开展德育活动。的要求,从中职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心理等的问题为出发点,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贯穿始终,依据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成人成才的发展规律,组织开展德育活动。(一)德育活动课程实施三、如何实施德育活动课程

 2、德育活动课纳入教育教学计划3、课时保障:每学期安排30学时,每周星期三下午5-6节课为教育教学时间,不得占用、挪用或放弃。4、德育活动课主要由班主任组织实施,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专业学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实训实习期间的德育活动课由带队实习教师组织实施,以保证德育目标与内容的落实。三、如何实施德育活动课程

 目标制定:依据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我国现阶段职业学校的德育培养目标;二是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学生的培养目标;三是职业学校学科性德育课程教学目标与其德育实际效果的差距,这一差距正是德育活动课程所需达成的目标。三、如何实施德育活动课程

 1、树立“三中心”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2、符合“三贴近原则”:贴近职业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德育活动课程坚持现代教育理念

 ——倡导以案例为导引,以问题为核心的专题化探究式教学法。三、如何实施德育活动课程

 • 教法多样化:课下活动可采用调查、问卷、体验,实践等方式方法,可采用调查、问卷、体验,实践等方式方法,交流课上可采用小组汇报、讨论、交流、点评、谈心得等提高对主题理解,也可以用情景剧、辩论、诗歌等艺术表现方式,演绎中理解主题,提高课堂气氛及学生的参与热情。可采用小组汇报、讨论、交流、点评、谈心得等提高对主题理解,也可以用情景剧、辩论、诗歌等艺术表现方式,演绎中理解主题,提高课堂气氛及学生的参与热情。三、如何实施德育活动课程

 一年级--- 重在“ 成型” (适应和转变阶段)“爱国求知、提高素质、重塑自我、立志成才”适应新环境,从学习意识,生活习惯,思想特点,心理特征等各方面完成从初中生到中职低年级学生的转变。了解新学校,熟知新要求,养成好习惯,了解专业性,树立新目标,培养进取心;融入新集体,找到新伙伴,减少孤独感。中职德育活动课程内容设计

 一年级专题• 第一专题 步入中职 自信成长• 第二专题 走进军营 磨练意志• 第三专题 追逐梦想 精彩人生• 第四专题 文明美德 伴我成长• 第五专题 珍惜生命 安全第一• 第六专题 遵纪守法 合格公民• 第七专题 民族团结 亲如一家• 第八专题 远离毒品 健康生活

 二年级---重在“成人” (发展和成人阶段)•“坚定信念,刻苦努力,修身立志,再塑自我” 。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基本的礼仪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理解和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学好本专业的文化知识,具有良好的相关技能;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常识,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绪。中职德育活动课程内容设计

 • 第九专题 热爱专业 锻炼技能• 第十专题 学会自主 自治自理• 第十一专题 保护环境 爱我家园• 第十二专题 遵守网德 文明上网• 第十三专题 融入社团 提升素养• 第十四专题 知恩图报 修养成人• 第十五专题 吃苦耐劳 立业之基• 第十六专题 奉献爱心 关爱他人二年级专题:

 三年级---重在“成才” (成才和提高阶段)“完善自我,追求卓越,敬业报国,奉献社会”。即将踏入社会,参与竞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面临又一次环境变迁、角色变化以及就业压力, 增强社会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竞争意识,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自我表现能力和组织能力,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中职德育活动课程内容设计

 • 第十七专题 深...

篇七:活动性德育课程

卷第4 期2 0 0 4 年12 月滁州学院学报JO U R N A LO FC H U Z H O UU N IV E R S IT YV 0 1. 6 N o . 4D e c. 20 0 4高校德育中的活动性德育汪才明( 滁州学院政教系, 安徽滁州239 0 0 0 )摘要:活动性德育课程对于高校德育具有极大的价值, 它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及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等方面具有学科性德育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应该成为高校德育的主要的教育形式。

 高校活动性德育课程应当贯彻主体性原则、 民主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 应当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关键词:高校德育; 活动性德育; 大学生; 德育中图分类号:

 G 6 4 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1566( 2004)04—00146—03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学校教育因素很多, 从其存在形式和影响方式来说, 我们可把它们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由“两课” ( 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思想品德课)构成的, 这类课程有其明确的目的、 内容和作用。

 我们称之为“学科性德育课程” 。

 二是由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组织实施的各项校内外德育工作或活动, 如党团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 公益劳动、 军事训练、 学校传统活动等。

 我们称之为“活动性德育课程” 。

 三是由学校通过( 或创设)一定的教育环境以及各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 对学生进行一种间接的德育传递与渗透, 如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人际关系、 教师人格、 学校的环境、心理氛围、 校风、 班风等。

 我们称之为“隐蔽性德育课程。

 ” 学科性德育课程、 活动性德育课程与隐蔽性德育课程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德育课程体系。这种德育课程体系在高校德育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我们认为, 从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实践要求来看, 除了继续发挥“两课” 学科性课程在德育中的主渠道、 主阵地的作用以及充分重视隐蔽性德育课程的潜在影响外, 更应重视活动性德育课程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 活动性德育课程实际上是德育最关键、 最重要的课程形式。一、 活动性德育课程的价值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校德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但是无论从理论或实践两方面看, 学校的德育从主流方面看至今还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之中。

 这种模式把德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 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 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这种德育过程实际上处于一种知性论道德教育范式。

 教育者自觉不自觉地坚持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原则, 无形中把德育简单化了。

 这种的德育过程只能灌输“关于道德的观念” , 而不能养成“道德观念” 。因此, 受教育者出现言行不一, 知行脱节等问题也就可想而知了。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 人的品德建构和道德发展是有机体与外部环境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的。

 因此, 个体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的形成发展, 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个体内部机制对外部环境所施加的影响进行认知——认同——内化——外化的加工、 建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除了需要道德认识的支撑外, 更需要行为动机( 情感)的激发,需要对情景的认知和判断及对自身行为的自我监控等。而“活动性德育课程” 则通过给学生提供各收稿日期:

 20 0 4 —10 - 12作者简介:

 汪才明( 19 62一). 男, 安徽含山人。

 滁州学院政教系副教授。—. 46—. 万方数据

 种各样真实的道德情景和道德冲突, 通过学生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不仅把抽象的道德范畴和规范以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 为品德提供一个验证和深化的机会, 从而加深学生对道德的认识。

 而且还会丰富学生相应的道德情感体验和自觉的参与意识, 可以使道德学习的动机得以增强。

 动机固然是行为的起点, 但反过来行为也可以增强活动的动机。

 道德学习的动机包括作为整体的人类动机和个体道德行为的具体动机。

 从发生学意义上说道德规则之所以必要在于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

 个体只有在道德活动中才能发现这~必要, 从而寻找到道德理论的现实与历史的根据, 建立真正的道德信念。

 同时道德理论对个体道德情感的调动, 对个体不同行为的奖惩都会影响动机的强度。

 所以, 每一个具体的道德动机也只能通过具体的道德生活才能发现、 增强。

 生活体验是道德动机增强的有效策略。

 可以说, 体验是道德教育的根本所在。

 道德活动还可以增强学生道德自主判断能力。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决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 而是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

 道德活动能够提供给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决策的机会, 对启发学生的道德判断力有积极的作用。

 学生将会从“顺从道德教育” 变为“选择道德教育” , 从被动变为主动。

 因此, 在道德教育中安排适当的活动, 可以使学生在道德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判断、 选择, 最终形成自己的观念, 形成自己的道德准则。

 因此, 活动性德育课程对于学校德育工作来说具有极大的价值, 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及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方面具有学科性道德教育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应该成为学校德育的主要的教育形式。但是, 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不一定能保证人们作出相应的道德行为, 而且即使有做出道德行为的意愿( 动机), 也不一定就能引发正确的道德行为。

