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教师成长10篇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教师成长10篇

时间:2022-09-28 17:40:03 来源:网友投稿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教师成长10篇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教师成长 2019年第11期第35卷(总第467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教师成长10篇,供大家参考。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教师成长10篇

篇一: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教师成长

19 年第 11 期第35 卷( 总第 467 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No.

 11,2019Vol.35Total

 No.467乡村教育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面临的困境与对策于铁夫( 吉林师范大学 , 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 :

 乡村振兴需先教育振兴 。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基石 , 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主体 , 对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然而 , 乡村教师面临经济收入低 、 社会地位不高 、 培训欠缺等现实困境 , 这严重影响了乡村教育的发展 , 为改变这一困境 , 需做

 好乡村教师政策支持 , 健全培训制度 , 完善师资保障 , 让乡村教师有效投入到乡村教育振兴中去 , 为乡村振兴服务 。关键词 :

 乡村振兴 ; 乡村教师 ; 乡村教育 ; 困境;对策doi:

 10.1 6083/j

 .cnki.

 1671

 -1580.2019.11.0011中图分类号 :G525.1

 文献标识码: A2018 年 ,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的意见 》 和 《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 2018 — 2022

 年 )

 》 相继发布,将乡村振兴上升到现阶段重要的国

 家战略.⑴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和人发展的作用 , 乡村

 振兴 , 重要的是教育振兴 , 乡村教师处于教育振兴

 的关键位置 。

 我国目前有 1500 多万名教师 , 其中 30

 多万为乡村教师 。

 ⑵如何让乡村教育面临的现实困

 境得到解决 , 让乡村教师发挥作用 , 投身于乡村教

 育事业并支援乡村振兴建设 , 是现阶段的重要课

 题 。一 、 乡村教育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的重要意义教师是乡村教育振兴的灵魂 , 正因为乡村教师

 的坚守和素质提升才能让乡村教育振兴成为可能 。

 乡村教师是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主体 、 现代化的推

 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 一 )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振兴的主体教师是人类文明 、 科学知识的传递者 。

 乡村教

 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第一关口 。

 我国教育事业

 的均衡发展离不开乡村教师的推动 , 乡村教师的高

 质量 、 高水平发展是我国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内生

 动力 。

 乡村教师扎根于国家基层 , 服务于乡村教育 ,

 优秀的乡村教师代表了乡村文化 , 在向学生传授知

 识的同时 , 也间接地向其家人传递着新文明 、 新文

 化 。

 乡村教师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 , 是乡村教育振文章编号 :

 1671 — 1580 ( 2019 )

 11 — 0044 — 04兴的主体 。( 二 )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推动力教育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乡村教育现代化 。

 教

 育现代化不单单是教学设备的现代化 , 更是乡村教

 师的现代化 。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主导 , 乡村教

 育的现代化正是依靠乡村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 教

 学方法的改变而逐步实现的 , 是乡村教育现代化的

 推动力 。( 三 )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保障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中流砥柱 。

 教育是将学

 生培养为具有远大理想 、 符合社会发展的优秀人

 才 。

 而乡村教师是促进乡村教育创新性发展的源

 泉 , 其通过自身的不断成长,保持着乡村教育的可

 持续发展 。二 、 乡村教师面临的现实困境及成因探析通过对部分贫困县乡村教师的调研 , 笔者发现乡

 村教师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中对自己的社会地位 、 工

 资待遇 、 职称晋级 、 工作范畴等存有疑惑及不满 。( 一 )

 社会地位较低教师的社会地位包含了政治 、 经济 、 文化三个

 方面 。

 其中政治地位是教师应享有的政治待遇 ; 经

 济地位是教师职业吸引力 、 声望的重要依据 ; 文化

 地位是社会文化 、 价值观等组成的综合体对他人的收稿日期 :2019-07-01基金项目 :

 本文为 “ 乡村振兴背景下四平市农村地区师资保障机制研究项目 ” 的阶段性成果 , 项目编号: SPSK201920 o

 作者简介:于铁夫 ( 1989- )

 , 男 , 吉林大安人 , 吉林师范大学 , 讲师 , 硕士 。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44

 影响 。

 本文着重对乡村教师的经济地位和文化地位

 进行研究 。1.

 经济地位较低教师的生活水平及质量由经济收入决定 , 在调

 研中我们发现 , 乡村教师在经济地位方面主要面临

 两大问题,一是乡村教师工资待遇不理想 , 这是乡

 村教师面临的首要困难 。

 二是住房保障问题未完全

 得到解决 , 流转安置房数量有限 、 环境较差 , 不能保

 证一家人的正常生活需求 。虽然部分省份给乡村教师发放了津贴,这在一

 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教师的经济压力 , 但是乡村教

 师收入处于中下游的基本局面没有改变 。

 其主要原

 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其一 , 乡村教师家庭因素 。

 乡

 村教师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家庭 , 家庭经济基础比较

 薄弱 , 并且乡村教师承担着赡养家庭成员的义务 ,

 这让乡村教师的收入显得更加微薄 。

 其二 , 城乡经

 济失衡 。

 基础教育是由政府买单的公共产品 。

 我国

 区域间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 地方政府财政表现也不

 相同 , 一些政府在教育的配置过程中就有了差异 ,

 这也是乡村教育力量薄弱 , 乡村教师经济收入低的

 原因之一 。2.

 社会认可度不高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很多人把经济收入作为社

 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 。

 乡村教师的经济收入与福利

 处于较低的水平 , 这让很多人把乡村教师的职业定

 义为 “ 贫穷职业 ” 。随着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的加快 , 5 年间

 8000 多万农业人口转移成为城镇居民⑴ 。

 快速的城

 镇化进程让部分人误认为优秀的人都留在了城镇

 工作 , 让选择成为乡村教师的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选

 择上多了疑虑 。

 笔者在与部分免费师范生的交谈中

 发现 , 很多学生把从事乡村教育事业看作是进入城

 镇工作的跳板 。( 二 )

 乡村教师职业培训欠缺,职业成长受限职业培训欠缺 , 主要表现为对乡村教师的培训

 缺乏对乡村教育发展需求的针对性 。

 其一 , 乡校经

 费有限 , 不能支撑乡村教师外出参与培训 , 让乡村

 教师的教育理念处于停滞状态 。

 其二 , 乡村教师大

 学期间接受的教学模式单一 , 这与现形势下的乡村

 教师一专多能 、 全科教师 、 本土化教学等要求仍有

 差别 , 部分新入职的乡村教师在面对这些差别时表

 现出了畏惧的心理 。职业成长受限 , 其主要表现为职务晋升受限 ,

 职称提升受限 。

 乡村学校的管理岗位有限 , 不能满

 足所有教师的职务晋升需求 。

 大部分乡村教师职业

 成长的重要路径为教师职称提升 。

 笔者在对部分乡

 村教师的调研中发现 , 乡村教师由于所处环境的局

 限 , 在科研上产生了懈怠 , 长此以往 , 乡村教师在职

 称提升上便失去了主动性 。

 并且部分地区实行乡村

 教师与城镇教师同标准的职称评聘制度 , 乡村教师

 的评聘材料与城镇教师相比不占优势 , 乡村教师的

 职称提升自然受限 。( 三 )

 乡村教师师资匮乏 , 职域模糊 , 任务繁重2016 年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 , 乡村小学教师

 队伍中代课教师占比近 20% 。

 ⑷乡村教师缺编严

 重,部分优秀教师也随着城镇化的推进 , 被高薪聘

 走 。

 这对于本就人才紧缺的乡村教育师资而言更是

 雪上加霜 。

 来自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的调研数

 据清晰地呈现了这一现实 , 普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

 教师占比仅为 24.77%, 大专冲专 ( 中师 )

 、 高中 、 初

 中及以下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分别为 22.85% 、

 31.75% 、 17.80% 和 2.83% 。

 ® 优秀教师外流 , 青年高

 层次教师难以引进 , 让乡村教师面临着数量 、 质量

 上的双重危机 。因位置偏远 、 进城入学等因素 , 在贫困地区有

 许多小规模学校 , 这样的学校学生仅有几十人 , 不

 能够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配备老师 , 但学校却仍有

 行政属性和年级跨度 , 同样需要完成各项工作 , 导

 致了教师数量不足 , 任务繁重的现象 。三 、 解决乡村教师面临困境的对策( 一 )

