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士官培养军地融合育人平台3篇

士官培养军地融合育人平台3篇

时间:2022-08-31 18:50:05 来源:网友投稿

士官培养军地融合育人平台3篇士官培养军地融合育人平台 观察IndustryObservationDIGITCW产业32DIGITCW2017.11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士官培养军地融合育人平台3篇,供大家参考。

士官培养军地融合育人平台3篇

篇一:士官培养军地融合育人平台

Industry ObservationD IGITCW产业32DIGITCW 2017.11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印发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强国梦,也是强军梦,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军民融合,有利于增强国家战争潜力和国防实力。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我们必须立足世情、国情和军情的新形势,实现军民科技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形成军民科技自主创新的整理合力,发挥创新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双重驱动作用。1

  高校是推进军民融合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是培养国家发展急需人才的摇篮,要更加注重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将军民融合纳入新型育人方式 ;军队的科技强军、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双向互动越来越紧密、融合度越来越深,军民技术间的壁垒和鸿沟逐渐消除,界限日益模糊,军民融合度也来越深,知识资源在更宽广的领域有了无限融合、资源共享的基础。因此高校“双一流”建设中,科技基础研究开发,着重对优势学科、优势产业投入加大 ;对军事人才的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和任职培训让有优势的地方高等院校承担。这种模式下,军事人才的培养更加全面、更加精细,也更有助于融合地方情感,从而拓宽人才单一培养的效益。依托国民教育资源培养军事人才,一种让学科分工更加专业清晰、人才深度发展、走向深度分工的总体趋势。这是适应新科技革命背景下前线新兴科技群体突破的大好机遇,亟须改变当前军民人才培养系统分离的格局,加快构建人才良性互动、科技创新体系协调发展、自主创新的整体合力,尽快在世界前沿科技领域制高点抢占先机。(1)高校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双一流”建设在推进军民融合建中必有大作为。高校已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强大力量,在“双一流”高校教育发展建设中,培养适合军民领域适用的人才,转化科研成果,推进科技强国建设中大有作为。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中,大学具有独特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截至2015年,我国高校2560所,在校生3647万人,191万在校研究生中博士研究生28万。34 年累计培养硕士超过700万人,博士生80余万,为国家创新体系输送了大批高水平人才,我国高校科研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专利增长17倍,国际学术影响力显著提高。新一轮的科技创新竞争,突出表现在各类创新人才在生物、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数字制造等领域如何取得重大突破。这些领域具有典型的军民两用、交互融合的前景,军民双方都极具重视对这些领域进行研究和投入。(2)借鉴先进经验,世界主要强国重视推动国家高等教育与产业基础的军民融合。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强国率先实施军民一体的科技创新战略,积极研究摸索军民一体的发展路径,现已基本形成充满活力的国家科技研发转化体系,提高了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美国具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人才培养模式,自2001年“9﹒11”事件后至今,美国研究型大学完全融入“军民一体化” 系统。美国通过军队人事制度改革强化与研究型大学的关系。如每年有包括从三级军士到上校在内的50名美军官兵到微软、亚马逊、SpaceX 等美国顶尖企业以及州和地方政府见习等,以此提高军队人才的创新力和人才结构。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新时期变革转型的关键环节,“双一流”建设要从传统的工程建设思路转变为制度和机制支持,使创新教育从最初的人才培养事件中找到服务社会的着陆点,催生后备军官训练团的军事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军事强大、民生实用乃至引领世界军工业发展奠定强大的科技创新基础。“双一流”建设,创新教育就是把大学研究成果运用市场思维与办法,把大学与产业及社会应用连接起来,以技术转移的模式,最终实现军民技术的双向转移转化,走向军民融合高级发展的新常态。2

  军民融合纳入“双一流”建设存在的障碍“双一流”建设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全新模式,是以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与应用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我国国家经济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使得我国逐步迈入国防工业大国行列,国防科技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是由于整个体系尚不健全,目前很难对“双一流”与军队协同创新的各方参与者依法进行管理。(1)体系分割,难以协调。在现行体制下,“双一流”建以双一流建设为抓手,推进军民深度融合育人模式周爱苹,陈