 也就是说, 一个人良好品德( “德性” )的形成并不一定就有道德行为( “德行” )的实现。

 德性只有转化为德行才有实际意义。

 所以, 德育的归宿在于德行而非德性。

 而在由德性向德行的转化过程中, 道德实践可谓是德性外化为德行的“行善过程” , 是理论化德性的外在标志。

 道德必须通过实践去实现, 而实践又可以反映道德。

 没有道德实践, 德性只会永远停留在“品质” 的内隐阶段, 无法外化出实际的行为作用。

 活动性德育课程的根本特征是实践性, 它的最大价值在于可以弥补知而不行之弊, 它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和谐发展, 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和行为习惯为主要任务。

 重视活动性德育课程,也正是在于活动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二、 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理论基础“道德在根本上是实践的” 是一个绵亘古今的主题。

 在古代中国, “德” 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善良品质或品行。

 这种品质或品行的获得, 是有所为、 有所行而得的, 所以“德” 字原意为“得” 。《说文》 云:

 “德, 行有所得也。

 ” 《广雅・释诂》 云:“德, 得也。

 ” 等, 这表明我国古代先哲们已认识到, 道德只能是人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有所作为的过程中获得的品质或品行。

 脱离社会实践, 必然无所“得” , 也就无所“德” 。

 在话方古代和近代伦理思想史上占绝对统治地位的“规范伦理学” 就是“实践哲学” ( P ra ctica l p h ilo so p h y ), 也称作“实践的伦理学” , 是因为“它研究实践或行为。

 ”州当然, 在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发展中, 规范伦理学确曾随着“元伦理学” 的兴起而受到挑战。

 但是至今为止的伦理学仍然是一个以规范伦理学为主流的实践学科。

 马克思主义则直接把实践或人的感性活动引入人的认识和道德领域, 确立了实践在人类道德发展中的地位, 把道德理解人的现实活动, “理解为人实践” 121所以离开道德实践活动无法在真正意义上讨论或学习道德问题。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有关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中, 我们都可以看到, 儿童的活动, 特别是合作的活动对于品德心理发展的重大作用,是儿童思维和道德发展的根源和动力的结论。

 皮亚杰认为, 儿童通过社会交往中的相互协调活动, 能够在自行制定交往规则、 共同遵守规则的过程中, 发展相互了解、 相互评价的能力, 培养对规则的批判态度, 加深对规则之为规则的理解、判断和思考, 从而逐渐摆脱成人的和外在的道德强制影响, 形成自己的道德信念。

 杜威十分正确地提出:

 “从别人那里听来的知识也许能使人产生某种行动……这种知识能培养个人的主动性和使他忠于他人的信念。

 ” 而“在~个有目的, 而且需要和别人合作的作业中所学到和应用的知识, 乃是道德知识, 不管有意识把它视为道德知识, 还是无意把它视为道德知识。

 ” t3120 世纪60年代后期, 前苏联心理学界在活动与交往学说方面出现了列昂节夫的“活动一个性理论” 、 艾里一4 7 — 万方数据

 康宁和达维多夫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和包诺维奇的“活动一动机理论” 。

 这三种重要的理论表明,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 又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 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而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是有目的地形成思想品质的德育过程的基础。因此, 道德教育是一个特别需要实践活动的学科。

 从本质上说, 道德规范并不是干巴巴的教条, 它是存在于人们的行为规范, 渗透于一切社会关系之中的。

 只有当个人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时, 才能对道德规范所包含的生活内容和意蕴获得切身的体验, 从而加深对规范的理解。

 在整个学校的德育课程体系中, 其主要性质或主要的德育课程应该是实践的, 即应当是活动性德育课程。三、 活动性德育课程应当遵循的原则要求如何科学地设计高校活动性德育课程直接关系到实现德育工作的预期性和实效性, 根据高校大学生思想品德特点和成长发展规律, 笔者提出如下原则要求。1. 活动性德育课程应当贯彻主体性原则。所谓主体性原则是指高校活动性德育课程实施要以学生为道德主体, 从内容和方法上要考虑学生接受的愿望、 能力和认识发展的水平, 不能脱离学生实际。

 这就要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切实尊重学生道德实践的主体地位, 把学生当作教育过程的真正参与者, 让他们自主选择、 自主决策、 自主行动, 而不是按照别人已经安排好的要求去进行行动。