 完善乡村教师政策支持,提高教师待遇工资待遇的提升益于激发乡村教师在教学中

 的能动性 。

 乡村学校应贯彻执行 《 乡村教师支持计

 划 ( 2015 — 2020 年 )

 》 , 把改善乡村教师教学条件和

 生活环境等计划落到实处 。

 ⑹1

 .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舆论环境中华民族尊师重道是共识 , 师道尊严 、 程门立

 雪 、 张良拜师等精神及历史典故至今仍被世人传

 颂 。

 教育不单具有个人属性 , 更具有社会属性 。

 在乡

 村教育振兴的战略背景下 , 社会应更加注重营造尊

 师重教等传统美德的弘扬 。

 让教育为先 、 教育为本

 成为社会的普遍认知 。

 注重在脱贫攻坚过程中 “ 最

 美乡村教师 ” “ 教育楷模 ” 的挖掘与宣传 , 营造尊师

 重教的社会舆论导向 , 让乡村教师更具有荣誉感 ,

 在自身价值上更具有认同感 , 让乡村教师在完成本

 职工作的同时 , 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2 . 完善乡村教师津贴制度,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我国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 , 对老少边穷地区进

 行了政策倾斜 , 但部分贫困地区对乡村教师的补贴

 仍有所欠缺 , 经济收入上的欠缺 , 让乡村教师在职45

 业认同上产生落差 , 使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 。

 2006 — 2015 年十年间 , 我国师范毕业生平均每年有

 70.16 万人 , 而每年仅 37.89% 的师范毕业生能够进

 入中小学教师岗位 , 教师教育存在严重的产能过

 剩 , 这就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带动社会力量加大对乡

 村教育的经费投入 , 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

 一是政府

 方面 , 要依据罗尔斯 “ 差别原则 ” 制定乡村教师津贴

 标准 , 越是条件艰苦地区的乡村教师给予的待遇要

 越高,并充分发动村 、 乡 ( 镇 )

 、 县三级政府对乡村教

 师给予相应的津贴或奖励 ; 二是社会方面 , 要建立

 乡村教师成长基金 、 绩效基金 、 福利基金等让乡村

 教师的经济收入得到不折不扣的保障 , 将乡村教师

 流转性住房纳入保障性住房范畴 , 优化住房环境 ,

 解决乡村教师住房忧愁 , 保障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

 发展 。3

 .建立乡村教师职称晋升新机制职业发展可让职业人更具有职业进取性 。

 乡村

 教师始终是基础教育发展的生力军 。

 但从职业发展

 的角度看 , 当一个人在某个职业阶段停留了一段时

 间后 , 将会产生相应的职业倦怠 , 而适当的职业发

 展将会增加职业稳定性 。

 所以 , 建立乡村教师职称

 晋升新机制势在必行 , 首先是制定乡村教师区别于

 城镇教师的职称评聘标准 。

 在乡村教师职称评聘过

 程中严格执行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 , 不对论文发

 表 、 外语水平进行硬性要求,可增加一线教学效果 、

 乡村文化结合 、 教育现代化推进等新标准 。

 完善教

 师轮岗制度 , 城镇教师轮岗期间享受乡村教师的同

 等待遇 , 城镇教师进行职称评聘 , 需有相应年限的

 乡村教学经历 , 让教师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

 乡村教

 师也需要有城镇学校的研学经历 , 并在研修期结束

 后达到相应的要求 。

 适当偏重乡村教师各级职称比

 例 , 建设成一支 “ 下得去 、 留的住 、 有发展 ” 的乡村教

 师的队伍 。( 二 )

 建立乡村教师培训制度 , 培育乡村教师专

 业职业精神职业精神的实践内涵包括敬业 、 勤业 、 立业等

 方面 。

 乡村教师的职业精神 , 在职业岗位坚守上起

 着重要作用 。

 进行岗前职业认同培训 、 职业技能提

 升培训 、 乡村文化认同的培训 , 有助于教师深化职

 业精神 , 深化职业认同 。1

 .做好职业技能培训 , 提升教学技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化 , 乡村生活与城镇生

 活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短 。

 特别是在互联网大面积

 普及的背景下 , 乡村教师所面临的教育对象思想也

 体现出了先进性 。

 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 , 也对乡村

 46教师的教学技能要求更加严格 。

 解决好教育对象对

 知识接受不均衡的现象 , 在不断引进新人才的同

 时 , 也应对现有乡村教师进行现代化的教学技能培

 训 I, 例如 :

 县级教育单位在 “ 国培计划 ” 中应向乡村

 教师进行倾斜 , 让乡村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

 专业技能上的提升;组织县域内的乡村教师短期教

 学技能培训班等 , 进行教育再培训和再规范 , 综合

 提升乡村教师教学水平 。2.

 加强乡村教师思想引领 , 做好职业认同培训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思想引领 , 乡村教师作为驱

 动乡村教育发展的主动力 , 承担着为基层青年学生

 传播正确思想的重任 。

 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运用马

 克思主义正确的世界观 、 方法论教导学生 , 在思想

 上为青年学生 “ 系好第一粒扣子 ” 。

 在用人上 , 地方

 教育主管部门在教师录用和考核的环节中应着重

 对应聘者的思想政治表现进行考核 , 确保教师队伍

 的思想纯洁 , 让乡村教师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的 “ 真

 信 ” , 把好思想传播的源头关 。

 在入职培训上 , 可聘

 请优秀乡村教师代表为入职教师进行从教经历报

 告教学 , 对新时代新思想进行深入学习 , 明确乡村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 更是正确思想的传播者

 的重要身份 。

 针对新入职的乡村教师部分生活在城

 镇或曾在城镇学习和生活多年 , 周围环境的变化易

 让新教师产生思想波动的现象 , 聘请往届的优秀乡

 村教师代表作为新入职教师的职业引路人 , 发挥朋

 辈帮扶的作用 , 做好新教师的思想工作 , 使其尽快

 成长为合格的乡村教师 。

 在工作中 , 学校可利用国

 家重要大事 、 重要时间节点,组织教师进行思想学

 习 , 在教学中进行知识点与新思想的结合 , 发挥 “ 课

 程思政 ” 的育人作用 。

 在教师的集体备课环节中 , 教

 学组长要组织教师分享教学中思想育人的好方法 、

 真例子 , 做到对学生思想引领上的 “ 真教 ” , 教师运

 用新思想进行教学的 “ 真用 ” 。3 .

 进行乡村认同教育 ...

篇二: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教师成长

防记现代教育科学M O D ERN EDU CATl O N SCl EIqCE2006年第5期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教研徐龙( 宿迁高等师范学校,江苏宿迁223800)摘要: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目标和任务的提出,不仅为英语教师提供了充分发挥创适性的广阔空间。而且也向广大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改革的各项任务。迫切需要英语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因此,课程改革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不断成长,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而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是推进高中英语新课程和英语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性质和目标、新理念和最新外语教学法出发。对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教研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论述。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教研中图分类号:G 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 2006) 05一0007一04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原来的英语教学大纲远远不能满足英语教学的需要。2003年3月1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和15个学科课程标准( 实验) 。根据教育部的初步规划:2004年秋季,广东、山东、宁夏和海南作为首批实验省份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2005年秋季,江苏、福建等省份参加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并且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在外语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英语新课标中提出的基本理念已逐步在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中得到广泛传播。一、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性质和目标《高中英语标准》第一次明确了高中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在高中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来“ 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 。《高中英语标准》指出,“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语言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今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外国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因此,学习和掌握外语,特别是英语,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要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有效的英语收稿日期:2006-07一l O作者简介:徐龙( 1965一) ,男,江苏省宿迁高等师范学校( 江苏教院宿迁分院) 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应用语言学、教师教育等。7 万方数据