 岩(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876)摘要:本文通过对军民融合纳入高校“双一流”建设存在的障碍分析,发现体系分割、军民分离格局尚未完全打破、科技成果军民双向转化不畅等是影响高等教育与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的重要因素。并对高校如何借助双一流建设,推进军民深度融合育人新模式,分别从高校的“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产业与国防科技工业的融合等两方面提出建议。关键词:双一流 ;军民融合 ;高校doi:10.3969/J.ISSN.1672-7274.2017.11.018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17)11-0032-02Promoting In-depth Military and Civilian Intergration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Zhou Aiping,Chen Yan(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UPT,Beijing,100876)作者简介 :

 周爱苹,女,1981 年生,河北沧州人,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绩效与创新。     陈 岩,男,1971 年生,山东曲阜人,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战略绩效与创新管理。万方数据

 Industry Observation产业观察DCW33数字通信世界2017.11设科研成果与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缺少统筹谋划,具有连接媒介作用的管理部门。目前“民参军”仍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资质保密、承研资质、技术标准等各种壁垒,高等教育基础创新能力很难直接在军队领域充分发挥作用,仍然存在着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弊病,各创新主体在技术、人才、资源、信息等要素无法实现整合分享,同时投入分散、投入重复等问题较为突出。而多年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处理中,常常出现政府过多干预或者政府失灵的情况,市场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导向作用被限制,使得军民融合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得不到有效体现。(2)科技成果军民双向转化不畅。近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军转民”工作,相继以军工产业为主体,创办多种类型的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创造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总的来看,目前我国国防科技成果“军转民”水平还较低,据统计,我国现阶段科技转化成果比例不足25%,而美国等发达国家转化率高达80%。科研成果成果没有及时向民用、军用转化。要更好的实现高校与军队的完美融合,“双一流”建设应彻底解决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激励作用不强问题。(3)军民分离格局尚未完全打破。目前,我国军民融合主体合作、交互意识不强,缺少各种知识资源,如技术、人才、知识、信息等交流沟通,“双一流” 建设不能深切结合国防现象普遍存在。军民融合对国防需求,对“双一流”建设、创新项目、研发进程、技术定型以及资金、资源、信息等缺乏交流沟通,使得分布在不同领域、行业和部门的创新主体“孤岛效应”,各自运行,自成体系。目前来看,由于企业主体壁垒和追求目标价值取向不同,企业在引进、吸收和应用创新技术时,院校和科研机构都无法参与,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生活行动时,企业也未能参与渠道,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发展。3

  借助“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军民融合的对策高校“双一流”建设,强调以“互联网 +”为导向,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强调互联网与传统学科知识资源整合,将学科建设依托大数据技术、云技术、智能技术等高端平台,建立基于信任产生的有效关系并产生价值。增强科技领域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能力,立足于我国实际,放眼于世界科技强国和一流军队形势要求,充分认清新形势下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的复杂性,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紧密结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加强战略规划、健全政策法规、构架融合平台、突破重点领域,确保人才培养、科研转化创新体系推进,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现富国强军统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1)健全高校创新科技与国防建设创新的宏观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国家层面建立高层统筹军民科技投入体制,推进高校科研与军地研发计划的宏观管理,推动科技创新部委级高层会商与协调,改变军民科技重复投资、效率低下和多重部门管理等问题。加强对高校与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战略决策和宏观调控。统筹协调高校与军队、高校科研与军工科研需求、资源配置与建设重点,统一审定军民科技投入计划。赋予国防部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职能,制定相关规划计划,组织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与军方科研力量协同开展国防关键技术攻关和武器装备体系建设。(2)健全合作激励与技术转移机制。对能参与国防科技创新的高校给予更多的政策、制度上的支持,激励高校创新主体及其技术资源、基础研究积极投入到国防科研创新的生产活动中,对参与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过程及获得重大技术突破的部门和人员给以相应的鼓励,激励其继续开展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活动。支持军队科研单位主动联合高校科研团队,抓住“双一流”建设的契机,通过合作研究、原型研制、使具有军事应用潜力的新技术今早被识别和转化应用,加快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产业化进程,加速将新型前沿技术转化为现实的战斗力。(3)构建支撑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的财政体系。“双一流”建设科技转化与国防创新体系完美融合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全局性,要不断总结科研创新的成果木事,进一步发挥重大科技计划和重大的示范作用。从政府采购,金融,财税方面加强政策支持。教育财政投入重点支撑基础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前沿技术中心技术中事关国家安全建设和经济发展重大的科技问题,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使参与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活动的各种主体,平等享受由财政投入、税收优惠和政府政策支持带来的便利,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权和专利的创新科研主体予以重点扶持。4

