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教师成长的五个阶段9篇

教师成长的五个阶段9篇

时间:2022-09-28 17:40:03 来源:网友投稿

教师成长的五个阶段9篇教师成长的五个阶段 教师成长足迹聊城三中 李秀莲 一、职业认同:教师成长的内动力•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而不仅仅是职业•什么叫职业认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成长的五个阶段9篇,供大家参考。

教师成长的五个阶段9篇

篇一:教师成长的五个阶段

成长足迹 聊城三中

  李秀莲

 一、职业认同:教师成长的内动力 • 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而不仅仅是职业 • 什么叫职业认同

 所谓“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职业认同,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过程”是说教师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教师角色的过程。“状态”是说教师当前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

 • 职业认同的意义

  教师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未来发展,对学生未来的影响更是长远而不可逆的,所以尤其需要建构坚实的职业认同。

 职业认同影响教师工作的满意度、职业倦怠感水平和工作压力。研究发现,来自同一学校的教师感受到的压力程度却不相同,这除了跟教师本人的专业素养、应对能力有关,也与教师对工作认可和热爱的程度相关。有的教师虽然工作非常辛苦,却乐在其中,其原因就是他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有着强烈的职业兴趣和很高的职业认同。

 • 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而不仅仅是职业

  我们应体会到,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首先要有一个美好的憧憬,就是 “ 用职业实现生命的价值 ” ,而不是 “ 用生命回应职业的需要 ” 。

 二、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探索期 第二阶段

 成熟期 第三阶段

 创造期

 第一阶段 探索期 标志

 在这个阶段里,完成了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而且有一个满意的起跑 。

 第二阶段 成熟期 标志

 1、开始注意对教学实践的理论总结

  2、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比如 • 备课,有了“三步曲”

  第一步

  有教材没我

 第二步

  有我有教材

 第三步

  有我没教材

 • 1、备课原则:熟悉内容,融会贯通,阅读教参 • 要任教一门课程,首先必须对这门课程的全部内容非常熟悉,绝不是现买现卖。有的老师不是对这门课的全部内容都吃透后上讲台的,而是明天要讲什么内容他就去熟悉什么内容,准备多少就讲多少。不知道这节课在整个课程中占什么地位,会对以后的课程起到什么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老师在上讲台之前必须对这本教材的全部内容融会贯通,老师教给学生的只是一杯水,但准备的内容却是一桶水,这样的备课才是充分的。新教师在熟悉全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还必须认真阅读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这样才可以确定每个章节的学时数以及课时的划分,理清教材的编写思路,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在熟悉教材,读懂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参考建议之后方可进行教案的书写。现在网络中有很多配套的教学设计,有的老师习惯下载使用,甚至备课完全依赖网上下载,这是不足取的。我们可以参考、借鉴网上好的东西,但不能照抄照搬,备课应该融入自己的研究、思考,要留下自己的思维印痕,根据学生的学情,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

 • 2、备课要求 • 备课是教师教学态度和教学境界的体现,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备课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 ① 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深入钻研教材,认真研究学生,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方案。

 • ② 一册教材要有总的学科教学计划。一个模块或一个单元应有总的教学目标、重难点、课时安排。每一课时应包括以下内容:教学内容、授课时间、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课前准备、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教学预设(凸现双基训练点)、教学评价及反思等。

 • ③ 教学目标要兼顾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每一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意义要明确,要有重难点的处理,要突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设计,要关注学法指导,要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 ④ 要做到超周备课,纸介和电子教案必须有二次修改痕迹,上课之前要进行复备,备课检查主要检查二次备课及复备的内容。新教师所教学科都要有教案,而且必须是详案。

 • ⑤ 备课教案里要有板书设计。如果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课件的制作要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问题,要用精练的文字和简明的图表,必要时可用动画显示视图中动态的信息流动过程,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重难点的理解。

 • ⑥ 教后反思应成为教案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反思主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出亮点,反思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课后反思,还可以拾遗补缺。课堂教学或多或少都会留下缺憾。这些缺憾来自于多个方面,反思能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促进我们的专业成长。

 • 上课有了“三境界”

 第一境界:“形动”,即千方百计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

  第二境界:“心动”,即用教师的真情打动学生,刻意创设特定的课堂情感氛围。

  第三境界:“神动”,即把教师的观念变成学生的思想,进行导之以行。

 上课要求 • ① 任课教师必须提前候课,预备铃响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用目光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发现学生缺课要及时弄清情况,正式上课铃响后准时上课,下课铃响准时下课,既要确保一节课的有效教学时间,又不得占用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

 • ② 课前要做好上课的相关准备,包括复备教案,准备好教材、资料、教案、教具、课件,调试好班班通设备等。不允许出现不带教科书和教案进入课堂或中途离开课堂取教具等行为。

 • ③ 传授知识要准确无误,课堂环节要设计合理,避免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有效地利用好课堂40分钟。板书要工整、规范、美观、大方。

 • ④ 要充分发挥电教、实验、演示等多媒体教具的直观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生活中体验,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加大课堂练习密度,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 ⑤ 教学态度要和蔼,语音要适中,语速要合理,姿势要文明。课堂上要努力避免声音太小、一个音调、有口头禅、吐字不清、语速太快、方言土语。肢体语言要丰富,善于激情激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⑥ 课堂教学按计划(教学设计)进行,当堂内容当堂完成,不得提前或超后完成教学任务。每节课的要求可以用27个字概括:明目标、自主学、合作探、精点拨、整建构、找规律、巧组织、高效率、人人清。

 • ⑦要尊重、爱护学生,不对学生出言不逊、讽刺挖苦,不准把学生赶出课堂,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上课“六忌”

 • 一忌“盲”。即教学无目标。主要表现为:课堂上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明确的教学计划,教学比较随便,课堂教学时间把握不准,教学方法缺乏,课堂上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教学无重点、难点等。

 上课,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安排教学过程。其次是要认真设计教学细节,让细节凸现你的教学精彩。

 • 二忌“慌”。课堂上往往比较“慌”,不能静下心来教学。主要表现为:课堂上丢三落四,如忘记写课题,忘记评价学生,忘记教学内容,忘记教学环节,过度生硬,有时脱节,板书出错,遇到突发事件不知所措等。面对这种情况,首先不要慌,要冷静,要沉着。在冷静中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 三忌“快”。不顾学情,一“快”到底。表现为上课只重视教学设计的执行,却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忽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堂按照设计好的教案上课,一上课就按照教案写的一讲到底,并且速度较快,有时连学生听都还没有听明白,教学就进入了下一环节。掌握教学节奏,做到张弛有度,是需要不断修炼的基本功。

 • 四忌“灌”。“灌”即“灌输”,教学时,把学生当成装知识的“容器”。尽管学习了不少新课程理论,懂得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面对具体教学实际,往往还是采取了简单的灌输。这种教学,方法单一,没有激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学效果差。

  教师要多研究教法,变“灌”为“引”,多让学生自己学习。要知道,学生的能力只靠教师讲是讲不出来的,要靠学生自己学,自己练。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切忌强行“灌输”。

 • 五忌“乱”。一会儿多媒体展示,一会儿小组学习,一会儿比赛辩论,一会儿作业练习,使得课堂“杂乱无章”。课堂教学虽说不是线性的,但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还是有一定规律的。教师上课,不要只关注课堂的“热闹”,形式的新颖,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有序组织。课堂上不能不要纪律,不能不要秩序,不能不要方法,更不能想当然。每门课程有其教学规律,我们不能违背。所以,新教师要按照学科学习规律,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课堂上一步一步地实施,做到过程清楚,循序渐进。

 • 六忌“多”。往往按照教案贪多求全,面面俱到。如教学结构上的样样齐全,哪个环节都不能少;知识传授上,每个知识点都讲到;教学手段上,多媒体、小黑板、自制教具等样样用到。仿佛课堂就成了堆积这些内容的“战场”。讲得多,并不说明知识就丰富;教具用得多,也不证明教师能力强。

  总之教师上课要学会取舍。课堂上,教师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法等,都要有所取舍,要使教学有的放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 从“探索期”到“成熟期”是一次飞跃,想实现这次飞跃至少有三个条件:

 第一:在师德上,教师应用强烈的进取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教学乐章中最强劲的音符。

 第二:在教学上,他必须有自己独到的教学风格

 第三:对教育理论的应用,从而摆脱教育行为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教育理论的应用从自发升华到自觉。

 第三阶段

  创造期 特点

  第一、对事业、对学生的挚爱,这是走向成功的动力

 第二、对教育发展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这直接关系到一个教师的发展方向

 第三、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这标志着一个创造型教师的水平

 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应做到 • 1、树立档案意识,建立教学资源包。我们要有档案意识,所有的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每学期的教案,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用过的课件,撰写的各类教育案例、文章,各种各样的证件等,都要整理归档,加以保存。我们一般把放这些资料的资料袋或档案盒称为资源包。资源包见证着我们成长的足迹,是我们心血与智慧的结晶,是可以再利用的宝贵资源。

 • 2、坚持行动研究,物化教科研成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困惑,而我们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想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困惑,这就是一种行动研究。可以说,课堂上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偶发的事件、顿生的灵感、知识的缺漏、思维的障碍、教学的困惑,都可以成为我们研究、记录、反思的内容,希望大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做有心人,不断积累教育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育叙事、案例、随笔或论文,参加各级竞赛,向外投稿。还可以开办教育博客,通过博客记录我们的思考、研究、感悟、心得、案例、随笔,记录下我们的成长足迹。

 三、优秀教师应具备的

 基本素质

 第一、身心健康,完美的人格态度

  首先要有强健的体魄

 其次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再次要有良好的个性特征

 第二、 忠于教育,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师必须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较高的政治素养。

 第三、育人为本,良好的职业操守

  在教学中要做到:

 德育与智育的统一

 教学能力与育人能力的统一

 学高与身正的统一

 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第四、学高身正,高尚的品德言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一位优秀教师要有端庄的容貌、整洁的仪表、得体的举止、文明的谈吐、优雅的风度、振奋的精神、严肃活泼的工作作风。

 第五、一专多能,多元的知识结构

  优秀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呈现出这样的特点:教师的素质结构应围绕学科目标来构建。在数量上,要远远超过教科书的知识含量;在分布上,理论性、基础性的部分密度要大一些;在排列上,系统性要大一些。教师的知识一定要处于不断的更新、发展和调整中,以适应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需要 。

 第六、精通业务,娴熟的教学艺术

 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只有高深的学问,不懂教育规律,课是上不好的,或者事倍功半。

 拥有现代教学能力的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

 第七、学以致用,较强的工作能力

 教师的能力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

 认知能力

 第二层次

 应用能力,有自学能力、审美能力、适应能力、自学修养能力等构成

 第三层次

 工作能力

 第八、广博精深,深厚的文化素养

 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只有具有了深厚的文化素养,才能成为学生思想的引导者,用自己的学识、人格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第九、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应认识到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要相信学生的潜力和发展潜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育活动要以尊重学生为基础,着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进行有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

 第十、积极进取,执着的创新精神

 要成为一个创新型的教师需要一个过程,要有知识、技能与经验的深厚积累;要有深刻的见解,要有无私无畏的勇气;要有独立的品格,不迷信权威,不屈从传统,看准了就一“创”到底;要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要有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与气魄;要有价值理想,虽未必能至,心向往之!

 

 四、如何面对教师成长过程

 中遇到的几个常见问题

  1、学生学习兴趣问题

 具体做法

  (1)热爱学生,唤起兴趣 (3)教法多样,启发兴趣 (5)直观教学,调动兴趣 (7)课外活动,培养兴趣 (9)学以致用,增强兴...