 学习的过程和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二、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新理念与最新英语教学法《高中英语标准>的研制建立在五个基本理念之上。第一个理念是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即强调高中课程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作用。第二个理念是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强调课程应力求提供多种选择以满足个性发展的需求。第三个理念是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倡积极主动参与,着眼于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第四个理念是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强调高中英语课程应对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五个理念是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在考虑课程改革的同时,必须考虑评价改革的问题。为了全面理解高中英语新课程的基本理论,搞好英语教学,英语教师需要全面学习和理解支持这些理念的教学理论,因为任何教学理念的确立都是建立在某种教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外语教学理论既是制定《高中英语标准》的理论依据,又是确定新的教学理念的基础。那么什么是新的教学理念呢?( 一)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的核心,它要求在外语教学中要培养完整的人。《新课标》的基本精神是英语教学要“ 以人为本” ,即“ 以学生为本” ,主张①学生至上,②情感第一,③自主与协作,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⑤采用人本主义教学法。外语教学要结合本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把重点放在学生整个身心的发展上;要尊重学生,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个鲜活的、有思想、有个性的人。外语教育的整个过程和外语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把促进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体现<新课标》提出的“ 尊重个体差异” 、“ 倡导体验参与” 和“ 促进学生发展” 等理念。( 二) 转变教师的角色教学的根本点在于学生的学,教师必须为学生学习服务,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由此,英语教师的角色亦被赋予新的内涵:变“ 专断者” 、“ 知识传授者” 、“ 教书匠” 、“ 家8长” 、“ 统治者” 等角色为“ 组织者” 、“ 管理者” 、“ 交流者” 、“ 合作者” 、“ 激发者” 、“ 引导者” 、“ 咨询者” 、“ 促进者” 、“ 伦理者” 、“ 创新者” 、“ 教学研究者” 等新型的教师角色。( 三) 外语既是一种工具,又是一种思维方式语言的本质是工具,但人类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外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个知识库。没有掌握外语犹如缺乏一种思维,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一门外语,不但是多了一种工具,甚至还多了一个头脑!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而学习另外一种语言就意味着学习另外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 四) 变“ 要学生学” 为“ 学生要学”教师的职责之一是教给学生知识,特别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授之以渔,不能授之以鱼。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如果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到头来学生只是一个“ 知识篓子” ,这对社会和学生都不利。因此,外语教师要想方设法变“ 要学生学”为“ 学生要学” 。( 五) 更新观念,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我国的外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国际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使得网络英语成为现代英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化的今天,网络信息技术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实实在在的挑战。因此,英语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自己的教学服务。新理念必然会产生最新外语教学法,没有最新的外语教学法,新理念也得不到充分的体现。所谓最新外语教学法是指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产生的教学法和个别虽在七十年代以前产生但是却是近期才被介绍到中国的教学法。这些教学法是:1、整体语言教学模式(矾ol e kgl l age A即r08ch)2、任务型教学法( The“ 评价者” 、Task-b艄ed I舳guageTeachi ng Appm ach) 3、能力型教学法( Com pe-tence—BasedApproach)4、词汇教学法(V.0cabu.1ary—based Appm ach/Ll exi cal Approach)型教学法( Content—B鹪ed Instl l l cti on)5、内容6、参与型 万方数据

 教学法(PaIti ci patory Approach) 7、多元智能教学法(M ul ti —i ntel l i gences Approach)。以上的七种最新教学法是外语教学法发展的产物,是一代代语言教学工作者智慧的结晶,也是目前高中英语新课程教法的基本要求。当然,教学方法的使用因人而异,因境而异,因课而异。英语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并使用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三、高中英语新课程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基于以上的新理念和最新外语教学法,新课程对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改革的成功推行需要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一方面,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广大一线教师只有提升专业素质、促进专业发展,才能更好地理解新课程、实施新课程。另一方面,课程改革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在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获得专业发展机会。教师的专业发展取决于并决定着教师的“ 专业化” 。教师的“ 专业化” 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技能熟练模式——主张教师职业同其他专业职务一样,把专业属性置于专业领域的科学知识与技术的成熟度,认为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受学科内容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的科学原理与技术所制约的。在这种模式中,科内容与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与技术的合理运用。教师的专业程度就是凭借这些专业知识、原理技术的熟练程度来保障的。另一种是反思性实践模式,认为“ 教学实践”是一种囊括了政治、经济、伦理、文化、社会的实践活动。在这种模式中,教师的专业程度是由“ 实践性知识” 加以保障的。教师的“ 实践性知识” 有五个特点:( 1) 它是依存于有限情境的经验性知识,比起理论知识来说缺乏一定的严密性和普遍性,却是一种鲜活的功能灵活的知识;( 2) 它是作为“ 案例知识” 而积累、传承的;( 3) 它是以实践性问题的解决为中心的综合多学科的知识;( 4) 它是作为一种隐性知识发挥作用( 5) 它是一种拥有个性的“ 个体性知识” ,是通过日常教育实践的创造与反思过程得以形成的。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新课程的推行绝不只是教师忠实地传授课程设计者的意图,而是教“ 教学实践” 被视为学的。·9师根据自己的信念、知识和态度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解释,是对新课程的“ 重构” 。有学者将这种经过教师重构的课程称为“ 操作的课程” 。毫无疑问,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新课程、实施新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有利于提高新课程实施的针对性、有效性。新课程是专家和学者针对全国教育的总体水平而设计的,因此新课程更多考虑的是学校教育的“ 共性” 。这种基于“ 共性” 要求的新课程,在实施中,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教育情境、具体的教育对象,在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中创造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课程。这是一个将“ 理想课程” 转化为“ 现实课程” 的过程。教师通过专业发展,可以形成对课程的通透理解,可以发现新课程可能存在的缺陷,发现学生对新课程的不适应,进而采取不同的措施,作出相应的教学决定,提高新课程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呼唤校本教研随着《高中英语标准》的实施、中学英语新教材的启用和新教法的不断提出,中学英语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到教学实施都具有前所未有的新意,这对高中英语教师形成了巨大的挑战。正因为如此,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当前基础课程改革背景下,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关注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英语教师站在未来发展的高度来审视自身,进行科学的反思,关注自身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一般有三条:一是依靠日常工作中的自然积累;二是通过读书、听报告等方式进行有计划的业务学习;三是开展着眼于教育问题解决的探索性实践。通过第一条途径,教师可以逐渐成为有经验的实践工作者,但成长的速度比较慢。通过第二条途径,教师能较快开阔视野,获取教育理论知识,但书本知识还有待于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理念和行为。第三条途径实质上就是教师通过结合自己的工作有计划地对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可以获得较快和较高层次的专业发展。这三种途径的专业发展与教师的教学工作直接相关,凸显了校本教研在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 校本教研含义校本教研是“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 的简称。它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 万方数据

 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 校本教研” 不仅仅是一种认识、研究方法和实践活动,更是学校和教师存在的基本方式和特征,是一种“ 唤醒” ,一种“ 体验” ,一种“ 视界融合”和“ 对话文化” 。我们知道,学校成功的内在机制,在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确切地说,就是教师通力合作形成支持教与学的氛围,这样才能形成改革的力量。以往教师更多的是自治和个人发展,而高中英语新课程更强调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建立一种新的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学校文化,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与对话,沟通、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学校应当在教师集体中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帮助每一位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计划,进行个案研究,促进教师不断反思,使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教师要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结合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和确立研究课题。结合日常教学活动,围绕某一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用新课程的理念和观点进行剖析。这样,教研就不再只是简单的备课,而是研究问题,这应当成为校本教研活动的新亮点。( 二) 校本教研的开展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具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校本教研强调要在教学实践中展开;二是校本教研强调教师间的合作;三是校本教研强调教学行为的连环跟进。1.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显然,反思不是一般意义...

篇三: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教师成长

7 卷   第 1 期 教师教育学报2020 年 1 月Vol. 7 No. 1 JournalofTeacherEducation Jan. , 2020DOI : 10. 13718 /j.cnki. jsjy. 2020. 01. 004智 慧 教 育 背 景 下教 师 专 业 发 展 面 临 的 挑 战 与 机 遇沈 小 碚,樊 晓 燕(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摘   要: 步入信息化时代,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依托的智慧教育给教育变革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同时也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挑战,主要表现在需要教师信息素养及技能、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培训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等方面.面对“实然之困”,展开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之思”,并从国家、社会以及教师自身等角度出发,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路径.关键词: 智慧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中图分类号:G659. 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G8129 ( 2020 ) 01G0033G072018 年 4 月 13 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 2. 0 行动计划»的通知.该通知阐明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及目标任务.其中,重点强调了要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启动“人工智能 + 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技术的变革 [1 ] .2019 年 2 月 2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 ».其中,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强调要夯实教师专业发展基础,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 [2 ] .面对新形势下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要求,需要重点厘清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智慧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指明方向.一、智慧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学者克拉克等人总结了近二十年研究者们在探究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出现的几个转变.这主要包括:在培训中转变;在适应中转变;在自我发展中转变;在教学中转变;在学习中转变等 [3 ] .从中可以看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从以注重单一的知识与技能增长为主,逐渐转向以注重教师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为主,明确了教师在其专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不少研究者也指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不同的社会场域中,充当学习者(在学校尤其是课堂教学中)和主体参与者(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过程.在布迪厄看来,场域是各种位置之间存在某种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社会被分割成若干不同的场域,这些不同场域的成员为实现各自的目标而展开竞争 [4 ] .教师作为教育场域中的一员,首先要以自身的专业发3 3收稿日期:2018G11G09作者简介:沈小碚,教育学博士,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樊晓燕,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基金项目:中央 高 校 基 本 科 研 业 务 费 专 项 资 金 资 助 项 目 “智 慧 教 育 背 景 下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的 对 策 研 究”( SWU1909230 ),项目负责人:沈小碚.