 发挥高校产业与国防科技工业的融合,促进军民融合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脊梁,它不仅仅是国防建设的范畴,也是经济建设的领域,是军民融合的天然载体和承担科研成果的重要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对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国防科技工业且还是承担起“支持国防军队建设、推动科技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三项职责。(1)建立起产业对接机制。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建立合作框架,推动高校产业与军工单位分层次建立规划对接和产业合作机制。以北京理工大学设为例,北工大设立了青年教师学科交叉研究基金,不仅支持原创性研究,也助力把研究成果直接服务国防科技创新及军事背景应用。打通高校产业申报军工能力建设项目的渠道。积极推进设立国防科技工业与高校产业之间融合投资基金,指导相关创新主体设立专项基金,合理推进军民融合加速发展。(2)打造专业区域创新高地。加强军工人才培养,围绕具有军工特色的高等院校,与大学所在省份开展共建,大力支持高校特色学科发展,建立一批军工特色的实验室。在核动力、空天技术、网络安全等领域,建立国防科技创新与高校创新重点实验室。发挥军工科研生产单位的需求牵引作用,打造一批“产、学、研、用”创新联盟。(3)加强军工外联政策措施扶持。联合军方有关部门,在高校开展武器装备和科研生产学科,建立单位资质联合审查试点,简化准入程序,缩短行政审批周期,积极推进军品科研生产新单位评价试,加大市场机制运用,进一步激发活力。鼓励符合条件的高校各类资本参与军工企业,推动主权多元化,积极推动军品科研生产业务资金上市。军民深度融合,要强化科技创新,打造龙头工程。具有国防特色的大学,其优势是长期面向国防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开展研究。以“双一流”为抓手,以优势国防特色学科为依托,深化与军队及国防工业部门在国防装备体系、高精尖装备、核心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军民协同创新。这类大学还应主动拓展融合范围,丰富融合形式,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建立市场化的军民融合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在支持“民参军”的同时,也推动国防科技成果向民营企业、民用领域转化,站在军民融合的前线。参考文献[1]

 毕京京 .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 [M]. 北京 :国防大学大学出版社,2016.[2]

 李志民 .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双一流”建设 [J]. 中国高校科技,2017 (01).[3]

 郭永辉.基于制度视角的军民融合技术创新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4 (02).万方数据

篇二:士官培养军地融合育人平台

ZYJY2020 年 7 月第 8 卷 第 4 期Vol.8, No.4Thoughts on Strengthening the Cultural Education of Oriented-trained NavalNoncommissioned Offic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高职院校加强海军定向培养士官文化育人的思考收稿日期:2019 - 12 - 20作者简介:曹乃志 (1963—),男,辽宁北镇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学生素质教育。DOI:10.16850/j.cnki.21-1590/g4.2020.04.017摘要:

 高职院校在海军定向培养士官工作中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的现实要求。高职院校海军定向培养士官不仅仅是简单的军事体能训练和专业的业务技能培养,更是新时期强军的复合型人才的全面塑造,文化育人作为灵魂塑造和人格培育的重要手段,是为新时期我国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培根铸魂。关键词:

 高职院校;海军定向培养士官;文化育人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28 (2020)