篇二:教师成长的五个阶段

教师专业发展概念

 ①台湾学者罗清水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通过自我抉择所进行的各项学习活动来提升自己专业水准与专业表现的历程。他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

 ②唐玉光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通过不断进行学习与探究,以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③叶澜教授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内在的专业结构不断进行革新、完善和补充的过程。

 ④赵昌木认为教师专业发是一个吸收新知识和提升专业能力的过程。

 ⑤侯甜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自身专业素质的过程。

 二、 国外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二)卡茨的教师发展时期理论

 美国学者卡茨的教师发展时期理论针对学前教师的训练需求与专业发展,把教师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求生存时期、巩固时期、更新时期和成熟时期。

 (四)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

 费斯勒于 1984 提出了一套动态的教师生涯循环理论(The Teacher Career Cycle),整体的探讨了教师生涯发展,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了解和教师生涯的规划,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参考架构。她将教师生涯发展划分了八个阶段:(Fessler,1985) 1.职前教育(pre-service)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是为了特定角色的储备工作时期,通常是只在大学或独立学院进行的师资培育的训练工作;除此之外,也包括教师从事新角色或新工作的再训练,这种再训练不论是在高等教育机构内或本身学校内的在职进修过程,都包括在内。

 2 2 .引导 (induction) 阶段 ——这是教师任教前几年,也是教师踏入社会化进入学校系统和学习每日例行工作的时期。在此阶段的一位新任教师,通常都会努力寻找学生、同事、视导人员的接纳,并设法在处理每日问题和事情的时候能获得被肯定的信心。

 3 3 .能力建立(competency building)阶段——在此阶段的教师努力增进、充实与教育相关的知识,加强教学技巧和能力,设法获得新的资讯、材料、方法和策略。此时的教师都想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系统,经常接受、吸收新的观念、参加研习会和各种相关的会议,以及继续进修与深造。

 4 4 .热心和成长(enthusiastic and growing)阶段——教师在此阶段,已经具有高水准的能力,但是一位热心教育和继续追求成长的教师,会更积极的追求其专业形象的建立。发挥热爱教育的工作热忱,不断寻找新的方法来丰富其教学活动。热心和高度的工作满足可以说是这一阶段的要素。

 5 5 .生涯挫折(career frustration)阶段——在此阶段里,教师可能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或是产生教学上的挫折,工作满足程度逐渐下降,开始怀疑自己选择教师这份工作是否正确。许多有关的文献中探讨的“倦怠”(burn-out),大多数都会出现在本阶段中。通常教师产生挫折感多在生涯中期(mid-career period),但在教师生涯前期(任教前几年)也有逐渐增加的现象。

 6 6 .稳定和停滞(stable and stagnant)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存在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a fair day’s work for a day’s pay)的心态,这些教师只做分内的工作,不会主动追求卓越和成长,没有进取心,可以说是不求长进的阶段,他们常常只是敷衍了事,仅仅履行合约中规定的工作。

 7 7 .生涯低落(career mink down)阶段——在这一阶段时期的教师,教师准备离开教育岗位的教学工作。有些教师是带着愉快的心情离开教学工作,回顾积极的经验和期望生涯的改变或退休;有些教师可能是以一种苦涩的心情离开教育工作,而对被迫终止工作而感到不平。

 8.生涯退出(career exit)阶段——此阶段时期的教师,离开教职工作是因为教师工作服务期满而退休,以及自愿性的离职而终止教学工作,或者为了子女的教养问题、选择性生涯探索而暂时离职的教师。

 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发展论,可以说是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生涯发展理论架构,对于教师生涯辅导和生涯规划,帮助很大。

 (五)司德菲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

 司德菲依据人文心理学派的自我实现理论,建立了教师生涯阶段模式,故其所提倡的模式视为一种人文发展模式(human development model),他将教师生涯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Steffy,1989)。

 1 1 .预备生涯阶段(anticipatory career stage)——这个阶段主要包括新进的教师,或是重新任职的教师。新进的教师通常需要三年的时间,才会进展到下一个阶段;而重新任职的教师则很快就超越此阶段。在此阶段的教师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理想主义、有活力、富创意、接纳新观念、积极进取、努力向上成长。

 2 2 .专家生涯阶段(exper/master career stage)——这一阶段的教师具有多种科目的任教能力、知识及态度;同时拥有多方面的信息来源。这些教师们也都知道进行有效的班级经营和时间管理,达成自我实现的目的。教师的内在动机可以说是教师自我实现的原动力;同时这类教师具有内在的透视力(with-it-ness),随时掌握学生的一举一动,这种内在透视力

 可视为教师的第六感(sixthsense)。

 3 3 .退缩生涯阶段(withdrawal career stage)——此一阶段可分为三个小阶段:初期的退 缩 (initial withdrawal) , 持 续 的 退 缩 (persistent withdrawal) 和 深 度 的 退 缩(deepwithdrawal)。

 (1)初期的退缩:教师的表现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差。这一类的教师在学校中可以说是最多,亦是最被忽视的一群,他们很少致力于教学革新,所用的教材内容,年复一年,学生表现平平。此类教师所持的信念较为固执,且自知变通。因而此一时期的教师,多半都沉默寡言、跟随别人、消极行事。若此时,行政人员给予适时、适当的支持与鼓励,这些教师又会恢复到专家生涯阶段。

 (2)持续的退缩:教师表现出倦怠感,经常批评学校、家长、学生,甚至教育行政机关。有时还会对于一些表现良好的教师,也都加以批评。此外,这些教师会抗拒变革,对于行政上的措施不做任何反应,这些行为都有可能妨碍到学校的发展。处于此时期的教师,亦会出现一些心理及社会上的问题,在学校会看到有些教师独来独往、有些是极端者、有些是喋喋不休者,这些教师人际关系都不甚和谐;家庭生活有时也会出现问题,所以在此时期的教师,需要帮助。

 (3)深度的退缩:教师表现教学的无能为力,甚至伤害到学生,但是,这些教师并不认为自己有这些缺点,且具有很强烈的防卫心理,这是学校最难处理的事。最好的解决之道是让这些教师转业或提早退休。

 4 4 .更新生涯阶段(renewal career stage)——这一阶段的教师一开始出现厌烦的征兆,他们会采取较为积极的回应方式,如参加研习、选修课程,或加入专业组织。所以在此阶段的教师,又可看到预备生涯阶段蓬勃朝气的特征——有活力、肯吸收新知、进取上进,唯一不同之处,即在预备生涯阶段的教师,对于教学工作感到振奋;而在更新生涯阶段的教师,则致力于追求专业成长,吸收新的教学知识;但在此阶段的教师仍需要外在的支持,更是需要学校和教育行政单位的支持。

 5.退出生涯阶段(exit career stage)——到了退休的年龄,或由于其他原因离开教职工作。有些离开教职工作的教师开始追求生涯的第二春。此阶段的教师已不再过问教育界的事情,重点放在未来新事业的生涯规划。

 司德菲的教师生涯阶段模式,可以说非常明确的反映出教师生涯发展的特性,他所提出的更新生涯阶段,更可弥补费斯勒教师生涯发展循环论之不足;换句话说,学校和行政机关若能妥善规划教师进修活动,将有助于教师度过其生涯发展的低潮期。[130]

 (六)伯林纳的教师教学专长发展五阶段理论

 伯林纳(D.C.Berliner,1988)认为,教师教学专长发展可以划分为 新手 (Novice) 教师、熟练新手 (Advanced Beginer) 教师、胜任 (Competent) 型教师、业务精干 (Proficient) 型教师和专家 (Expe rt) 型教师五个阶段。所有教师都是从新手阶段起步的。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大约经过 2-3 年新手教师逐渐发展成为熟练新手教师,其中大部分熟练新手教师经过教学实践和职业培训,经过 3-4 年成为胜任型教师,这是教师教学专长发展的基本目标。此后,大约需要 5 年左右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有相当部分的教师成为业务精干型教师,其中部分业务精干型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成为专家型教师。伯林纳还在大量的定性与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师教学专长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述。

 1.新手(Novice)教师特征——新手教师是经过系统的师范教育与学习,刚刚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新手教师教学专长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新手教师是理性化的,在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处理问题。

 (2)新手教师处理问题缺乏灵活性。

 (3)新手教师处理问题时,刻板地依赖特定的原则、规范和计划。在这个阶段,他们需要了解与教学有关的一些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情境,对于他们来说,经验比学习、更新书本知识更新更为重要。

 2.熟练新手(Advanced Beginer)教师的特征——熟练新手教师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实践经验与书本知识逐渐整合,并逐步掌握了教学过程中的内在联系。

 (2)教学方法和策略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有所提高,处理问题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

 (3)经验对教学行为的指导作用提高,但还不能够很好地区分教学情境中的重要信息和无关信息。

 (4)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还缺乏一定的责任感。

 3.胜任(Competent)型教师的特征——胜任型教师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他们的教学行为有明确的目的性。

 (2)能够区分出教学情境中的重要信息,并选择有效的方法或手段达到教学目标。

 (3)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表现出更多的责任心,对于成功和失败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感反应。

 (4)胜任阶段教师的教学行为还没有达到快捷性、流畅性、灵活性的程度。

 4.业务精干(Proficient)型教师的特征——该阶段教师的最突出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具有较强的直觉判断能力。由于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对教学中出现的与以往教学情境类似的情况能直觉地观察与判断,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2)教学技能方面接近了认知自动化水平。在教学活动中,业务精干型教师无需太多的意识努力便能对教学情境做出准确地判断和有效地处理,尽管如此,仍未达到完全的认知自动化水平。

 (3)业务精干型教师的教学行为已经达到了快捷、流畅、灵活的程度,这是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知识和经验的结果。

 5.专家(Expert)型教师的特征——从新手教师到胜任教师阶段,教师处理问题都是理性化的,业务精干型教师是直觉型的而专家型教师处理问题则是非理性的。专家型教师对教学情境的观察与判断是直觉性的,不需要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思考,凭借他们的经验便能准确地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法。他们对教学情境中的问题的解决不仅达到了快捷性、流畅性和灵活性的程度,而且已经达到了完全自动化的水平,在没有意外发生的情况下,不需要有意识的努力就可以处理遇到的各种教学问题。在一般情况下,他们很少表现出反省思维,一旦问题的结果与预期不一致,他们才会对问题进行反思和分析。在教学专长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业务精干型教师中的一部分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

 三、国内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1、 白益民的自我更新阶段理论

 我国华东师范大学的白益民博士在综合研究国内外教师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发展的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是根据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所关注的重点与所达到的水平两个方面提出的 “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和“自我更新关注 ”阶段。

 2、贾荣固在他的研究中将教师的职业发展阶段分为 职前准备期、上岗适应期、快速成长期、高原发展期、平稳发展期、缓慢退缩期和平静退休期等 7 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的年龄和具体任务作了概述。

 3、宋广文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由新手型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研究关注的焦点是教师个体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由低到高的发展的过程。

 4、钟祖荣从教师素质和工作业绩的角度出发,把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划分为“ 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和创造期”四个阶段,四阶段的终点分别对应新任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和专家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等)。

 5、邵宝祥等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的方法,从教师的教学能力出发,把教师专业发

 展过程划分为 “适应阶段、成长阶段、称职阶段、成熟阶段”四个阶段。

 6、罗琴和廖诗艳“以教师群体专业发展为假设,以职业成熟度为标准,把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划分为 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和持续发展期四个阶段” 7、台湾学者王秋绒按照教师专业社会化的过程与内涵提出的三阶段理论。他把教师发展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三个时期,即 “职前师资培育阶段(探索适应期、稳定成长期和成熟发展期),实习教师阶段(蜜月期、危机期和动 荡期)和合格教师阶段(新生期、平淡期和厌倦期)。

篇三:教师成长的五个阶段

专业 成长 历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凭着自己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2010 年 8 月,我荣幸地成为了一名市级英语骨干教师。在这几年的成长过程中,既有苦涩也有甜蜜;既有失意也有成就。总之,虽路有坎坷,但终将通往彼岸。我深深地体会到,坚持学习是重塑一名优秀骨干教师的前提条件之一。在学习中,我收获了人生宝贵的知识和丰富的相关教学经验。更增强了我对教育事业的认识与热爱。