 展为目标,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和挑战.由此,教师要改变在固定场所、固定时间所呈现的传统角色,也要改变教师专业发展的传统路径和方式,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第六大转变———在信息中转变”,以便更好地迎接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教师专业发展视角的转变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从注重教师知识、技能的学习转向注重教师内在精神世界的充实,使教师作为“人”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只停留在传统层面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信息技术的进步需要教师更加全方位、多元化的发展,同时也赋予了教师专业发展更丰富的内涵.祝智庭教授认为,当智慧教育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旋律时,它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可以帮助构建新的教育评估体系甚至创造新的教育环境 [5 ] .因此,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心在于为教师提供适应未来教育的环境,使教师专业发展承担起培养智慧型教师的重任.还有学者认为,智慧教育是信息技术与教育发展高度融合所产生的新型教育发展模式,旨在综合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来提升教育系统的智慧化水平,从而培养大批具备信息技能、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智慧型人才 [6 ] .不难看出,教育的变革和发展需要依托智慧教育的广阔平台,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从教师的专业发展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是加强智慧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联系,使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成为智慧型人才.惟有如此,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引领那些伴随着网络和手机等数字技术成长起来的“数字土著”成为兼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智慧型学习者.在智慧教育大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必须要有新的内涵和要求,即教师除了拥有基本的专业素质、专业知识与专业情感外,还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技能,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并且借助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制度保障、技术支持,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的互联网、大数据平台,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二、实然之困:智慧教育下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在信息化时代,智能化产品和设备已经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的吃、穿、住、行等生产性消费无不体现了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在发展性消费的教育领域,承担着教书育人职责的教师也不可避免地与智能化信息技术发生接触.但是,据教育部一项重大课题“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相关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教师普遍存在着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不深入、教学信息化水平偏低、信息化应用缺乏深度等问题 [7 ] .因此,智慧教育背景下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挑战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技能智慧教育时代的到来,给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也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是,有关研究表明,战斗在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信息素养水平普遍较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意识薄弱,不能及时捕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发展趋势,对新鲜资讯缺乏一定的敏感度,加工、分享新资讯的能力较弱;二是对信息发展的认识不全面,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在行为主义理论的支配下,虽然也会使用 PPT 等多媒体进行教学,但其实质仍然是机械、灌输式的教育,对信息化教学的本质没有深刻的认识,教师的教学技能大多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阶段,信息技术的作用和价值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以我国发达地区为例,有研究者对上海市 7 所中小学的教师进行广泛调研后发现,目前在掌握教育信息技术方面仅有 10% 左右的教师进入了创新应用阶段,其余大多数教师还处于初级应用阶段,说明教育信息技能水平还停留在较低层次上 [8 ] .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普遍存在冷漠、忽视、被动接受的态度,即固守传统教师专业发展的“法宝”,拒绝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能.这造成教师教学方法的陈旧甚至落伍,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仍然停留在单一化、片面化阶段.这也反映出教师对智慧教育时代教师专业“如何发展”“怎样发展”存在困惑和迷茫,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明确发展的方向和存在的挑战,逐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教学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师需4 3

 要加强信息技能培训,采取更加智慧的教学策略,由此获得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从而感受“技术嵌入”式课堂师生交互学习的乐趣.(二)挑战教师的专业与学习能力教育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千秋大业.教师专业发展是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教师不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更要身体力行,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提高信息素养水平.在当前信息化时代,教师更需要促进自身专业化、个性化的发展,不断适应高速运转的信息化社会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然而,长期埋头于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往往习惯于师生之间单一的线性交往方式,缺乏可持续化发展的教育生态观,从而陷入教学少变化、无创新的困境.一方面,表现为思维上的固化,认为自己所掌握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是一劳永逸的专业法宝,不需要尝试太多新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表现为行动上的懒惰,虽有寻求改变的意愿,但缺少突破、创新的执行力.应该看到,在信息化时代,如果教师仍然坚守传统的“阵地”,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技能,那么最终还是会被卷入这场变革中并开始信息技术的学习;如果教师持续停留在对信息技术的“消费式”教育上,而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开展“创生式”教育,那么会严重阻碍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面对当前的现状,教师迫切需要转变观念,克服困难,度过限制其发展的“瓶颈”,顺应学习型社会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使自身成长为智慧型的卓越教师.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借助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教育契机,实现师生在智慧教育大背景下的和谐共生.(三)挑战现行的教师培训体系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国家提供了不同层次的培训和进修机会,如骨干教师培训、国培计划、专项培训等.但是,目前多数教师所进行的继续教育或培训的主要任务还是培养和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教师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人士 [9 ] .这种“合格”是特定社会下的标准,即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曾经的合格也会变得守旧和落伍.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不注重利用当前技术条件来改变教师培训模式的做法,会制约教师的专业发展,挫伤教师参与教学和培训的积极性和热情.虽然有些学校也会借助网络公开课、慕课、在线课堂等平台开展师资培训,但由于培训内容不系统、不连贯,而且授课规模庞大、缺乏针对性,教师并不一定都能学有所获.因此,面对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教师需要“融入”其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和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也需要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和平台,不仅为学生更要为教师创造持续学习、不断前进的条件.学生作为学习者,需要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更要具备终身学习的素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使自身专业发展具有持久的生长力.三、应然之思:智慧教育下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21 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全民处在信息化的社会中,一批又一批的新生儿从出生起就生长在数字化环境中,成为新时代的“数字土著”.“我们的学习者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今的学习者已经不再是以往设计教育系统所教的那些人了”[ 10 ] .因此,教育对象的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已然发生了变化.作为“数字移民”时代的教师,也要紧跟社会步伐,转变专业发展理念,发挥在教育中的根本性作用,从而更好地提升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兼顾教师“智慧性”与“教育性”祝智庭认为,“智慧教育”的本质不是简单“信息化 + 教育”的概念,信息技术的介入使教育系统和结构发生了改变,教育系统中各要素的功能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需要重新建构 [9 ] .这就要求对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手段等各教育要素进行重新定义,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以及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都应有更加丰富的内涵.5 3

 教师,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从专业性角度来看,教师发展的“教育性”体现在“教会”和“教好”两个层面.“教会”,即教会学习.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品质.有了良好的认知能力,学生才会在新知识出现时,做到触类旁通,不断由低级认知向高级认知发展;有了良好的学习品质,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教好”,即培养“完人”.“完人”,即完整的人,主要表现在“认知和情感”“道德公民性”“个性、社会性和人格”“健康和安全”及“艺术和审美”等要素的综合发展上,并通过“育身、育心、育社、育灵、育脑”(新“五育”)来实现,这与提出的“德、智、体、美、劳”教育方针是一致的 [11 ] .因此,这里的培养“完人”就是教师要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促进学生个性化和社会化的丰富和完善,充分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为学生提供展现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舞台.应该看到,教师“教育性”的这两个层面,“教会”是“教好”的基础,“教好”是“教会”的深化.从信息化角度来看,教师的“智慧性”体现在“新理念”和“新素养”两个层面.“新理念”,即充分理解智慧教育的真谛,通过创建技术融合的生态化学习环境,培育人机协同的数据智慧、教学智慧和文化智慧,在遵循“精准、个性、优化、共享、创造”的原则下,让教师充分施展教学才华,让学生获得个性化教学服务以及美好的发展体验 [9 ] .“新素养”,即教师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变革的大背景下所应具备的能适应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基本素养.这是教师顺利完成本职工作、彰显时代使命和价值的重要基石.“新素养”包括智慧教育教学理念、智慧教育教学组织、智慧教育教学技能、智慧教育教学评价、智慧教育教学创新等要素,需要教师从教学的全过程中进行自我更新与提升,以促使各要素形成协调有序的整体 [12 ] .由此可以看出,在信息化时代,提出教师拥有“智慧性”角色的观点,是基于深刻认识智慧教育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以一种整体性、全局性的观点来审视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实现认知和行为的融合和统一,还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智慧发展服务,赋予学生教育“消费者”和“生产者”双重身份.当今社会,需要教师具备“智慧性”和“教育性”兼有的专业角色,一方面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另一方面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与进步.(二)助推教师“人...