 在我国的日常德育活动中,许多活动都是“有组织” 的, 是教师事先安排、 策划和指挥的。

 这些活动对学生来说通常是不得不做的一种程序化、 履行公事式的机械操练, 因而是与活动课程的精神实质背道而驰的。

 真正的活动课程应当是“一种发自主体内部的、 自内向外的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 是一种真正的自我教育活动。

 ” [ 4 1同时, 要充分考虑学生道德学生的兴趣与需要。

 因为, 兴趣是学生活动得以富有成效地进行的稳定的动力, 任何教育活动、 对学生的任何训练, 都必须考虑学生是否愿意和是否有能力接受。2. 活动性德育课程应当贯彻民主性原则所谓民主性原则是指学校活动性德育课程实施要在民主的氛围下师生平等对话、 合作、 交—. 48。

 . 万方数据流, 共同解决道德问题, 共同实现道德发展。

 这就要求在课程实施中师生一起共同探索未知的知识、 体验未体验过的情感、 共同实现道德发展。

 因此, 教师不仅仅是一个道德知识的传授者, 而是一个指导者、 学习者, 学生作为教育过程的参与者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在受教的同时也在施教。

 为此,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价值空间和心理氛围, 以宽容、 珍视的心情看待学生的价值探索。

 否则不仅不可能形成真正的道德, 而且这一道德过程本身有沦为“反道德” 过程的危险。3. 活动性德育课程应当贯彻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性原则是指高校活动性德育课程的设计要与其他课程相配合。

 这是因为德育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总是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存在并发挥着功能。

 因此, 我们主张重视活动性德育课程并不排斥学科性德育课程和隐蔽性德育课程, 而是要求要根据各自课程的特征, 扬长避短, 形成相互配合支持的互补关系。

 目前, 高校德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并没有从整体上来考察的, 他们仍然存在着相互分离, 各自为政的状况, 严重影响着高校德育的效果。

 因此, 实现大德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统一尚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4 . 活动性德育课程应当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学校德育过程是一个使学生在道德等方面社会化的过程, 因此, 学校德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进行施教, 应让学生走向社会、 走向现实生活, 在社会和大自然中接受现实的道德教育, 让他们在参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去阅读生活、 体验生活, 认识社会生活的本来面貌, 从而在实际参与社会道德生活中形成实践能力。

 同时, 德育向社会、 向生活、 向自然延伸, 还可以优化德育环境, 合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弥补校内德育资源的不足, 形成德育的合力。【参考文献】[ 1】

 弗兰克・梯利. 伦理学概论【M 】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2】

 列宁. 哲学笔记【M 】

 _ E 京:

 人民出版社, 1956.[ 3】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M 】

 . 北京:

 A lL g c育出版社, 19 9 0.【4 ]魏贤超. 现代德育原理【M 】

 .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 9 3.

篇八:活动性德育课程

pular Science 科 学 大 众 ·科 学 教 育 2017年 第5期 浅谈开展活动性德育实践课程的重要性 王 霞 (南阳市第十四小学,河南省 473000) 摘 要 :活动性德育课程是德育的主导课程,上好每一节活动性德育课,对于教师德育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 个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活动性; 德育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3315(201 7)05—072—001 从 2015年 9月份起 ,我校参加了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办组织 的“小学实践 活动 中学 生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的培 养”的课题实验 研究工作 (课题 立项 编号 PZS068)。随着实验活动 的不断深入开 展 ,师生受益颇深 。下面就实验感受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

 一、 开设活动性德 育实践课 程的益处 新课程标准指出 :“有效 的学 习活动 ,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 记忆 ,动手 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 流是学生学 习的重要方法 。教 师应帮助他们在 自主探 索和 交流 过程 中真 正理 解和掌握基本的知 识与技能 ,思想和方法 ,获得 广泛 的体验 。” 我们让孩子在体验中理 解 ,在活动 中感受 ,德育实践活动形式 灵活 多样 ,不拘一格 ;说 、唱 、竞 、辩 ,贴近 生活 ;道 具易寻 ,便 于操 作。寓教于思 ,寓教于做 ,寓教于乐。避免了单一的空洞说教 。深受 学生的欢迎。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参加为主动参与 ,自觉 自愿地接受 教育 ,潜在 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