 从参加工作的那天起,我就为自己写下了座右铭:踏实工作,老实做人。岁月的流逝总是不知不觉的,算算自己自从 2010 年成为一名市级英语骨干教师到现在一转眼已经度过四个春秋了。四年间,经历了从一名普通的县级骨干教师,慢慢的成长成一位有了自己教学风格、受学生喜爱的市级骨干教师的成长历程。有道是,一份辛勤一分收获。

 在英语教学中,我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尽快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并内化成自身的素质。一切为了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的得到最大的发展。,我充满着理想与激情,自己凭借着丰富的知识和认真工作的态度,很快成为学校出色的教学能手之一,我充分的准备教学,设计教案,用流利的口语去驾驭课堂,自制课件和教具,让课堂生动有趣,深受学生的喜爱,

 家长也十分认可,我在校内出示了新颖独特的公开课,深受同仁和领导的好评,年轻有为成了我的冠誉,这也给我以后的工作增强了极大的信心。成了积极进取的动力。

 对待学生,我从不以成绩定优劣,对待每一位学生都给予关注和爱护。我的公正、公平、真诚、无私与爱心赢得学生的钦佩、喜爱与尊重。在每一次学校组织的学生民主评议中都得到最高的评价。有些在别人眼中的问题学生在我的细心和耐心的引导下,变得阳光开朗、积极向上。至今,我所教过的学生,其中不乏那些“问题学生”,经常与我联系,致问候,这让人欣慰不已。每当想起这些,我心中就有一种自豪的情感在涌动。课下我成了学生们的朋友,课上我更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为学生创编巧记法,顺口溜,记忆歌,我总结的“各种大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致,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热情,有时学生完成的“大全”比我的还要全面。方法的灵活运用,兴趣的激发,对后进生的转化,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由我带头组织的学校一年一度的英语口语大赛,英语明星选拔,英语读写大赛等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参与的学生不但提高了学习能力,而且还带动了全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潮,我所教班级英语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

 因业务突出,我一直胜任英语学科的循环教学,在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时,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加上学生思想波动大,要经常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虽然工作繁杂,但是

 我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就像有人说的,既然已扬帆起航,就应该乘风破浪。

 教学中,我刻苦钻研,不断实践,敢于创新,努力探究、孜孜以求,在教学的大路上我大踏步向前走。长期、扎实的教学实践为我成长为教育战线上的“一等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深深懂得,获得成功,无一例外的是来自长期、扎实的教育实践。因此,在承担艰苦、繁重的工作的同时,我能够做到苦中有乐,体验着一种神圣的幸福感。一旦我走上讲台,就融入了学生世界,全身心投入英语教学之中,忘我工作。因为那是实现价值的体现。

 于是我开始严格的要求自己,努力提升自己,寻找属于自己的课堂感受、课堂状态,才能让自己的能力得到一次次的升华。在我多年的教学生活中,不断有新的认识,新的理解,也正因为如此才使我的专业技能得到不断的提高,让我成长为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学科骨干教师,在英语教学的天地里开辟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在取得 点滴成绩的同时,我也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

 一、靠持续不断的语言知识,而不是“玩”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 初中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单靠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

 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初中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初中学生还是应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

 二、英语应用能力需要相应的词汇 “不学习语言规则、不掌握相当数量的词汇,英语应用能力就是空中楼阁”。目前在中学的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词汇,而只要求学生能根据提示或图片说出该单词,其本质无非是要学生们死记硬背,鹦鹉学舌。由于学生们没有相应的读音规则训练,不熟悉词汇的拼写规则,单词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因而导致了单词记忆的困难,并成了中学生学英语的瓶颈。

 三、中学英语教师应有发展意识 一向以来,人们中学英语教师的语言知识能力要求不高,认为中学英语简单,不需要太好的语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学技能就可以了。其实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同样英语作为人们最广泛的交际用语之一,更是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师故步自

 封,不求进取,那么不但自己的语言知识很快陈旧落伍,误人子弟,而且会被时代所淘汰。

 四、中学英语教师应有文化意识 在中学英语的教学中,因为课文的简单易懂,所含的信息量少的缘故,很多中学英语教师忽视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而导致了一些语言情景的不真实,和虚假的语言的产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是文化信息的主要浓缩。对英语词汇的准确理解,和对语言环境的认识和创设和把握,需要对文化的比较深刻的理解。外族文化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对该族文化历史的研究和学习,通过对该族语言文学作品的研读,通过对该族文化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了解。而读原版英语经典著作的学习,是达到这三条的捷径。

 五、中学英语教师应有情感意识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近几十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和态度等对英语学习的效果乃至成败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如何将素质教育理论引入外语教学是当前外语教学战线的一大课题。英语学习成功的因素中,除了智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那些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英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

 形式上呢,还是将教学注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这是,现代教育思想转变的重大原则问题。事实证明,认为自己“民主、开放、平静、友好、体贴、乐于助人、聪明、富于逻辑性和快乐”的学生,一般来说,其学习英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与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极大的学生。另外,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者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外语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尤其是在中学的低年级阶段,英语教师要培养对学生的亲近感。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十分尊重学生,注意激励学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在当前“减负”工作中,英语教师尤其要注意体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感受,亲近学生,使学生喜爱英语教师和英语课,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通过以上的反思,我的教育教学水平又更上一层楼。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学生,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了解学生。”的确,作为教师要想所有的学生对你多一份亲近、敬爱与信任,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你平等的关注,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躬下身来主动去亲近每一位孩子的心灵,用他们心灵深处的能源,照亮他们的精神世界 在后进生转化方面,我对后进生的态度是“不抛弃,不放弃,施爱心,有耐心”。对后进生施以师爱,热心帮助,

 耐心教育,取得了很好的后进生转化效果。记得 2012 年,在那一年里我遇到“严峻的考验”。我校的一名班主任因病请假,校领导找到我让我接替她的班主任工作。因为上半学期他们班的班主任因病总是请假,导致这个班成为差班。大部分学生学习差、纪律差。有些同学不仅自己不学习,还影响其他同学学习。有时上课大张旗鼓的在下面玩,根本不在乎我。我心想我既然是班主任了,我要负责任,我想尽办法,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让他们谈自己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的好处,让他们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愿意去改正。尤其是我们班的 xxx 同学原来在班级成绩还不错,但由于他长期不注意听课,课堂溜号捣乱,成绩急剧下降。于是我利用周末步行十几里到他家进行家访,了解他的家庭情况。知道了这段时间他的父母亲正在闹离婚,从而导致他出现了这种厌学状况。我经过长时间和他父母沟通,终于做通了他父母的思想工作,同时,又几次找他谈心,在此之后,这个学生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他不但上课认真听讲,而且还能够主动回答问题,课下还主动到办公室找我探讨问题。课下他变得活泼了,乐于帮助同学了,各科老师也都反映他上课也积极回答问题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在他的带动下,班级里几名不爱学习的同学也都转变了态度,课堂不再捣乱,并能认真学习。我又先后数次家访,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逐渐地班级里的同学都能认真学习,课堂纪律也好

 了,班风正了,学风浓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们班从一个差班转变成一个好班。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夸赞和家长的认可。这一点一滴的成绩,使我初步认识到,学生的思想工作是进步的保障,同时也是毅力的体现。

 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把它融入素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边实施边总结边试边改边悟,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不断总结,深入思考,勇于交流。我在自己进步的同时,重视培养年轻教师,经我指导的 xx 老师能独立完成教学任务,灵活恰当的运用教学方法传授知识,胜任中学英语循环教学。成为了我校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

 回首所走过的教育这条路,平凡、辛苦、快慰,收获之余,也看到了自己与名师的差距,特别是在当今教育形式大发展的氛围中,我深知自己不足很多,对此我从现在开始,应该从以下几点去把握自己:

 1、要以学生为主体,爱护他们,不放弃一个学生,就像一位母亲,真正爱自己的孩子一样。

 2、多与其他教师交流合作,探究可行性课题,大胆创新,充分使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不断提高自己制作教学课件的能力。

 3、思而不学则罔,学而不思则殆,善于反思,虚心好学,用多种方式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今教育发展需要,不

 计个人得失,以平常心、乐业心做好本职工作。

 回往 5 年来的教学工作,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市级英语骨干,我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耀眼的光环,而是为了提升自身生命的质量,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不是孤立的,一定与领导的关怀、团队的协作、奋力的拼搏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愿意将自己经历的一切与更多的人分享和感悟。我为自己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万泉,才能汇成江河”。

篇四:教师成长的五个阶段

教师的成长路径 (一)

 教学型 (二)

 研究型 (三)

 管理型 (四)

 综合型 第一章、集体教育技能 1 、全面了解学生 3、 、 准确 的舆论,优良的班风 4 、确定集体奋斗目标 5 、培养班队(团)干部 6 、组织 展开 班级活动 7 、处理偶发事件 ( ( 引导非正式群体)

 8 、总结(评定操行)班级工作 9 、计划 (班级常规管理)

 一、全面了解班集体的技能 一)、了解学生的主要内容

 1 、 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1 )了解学生个体:

 :德智体 、兴趣爱好特长、性格、气质等

 (2 )了解集体构成情况

 (3 )了解集体形成的阶段 (松散阶段、合作阶段、巩固阶段)

 2 、 了解学生的基本特点

 (1 )了解学生的一般特点

 (2 )了解学生的年级特点

  ( 初中生:半幼稚、半成熟、变化大、起伏大;

 高中生:身心发展进一步成熟与成人水平接近,个性特征初步形成。)

 (3 )了解学生的时代特征

  (思想活跃,参与意识强,但组织观点淡薄,

  追求美好生活但不能吃苦耐劳等。)

 二)了解学生的基本途径

 1 、通过各科教学和学习活动了解学生

 2 、通过学生在校的独立活动了解学生

 3 、通过集体活动了解学生

 4 、通过同学与学生干部了解学生

 5 、通过家庭与社会了解学生 (三)了解学生的主要方法

 1 、观察分析法

 2 、师生谈话法

 3 、资料分析法

 4 、调查访问法

 5 、问题讨论法

 6 、测量检验法 二、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的技能 (一)、日常行为训练的基本步骤

 1、宣传教育,激发动机

 2、制定细则,提出要求

  3、训练指导,严格要求

  训练时应注意:

 (1) 训 练 要 规 范 化 、 系 列 化

  ( 2 )

 训 练 方 法 、 形 式 要 多 样 化

  ( 3) 训 练 要 有 层 次 性 二 )、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的内容

  1、礼仪常规训练 (包:说话的态度、说话的方式、举止的方式)

 2、学习行为训练

 (1) 、协助学生树立准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2) 、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3).协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A 把握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预习 听讲复习作业 B 指导学生准确阅读参考书并做读书笔记 C 帮生制定学习计划)

 3 、 日 常 常 规 ( 1 )

 一 日 生 活 常 规 ( 2 )

 参 加 升 降 国 旗 活 动

 (3) 遵 守 各 种 活 动

 (4)

 教育学生爱护公物 三)常规训练的基本方法

 A 、 小 学 :

 :

 1 、 提 出 要 求 , 强 化 行 为 常 规 意 识 2 、 督 促 检 查 , 形 成 气 候

 3、观察效果,实施教育

  4、巩固行为,形成习惯

 B 、中学:

 :

  1 、说理教育法

 (讲座、讲解、演讲、讨论等方式)

 2 、行为训练法

 3 、专项训练法

  4 、渗透教育法

 (课堂教学、班会活动、文体活动等中实行―遵守纪律勤奋学习‖的

  教育训练;在参观旅游、公益劳动等中实行―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守公德‖等的教育训练 )

  5、榜样示范法

  6、环境陶冶法

  7、品行评价法(分数:基本分、奖励分、惩罚分,以小组为单位定期

 实行

  评价, 坚持按标准评分,训练长期化、制度化。)