篇四: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教师成长

20年2月下220青年时代

  YOUTH

  TIMES.

 职业教育

 .目前,职业教育已成为支撑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是我国新时代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青年教师是教育的希望,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青年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青年教师发展现状的要求。因此,研究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问题,旨在为新时代青年教师的培养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和可行的实践办法,对于增强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内涵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更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指个体成为教师后,在整个从教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成长和逐渐转变优化,使其成为专业化教师的整个成长过程。其内涵包括专业化精神、职业道德、教学反思和教学组织等方面。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内涵是指青年教师通过学习培训,逐步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并不断增强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其自身能够合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并融合先进、高效的教学方法,熟练掌握和运用自己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过程。由此可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在其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既要求具备教师基本素质和高技能型人才应有的素质,又要求具备雄厚的在实际工作场所的实践经验和多学科的知识背景。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中存在的问题众所周知,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职院校不断改革和壮大,不但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教师队伍也在连年壮大,尤其是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已逐渐成为高职院校的骨干力量,但对于刚走出大学校门的青年教师来说,自身有很多优势。比如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勇于创新,敢于改革等。然而,青年教师在专业化成长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综合来看,主要面临着三大问题。一是青年教师职前教育不符合高职教师的职业性需求。大部分青年教师来自普通高校,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和专业培养,缺乏系统的课堂教学训练以及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规范训练。二是缺乏实际的教育教学经验与能力,缺少职业规划,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青年教师在课堂活动的掌控上,课堂气氛的调动上,以及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等方面的经验上明显不足。其次,教育教学能力也亟需提高,尤其是教育教学改革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等。而且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不大注重教育观念或教育理念的整体构建,往往体现为零星的看法和片面的理解。三是专业化青年教师数量、质量与迅速发展的高职教育事业不匹配。目前,青年教师知识结构与服务能力培养不均衡。在知识结构方面,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高职教师除了具备职业岗位技术技能和专业理论实践知识外,还要有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职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以及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因此,无论是引进普通高校教师还是师范类高校教师,教师实践能力与职业性知识相对缺失,都不利于高职教师专业化的均衡发展。三、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路径(一)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所谓教育,就是教书育人,以教学生学会做人为先,先成人后成才。因此我们要求,每一个青年教师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就要时刻注意自己品质素养的提高,不断优化和提升自己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阳光的心理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并以此影响和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说,品质素养是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第一要务,是一项前提性的任务。鼓励年轻教师坚持不懈、多方面、多渠道加强师德规范的学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各项教育法规为依据,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全体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从而提高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整体水平。(二)加强学习,提高青年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一个适应新时代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新路径李 悦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驻马店 463000摘 要:本文旨在研究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问题,独辟蹊径,致力于通过调查研究青年教师的现状,从高职教师专业化的现实需求与目前困境出发,分析其内涵与逻辑起点,提出实现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改革策略和成长新路径,探索一条适合当地职业院校教师发展并服务区域经济的全新道路。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师专业化万方数据

 2020年2月下221青年时代

  YOUTH

  TIMES.

 职业教育

 .时代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掌握所教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了解所教学科的最新成就、最新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掌握新技术和新技能,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理念。作为一名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型教师,教育思想和理念必须科学,要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等,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达到信息化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效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改进教育教学行为。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能力,尤其是青年教师,易于接受新事物,学习能力强,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性、交互性、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特征,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但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提高专业技能在教学中的综合运用水平。(三)加强校企合作,提升青年教师专业实践知识和动手能力将校企合作作为突破口,能有效解决高职青年教师知识结构失衡和技术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是校企联手共育“双师”团队。依托校企共建的平台,帮助教师获取以实践操作和技术应用为主、专业匹配、国内外行业企业普遍认可的高级技能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提升“双师”素质,完善教师的职后培训制度。二是校企联姻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借鉴德国“双元制”,落实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兼职、挂职或短期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环节教学能力和应用性科研能力。三是校企联合规划建设青年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密切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师资,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是职业教育的特点。切实做到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全面提升青年教师专业实践知识和动手能力。(四)丰富课程改革活动,提升青年教师的课程改革实施能力首先,提升教师课程改革适应能力,要以专业对接、师生对接、校企对接。专业对接是同行间共同研究探讨本专业的最新动态、最新成果、最新问题。师生对接,一方面是让学生参与课程改革,另一方面是让教师了解施教群体的需求。校企对接,一方面是让教师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是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改革。其次,以示范引领提升课程改革探究能力。在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要求教师采取由简到繁、分层推进的做法,通过示范引领,带动教师提升课程改革探究能力。还有,发挥榜样的力量,让专业带头人示范课程改革,提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在操作上可以先要求系部负责人和专业带头人率先实施课程改革,通过举办公开课、说课等活动先行示范。然后要求教师多上实验课、多听观摩课、多看示范课,在教学实践中掌握教学技巧,提升自身的课程实施能力。最后,开展课程改革优秀教师评选活动,提高教师自我升华能力。(五)加强示范引领和校本研究,促进青年教师提高教学科研能力“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念,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科研,科研是现代教师的重要特征,是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使教师向“研究型”转变,学校可邀请专家来校为教师举办专题讲座,重点培养青年教师的发现问题能力、理论思考能力、课题研究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外出调研,参加有关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培训班,拓宽视野、提高教科研水平。学校领导应示范引领,带头参与教学研究,努力使自己成为研究型教育专家。学校领导的示范引领,可以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同时,应深入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师课程开发技术和能力,校本研究在课程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关教师自身能力的完善和发展。通过加强示范引领和校本研究,切实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四、结语新时代,新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有好教师标准,并强调指出,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面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深化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而言,重新思考专业化发展的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不断挑战自我,在挑战中历练,在历练中成长,是其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参考文献:[1]段峻,黎炜.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论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683(31):60-63.[2]吴金祥.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7):28.[3]左彦鹏.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6.[4]李军锁,杨朝晖.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要素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12):194-195.[5]李娟芳,赵丹.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究[J].学周刊,2016(3):13.[6]刘捷.教师职业专业化与我国师范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万方数据

篇五: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教师成长

3 校园在线┆比较借鉴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福建省厦门市集美第二小学 黄美琦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小学各科的教学改良措施日渐成熟,同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整体观察以后发现,小学教师队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果不能够解决教师队伍的问题,会对小学教育的整体质量以及进程产生直接影响。笔者对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研究与讨论,并且对这种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以期能够提升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水平,进一步地提升我国小学各科教学质量。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小学教师;教师建设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20)23-0023-02   DOI:10.12240/j.issn.2095-9214.2020.23.010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手段逐渐被应用于在小学教学,同时对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第三十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名为《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的重要讲话,其中指出:

 “一个好老师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学识以及仁爱之心。”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启蒙阶段的领路人,小学教师队伍水平会直接对孩子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影响。构建高质量的小学教师队伍,与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并关系教育事业的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小学教师师资素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小学教师专业化能力亟待提升目前看来,我国小学教师队伍中的师资力量水平不一。在经济情况较好的城市中,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往往较强,较好院校的本科以及硕士毕业生所占比重较大。然而在经济情况较差的城市和乡村学校中,小学教师专业化能力落后,大部分都是中级师范专业学校毕业的教师,甚至有一部分教师所担任的课程教学并非其本专业。这一类教师自身的专业化能力相对较弱,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实现预计的专业化教学。这类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这种情况会影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专业性的提升,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二)小学教师缺乏专业化的教育理念及方式信息化的环境背景之下,学校在各科教学中更加注重对教师授课能力的培养,同时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更明确的掌握。当前大多数教师掌握教育心理往往不是通过专业化的学习,而是在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经验,对于教育心理学理论并没有完全掌握和应用。因此很多情况下,教师未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特点,无法在教学活动之中准确运用教育心理学来展开教学工作。同时,由于部分教师专业技能较弱,无法兼顾教学和教育学学习,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升存在影响。(三)小学教师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在进行相关研究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一部分教师其实并不能完全掌握教学方法,尤其是针对相关教育的教学方式往往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法引导学生进行充分学习。其教学方式也局限于帮助学生对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或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自身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就会丧失学习的主动性。采取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会逐渐消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无法在课堂学习中得到自身学习需求的满足,也就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全面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教师的角色定位(一)教师与学生换位思考,理解学生学习中的情感变化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情感的变化,同学生之间也应该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得教学氛围更加轻松愉悦。在当前信息化教学的环境之下,教师应该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措施,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教学相长的模式之下,对师生之间的双向教学进行提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应该保证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保证学生能够理解教学内容以及课堂知识。各科学习存在差异,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紧张心理产生,教师在这一阶段更应该发挥其对于课堂的掌握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情绪调节,提升其学习自信心。(二)举行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应该注重对教材重难点的挖掘,同时也要注意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教学内。

 。. .。

 。

 024 比较借鉴┆校园在线容有科学的设定及安排。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更能吸引学生,并且提高其学习主动性。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同时让学生感受浓厚的学习氛围,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在这些活动举办的过程之中,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其中,而不是仅仅作为旁观者来进行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活动,能够使得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也能及时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保证学生可以用积极的心态进行学习。(三)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及疏导学生情感首先,教师在进行课内教学活动之时要注意保证其情感化,应当引导和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学习方法,并且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主动性。其次,进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还应该保证课外教学活动的情感化。例如,英语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语言学科,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进行知识的夯实及扩展,小学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吸引学生进入英语的学习环境,如可以组织一系列英语故事演讲比赛、英语话剧比赛、歌曲比赛等。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魅力所在,获得成就感,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大幅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三、如何加强小学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一)提升小学教师的职业操守,增强教师的教学满足感大部分教师在进入教学工作之初都是怀揣着敬意和崇高的追求的。但是随着教学工作的深入,长时间的教学导致他们的初心被磨灭,不似当年那般对教学工作存在憧憬。因此,教育部门以及学校都应该注重提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职业认同感,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提供一个能够让他们发挥自身教学能力的平台,鼓励教师多进行科研,从而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对于那些年纪稍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组织“老带新”的教学互助小组,让新教师在老教师的带领与指点之下,很快掌握先进教学方法,将老教师所提供的优秀教学经验与自己所掌握的先进教学理念进行结合,对自身不足进行改善,创新和改良教学方式,帮助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二)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教师的发展需求学习为教师提供自主的发展空间,同时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帮助教师进行学术研究。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生存以及发展环境,对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成长以及发展需求进行关注。教育部门在进行学校建设之时,也不应该忽视教师的需求,要帮助教师实现教学过程中个人的全面发展,在教师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之时,及时提供引导和帮助,确保小学教师队伍水平得到整体提升。(三)健全小学教师培训机制,提升教师综合水平小学教师不仅需要完成其教学任务,同时也应充分吸收各类知识,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提升。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之中也应该注重与其他学校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组织双方教师进行定期的交流学习,组织一系列培训活动,进行阶段性教育以及继续教育。同时也应该同拥有良好教学质量以及教学设施的学校开展合作,并且派出优秀教师来分享和吸收教学经验,分享先进教学资源。另外,可以在教育部门管理之下搭建小学生的学习网络,教师能够利用平台进行教学经验的分享,与学生进行互动。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进行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同时可以继续攻读学位,帮助教师队伍提升竞争力。(四)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创新教师教学进程作为检验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能够对教师工作方向以及工作重心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对教学活动产生影响。为确保教师的教学节奏稳定,应对小学教师的评价体系进行完善。比如,在其中增加一定信息化和人文因素;除了原本的考查学生成绩、教师竞赛成绩以及领导听课情况等评价方式之外,加入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内容的掌握以及使用评价、家长以及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以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评等,保证教师评价机制的立体化,使评价机制摆脱以往传统单一的模式,变得更加公平、公正、完善、科学。完善的教师评价机制能够有效帮助教师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在教学和工作中更加具有创造精神、创造力,不断提升教学技能和质量,从而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总而言之,提升小学教师队伍的能力,应该注重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研究与探索之中进行积极学习,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同时注重对教师个人素养的培养,逐渐组建专业能力过硬的小学教师队伍。参考文献:[1] 赵振波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教师队伍建设 [J]. 中学教学参考,2020(06):68-69.[2] 周新龙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J]. 教育信息化论坛,2018,2(11):43.[3] 王丽红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J]. 理科考试研究,2016,23(14):93.基金项目:本文系 2018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 年度立项课题项目“基于爱的教育理念构建七彩课程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18-317)的研究成果。。

 。. .。

 。

篇六: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教师成长

程培训---- 教师成长

 一、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养?如何以“主动心态”参与课程改革?你是否有过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成功体会?举例讲明。

 答:我认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如下专业素养:

 (一)过硬的专业知识:大伙儿都讲,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也确实是讲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把课教好教活。专业知识一样指数学教师特有的数学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运算能力

 2、 逻辑思维能力 要紧体现在教师应能用分析、综合等方法整理教材知识结构、探究和表述解题思路,从而增强解题能力。在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巩固、数学规律的探究和猜想的建立中能熟练地应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归纳、类比等方法进行教学。3、 空间想象力 要求能从空间图形及某些意志条件分析中图形中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能画出实物、模型的直观图,能按照一段文字的描述想象出几何形体,并能准确地画出某些几何形体的直观图。4、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不但要具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能力,而且还要通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或解答与生产日常生活中的题目,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间的实际咨询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从生产或日常生活中发觉编制应用题的题材,同时也要把握各种数学思想方法,提升解题能力。然而,仅仅熟知本专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广博,才有精深。因此,要求教师在把握数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博览群书,即要有渊博的知识。因此作为数学教师不但要多看一些专业方面的书籍, 还要多看一些提升素养的书籍, 来丰富自身的人格魅力, 是专门有必要的。

  (二)钻研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

  如果要上好每一节课,那么它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教材就不能停留在一样了解的水平上,而是要认真钻研教材。明确要解决什么咨询题,达到什么目的?弄清这部分内容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它与已学内容的联系、区不,以及与以后要学习的知识的关系等等。然后确实是要考虑采

 取哪些措施解决这些咨询题。教学中一定要把握重点、难点。钻研教材、处理教材的另一个方面确实是精心选编练习。如果你认为教材中配备的练习不合适,就要自己选编练习。一定要克服在布置作业上的随意性,因为那样等因此在白费学生的时刻。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就应该具有按照教材灵活组织练习题的能力, 哪些知识学生把握起来有困难, 能够突出重点难点的多练习练习, 才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巩固把握。

  (三)能调控课堂教学

 尽管,课堂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然而,课堂教学是否成功,其关键还在于教师对课堂的调控能力。一个教师是否成熟关键是看他能否驾驭课堂。一个新教师在课堂上,他考虑最多的是自己如何“教”,生怕自己讲错了、讲漏了。而成熟的教师在课堂上,考虑更多的则是学生如何样“学”。他不仅能熟练地组织教学,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而且能恰当地调控课堂的情绪,不失时机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的投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 相信一定会取得不错的教学成效的。

 (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听课是学生猎取知识的要紧途径。因此,要求教师在叙述数学概念或进行逻辑推理的时候,能清晰、准确、通俗、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维,从而使学生能够顺利把握这些知识。因此,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吸引学生的魅力所在。试想, 哪个学生会喜爱上课时罗嗦、思路不清晰的老师呢? 有些数学教师,其它方面的差不多功较扎实,但语言表达只是关,结果是“一肚子墨水到不出来”,教学成效因此就不理想, 学生听了半天也不明白老师讲的是什么, 纯粹是白费了学生的宝贵时刻。

  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它是教师的逻辑思维水平,以及组织与处理教材能力、运用文字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对数学语言的表达,不仅要求有严密的科学性,而且要有艺术性。当你能把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起来的时候,那你做为一名数学教师的差不多功就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五)会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对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要求就越来越高。最差不多的是要熟练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运用多媒体能够扩大教学容量,增强直观性,因而,能够它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再进一步确实是要能运用运算机和网络技术设计教案、课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更新,而且是教学理念的更新。因此,在新形势下,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就成为了一名数学教师不可缺少的差不多功。而且,数学教师应该做的更好。