 二、活动性德 育实践增 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具备生存发展的能 力 俗话 说 :授人 以鱼 。不如授人 以渔 。知识的记忆是短暂的 .方法 的掌握是长远的。就 例如 教孩 子打扫卫生这么一个简单的劳动 .现 在孩子基本上都不会 ,在家里父 母都 大包 大揽的将这些体力活干 了 ,细想这 些不禁有些后怕 ,我们现在 的孩子将来如何 生存 ,更不 用说 责任 感了 ,一旦有一天暴 风雨来临 ,他们将如何去面 对 。父母 和教师的包办代替 ,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 的生存发展 的能力 ,是在 残害我们的孩子。我们针对这个现 象专门开展了技能大比武 ,由简 单的 “卫生打扫 大比拼 ”逐步开展到 “我是环保 小卫士”。特别 是在 我们南阳市争创国家级 卫生城市这个 契机 下 ,我们 组织孩子们到 白河 中心 广场打扫 卫生 ,清理 小广告 ,与环卫工人零距 离接触 ,从 思想上认识到劳动 的艰 辛与快 乐 。每个人都是城市 的主 人 。卫生干 净是全社会共同努力才可以达到的 ,责任是人们安 身立命 的基础 。

 当一个人具有了某些能力时 ,就要对相应的事情 负责。孩子只有学 会了对 自己的事情负 责 ,才能逐 步地发展为对家 庭 、对他 人 、对集 体 、对社会负责 。

 一个入 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需要多种情感 的渗透 ,而系统开 展活动性德育课正是产生多种情 感的重要途径 。利用班会 ,围绕社 会热点 、身边人物 、名人传记 等材料 开展活动 ,激发学生 的情感 ,在 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树 立正确 的人 生观 、价值观 ;培养学生 爱集体 、爱劳动 、爱家乡 、爱人民 、爱祖 国、爱科学等多种情感 ,进而 教师引导学生把这种情感转化 为努 力学 习的行动。每一次活动 。都 激起学生的一次感情波澜 ,学生 的良好思 想品德就 在情 感的一次 次激荡中逐渐形成 。

 三、活动性德 育实践让学生在磨砺中成长 在 20l6年 3月我校对 全校学生进行 了为期 1O天 的军训 ,在 这次活动 中孩子们 在思想和体魄 上都 有了一次 质的飞跃 。孩子们 在 期盼 中开始,在汗水 中磨砺 ,在泪水中坚持 ,在成功中喜悦。短短 的 lO天使孩子们 真正体会 了军人 的辛劳 。保家卫 国需要铁一样 的 纪律和体魄 。这些体会只有亲身体验 了才会有所领悟 .孩子们 的集 体 荣誉 感空前高涨 ,这 又是一次成功的实践德育活动课 。2o16年 3 月 5日学雷锋纪念 日,恰逢 周六 ,我校组织四年级 的 3O位“优秀学 生代表”在城区新 华城 市广场进行了“小交通 义务讲解 员活动”。在 活动中 ,孩子们向路人 宣传 交通法规 ,分发宣传单 ,还 用漫画的形 式记录 有交通陋 习的路人 ,让从路 口经过 的路人纷纷驻足观 看 。一 致表态 “要遵守交通法规 ,否则还不如 9岁的娃娃 。”孩子们得 到了 认 可 ,体会到了成 功 ,这也真正起到了“小手拉大手 ”的作用 。这 些 活动既培养学生认 识问题 ,分析问题 ,综合评价 问题 的能力 ,又培 养 了学生们书法绘画 能力 、写作能力 、语言表达能 力、组织 能力和 创造能力。由于活动课形式丰富多样,学生喜欢 ,乐于参与,所以学 生始终 是在愉快 中接受教育 ,这也正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的 自我教育能力和 自我约束能力 。这种 教 育效果是理论性德育课程所 达不到的。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正 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我校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让孩 子们在 思想 上有了主人翁意识 ,师生 反映 良好。