 04-64-05(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辽宁 兴城 125105)曹乃志CAO Naizhi(Bohai Shipbuilding Vocational College, Xingcheng 125105, China)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sist on educating and cultivating people with culture in the work oforiented -trained naval noncommissioned officers, which is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 of carrying out the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and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Party"sthought of strengthening the army in the new era. Oriented-trained naval noncommissioned officers in highervocational colleges are not only simple military physical training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but also thecomprehensive shaping of the composite talents of the strong army in the new period, the important means ofculture education as soul shaping and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and the soul for building a strong people"s navy in thenew era.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riented-trained naval noncommissioned officers; cultural education作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必须深刻认识到新时期加强文化育人事关“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海军士官作为我国海军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其能力和素质是影响未来海战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统计,仅 2019 年海军就依托国内共 22 所高等职业院校面向全国 15 个省市自治区计划招收定向培养士官 3160 人[1] ,海军定向培养士官已成为加快推进我国国防现代化和军队建设的重要举措。船 舶 职 业 教 育SHIPBUILDING VOCATIONAL EDUCATION综 合 研 究Comprehensive Study64

 2020 年 7 月CBZYJY第 8 卷 第 4 期Vol.8, No.41 海军定向培养士官文化育人的根本价值文化的目的就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其根本是熏陶人、教化人、塑造人和培养人。从教育角度看,“文化育人”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思想[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高职院校在海军定向培养士官中必须强化自身的文化育人功能,提升文化育人实效,打造集军政素养、身心素质、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于一身的“大国海魂”。1.1 文化育人事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2018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新时期,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海军士官作为我国海军建设发展中最具潜力和活力的新生力量,已经成为我国军队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2019 年 7 月海军党委印发的 《关于加强新时代海军士官队伍建设的意见》 再次强调了“将新增高级士官岗位重点用于主战部队和新质作战力量”这一鲜明的海军士官用人导向 [3] 。文化育人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军队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直接影响着一代青年士官学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海军定向培养士官生是高职院校专业技能人才连接军队的纽带,是海军人才成长和培育的摇篮,高职院校要始终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拷问和校正自身海军定向培养士官的培养目标和方向。高职院校在海军定向培养士官工作中必须用“九个坚持”的论断和“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这个核心作为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的根本遵循。1.2 文化育人事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的论述进一步为各级各类学校明确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也使高职院校明确了为谁培养海军士官的问题。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始终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发展道路,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海军定向培养士官的质量和水平,才能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及培养目标。偏离了这一目标,高职院校的文化育人就会偏离方向甚至走向歧途。特别是在新时期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和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多变的情况下,高职院校面对海军定向培养士官的文化育人必须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来进行,在坚定理想信念和立德树人上下足功夫,引导青年士官学员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增强“四个自信”,帮助他们筑牢思想根基,引导他们将人生奋斗目标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培养他们成为一名新时期的合格海军士官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可靠力量。1.3 文化育人事关“培养大国海魂”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4] 。高职院校必须认清塑造灵魂和培育人格比学习专业更为重要,因此,海军定向培养士官到部队要“走得远”,必须认清加强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 “六个下功夫”指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着力点,也释义了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在海军定向培养士官工作中,高职院校必须确立并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军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培养青年士官学员矢志不移的爱国之情和爱军之情,固本培元,打造懂技能、讲血性、有灵魂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我国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关头,高职院校海军定向培养士官必须加强文化育人,才能使青年士官学员高扬时代主旋律,树牢当代军人革命核心价值观,成为具有国家、民族崇高精神和人文情怀的时代军人,成为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海魂”。2 海军定向培养士官文化育人的实践错位文化育人实质是一个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教育者”和“受教者”两个主体。在海军定向培养士官文化育人的实践综 合 研 究Comprehensive Study 高职院校加强海军定向培养士官文化育人的思考65

 CBZYJY2020 年 7 月第 8 卷 第 4 期Vol.8, No.4中,一些高职院校的文化育人存在着错位现象。2.1 高职院校海军定向培养士官文化育人中的“同质”在高职院校海军定向培养士官文化育人中,有些高职院校原本就处于一种摸索状态,认识也不十分清晰,这导致海军定向培养士官的直接教育者 (包括班主任、团学组织、军政教员、体训教员和专任教师)