  (六)具有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

  教育、教学科研成果是衡量一名教师水平高低的另一个标准。一名既会教书,又会写书的教师, 学生是会更喜爱的。在教学中,我们都有许多好的方法、好的做法,那么就应该把它上升到理论上去,写成文章。同时还应主动参与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推动所在学校,乃至所在地区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进展。

  作为一名教师, 就应努力苦练数学教师差不多功, 提升自己的素养, 以自己专门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变学生的 “要我学”为 “我要学”, 学生能主动主动的学习了, 就一定会取得不错的学习成效的。努力吧,朋友

  我认为应以如下心态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

 新课改作为一种国家意志将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国展开。不管你是欣喜依旧担忧,是兴奋依旧困惑,也不管新课改将面临如何样的困难,教师都无法回避,无法退缩,只能以主动的心态面对新课改。

  1、在学习中找准定位

  新课改势不可挡,教师观念要改变,知识要更新,方法要创新,能力要提升,这一切仅仅依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几天集中培训是专门难达到的,必须通过教师自身困难的学习持续充实和完善自己。

 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教材编写、教学开展、考试命题和教学评判的依据。课程改革实验是一标多本,即使在四川省内各地市之间教材也不是统一的,以后的考题只能依据课标,可不能拘泥于哪一本教材,

 因此教师第一要认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把握新课程的性质,了解新课程的特点,明确课程改革的目的,树立科学的理念。

  认真研读教科书。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各科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师生教学内容的要紧来源。新的教科书不管是体例、内容都发生了庞大的变化,老师们要沉下心来反复深入的研究。

  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升自己的教学功底。如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是支撑新课改的两大支柱理论。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关心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多元智能理论树立如此一种信念:每个学生都具有八种以上的智能,每个人的智能存在着差异,每个人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都具有进展潜力。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到的,应该平等地看待每个学生的智能进展,正确对待他们的智能差异,给每个学生制造进展的机会,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才。理论的学习速度慢,抽象难明白,但“磨刀不误砍柴功”,今天的付出是为了改日的所得,春天的耕耘是为了秋天的收成。把握了现代教学理论,就会使你在每节课的教学中得心应手“屡战屡胜”。

  学习永无止境,“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在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在高中新课改大力推行的今天,更不要只满足于一桶水。高中教师要持续学习,终身学习,使自己成为一条永不停息的长河。只有源头活水,才有生命和活力。

  2、在借鉴中感悟提炼

  新课改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借鉴他人体会是迅速适应新课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学习不人的体会要克服两种倾向:一是听了一堂好课之后,从头到尾地仿照,甚至连细节都追求一样。“依葫芦画瓢”,全盘照搬,犹如鹦鹉学舌,只仿照其外露的特点而不研究其精神内涵的做法,终究取不到“真经”。如此的学习,最终只能踩着不人的脚印走路,既不能创新,更可不能超越,甚至在林林总总的教法面前迷失自我。另一种是不

 以为然,百般挑剔,没有虚心学习的态度,听课时看不到不人的长处和优点,总是拿不人的短处来比自己的长处。最终坐井观天,盲目自大,无法进步。

  教学体会是体现教者教学思想而富有制造性劳动的结晶。它不仅有其共性而构成的可迁移性,还有其个性而形成的专门性,这就决定了学习教学体会有其专门过程,不同于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转让,也不同于小学生习字“临贴”,它只能因人因地制宜,从实际动身进行再制造。对不人的教学体会既不能一概排斥,也不能盲目吸取,贵在认真思索选择,取其精华,进行思维加工,找到规律性的东西,灵活运用。听一节好课,就能得到一点收成,甚至从不人的失误中找到值得借鉴的教训,日积月累,就能逐步完善自己,就像蜜蜂一样,采得百花来酿蜜,吸取不人的体会变成自己的东西。

  在新课程改革刚刚起步时期,教学反思则显得尤为重要。一要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二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三维目标,三要反思教学活动有无“沟通”和“合作”,四要反思是否制造性地使用了教材,五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迸发出“聪慧的火花”,六要反思教学方式是否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体会+反思=成长。回忆反思使自己不再一味重复昨天的故事,而是在今天的尝试中变化、改进。你想跑得更快吗?你想从众多的竞争者之中脱颖而出吗?那么,在每天繁忙的工作之余,请抽出一点点宝贵的时刻来“反思”吧!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让我们携起手来,大胆创新,勇于探究,开创新课程改革的康庄大道。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从爱好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我们明白,小学生的乐趣特点确实是爱“玩”,直截了当阻碍他们从事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决定着体育知识的把握和技能的形成。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小学时期的学生,爱好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截了当爱好为动力,故而我在进行体育教学对从学生的乐趣特点动身,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如此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爱好,

 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目的.小学生的躯体素养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玩”。小学生正处于躯体发育时期,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表明青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刻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躯体健康造成阻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青年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则是我平常教学中的重点之一。

 小学生的同意能力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玩”。小学生,专门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明白得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明白非明白的情形,这就讲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同“玩”结合起来,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明白得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

  在体育课堂上,我集中一段时刻讲授理论知识和练习规范,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体育游戏形式进行应用。如,在讲授躯体平稳技能知识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单腿站立、单腿跳跃、单腿跳接力等竞赛,把“教”与“玩”结合起来。或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趣味游戏,以活跃体育课堂气氛,刺激学生运动神经的活跃。如,在教授体操课时,可在课间放一段轻巧的乐曲,让学生们尝试按着音乐节拍以舞蹈形式做体操;在队列练习时,穿插一些花样,等等。这些都能使枯燥、紧张的体育课变得生动、轻松,具有吸引力,提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爱好。并按照小学生的感受性特点以及各种颜色、旋律、形状所能引起的情绪效应,在体育教学中选用一些美术、音乐、动手制作等情境将有利于关心课堂教学的进行。

 多给予确信,鼓舞,让学生自我在任何时刻发觉的可“玩”性的方法、地点、器械、在课堂中进行展现,并结合教学加以引导。例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创编绳操,“小绳拉一拉,肩膀绕起来;小绳甩一甩,头儿点一点……”让学生用自己的意愿参与了自己的活动。

  寓教于“玩”,以“玩”助学,以“玩”促练,也确实是在“玩”的过程中要体现教的意图,实现教的目的。总之,体育教学中让学生爱“玩”,会“玩”,多“玩”是在为学生制造主动学习机会,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

 质量的必定选择,能激发学生的体育爱好,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有利于培养自我体育能力与完美的人格,为终躯体育奠定基础。

  二、“教师学习”有哪些有效的模式;教师如何通过“行动研究”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答:叶澜讲:“没有教师的进展,难有学生的进展;没有教师的解放,难有学生的解放;没有教师的制造,难有学生的制造;没有教师的转型,难有学校的转型。”教师的进展、解放、制造、转型靠什么来推动呢?靠学习。

 “咨询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永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唯独“活水”!那么教师的学习选择哪些有效的模式才能又好又快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即倡导八种学习方式——在阅读中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在反思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研究中学习、在竞赛中学习、在集体中学习、在训练中学习。

 一、在阅读中学习 1.通过阅读厚积薄发。江苏省特级教师吴非曾指出:“课改需要爱读书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