 四)遵循训练的要求

  1 、提高认识,指导行为

  2 、以身 作则,言传身教

  3 、齐抓共管,紧密配合

 (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形成合力;训练渗透到各个学科、

  各部门、各个环节中,创造优良的育人环境。)

 4 、全面要求,常抓不懈

 5 、重视检测,加强评比 三、培养正确舆论与优良班风的技能 (一)、正确集体舆论的培养 集体舆论是在集体中形成的统一认识的言论。建立班队(团)集体的正确舆论,要掌握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1 位 、 把 握 集 体 舆 论 建 设 的 方 位

  2 方 、 把 握 集 体 舆 论 建 设 的 方 法 法

 ( (1 )

 宣传教育

 (宣传好典型

  、好实例;正- 主、反材料结合)

 (2 )

 评议

 ( (3 )

 暗示

  (4 )

 演讲

  ( 5 )

 陶冶

 (6 )

 倡议

 (二)优良班风的培养 1 、把握衡量班风标准,确立班风发展方向

 班风的发展水平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正常(处于松散阶段与合作阶段过渡期)

 )

 好 良好 (合作阶段的较高期)

 )

  优 优良(高级阶段)

 )

 2 、把握班风建设的阶段,促进班风建设

  段 正常阶段(提出目标,建立健全班规班纪、检查督促常规执行情况、发现培养积极分子)

 段 良好阶段(提高贯彻常规要求的自觉性,加强班团队干部建设,指导干部检查常规纪律、

  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树立好典型,培养集体舆论和荣誉感)

 优良阶段(集体发展的最高奋斗目标:学生自理、自治、自立)

  3 、班风建设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班风建设的总要求:

 立足实际、突出实效。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注意几点:

  ( ( 1 )

 明 确 班 风 建 设 的 总 方 向

 ( ( 2 )

 有 目 的 、 有 计 划 地 进 行 班 风 建 设

 ( (3 )远处着眼,进出着手

 (4 )注重培养优良传统 四、确定 集体奋斗目标的技能 一)、班集体奋斗目标的制定

 1 、制定目标的要求

 科学的制定——可信、可行

  2 、班集体奋斗目标的内容

 班集体奋斗目标,可以条目 式 列 项 , 也 可 以 目 标 综 述 。

 内 容 包 括 :

  ( 1 标 )

 班 集 体 建 设 总 目 标

 ( 2 )

 学 生 发 展 目 标

 ( 德

 智

 体

 美

 劳 )

 (3)重点工作目标 (二)、班集体目标确立

  班集体目标确立,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 )酝酿阶段(了解学生,摸清―家底‖)

  (2 )意向性阶段(使全体成员参与目标制定收集意见,

 形成初步的目标体系)

  (3 )明确性阶段(目标认同阶段,即使集体成员

 明确奋斗的方向和应达到的程度,以形成统一的意志)

  (4 )具体化阶段 五、培养班队(团)干部的技能 (一)、选拔、聘用班队(团)干部的方法

  1 、民主选举干部

  2 、班主任指定(任命)

 3 、民主选举 班团干部的步骤:

 (1 )

  准备阶段 (宣传 动员 报名)

 ( 2 )

 选 举 阶 段 ( 向 全 班 提 出 干 部 的 三 点 品 质 ; 班 主 任 主 持 ;

 报名同学演讲竞选的想法)

 (3 )

 宣布结果阶段

 (4 )

 轮换班团干部

  轮换班团干部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

 做好思想工作

  ②

  轮换不宜过广过平凡

  ③

  形成制度

 ④

 招聘班队小干部

 二)、对班团干部的基本要求(干部应具的品质)

  1 、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2 、具有组织能力

 3 、具有办事公正的品质 (三)、培养班队干部的方法

 1 、举办干部培训班

  2 、提供实践机会(实行班(队团)长负责制;观察工作情况

 有扶有放,先扶后放;安排任务,大胆放手)

  3 、建立班队(团)干部有关制度和激励机制(定期检查总结,评价其工作;开展评比优秀干部工作,突出者及时表扬)

  4 、班干部工作方法的指导(① 以身作则; ② 观察现象,

 分析问题;③ 克服急躁情绪; ④ 制定活动计划,考虑活动步骤;

  ⑤

 处理问题不轻易表态,不急于求成; ⑥ 交给调解纠纷,协调关系的方法)

 六、 组织开展班级活动的技能 (一)、开展班级活动的基本要求(原则)

  1 、目的性原则

 2 、 时代性原则

 3 、针对性原则

 4 、计划性原则

 5 、趣味性原则

  (以玩为主;玩中受益;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美陶冶人;

 以趣吸引人;注意保密;以保密加强趣味性)

  6 、主动性原则

 7 、情境性原则 (二)班级活动的作用 1 、集体建设功能 (一)班级活动能促进学生集体的形成 (二)班级活动有助于实现班级的教育目标 (三)班级活动有助于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2 、素质教育功能 (一)德育功能 (二)智育功能 (三)体育功能 (四)美育功能 (五)劳育功能 3 、个性发展功能 (一)班级活动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 (二)班级活动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 识,培养创新意识和独立能力 (三)班级活动有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挖掘他们的潜能 (三)班级活动的内容、形式及种类 1 、班级活动的内容:

  德育活动、智育活动

 体育活动、

 美育活动、科技活动、劳动实践等。

  2 、班级活动的形式:

  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讨论会、

 电影电视、音乐欣赏等。

 3 、班级活动的种类:

  ① 主体性活动

  ② 系列性活动

 ③ 季节性活动

 ④ 动 知识性活动

 ⑤ 传统性活动

  ⑥ 即兴性活动

  ⑦ 游戏性活动

  ⑧ ⑧ 社会实践活动

 ⑨ 模拟式活动

  ⑩ 假想性活动 (四)班级活动的过程 1 、激发动机 方法有:1、提出诱人的、振奋人的目标,使学生知道活动的目标、价 值,激发他们全力以赴参加活动的需要。2、形象的描述活动的乐趣,引 起学生们参与活动的兴趣。3、设置活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主动探究 。4、树立形象感人的榜样,激发学生去学习模仿的需要。5、运用迁移原 理,把学生对其他活动的兴趣迁移过来,培养和激发他们参加新活动的兴 趣。6 运用学生好活动、好竞争、好胜等特点,激发-起参加活动的动机。

 2 、准备阶段

  ( 1、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学习、行为、表现等实际情况,确定教育的主题 和目的。2、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安排好活动分工,进行必要的技能训 练,准备好活动的器材。3、确定活动的时间、地点,研究活动的程序与 方法。4、布置好场地,等等。

 3 、进行阶段

  设计一个“ 昨天、今天、明天” 的主题班会 4 、总结巩固、落实行动阶段 七、 处理偶发事件的技能 偶发性事件是在偶然情况下发生的,影响他人或集体利益,对正常秩序造成破坏和不利影响的事件。

 ( 一 )

 范 偶 发 事 件 的 事 前 防 范

 偶发事件虽是偶发,但都是生性格弱点和行为不当的及时性反应,对偶发事件的事前防范要做好 :

 1 、日常性的教育疏导

  2 、保持一定的敏感性和预见性,控制偶发事件的诱发因素 (二)

 偶发事件的事中处理

 1、 、“ 事中” 和“ 事后” 合并实施

  (① 消除对立,确立信任

 ② 弄清缘由, 适时介入

  ③ 掌握原则,疏通感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2、 、“ 事中” 和“ 事后” 分别实施 ( ①

 减少围观者,杜绝起哄

 ②

 发布命令

 ―打招呼‖ –从宣布此刻起,以是否再动手来认定整个事件的责任

  ③

  控制情绪

 转移注意 (三)

 偶发事件的事后处理

  1 、 把握契机,了解情况

  2 、公正评判、分清责任

 3 、 融 融合关系,公布结果 八、 总结和评价班级工作的技能 (一)

 评定学生操行

  1 、要采取必要的步骤(动员准备、自评、小组评、

  复评、誊写)

  2 、确定操行评定的等级

  3 、写好操行评语(优秀学生、中等学生、后进生)

  4 、遵循评定的基本要求(客观、公正、教育性)

 九、班级常规管理的技能

 班级常规性管理,可根据工作过程,归纳为五大阶段 (一)

 开学前的常规性管理 (二)

 开学初的常规性管理 (三)

 期中的常规性管理 (四)

 期末的常规性管理 (五)

 毕业前的常规性管理 第二章、学生个体教育的技能 一、全面了解学生个体 二、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三、与学生个别谈心 四、教育引导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 五、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 一、全面了解学生个体的技能 (一)全面了解学生个体的途径和方法

 1 、观察法

 2 、谈话法

 3 、活动产品分析法

 4 、访问 (二)全面了解学生个体应注意的问题

 1 、目的要明确

 2 、观点要正确

 3 、方法要恰当 ...

篇五:教师成长的五个阶段

生涯发展阶段论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基础。在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职业素质、能力等各个要素在其中所占的地位不同,因此,根据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所呈现的不同特征,教师职业是分为不同阶段的,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是阶段性的。根据教师职业生涯理论对教师生命周期的研究,可以把教师的成长分为五个阶段。

 适应期(第 1-3 年)刚走进社会的新教师,在这一时期一方面面临着角色转变的不适应,另一方面又有着初为人师的兴奋。

 稳定期(第 4-7 年)成功实现角色转换后,教师职业生涯进入稳定期。处于这一时期的教师具有从事教学工作的所需要的有效的基本技能,对于教学活动也能适应。

 试验期(第 8-23 年)由于教师职业本身的枯燥性,在从事多年的教学工作后,教师会对教学工作产生倦怠感、无力感,他们开始重新评价自己的职业选择,做出是否该行的判断。

 平静和保守期(第 24-31 年)处于此阶段的教师容易产生自满情绪,沉醉于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而不愿意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退出教职期(第 32-39 年)由于年龄等原因,教师即将退出教育岗位,这一阶段也是教师职业生涯的终结。

篇六:教师成长的五个阶段

11 年第 4 期(总第 255 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No.4,2011General No.255作者简介:王春玲 (1973-)

 ,女,山东烟台人,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高校教师发展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 本文论述了美国心理学相关理论对高校教师发展阶段的分析,探讨了美国高校教师发展的维度。一、美国学者对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的划分美国许多学者把成人发展理论运用于高校教师的发展研究,对高校教师发展进行了分析。

 霍奇金森 (Hodgkinson )

 是把成人发展理论运用于理解教师发展阶段的第一人, 他按照年龄对教师职业进行了划分。

 布拉斯坎普 (Braskamp)

 、弗里德曼(Freedman )

 、鲍德温 (Baldwin )

 和布莱克本 (Black-burn )

 等人也对高校教师发展阶段进行了研究。霍奇金森把高校教师职业分为 7 个阶段:

 即进入成人世界阶段 (22~29 岁)

 ;30 岁左右的转变阶段 (约 28~32 岁)

 ; 成家和向上发展阶段 (30~35岁)

 ; 成为自 己阶段 (Becoming One’s Own Person )(35~39 岁)

 ; 中年阶段 (39~43 岁)

 ; 重新稳定阶段(Restabilization)(43~50 岁)

 ; 老年阶段 (50 岁 到退休)

 。布拉斯坎普关注高校教师职业从助教到副教授、从副教授到正教授的发展。

 他总结了教师职业的几个转变时期:

 第一次职业转变时期 (从研究生到助教)

 ; 第二次职业转变时期 (从助教到副教授)

 ;第三次职业转变时期 (从副教授到正教授)

 。弗里德曼把高校教师职业分为 5 个阶段:

 (1)

 简单适应期 / 学科关注期 (Simplistic conformity/Dis-ciplinary Focus)

 ,即对在高校内的角色有简单的认识, 并且主要关注自 己的学科;(2)