 本身对文化育人重视程度不够,加之直接教育者的水平和专业方向参差不齐,直接教育者总是处于一种各自为先的主导地位,造成了高职院校海军定向培养士官文化育人中的“同质”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育人队伍的“同质”,直接教育者基本来自院校的普通师资队伍,学校并未对其进行相关培训,存在直接教育者的“同质”现象。二是文化育人教育方式方法的“同质”,直接教育者特别是任课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思维方式决定了对海军定向培养士官只是增加了部分相关内容但远未实现“半军事化”,和普通高职学生的教育并未“差异化”,造成了教育方式方法的“同质”。三是文化育人在教育教学内容和模式上还存在“同质”现象,一些高职院校追求“大而全”,采取的只是简单模仿和照搬的“综合性”,甚至完全沿用对本校普通学生文化育人的模式,造成了内容和模式上的“同质”。这些“同质”现象对高职院校着眼于海军定向培养士官 “走得远”和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军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培养海军士官生矢志不移的爱国之情和爱军之情,打造有灵魂的新一代军人都有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文化育人队伍是海军定向培养士官文化育人的关键因素,文化育人中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短板,这直接影响着青年士官学员的思想动态和精神状况,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成才。2.2 高职院校海军定向培养士官文化育人中的“悬空”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曾表示,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要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 [5] 。显而易见,在高职院校的文化育人工作中,海军定向培养士官和其他青年学生一样,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必然是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出发点和归宿,他们作为“受教者”必然是学校文化育人的主体。然而,在海军定向培养士官工作中,部分高职院校并未真正认识到青年士官学员这个“受教者”的主体地位,在文化育人工作中,直接“教育者”仍处于主导地位而并没有成为“受教者”的有效引导者,这显然使文化育人脱离了海军定向培养士官 “受教者” 这个主体,脱离了他们现实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成长的实际,使文化育人工作中海军定向培养士官这个“受教者”不能成为主体而处于一种“悬空”状态。文化育人只能自话自说,投入再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只能隔靴搔痒,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海军定向培养士官文化育人的成效。高职院校在文化育人中必须深刻认识定向培养士官在文化育人中这个“受教者”的主体地位,强化以青年士官学员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把握定向培养士官的成长特点,了解青年士官学员的心理状态、性格特点、行为目的,遵循青年士官学员的成长成才规律,提高文化育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和军旅文化,使青年士官学员具有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启蒙和培育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担当意识。3 高职院校海军定向培养士官文化育人的基本遵循与有效路径高职院校海军定向培养士官不仅仅是简单的军事体能训练和专业的业务技能培养,更是新时期强军的复合型人才的全面塑造。新时期高职院校在海军定向培养士官工作中要明晰文化育人的重要性,有效构建文化育人工作机制,全面塑造新时代准海军士官,这是新时期高职院校为军队建设服务文化育人工作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3.1 海军定向培养士官文化育人的基本遵循3.1.1 坚持育人理念的“以学生为中心”原则海军定向培养士官作为文化育人的对象,也是文化育人工作的主体。高职院校在文化育人中船 舶 职 业 教 育综 合 研 究Comprehensive Study66