 四、开展“活动性德育课程 系统教育”的实践与研 究 。有利于学 困生 的转化 学 困生往往因为学习差导致行 为差 ,因而产生强烈的 自卑心 理 ,但他们渴 望尊 重,渴望进步 ,渴望成功 。实践表明 :学困生不仅 具 有潜在 的智力 .而且 非智 力因素常常表现突 出。活动性德 育课 的 开展 。为发挥 学困生潜在 的能力提供了良好机会。我校 的班 主任就 抓住时机鼓励指导学困生参与活动 ,或创作或 表演或主持 ,让他们 品尝成 功的喜悦 ,引起 内心 的震动 ,激 起他们对更大成 功的追求 ,

 从而改 良有性循环 ,学 困生觉得“我也行 ”,班 主任及时把这份成功 迁移到学 习方面 ,这样学 困生转化就会获得成效。我校在学校争创 标 兵年级 的活动 中,四年级的六位 班主任就大胆启用各 自班级 的 4名学 困生担任班级 的文礼监督 员 ,这 24位学 生一改往 日面貌 ,

 在 活动中表现突 出 。在评 比活动中积极主动 ,牺牲课 间休 息时 间 ,

 积极 为班主任老师献言献策 ,成为小监督 员后 ,他们似乎一下子长 大 了,以往让 老师 头疼 的孩子 ,在这次活动中让老师们看到 了他们 身 上不厌其烦 、率先垂范 的闪光点 。孩子们受到赞誉和鼓励 之后 ,

 学 习劲头倍增 。成绩明显提高 。

 总之 ,活动性德育课程是德育的主导课程 .上好每一节活动性 德 育课 。对于教师德 育能力 的提高 、对于学生 良好思想品德 的形成 和个性 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苏霍 姆林斯基 说 :“让学生体验到一 种 自己在亲身参与中掌握知识的情 感 。是唤 起青少年特有 的对知 识 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我们的 目标就是要努力培 养出知行合一 的 未 来接班 人。

 作者简介:王蠢,1976年生。女,中共党员.河南省南阳市第十四小学政教主任,省级音乐骨干教师.两次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1q94年参加工作以来. -I担任学 校的音乐教学和德育工作。

 一72 —

篇九:活动性德育课程

性德育课主题大庆一中初三七班德育课教材九年级第九课《理想与职业》

 徐佳骥演讲《什么 样的青春最美》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理想而腾飞我的梦想

 第一篇章畅谈理想畅谈理想理想之花绚烂绽放

 采访话题:

 你的理想特邀记者:

 马骏社会公益活动现象回放

 第二篇章回顾理想回顾理想理想之树枝繁叶茂

 20年后的师生聚会昔日 故友欢聚一堂畅谈理想再现辉煌老 师 海 伦 同 学 会 现 场 回 放

 下面为您表演

 第三篇章展望理想展望理想寻梦追梦我们曾经留下了奋斗的足迹雏鹰展翅我们驾着理想之舟扬帆远航理想之路拼搏进取

 多 才多 艺的我们才艺展示大舞台

 放飞梦想我们更努力明天会更好

 ( 女)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 男)

 看看忙碌的老师是否依然孤独地讲个不停( 女)

 唠叨不解风情吵醒少年的梦( 女)

 让昨日 脸上的泪痕随时间风干了( 女)

 抬头寻找教师的身影窗外传来他的脚声( 男)

 带走睡梦的恬静无情的怒火依然存在的问题( 女)

 初四即将临近燃烧我们的心( 女)

 初四即将临近燃烧我们的心( 女)

 使真情熔化成动力( 合)

 倾诉遗忘的祝福( 合)

 拿出你的热情伸出 你的双手让我拥抱着现实的梦( 合)

 让我拥有你真实的快乐(合) 让我们的笑容充满青春的骄傲( 合)

 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

推荐访问:活动性德育课程 活动性 德育 课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大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15001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