 从关注学科到关注教学方法的转变期, 对世界有更复杂的认识;(3)

 关注反思阶段;(4)

 思维和行动的选择模式(开放性)

 阶段, 即反思自 己作为教师和学者是否有更好的思维和行动模式;(5)

 个人的 / 自主的概念化 (Individual/Autonomous Conceptualization)

 阶段,即建立自己有特色的教育理念,成为其他教师的老师或导师。鲍德温把高校教师职业分为 5 个阶段:

 进入高校工作不满 3 年的助理教授阶段; 有 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助理教授阶段;副教授阶段;离退休还有 5 年以上时间的正教授阶段; 离退休还有不到5 年时间的正教授阶段。尽管有关高校教师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同,但是这些研究表明,对于从事学术职业的高校教师来说,在不同的年龄和职业阶段,高校教师的兴趣、花费的时间、解决问题的方式、工作与工作以外的生活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美国高校教师发展阶段与维度王春玲(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烟台 264000 )[摘要] 本文依据美国学者的研究,从纵向和横向分析了美国高校教师的发展。从纵向来看,美国高校教师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即适应生存期、初获认可期、相对稳定期、高峰转折期和隐退淡出期;从横向来看,可划分为四个维度,即专业维度、教学维度、个人维度和组织维度。[关键词] 美国;高校教师;发展;阶段;维度中图分类号:G451.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 7667 (2011)

 04- 088- 05— 88 —

 No.4. 2011General No.255比 较 教 育 研 究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2011 年第 4 期(总第 255 期)二、美国高校教师发展的阶段探析综合上述美国学者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的划分理论, 本文将高校教师职业分为 5 个阶段, 即:(1)

 适应生存期;(2)

 初获认可期;(3)

 相对稳定期;(4)

 高峰转折期;(5)

 隐退淡出期。

 高校教师在学术职业的这 5 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以下根据美国学者研究,就从纵向维度 (即高校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分析高校教师在学术职业的每一个阶段具有的不同特点和面临的不同挑战。(一)

 适应生存期教师特点和面临的挑战鲍德温认为, 对于适应生存期的教师来说,学术职业是新奇的,他们对职业充满理想,对工作抱有热情,担心是否能成功地成为一名好老师,试图有所建树, 对高校的管理、结构尚不熟悉, 乐于接受有经验的同行的帮助。环境, 在高校中得以立足,是这一时期教师关注的核心问题。

 新聘教师大多面临以下挑战:

 首先, 新聘教师必须在短时间内胜任教学任务。

 教授的科目 可能是个人擅长的课程, 也可能是个人不擅长的课程, 他们必须准备授课内容, 掌握教学技能;他们还必须承担教学、设计考试、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等多种责任。

 但是,这一时期,发展和掌握有效的教学技能是新聘教师的当务之急。其次,新聘教师还要从事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

 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合理分配时间,就成为新聘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再次, 新聘教师必须尽快了解高校的服务资源,熟悉高校的方针政策,与同事建立人际关系, 这些对于新聘教师的发展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二)

 初获认可期教师特点和面临的挑战鲍德温认为, 初获认可期的教师已经有几年工作经验,比新聘教师有信心,了解高校是怎么运作的,明白终身教授是如何评定的,试图得到承认和提高。

 如果职业达不到预期的希望,教师就会经历失望和痛苦, 并对自 身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发展产生疑问,偶尔会想到变动职业。师努力争取在权威杂志上发表学术文章。

 获得成就感和认可是学术职业早期的教师关注的主题,高校也对他们提出了许多更高的要求。

 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但是他们必须不断更新课程内容, 调整教学策略, 更多地参与高校的服务, 更[1]如何适应新的高校[2]这一时期,教多地参加校外专业协会和学术交流会议, 更多地从事研究和写作,等等。

 更多的责任迫使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及时了解一个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

 高校应了解学术职业早期教师面临的种种压力, 采取支持措施为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便利。(三)

 相对稳定期教师特点和面临的挑战教师经过多年的工作, 对大学环境已经了如指掌,与周围同事都已熟悉,大部分已建立了一定的人际关系。

 对教学和学术工作也积累了一定经验, 获得了学生的认可, 发表了很多著作和论文,也参与了大学的多种活动, 尤其是一些主要的委员会活动,成为大学不可缺少的骨干,得到了同行的承认。

 所以,这一时期的教师一般对目前的职业发展感到满意, 但是有时害怕其职业已达到高峰或在专业上有很少的发展空间。(四)

 高峰转折期教师特点和面临的挑战鲍德温认为,随着上一阶段职业高峰的来临,教师在这一阶段进入了一个职业转折点,对教学和科研的热情可能降低,有时对学术职业的价值产生疑问,必须决定继续从事同样的职业还是向其他方面发展;试图通过咨询和专业机构来扩大校外的职业影响;与同事变得疏远,有时怀疑自己的能力。这一时期, 在早期职业里 “休眠”的兴趣和关心的事情可能浮到了表面。

 他们可能认识到家庭责任、自己的爱好和娱乐被忽视了,更加意识到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这可能使职业中期的教师更努力地实现在工作和生活角色中的平衡。(五)

 隐退淡出期教师特点和面临的挑战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学术职业晚期的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健康和家庭问题, 他们还必须面对即将来临的退休和朋友的死亡。

 这一时期,教师往往具有如下特点:

 一般对自 己的职业成就感到满意, 许多人在高校中已拥有一个受人尊敬的位置, 能骄傲地看待自 己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取得的成绩;但同时对职业剩余时间无明确的目标,可能感到与迅速发展的专业领域逐渐脱离; 担心知识过时, 逐渐远离各种责任, 开始逐渐隐退, 有时与年轻同行很少有共同之处,感到孤立;倾向于单独处理问题, 只有约一半的教师会继续使用专业成长机会,对系或学院的服务感到愉快。

 有的对职业的结束表现出矛盾的情感或对未来心存焦虑。高校需要充分认识到学术职业晚期的教师所[3]— 89 —

 2011 年第 4 期(总第 255 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No.4,2011General No.255具有的这些特点, 并且可以通过很多帮助计划帮助即将退休的教师在职业生涯结束时减轻压力,使教师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个人咨询、小组讨论会议、交流信息的习明纳可以使教师的调适过程变得容易。

 高校还应该认识到接近退休的老教师可以为高校和学术专业奉献很多东西,他们愿意为高校留下一份宝贵的遗产,也愿意利用多年积累的经验指导新同事进入学术生活,传授有效的教学战略。

 年轻教师与老教师一起工作的这些机会可以消除两代人之间的障碍, 增进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为两代人的专业成长提供令人兴奋的有效途径。

 得到承认和受到他人尊敬在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阶段都是重要的, 但它在学术职业即将结束时尤为重要。以上从纵向分阶段描述和分析了高校教师在学术职业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及面临的多方面压力。

 应该指出的是,一方面,不同阶段教师的特点和面临的压力是不同的;但另一方面,各阶段教师面临的压力和问题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如他们都面临时间紧张、获得专业认同等方面的压力。如, 他们都面临工作条件不好、缺少设备、缺少配套设施、缺少辅助性工作人员等问题。

 这些都对高校教师的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使各个阶段的教师都有发展的需要。

 这要求高校高度重视学术职业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 依据教师各阶段的不同特点和任务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师发展项目 , 给每个阶段的教师都提供适当的服务和机会, 使各个阶段的教师都得到发展。[4]再三、美国高校教师发展的维度探析高校教师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 但是按照影响高校教师活动的几个主要因素大致可将高校教师发展活动归为:

 专业维度、教学维度、个人维度和组织维度, 这是高校教师发展必备的四个维度。

 专业维度主要指高校教师专业知识的成长与发展。

 教学维度指高校教师教学方面的发展,主要强调高校教师如何开发有效的课程, 怎样发展教学技能等。

 个人维度主要是指教师对工作的态度、个人健康状况、人际交往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组织维度主要指高校如何通过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和高校的气候、文化等来促进教师发展。

 这四个维度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一)

 专业维度1.专业维度是高校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前提1966 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在 《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当把教师职业作为专门职业来看待。

 此后,召开了多次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的国际会议, 教师专业发展受到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美国 《国家在危急中: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等一系列报告的发表, 教师专业发展成为美国社会关注的焦点和不阻挡的趋势。要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 必须使教师职业符合专业的标准。1948 年,全美教育协会提出了教师专业的 8 条标准。

 其中, 最重要的两条就是拥有一套专门化的知识体系和建立自身的专业标准。可见, 教师职业要实现专业化必须建构起自 己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就要求专业人员不断发展和探索自己的专业知识。

 尤其是人类正处于从现代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转变的第三次知识转型时期,[6]对学术和高校教师工作的探讨也更加深入。

 博耶认为, 大学教授的工作应具有 4 个相互独立但又相互重叠的功能:

 即发现、整合、应用和传授知识。推理等主要途径来获得知识, 通过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来促进教师职业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使教师职业成为一种专业,为教师职业专业化奠定良好的基础。2.专业维度对其他维度的影响专业维度和其他维度是互相促进, 互相影响的。

 从它与教学维度的关系来看,高校教师要改善教学,专业知识的提升是首要的任务。

 高校教师作为教学人员,负有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任务。

 只有教师本身掌握了某一学科的知识, 才能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传递给学生。

 要改善教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师必须掌握某一学科的前沿知识。

 所以对高校教师来说, 专业知识的掌握对改善教学是最基本的。

 从它与个人维度的关系来看,个人的性格特点、健康状况、生活压力等都对专业维度产生影响。

 高校教师要在专业上有所发展,不仅需要有孜孜不倦的探究精神, 还需具备有良好的身心健康、家庭支持和物质保证等。

 有了这些条件,高校教师才能更安心地从事学术研究, 在学术上有[5][7]这更要求高校教师通过观察、实验或— 90 —

 No.4. 2011General No.255比 较 教 育 研 究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2011 年第 4 期(总第 255 期)所建树。

 从它与组织的关系来看,高校教师生活在高校中,如果高校能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建设有利于学术发展的校园文化和制度文化, 那么才能鼓励和推动教师积极从事学术研究。(二)

 教学维度1.教学维度是高校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根本人们对大学教师公认的角色是教学、科研和服务。

 教学是高校教师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以教学为主的院校中, 教学更是占据重要地位。

 1948 年, 全美教育协会提出了教师专业的 8条标准中有两条涉及到这方面:

 需要长时间的专门训练;需要持续的在职成长。

 这表明,专业职业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决定了从业人员只有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才能掌握工作方法和实践能力,才能胜任专业工作。

 教师职业要实现专业化,作为教师职业一个重要部分的教学理所当然也需要长时间的专门训练,也需要持续的在职成长。

 长期以来,存在一种观点, 认为高校教师只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就可以胜任教学工作。

 这种理解是片面的,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必然会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要求。2.教学维度对其他维度的影响从它与专业维度的关系来看, 高校教师只有在教学方面不断发展,掌握较高的教学技能,熟练操作现代化的教学仪器, 才能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把专业知识和技能教授给学生, 才能使专业知识的传递更高效,并且通过...