 2020 年 7 月CBZYJY第 8 卷 第 4 期Vol.8, No.4必须强化以青年士官学员为中心的育人理念,真正切实把青年士官学员放在中心位置和突出位置,从青年士官学员的思想实际和价值诉求出发,真正把青年士官学员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作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是文化育人必须遵循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必由之路,是唤醒青年士官学员内心自我成长的内在需要,对青年士官学员的成长成才具有固本培元的作用。3.1.2 坚持育人路径针对性原则坚持紧贴海军部队需求,从青年士官学员自身特点和海军士官任职需要出发,把院校课堂与海军舰艇有机衔接,构建内容体系,高职院校针对海军定向培养士官开展文化育人要把蕴含“家国情怀”的文化搭建在实践载体和平台活动中,构建针对性的文化育人路径。注重推进和持续提升文化育人的针对性,只有针对性强的文化育人内容、方法和途径,才能因材施教培养青年士官学员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让青年士官学员全面发展,全面提高青年士官学员的文化素养。3.1.3 坚持育人效果的实效性原则高职院校海军定向培养士官文化育人重在取得实效,要创新方式和载体,注重推进文化育人与军政、体能、技能训练有机融合,因地制宜,探索更加贴近现实和军旅生活的活动,并依托这些活动去实现其引领功能,使学生更有归属感和成就感。全面提升海军定向培养士官文化育人的目标,以熏陶、教化、塑造和发展青年士官学员为指向,保证文化育人的科学性和价值提升,构建和打造文化育人模式与平台,坚持全过程育人,强化文化育人质量,全面增强海军定向培养士官文化育人的实效性。3.2 高职院校海军定向培养士官文化育人的路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重构海军培养士官人文素养课程体系,丰富海军培养士官学员军旅文化环境,搭建海军培养士官学员校园实践活动平台,探索开展一系列校园文化育人实践活动,这是新时期提高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实力、增强海军定向培养士官文化育人实效的重要手段。3.2.1 重构海军培养士官学员人文素养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必须改革当前只重专业学习和体能训练而轻人文教育的情况,首先各层面要转变对青年士官学员的文化育人理念,微观上要保证课程体系对文化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增设人文素养公开课程和讲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军旅文化引入课堂,提高文化育人对青年士官学员的吸引力。“教育者”们要充分挖掘不同课程中...

篇三:士官培养军地融合育人平台

教学论坛EDUCATION TEACHING FORUM2018 年 8 月第 32 期Aug. 2018NO.32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行为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收稿日期:2017-12-16基金项目: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7年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科研项目:

 “军民融合式校园军营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7B13)作者简介:柳其红(1969-),男(汉族),湖北武汉人,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引言为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重要指示精神,用实际行动支持和服务改革强军战略目标,把握新形势下铸魂育人的特点和规律,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海军士官的行为文化,指导海军士官的行为,为海军士官成长提供文化环境。二、建设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行为文化的意义1.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行为文化建设是贯彻“共同条令”的需要。《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等条令是全军共同执行的最基本的法规。学条令、知条令、用条令,掌握军人行为的准则和部队管理的准绳是海军士官在校期间的必修课,把条令的规范变成自觉的行为,把外在的要求变成内在的需求。2.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行为文化建设是士官纪律的需要。军队纪律是军队中通行的行为准则,体现在“条令条例”的规范上,执行军令靠的是纪律做保障。海军士官的行为习惯、服从命令和自觉遵守纪律方面与军人间有差距,要实现由一名学生向军人的转变,平时就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纪律意识。因此,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行为文化建设是严明纪律的需要。3.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行为文化建设是培养士官血性的需要。血性是军人的名片、军人的脊梁、胜利的刀锋 [1] 。习主席多次强调,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行为文化是培养军人血性有利条件,血性不是与生俱来,而是艰苦训练“训”出来的。因此,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行为文化建设是培养军人血性的需要。三、建设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行为文化的原则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海军士官行为文化建设指明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海军士官行为文化建设的灵魂和纲领,为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行为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军人核心价值观为海军士官行为文化建设指明道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2.红色文化为海军士官行为文化建设提供红色基因。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特有的英勇顽强、意志如钢、敢于战斗、不怕牺牲、宁死不屈、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的凝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文化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的根本,为建设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行为文化提供红色基因。3.中华传统文化为海军士官行为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绵延五千年历史不断绝的重大支撑。中华传统武德文化承载着中国历代军人不懈追求崇高价值的人生理想,中华传统武德文化是以“仁”为核心,以“精忠报国”和捍族保民相统一的文化体系,爱民、爱国是武德最核心的价值,是军人的最高价值追求。为海军士官行为文化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四、建设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行为文化的措施1.开展政治行为文化活动,坚定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建军是我军的立军之本,任何时候柳其红(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摘要:培养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是落实“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队人才培养体系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是加快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地方高职院校培养海军士官,融入核心价值观和军队文化基因,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的行为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增加“军”味,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关键词:军民融合;士官;行为文化;探索;实践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2-0175-02175 - -万方数据

 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TEACHING FORUM2018 年 8 月第 32 期Aug. 2018NO.32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Military and Civilian Integrated Naval OfficersLIU Qi-hong(Hubei Communications Technical College,Wuhan,Hubei 430079,China)Abstract: Petty officer with cultivating military and civilian integration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ilitary andcivilian union,the army in the people" military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the important thoughts concrete action,is theimportant measure of quickening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modernization.Loc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ultivate petty officers,into the core values and the army culture gene,establish corresponding petty officer with themilitary and civilian integration behavior culture,increase the "army" taste in the campus culture,give full play to thecultural education function.Key words: 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non-commissioned officer;behavioral culture;exploration;practice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松懈”。政治建军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理念是行动先导,理念如同大脑,指挥着脚往哪儿迈、劲往哪儿使 [2] 。首先,营造海军士官政治文化环境。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用先进的理念武装海军士官头脑,从而指导海军士官的言和行。其次,创新海军士官思政教学方法。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以任务驱动为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搭建成学生政治讲坛。2.开展品德行为文化活动,坚持德行天下。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四有”军人中“有品德”是军人立身之本,是军队形象之基。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开展道德行为文化活动,提高海军士官的道德修养。首先,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支配行动,思想端正才能行为端正 [3] 。加强道德规范的理论灌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海军士官头脑,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其次,培养军人品德情感。开展“学军队英模,做忠诚卫士”活动,天下大德,莫过于忠。用军队英模特有的精神品格和道德操守,激发海军士官爱党、爱国、爱人民的道德情感。3.开展法纪行为文化活动,坚守法纪法规。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学习宪法知识,让法治成为“国家信仰”。海军士官要清楚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依宪执政,必须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忠诚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听党指挥。其次,学习“共同条令”,让条令成为行动标准。“条令条例”指明军人言行举止的行动方向,规范了军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最后,学习校纪校规,让校纪成为行动指南。认真学习《海军定向培养直招士官准军事化管理方案》《士官生淘汰和补充办法》和《海军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班体能达标标准》等准军事化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准军事化管理制度,从早操、内务、就餐、上课、体能训练、晚自习和熄灯就寝等方面进行量化管理和考核,让“进门看内务,出门看走路”成为海军士官第一句格言。4.开展学习行为文化活动,坚持终身学习。学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十六大报告强调: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从深度和广度上对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首先,坚持学校教学与部队指导相结合,优化培养方案。成立军地合作工作小组,建立军地合作机制,确定“1322”人才培养模式,每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其次,坚持军事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优化教学资源。突出舰船机电设备“管、用、养、修”四种核心能力,强调“职业能力”与“军政素质”并重,聘请军事教员参与教学活动,加强军人职业认同感。最后,坚持士官要求与海员标准相结合,优化评价体系。根据海军士官培养要求,建立“3422”评价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受培养目标决定,其学习行为方式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4]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学习中提高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提升发展空间和实现人生价值。5.开展实践行为文化活动,坚持为国效力。社会实践行为文化活动是海军士官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科学认识社会、集体和自我,提高思想觉悟、增强服务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首先,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社会实践活动。湖北是中国近现代革命重要策源地之一,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主题鲜明,开展“三个一”红色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传承中华优秀儿女的爱国基因,坚定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五、结束语培养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要站在改革强军的战略高度,推动军地合力培育士官人才,不断探索和完善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行为文化建设,力图营造积极向上,规范有序、品位高雅的校园行为文化环境,为强军梦作贡献。参考文献:[1]史志强.解放军报[N].2015-09-14(04版).[2]田俊荣,白天亮,朱隽,刘志强.中国经济新方位[N].人民日报,2016-12-14.[3]程迪,李建怡.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刍议[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胡树森.加强高职院校行为文化建设的思考[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76 - -万方数据

推荐访问:士官培养军地融合育人平台 军地 士官 育人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大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15001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