篇七:教师成长的五个阶段

0 0 6 年3 月第7 卷第1期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M a r . 20 0 6V o L7N o . 1论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五个阶段彭圆( 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东广州510 9 50 ))"与“三个模式"。—了一I’ I大・■、 .摘要:

 针对目前师资培训中的薄弱环节, 分析了青年教师成长中面临的普遍性问题, 并对国外语言教师培训, 尤其是教师的自我发展规划的成功经验做了简要介绍。

 使抽象的师资培训理论通过具体的案例, 表格及教学日志等形式变得更加具体, 使日常教学实践中的操作性更强。

 籍此, 帮助年青教师尽快成长, 成熟。关键词:

 师资培训; 职业发展; 会议记录; 同伴观摩; 课堂研究一、 介绍长期以来“教” 之于“学” 的影响备受争议。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由于语言习得具有学习教材的多样性, 学习风格的独特性, 以及学习过程对语境的依赖性等特点, 在语言习得中教师的教对于学生的学影响甚小。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科勒曼在19 6 6 年做的研究报告( C o le m a n , 19 6 6 )。

 他在经过广泛采样后的统计分析研究报告中认为对于学习者语言习得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都是教师无法控制的, 比如家庭, 经济地位, 以及社会关系等。

 因此“教师的教” 在语言习得研究中无足轻重。基于这种观点的, 近年来的语言教学的改进主要都是集中在报告中所说“外因” 一教学手段, 教学法等, 而非对内在的教学心理, 教学理念的研究。

 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 由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目的( 通过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与课堂教学目标不一致, 致使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英语学习, 尤其在大学阶段, 主要在于学生个人, 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和监督的作用。

 但最新研究表明, 大学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重大, 只有教师教得越好, 学生才能学得更好。

 ( W a lb e r ga n d P a ik20 0 0 ; M a r z a n o , P ic k e r in g , a n dP o llo ck 20 0 1)近二十年的研究产生了很多不同的师资培训的原则和方法, 但其中能取得预期的理想效果者尚不多。

 本文旨在讨论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 有效的几种英语教师培训和专业技能发展的方法,对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上的借鉴。二、 英语教师职业的生涯教师的职业发展历程类似一个圆周运动, 因此也被人称为教师的“生命周期” ( “tea ch er ’ Slife c y c le ” , H u b e r m a n ,19 8 9 )明确在此“生命周期” 中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性质和任务, 不仅有利于师资培训的专业化而且也可以对教学工作的监督及对教师的评估工作提供借鉴。

 对于教师个人来说,明确了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也就针对性的找到了当前的教学任务和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对于自身职业发展规划大的助益。

 休伯曼认为教师的职业就是不断面对挑战, 战胜挑战的过程( H u b e r m a n , 19 8 9 )。

 教师的职业生涯可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 1)从业一始的摸索阶段:

 在这一阶段新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有限的实证经验( 通过平时观察, 听课或教学实习等获得)将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得到检验。

 这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新工作中稳定下来, 他们需要做大量的教学准备以应对学生, 同事或是校方随时可能提出的问题。

 所以有人说在初始的摸索阶段, 教师们一般只关心“教” 的方面不发生问题, 而有意无意的会忽视学生“学” 的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之后, 一旦新的教师发现其在课前的教学准备足以应付课堂状况时, 他们就会自然的进入其职业生涯发展的第二阶段。( 2)实践阶段:

 在这一阶段, 教师对教学大环境已经很熟悉了, 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转化与危机阶段:

 在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教师会对自己的社会角色进行重新思考。

 大多教师都会有改变的想法, 比如从教学岗位换到行政岗位, 或是彻底放弃教学。

 这时来自于学校或是同事之间的支持, 信任是克服这种的“角色危机” 唯一有效办法;( 4 )波动后的平静或背离阶段:

 在经过了一定的思想波动后, 依旧选择教学工作的教师将会固定下来, 并重新找到事业进步的新动力。

 而那些对目前教学工作不满意的教师或者改换了新的工作, 即使留下来也只是完成基本的教学工作而不会主动改进。( 5)临退休阶段:

 面临退休, 教师们一般有两种心态:

 一种教师比较保守, 他们固守自己熟悉的教法而较少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 而另一种教师他们真正享受到了教学工作的乐趣,对于职业生涯的结束虽然感到遗憾但仍然积极工作, 他们是教学强有力的推动因素。弗侬和梅纳德( F u r lo n g &M a y n a r d , 19 9 5)提出了对不同教学发展阶段有辅助作用的三个模式。

 弗侬和梅纳德模式的按时间发展分别为“学徒型发展模式” , “能力发展模式” 及“反思模式” 。( 1)学徒型发展模式:

 在职业初始阶段, 新教师可以跟随老教师或是专家学习教学经验, 直至他们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这种模式对新教师的要求是认真地观察, 模仿, 它的不足之处是可能会造成对榜样单纯的“克隆” 。( 2)能力发展模式:

 这一模式可以帮助教师树立长期或短期的专业发展目标, 促进教师思考“怎么做” 的问题。

 当然在这一模式下, 如果教师无法达成自己设定的目标时, 尤其是当他们不知道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应该采取何种具体教学活动时, 就会对教学信念产生很强的挫败感。・收稿日期:

 20 0 5—0 9 —20作者简介:

 彭圆( 19 7 7 一), 女, 江西新余人, 广东工业大学教师, 语言学硕士。 万方数据157

 ( 3)反思模式:

 这一模式要求教师应该对教学活动的内容选择和组织过程, 效果进行反思。

 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这一发展模式在教学工作开始的早期就应该开展。在这三个模式的理论柜架下, 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可以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形式。三、 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的可选方法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有很多可选方法。

 在下文中谈到的一些方法无论在资金上或是其它教学资源上都不需要额外投入, 这些方法的有效实施只有两个必要因素, 其一是时间的投入、 其二是教学三方( 校方, 同事及学生)之间互相信任的合作关系, 尤其在同事之间要互相分担教学任务, 互相信任和互相指正。

 在此对师资的培养回避了教师能力评估的问题, 因为笔者认为教师培训与评估应该由两个不同的机构至少是不同的部门单位进行, 因为评估自然会在被评估人心中产生等级观念, 如果在同一部门内部进行则会影响同事之间的信任关系。

 所以对教师的评估办法不属于本文的讨论范围。方法一:

 会议记录; 教师们大多有很多机会参加各类学术会议, 讲座或是培训, 大多这样的场合都因为人数众多而混乱, 而会议记录则能帮助我们在会前及会后集中注意力, 充分利用时问, 收集有用信息。

 在会议开始前, 应该设定预期的目标( 可以自己独自决定, 也可与同事商量决定), 并制定针对自己的日程安排。

 会议上获得的新知识, 信息也要在会后的转化为会议成果与学生, 同事分享。

 这个成果可以体现为课堂教学活动中, 可以是一篇期刊论文, 甚至可以是本院系内交流所用的通讯, 网页等。

 会议记录这一方法特别适合于那些希望在教学活动引入新鲜内容的教师, 同时也是培养新教师的有效方法。方法二:

 同伴观摩:

 同伴观摩指同事问自发地互相听课,并就听课情况交换意见, 提出建议。

 要进行有效的观摩是需要技巧的, 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必须互相信任。

 常见的观察模式大多建立在寇根和哥德海默的“三段观察法” 的基础上。

 ( C o g a n , 19 7 3&G o ld h a m m e r , 19 6 9 )同伴观摩一般都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 1)课前讨论:

 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在课前必须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观察什么和如何观察” , 我们的观察目的和需要评估的具体项目只有事前明确才能有效的指导观察。

 ( 2)课中观察:

 观察过程也即收集数据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只收集与课前讨论中决定的评估项目有关的数据, 比如针对教师课堂用语的听课观摩就只需要记录教师在课堂中的话语以及由此引起的学生的反应等。

 ( 3)课后讨论:

 对课堂观察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的分析, 讨论可以有三种形式:

 可以是授课教师在听课者提供的数据基础上做的“自我指导” ( M irro rin g C o a ch in g ); 也可以采用请听课者分析数据并给出意见的“专家指导” ( E x p er t C o a ch in g ); 亦或是双向交流的“合作指导” ( C o lIa b o ra tiv e C o a ch in g )。方法三:

 课堂研究。

 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它是从业者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而进行的研究。

 ( M c N if f , L o m a x , a n dW h iteh ea d19 9 6 :

 7 )教师主导的课堂研究, 旨在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以改进课堂实践。进行行动研究首先要确定研究问题, 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环境制定行动计划并在真实教学活动中付诸实施, 并对结果进行反思。

 图1显示了行动研究的在整个过程, 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同事批评( in v o lv in gcr itica l f r ien d s), 邀请同事参与到计划的教学活动中, 并提出批评意见。常用的教学技能发展方法除了上述三种之外还有:

 方法四:

 合作研究小组一教师与其他人合作进行研究, 可以与另 万方数据158仔细思考问题并收集c = ≯相关资料+口提出问题介将结构应用到分析数臼据并得教学实出结构认真研起草活究收集c = ≯的资料动计划反思研究数据和资料O同行执行活仁观察和仁动计划批评图1活动研究过程一位教师, 学校顾问, 大学里的研究员进行合作, 也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

 方法五:

 个人发展计划一教师可以自己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有步骤的的提高个人教学科研能力。

 . 在个发展计划中应该包括明确的目标, 进修活动时间表, 经费预算, 进修成果记录和对进修活动评估等。

 方法六:

 对话日志。对话日志可以帮助无法经常参加教学研讨活动的教师应用自省的方式进行专业技能的发展。

 对话日志记录了师生之间的对话, 如评论, 提问和问答。

 记录对话日志的目的除了白省外还有与其他教师之间通过交换实现交流, 互相学习, 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四、 结论英语教育从业者, 校方, 或是教育理论家都已经意识到了系统发展教师教学技能的必要性。

 只有高质量的师资是学生英语学习成功的首要因素, 专业化科学化的师资培训不仅可以最快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能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有效的数据, 帮助我们将传统的经验式教学转化为科学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指导, 帮助教师适应越来越快的教学设备, 教学法的更新和改革。参考文献:E 13C o g a nM LC lin ica lsu p erv isio n [ M ]. ・B o sto n :

 H o u g h to nM ifflin, 1973.[ 2]C o le m a n J S , C a m p b e llE , CH o b so nj. F _ . q u a lltyo f e d u ca tio n a lo p p o r —tu n ity [ M ]. W a sh in g to n , n C :

 G o v e r n m e n tP r in tin gO f f ice, 19 66.[ 33 F u r lo n g J, M a y n a rd T . M en to rin gstu d e n t te a c h e r s:

 T h eg r o w tho fp r o f essio n a lk n o w led g e[ M ]. L o n d o n :

 R o u tled g e. 19 9 5.[ 4 3G o ld h a m m e r R C lin ica lsu p er v isio n :

 S p ecia l m e th o d s f o r th e su p erv i—sio no ftea ch . sE M I. N ewY o r k :

 H o lt, R in e h a r ta n dW in sto n , 1969.[ 5]M a r z a n oRJ, P ic k e tin g D j, P o llo ckJ E C 1a ssr o o min str u ctio nth a tw o r k s:

 R e se a r c h - - b a se d stra teg iesf o rin crea sin gstu d e n t a c h ie v e m e n t[ R ]. A lex a n d r ia , V A :

 A sso cia tio n f o rS u p e r v isio n a n dC u r r ic u lu mD e v e lo p m e n t, 20 0 1.[ 6 ]M c N if fJ, L o m a x P , W h iteh ea dJ. Y b u a n dy o u ra ctio n r e se a r ch pro ject[ R ]. L o n d o n :

 R o u tled g e, 19 9 6.[ 7 ]W a lb e r gH , 蹦k & E f f ective ed u ca tio n a l p ra ctices[ Z ']. G en ev a :

 IB E /U N E S ( 如, 20 0 0 .

篇八:教师成长的五个阶段

思义是 著名的教师

 。他们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育教学的专家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范围的教师群体中以自身特殊才干和良好的教育效果而著称得到同行广泛认可的教师。他们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在学校里有较大凝聚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起着重要的领衔、示范、激励、凝聚和辐射等支配作用引领着教改新潮流。名师是岗位锻炼、培养与自我主动发展的结果。在名师的漫漫人生征途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长季节都有自己"面壁十年图破壁"的不懈奋斗都有自己"教育人生竞风流"的成功惬意。解读名师成长的人生轨迹深入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探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不论是对名师自身、对立志要成为名师的普通教师还是对当前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在对近二十名江苏著名特级教师(校长)的个案研究基础上笔者从时间的维度上总结名师的成功之路从人才学、社会学、成功学、心理学及复杂性系统科学理论等多方面解读名师的成功人生分析其成长过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与机制揭示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一些性特征与规律。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复杂的因人而异但是教师成长的人生轨迹有一定的规律性特别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存在一定的关键期和突破期这对探索富有成效的教师教育、培训与管理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

 一、教师成长的复杂性与规律性 "教师成长"内涵固然很丰富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我们认为其实质是教师作为"教育专门人才"的专业化发展过程。它既包括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也包括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即教师教育过程。目前国内外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的理论很多似乎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种类别理智取向的理论、实践反思取向的理论和生命取向的理论。但无论是哪一类别的理论其关于教师成长的研究大多是按照某个标准或维度而提出的一种理论有一定的解释力但缺少实际调查和实证研究标准和观点多样这就使得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不够坚实实际应用的可能性比较小。同时由于教师作为一种专业

 人才的成长本身就相当复杂无论是其作为自然人的物质生命发育还是作为社会人的精神生命成长都是一种相当特殊的"自组织复杂性巨系统"作为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人才成长的复杂程度远非物理化学系统及一般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可比拟因此无论用何种方法去探讨人才专业化问题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随着 20 世纪 80 年代国外复杂性系统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对人才成长过程中所蕴含的复杂性认识的不断深入国内外许多学者正尝试着用复杂性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探讨人才成长过程中的复杂性问题。我们认为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才因为其所从事培养人的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他们与其他专业人才相比更具个性化更具复杂性。教师成长过程体现出明显的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非线性、协同性、非平衡性等特性。所以教师成长问题的研究理应以复杂性系统科学理论为依据多维解读。

 受复杂性系统科学研究方法的启示我们认为既然名师成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自主发展的巨系统过程单用某十种理论来论释并不能完全揭示其实质需要创造性地运用多种理论尽量完整地理解其内涵。名师的成长过程虽然极其复杂但符合一般教师成长的阶段性规律同时也具有其特殊性特别是在作为新教师的入职适应阶段和已胜任教学成为优秀或骨干教师的成熟阶段名师大多有着不同于一般教师的出色表现。

 首先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相当复杂。将教师成长放在复杂科学理论的坐标系上来考察我们会发现一个教师从走出师范院校的大门到成为一名成熟的专家型、学者型教师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成长过程是其敬业精神形成并发挥作用的过程是其教育教学素质不断提高和更新结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利用外部资源和条件进行优势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实施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和自我超越的过程。虽然每个教师的生命长度大致相当但是在成长历程中每个阶段的生命宽度是不一样的。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实质就是职业个性不断成熟、自主发展的复杂过程。当然这一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按年龄递进的、直线上升的过程而是有诸多复杂的内外制约要素共同影响的阶段性上升过程。其次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呈现出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一方面表现为符合人才学研究的成果?"成才过程的周期性规律"即在选定成长目标的前提下立志成才的教师必须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知识积累和教育才能锻炼逐步接近成才目标。"周期"固然是自然科学概念但复杂科学理论也强调"周期性"是事物复杂性的一般特征这

 里指教师成长所需要的时间。作为特殊的专业人员一个教师的成长周期比其他任何人才的成长周期都要长。就中小学而言一个教师起码要经过十年以上的磨练才能将原有的专业知识与中小学生的实际发展历程和特点挂上钩积累起初步的教育教学经验。而且教师成长是有层次的。根据研究一名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到成为一个称职并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合格"教师所需的时间大约为十年一名合格教师成长为优秀或骨干教师所需时间大约为十年而从一个优秀教师到职业个性成熟并且而独树一帜形成风格成长为名师所花费的时间大致又是十年。这是量变引起质变规律在名师成长过程中的体现。另一方面规律性突出表现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任何一个名师都是从普通教师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只是在教师专业成长的各阶段表现出发展的不均衡性和独特的个性色彩。

 二、教师成长的阶段性 教师成长的阶段性不仅体现在知识、能力、人格特质上更体现在不断追求自身专业发展水平的超越创新意识和自主创造的品质上。名师的专业成长是伴随其职业生涯的个体社会化过程在与教育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他们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丰富专业知识技能满足自身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需要从而表现出与特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教师角色行为。简而言之教师成长是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向度的一个不断自我更新的成长过程。参照教师职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综合教师成长历程中的各方面因素和总体专业水平的发展状况我们认为教师的成长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入职适应期 入职适应阶段是每一个名师成长所不可跨越的。这一阶段教师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师范生向教师的角色转变二是教学知识向教学能力的转变。我们认为这在名师成长的全部历程中是最主要和最关键的阶段。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有了好的起点就有了发展的好势头有了好势头就有了勇气和自信。万事开头难只有跨过了这一步才会有顺利的发展。

 一个新教师真正完全适应教师岗位成为一个称职合格的教师这一过程一般需要 5 一 lo 年的时间。适应性强的教师时间会短些可能只需要 3?5 年。在我们的研究对象中有相当部分名师的适应期很短。在这一阶段他们为了适

 应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根据教育实践的要求、自己的兴趣和确立的目标等努力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尝试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结合并逐渐掌握了教育教学规律形成技能增强教育教学能力为日后的发展、成就名师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个阶段如果鼓励新教师模仿学习先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的技巧而且给予听课观摩、备课研讨、思考反馈的时间和空间保证对于他们尽快缩短适应期成为基本胜任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的适应型教师是至关重要的。

 (二)成熟胜任期 对应教师成长的"成熟胜任期"的典型年龄段为 25?35 岁左右。这一时期的教师通过不断学习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学校组织的纪律和规范完全适应了教师工作完全融入了学校组织也有了良好的人际环境已经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技术具有较高的工作能力在学校也已经站稳了脚跟在学生心目中也已树立起了一定威信他们关注的问题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节课关心班级的大小关心课堂时间是否充足、备课材料是否充分以及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等等。著名特级教师邱学华创立尝试教学法理论的思想萌芽就是产生于当年他对他任教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关注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关注。

 在这一阶段教师职业成就意识的自我培养非常重要。傅道春教授曾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将这一阶段划分为"教师需要的发展期"。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成长点这一时期的教师大多希望继续进修、深造以获得知识水平、学历层次的提高加强自我教育为迅速有效的成长打下扎实的思想业务基础力争脱颖而出。这一过程一般也需要 5?10 年左右的时间。当然有的教师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发展期而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育信念、职业理想和成就事业执著程度有所差异。

 (三)高原平台期 一个教师当其到达一个成长台阶时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兴奋也会因工作不熟悉、具有挑战性而努力学习。但当他掌握了他所能认识到的工作技能时如不探索新领域、新模式就会停滞不前。在名师成长历程中这种停滞不前的现象可以称为"平台现象"这一阶段为名师成长的"高原平台期"

 是所有教师成长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的有学者称为"不成长期"或"重新评价期""职业危险期"。

 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原平台期通常需要 8?10 年完成对应的教师年龄大约在35?45 岁左右。作为资深老教师他们会因自身的经验及资历而自以为是也会因"职称"到顶而不思进取会因自己对岗位工作的熟悉在"小环境"的显赫成就(职务上的或职称上的成就)而骄傲自满也会由于满足于已有的成就或地位产生"职业懈怠"的心理从而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可能。这些不良心理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无疑是危险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讲大部分教师之所以不能成长为名师可能就是因为其毕生都无法突破这一发展的"高原平台"。

 (四)成功创造期 成长、成熟的终极意义在于成功。一个能突破其教育人生从而获得成功的名师一般任职约满 20 一 30 年年龄约在 40 一 55 岁属教师工作最佳状态阶段即处于成功创造期。此阶段教师的特征是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教学风格与模式个性化开始总结、提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和理论教学科研成果丰富且有分量在校内外已产生了较大影响实施自己的个性化教学。他们的心理需要主要是成就需要希望发挥潜能形成特色成为同辈中的佼佼者孜孜不倦乐此不疲。领导和主管部门应大胆使用满足其成就需要。江苏名师李庾南在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坚持认为是因为自己实现了从教生涯中的三种境界?"将教师当作职业、当作事业、当作艺术"的自我提升、自我追求、自我超越。从名师身上我们感悟到教师成长之路平凡而又充满奋斗。名师"成名"是其毕生追求成功教师人生的必然。事实上处于这一阶段的学者型名师不仅实现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融合而且反过来推动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发展他们的讲学、示范课或教学经验、教育论文等会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会使教育科研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决定了这一阶段的学者型名师已真正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雁。这一点我们无论是从老一辈名师李吉林、李庾南、于永正、孙双金、袁浩等的足迹中还是从新生代名师王生、许新海等超越者的成长轨迹里都能找到印记。但遗憾的是很多教师终其一生都没能达到这个成功人生的阶段。

 (五)退职回归期

 这一阶段对应职业生涯理论中的"职业生涯后期"。这主要指教龄在 30 一40 年之间的教师大约从 55 岁直至退休。这一阶段的教师进入体力衰退初期虽然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但身体机能却在不断下降甚至力不从心。继续保持已有的职业成就维护尊严准备引退是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心态。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成功因素与机制的多维分析 (一)抓住机遇与成才发展的关系 现实中许多教师谈及名师的成功也常常以"我没有机会、运气不济"为借口认为"机会"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名师成长的过程也跟其他领域人才的成长一样确实要有一定的机遇。一般而言社会的巨大需要造就了社会性的机遇而每一次大的社会机遇都会造就一批社会名人和成功人士。机遇过后一个人想在这一行业获得大的成功则比较困难。对于名师的成长而言机遇存在于他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中。上一次公开课、参加一次培训或进修、参加一次教研活动或论文获奖、受到一次表彰、得到一个专家的赏识或者一次职务提升等等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名师成长的"机遇"。尤其是近些年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热潮为名师的成长提供了社会性机遇搭建了平台与阶梯如果教师能抓住社会性机遇又通过自身努力与时俱进就一定能取得事业上的辉煌。当然"机遇面前人人平等"每个教师成长的人生历程中都存在一定机遇但并不是每个教师都会...

篇九:教师成长的五个阶段

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Jo u r m ]o fIn n erM 铜烈h A g f icd ,tⅡ a lIh饨献涮Scim ceF z‘a ia t92 0 11年第2 期( 第13卷总第56 期)20 1l( V o L 13N ,x2S u mN o . 56 )大学教师发展阶段的知识解读●于丰园( 黄山学院教育系, 黄山, 安徽24 50 4 1)摘要:

 知识活动包括知识交易、 知识传承、 知识生产、 知识应用等, 大学教师发展分为关注生存、 关注学生、 关注未知、 关注现世等阶段; 知识活动与大学教师发展阶段的对应关系, 说明大学教师应发展为经济人、 道德人、 研究者、 服务者的和谐统一的自由人。,关键词:

 知识解读; 大学教师; 发展阶段D O I:

 10. 3969/j. issn . 1009- - 4458. 2011. 0 2. 0 4 1中图分类号:

 G 64 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 0 9 - 4 4 58 120 11)0 2—0 10 6 一0 3一、 引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 10 - - 20 20 年)指出, 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鼓励高校知识创新等。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也必须要通过大学教师来完成, 故促进大学教师发展是关键。

 研究大学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对知识的理解、 解释与应用, 从知识活动的角度研究大学教师发展, 有以下几个问题:

 知识与大学教师之间存在怎么样的关系?知识活动如何体现大学教师发展阶段?大学教师应该发展为—个怎么样的人?对这些问题的解读不仅是研究大学教师应该掌握什么知识_ —这只是从人的角度将9m ,n,霭:

 l¥ iL 的传统删j观, 而是进一步研究知识活动与大学教师发展互相依存的新理念。二、 知识与大学教师知识・直是大学最重要的资源, 是大学在竞争环境下保持优势的根本, 大学教师的教学、 科研、 应用等都是以知识为基础的。

 但在整个高等教育研究领域, 缺乏对知识的关注。

 “j因此, 重新关注大学教师与知识的关系, 把握知识活动的内涵与特征, 才能理解大学教师是为什么、 如何、 怎样发展。回溯知识的起源, 知识是一个是自生自发的活的主体, 知识之树的果交使人认识世界、 探索世界、 追求无限的真理。

 知识观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 传统的知识观是单—角度、 静态的、 确定性, 认为知识是明证性, 可以根据某种绝对的、 无可争辩地确定的知识的理想去衡量任何知识。

 新的知识观不仅关注知识的分类, 还包括从单一到多样化、 从静态到动态、 从确定性到模糊性等科学发展知识观; 知识并非那种确定的可知的, 而是存在着模糊的不确定的不可知的特性,正是这种特性, 才使得人类努力去追求知识。知识是无穷的, 是不断进化的, 更新速度也在加快。

 知识活动是知识体现出与人类一样具有生命的主体活动, 知识活动是—个进化过程, 是知识更新与发展的展现。

 知识活动在此界定为知识交易、知识传承、 知识生产、 知识应用等, 其中知识交易加快知识流通速度、不断更新其传播方式, 知识生产产生更多的新的知识, 而知识应用不断增强知识的适应力, 知识自我完善与丰富的最终目的就是“完善” 。根据大学教师的特征——知识的活的载体, 即传递深奥的知识, 分析、 批判现存的知识, 探索新的学问领域等, 让知识巷福于人类等, 其发展可分为关注生存、 关注学生、 关注未知、 关注现世等阶段( 表一)。知识与大学教师都是以真、 善、 美为最终发展的目的, 知识活动的目的是“完善” , 大学教师发展的目的是自由的“完人” 。

 知识与大学教师是共生共长、 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的关系, 大学教师是经济人、传道者、 研究者、 服务者等的和谐统一, 最终发展为—个自由人。表I知识与大学教师三、 知识交易与关注生存阶段交易是—个经济学术语, 知识交易是知识拥有者通过对知识转移进行“排他性” 控制获得经济利益的过程, 交易结果是实现知识转移。

 口一现代大学教师的知识交易是指教师与企业淳业等社会机构,在市场的调节下进行等价交换, 这是—个市场行为。

 知识交易中的利益相关者为教师、 学生、 学生家长、 大学、 政府、 企业、 事业机构等,教师如何在这些众多的利益相关者中获取利益, 是教师生存的基础。知识交易是教师发展之关注生存阶段的体现, 如斯密认为尽可能减少教师收^中的捐赠基金提供的j崭俸, 加大教师收入中学生的*收稿日期:

 20 lO —0 9 一15基金项目:

 安徽省20 10 年高校省级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譬业发艘途径研究——以安徽省A 学院为例” 。

 项目编号:20 10 sk 4 37 .作者简介:

 于丰园( 19 7 2- - ), 男, 汀两抚州人, 黄山学院教育系, 讲师, 硕士, 研究领域:

 教师教育、 知识管理。万方数据

 ●于丰因大学教师发艉阶段的知识解读高等教育谢礼或学费的比例。

 可以使教授为个人的经济利益, 为获取学生而开展自由竞争。

 131当然, 知识交易并不应该仅仅着眼于经济利益的获得, 也不能只是知识与钱之间的交易, 同时还存在一个特殊的交易,类似于远古时期的物物交换~群, 知识与知识糊司也可以进行交易。因为在知识爆炸的时代, 教师的知识与学生的知识不尽相同.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 两者之间的知识转移是不可避免的, 唯一的区别是知识转移的量的多少问题, 知识在师生问的流动、 转移是通过制度化、 程式化、 非功利的“组织活动” 来控制的。

 ¨ 一知识与知识的交易对教师来说, 体现出教学相长的原初含义, 即教师通过教学, 自身的知识得以增长。知识交易是大学教师发展的必要条件, 即有之不必然, 无之必不然。

 知识交易是大学教师发展的物质基础, 在此之匕, 大学教师进~步发展是道德完善。

 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 市场经济下的交易主体都是利己主义者, 均为自身的利益出发, 通过交易获取最大的利益。

 但斯密在《道德情操论》 中指出, 人并不只是利己的自私的经济人, 更重要的是具备道德完善的人。

 所以大学教师不能只是—个“经济人” , 而应“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oF S j所以作为“经济人” 的大学教师只是其发展的关注生存阶段, 其后是如何发展为一个“传道者” 的“道德入” 。四、 知iP ,承与关注学生阶段在知识交易过程中, 大学教师的道德情操决定其不可能通过知识的传授而致富。

 如果只是一味追求经济或者名誉而忽视对学生的传道, 势必出现—些教师“老板化” . 将学牛作为自己谋钱、 谋利的工具, 剥削、 压榨学生掣大学教师在知识传承时中就不应该考虑自己是否会由此获得多少利益, 而应该思考人类是否会由此获得多少好处。

 因为, 大学教师在知识传承活动中肩负着叫i使命“传道” , 教师应该在他们的身体、 情感和心智的复杂现实中, 有道德地行动并成为道德教育的主体, 这样他才可以对他的教授行为负责。知识传承体现jij教师发展的关注学生阶段。

 大学教师就是以传道为已任, 费希钓认为学者的使命是“他们将在不同范围内以自己的学说或行动, 或者以这两者, 再对人类发生强有力的影响, 不断传播他们自己所获得的教养, 处处造福于跟我们休戚与共的同胞, 把他们提高到更高的文化阶段。

 吨7 一关注学生阶段的大学教师的重要使命就是教学, 这是洪堡赋予大学教师的一价重要:

 I:

 作. 大学教师在研究商深学帕j的雉础上, 不仅仅是与那些具备极高犬赋的学生进行讨论,而且还能够进行教学工作. 将人类知识传授给学生。如果仅仅停留于对学生的关注, 这只是引导人们是如何知道已知的, I丽不是去努力获得新知识。

 故大学教师不能只是“教授” ——在道义上的—个知识传授者, 作为“传道者” 的大学教师还肩负更高的使命——对传统的反思

 大学教师作为—个“研究者” , 须对已有知识产生怀疑, 左i,u a R 知世界, 而发现与生产新的知识。五、 知识生产与关注未知阶段许多国家已经采取措施, 通过发展知识生产组织和知识生产产业来提升其竞争力。

 一:

 知识生产是指以知识为主体, 在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孕育出新的知识, 在大学里面体现为知识的活的载体即教师的创造性。

 大学教师具备强烈的求知欲时且能够生产知识肘, 才可以去启动学生内心的求知动力, 而知识传授不过是这一动力运转时的润滑剂。

 孔予浼:

 “己所不欲, 勿腌于人” , 就能够说明没有知识生产欲望与行为的教师足教不出来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的。

 没有知识生产的大学期唰足蒋滞不前的, 且知识生产不仅体现在大学课堂教学之中, 还指诌R 堂之外的探索, 教师才毹引领学生开拓进取小断仓t新。教师不仪仅是教育者, 同时也是学习者, 学习过程就是知识生产的体现。

 以人类为主体的认知论认为知识是可以通过长远规划,确定目标, 实际操作, 可以确定某一些知识生产的过程。

 但是, 这只是知识的特性之~. 即明确的知识是可以生产的, 但是知i,u j均广泛性决定知识生产也存在着一种不确定性。

 新知识的产生可能可以规划. 但更多的新知识的产生是通过旧知识的长期积累, 即大学教师的不断地学习后, 通过理解与应用而产生, 这一点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中更为明显。

 知识生产体现出的大学教师的关注未知阶段是—个过程, —个长期的学习过程, 是教师对已有知识的把提和对未知世界的不断的探索过程中逐步形成。

 大学教师受到一种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 经过不确信、 怀疑和矛盾而努力学习旧知后才能生产新知。

 新知与旧知的区别在于是, 旧知是我们在寻求它们之前, 别人已向我们提供, 在我们提出问题之前。

 别人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如果仅停留于这一阶段, 那么这些大学教师是没有什么知识的, 因为他们所知道的是别人声称已经知道的东西, 大学教师的知识是通过思考发现出真理, 通过亲自探讨、 严格纽I)工作、 认识最终而发现真理, 这就是犬学教师新知的产生。大学教师作为研究者处于关注未知jlt界阶段, 是在关注生存、关注学生的基础之上, 只有不需要考虑经济问题而能有I硝暇时间去进行思考研究, 也只有秉承知识传承的使命, 才能激发出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但是, 存在于“象牙塔” 之内的大学教师仅仅具备经济人、道德人、 研究者的特征, 是—个“兴论立说的鸿儒也” 。

 而现代大学的功能要求大学教师走出“象牙塔” 关注现实世界. 去服务于社会造福人类, 这也是大学教师发展的必经阶段。六、 知识应用与关注现世阶段培根鲋‘知识就是力量’ ’ 的宣言, 主张科学应该为人类的发展服务, 体现为学者深人社会, 学者与技术的结合、 知识与力量的统一, 从而认识1什界、 改造批界。

 以几何知识为例, 众所周知g eo m etry 是应用于古埃及的:

 地测量等生活实践。

 大学教师走出“象牙塔” , 进人到社会中心. 成为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是知识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因此, 当知识被大学教师生产出来后, 不应该远离社会, 而要使知识应用到现实牛活中。

 知识应用强调学者的工具性或效用性. 即用知识改变生活, 知识服务社会。

 在知识社会, 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生存。

 知识社会意味着整个人类社会对知识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 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大学、 政府、 和市场中流通,此时知识的应用特点一展无疑, 即知识是在应用的情境中生产出来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现实世界阶段, 其目标不再局限干大学内部, 而是超越大学的全社会机构, 如在企业的实验室、 咨询机构、 文化艺术单位等, 知识虚用而能够生产出新的应用知识, 并能够应用到教学过程中。

 [ 9 1社会服务是大学教师发展的~个重要方面。

 大学教师的发展需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 在从事学术研究、 教学、 社会服务等工作过程巾. 能够针对特定的问题应用J£知识提}也解决方案。例如高等教育学的任务不仅是找到某种客脱存在的唯一的普遍真理, 而H 更是要发展出适应于具体文化、 环境‘卜. 的实用知识。

 n 0’ 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束理解, 知i,u j立用就是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循环过程, 这样大学教师的发展在知识应用过程中才能上升到—个新的高度。( 转第118 页)10 7万方数据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 0 11年第2 期( 第13卷总第56 期)Z 加强校企合作与交流。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紧贴行业、 服务交通、 培养操作型人才已成为交通类高职学院的共同特色。

 因而现代交通职业教育的发展就要时刻关注经济社会发展、 行业发展动态, 站在行业发展前沿, 捕提前言最真实、 最灵敏的信息, 紧贴社会需求, 利用行业优势调整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 并通过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与交流, 利用企业开辟新的高质量的实习、 实训基地,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尤其是加大学生生产实习的比重, 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为社会培养出符合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实用技术人才。& 积极挖掘优质就业资源。

 继续加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大背景下, 交通行业的高职生依然是其中较具优势的群体, 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所以任何院校要想保障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长期稳固, ~方面要以就业为目标, 整合教育资源, 改进教学方式, 加强就业指导, 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另一方面, 要加大就业市场开发力度, 积极挖掘优质就业资源. 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 建立多元化就业信息渠道, 加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创造更好的条件。4 . 加强毕业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提升高职生就业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我国交通事业的大发展必然使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工程技术人才紧缺, 特别是交通行业的高职生就业前景、 工资待遇都优于本科生的现状, 一方面使得很多本科院校也抢抓机遇,适当创办或扩大交通行业高职生办学规模, 使得牺行业毕业生的竞争程度不断提高, 必将出现“诸侯纷争” 的局面; 另・方面, 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 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也更加理性. 需求的人才不仅要掌握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 更要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长远发展的能力素养, 综合素质成为评价毕业生“实力” 的主要依据和择人标准。因而交通...

推荐访问:教师成长的五个阶段 阶段 成长 教师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大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15001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