篇七: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教师成长

21·411 教育管理允陨粤韵YUGUANLI摘要:教师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实施者,更是学校实现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新时代的教育教学使命,处于不同岗位上的教师都在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教师教学共同体”能够为广大教师构建一个集实践、合作以及反思于一体的平台,有助于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通过进行整体分类,搭建阶梯式共同体平台;基于高位引领,开展互助性共同体研修;聚焦高效课堂,推进深入性共同体合作的策略,能够让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快速。关键词:教学管理 共同体 专业发展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如何立足校本研训体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已成为当前学校管理层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教师教学共同体”是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关于“雏形社会”概念的延伸,现已成为国内外教育领域学者、专家们热衷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尽管学界尚未对“教师教学共同体”这一概念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基本达成了统一的认识,认为这种合作学习方式,能够为广大教师构建一个集实践、合作以及反思于一体的平台,有助于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在教师教学共同体的帮助下,不仅能够让教师整体的专业性得以成长,更能让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也有所提升。在我国教育改革的热浪之下,对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要想实现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仅依靠教师的个人努力显然是不够的,更需要学校与其他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教学共同体的出现,能够将教师群体与学校这个平台紧密联系在一起,学校为教师群体提供交流的平台、提供有利资源,让教师们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一、进行整体分类,搭建阶梯式共同体平台1.开展师徒结对,搭建助学平台。为解决教师所存在的经验缺乏问题,可以整合学校现有名师资源,采用师徒结队的帮扶形式来建构助学平台,让有资历的教师与年轻教师结成帮扶小组,在简单的拜师仪式过后,由师傅全方位指导年轻教师在备课、上课、改作等方面的工作;而年轻教师则需要完成包含撰写教学论文、上好公开课、做好教学反思等在内的任务。实践证明,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青年教师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成长。2.注重团队共享,搭建交流平台。团队的优势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通过教师教学共同体,为教师提供充分的相互交流平台,平等对话、相互学习是团队效能最大化的体现。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树立团队建设意识,为教师搭建团队共享平台,让教师们在平等对话、资源共享中得到成长。具体来说,交流平台的建设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做起:一是定期举办各种研讨;二是形成共享互助的“协作教案”。3.关注个人成长,搭建诊断平台。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所示,人类的生存需求得到保证后,他们开始有新的、更深层次的需求,这便是精神方面的需求。放到教育教学之中,这种精神方面的需求可以理解为在获得专业基础的成长需求以后,教师也需要体验工作的愉快。如何能够帮助教师满足这类需求呢?其中一个有效策略便是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地帮助,这可以通过构建教师个人成长的诊断平台来实现。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学校管理者可以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个人档案,档案中可包含教师的个人信息、业务能力信息及其他方面的信息,由此来勾勒出教师的成长轨迹。有了这份个人成长档案,教师能够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总结,不断敦促自己成长;校专家团可以根据这份档案对教师进行综合性评估,为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提出专业性意见。针对部分刚入校老师,可以对其课堂教学艺术、教学基本功进行初级评测,在每年度末再进行二次评估,考量其成长度,以此来鼓励他们进步。“共同体”强调系统思考,要求在组织内部对教学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内容以及资源进行综合性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分工分配,从而发挥组织优势的最大化。

 “共同体”还要求在组织内部进行透视式的反思,即要求组织成员对自身发展的现状有一个准确定位,能够全方位地审视自我,发现自身的不足,向他人借鉴经验,从而不断完善自我。二、基于高位引领,开展互助性共同体研修1.共建课程体系,开展主题沙龙。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首要任务。在此过程中,应该将授课教师拉入课程体系建设的队伍之中,让他们通过参与课程开发,拓展和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增长个人能力,在与同行的交流合作中推动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学校应为教师参与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机会,提倡每位教师参与到主题性课程研究活动之中,通过沙龙的形式来鼓励教师参与到课程选题、课程纲要的制定甚至是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之中,为教师们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在与同行教师的交流中,相互倾听、相互交流意见,更容易激发起教师的思维能力,迸发出新的“火花”。在学习共同体之中,教师能够脱离原有的打造教师教学共同体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五实验小学 蔡艳红。

 。. .。

 。

 2021·412教育管理 允陨粤韵YUGUANLI思维固式,收获新的认识,这便是学习共同体能为教师带来的最大成功。2.基于课题研究,开展课例研讨。每一次变革的背后,少不了一群人冲锋在前,突破重重困难。学校要发挥好骨干教师的优势,组织和引领各学科骨干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校本研修方向,带领着教师朝着多元化方向成长。例如,我校数学学习共同体就围绕着“小学低段数学课外实践作业设计与应用”为课题展开研究,并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活动的改革。在骨干教师的带领下,数学学习共同体组织教师开展了“共读一本书”的交流活动。在活动中,以抽取现金红包的方式确定进行读书分享人的名单,在这一互动游戏的氛围影响下,变分享任务为分享奖励,教师的分享积极性大大提高。其次,积极同有关方面专家寻求合作与指导,在专家的帮助下带领团队进一步探索,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最后,在学习共同体中的所观、所学用于课堂教学。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进程中,不同层级的教师应当要展示出不同的课例,学科骨干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一些教学经验不成熟的年轻教师要展示过关课。如此一来,才能在对比中展开进一步研究,让不同教师在交流中都有所收获。三、聚焦高效课堂,推进深入性共同体合作1.借助科研引领,打造高效课堂。要想让教学工作为教师带来乐趣,让日复一日的教学不再单调乏味,就应当引导教师研究课堂的幸福度。那么如何引导教师进行课堂研究呢?首先要明确一点,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研究课堂的幸福度,就是要研究学生需要什么。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课堂,才能满足学生需求,打造令他们满意的课堂。进行课堂研究,可以从课题着手。由学校选定一个主题并进行课题申报,再由教师在此基础上选择其中一个子课题展开研究,结合个人想法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并落实到教学实践当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需要获得一定的理论支撑、数据支撑,从这一角度来看,教师研究的过程就是提高其专业素养的过程。随着研究的一次次深入,教师自身的经验也在不断的积累,又通过与同伴的交流研讨而不断产生新的想法,驱动着研究的进步。进行课堂研究,可以在专家的引领下明确研究方向。如果只是几个普通教师的力量展开课题研究,可能会陷入瓶颈。此时,不妨听取一些专家建议,让他们及时补给高屋建瓴的思想。针对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参考专家意见,邀请他们进行诊断式的指导,都能够让教师受益匪浅。此外,还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培训。闭门造车并不能有所突破,更不是长远发展之计,因此,要为教师创造外出学习机会。可以安排教师向名师学习,揣摩优秀前辈教学方式;也可以组织教师观摩名校课程,以实现触类旁通之效果。2.基于教学实践,打磨精品课堂。教师的成长终将还是需要落实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可以说,实践就是检验教师成长与否的重要途径。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应以何种形式来呈现,又要以何种方式来进行反馈和评价呢?这便需要通过在教师共同体中,通过团队的合作交流以及各项数据来最终确定。要了解教师专业化水平,既需要教师本人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就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实践,并且能够在课后积极同团队的其他成员一起讨论、交流,用数据记录下每一次时间轨迹,使其成为下一阶段改进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如此一来,教师在广泛听取各方建议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反思,不断修改和打磨课堂,最终走出一条由课堂实践到批判反思,再到创新实践,最终研磨成文的实践模式。3.基于反思助力,打造品质课堂。自省才能自知。在《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也对教师提出了“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对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要及时反思、善于反思,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让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呈螺旋式上升。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培养写随笔或札记的习惯,在每次课堂教学结束后,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难点、困难进行总结,写成个人反思。随着反思的不断深入,教师对学生、对课堂便有了进一步了解,其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就在无形中提高。在同伴反思方面,可以采取评课的方式进行。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可以获得更加中肯的意见、获得自己所尚未发现的解决问题的妙招,同时,也能更好的发现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闪光点,重拾教育教学信心。通常情况下,个人反思更多的会看到自己不足之处,而通过同伴的评价,不仅能够帮助教师看到问题所在,也可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可以说,同伴反思让课堂有了生命。从学科融合角度进行反思,就是在认识到学科之间的联系性基础之上去揣摩学科之间的联系,去思考这种联系于本学科教学实践的意义。借助学科间的反思,能够为教师打开一扇新的认知大门,将原有的二维课堂升华为三维甚至可能是多维大课堂,让课堂更加充满活力。现代教育逐渐朝着多学科融合趋势发展,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学活动也应如此。综上所述,教师教学共同体虽然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它为教育教学工作所带来的益处确是可预见性的。在教师队伍中构建学习共同体,不仅能丰富教师的知识与技能,还为学校培养一批反思型教师,有助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长远发展。教师教学共同体的建立,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利用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与已有的硬件资源,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帮助;能够在教师队伍中营造出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浓烈学术氛围,有助于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这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参考文献:[1]张蓉.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师三维学习共同体的建设[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7(04):33-36.[2]赵敏,蔺海沣.校本教研共同体建构:从“共存”走向“共生”[J].教育研究,2016(12):112-119.[3]王媛.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研究[J].辽宁教育,2018(18):49-51.。

 。. .。

 。

篇八: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教师成长

0 月 21 日 下午, 朱永新先生来到泰州, 以“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 为题, 为泰州市教育局主办、 泰州中学附中承办的教师大学堂做了 专题演讲。

 泰州市市直学校参与教师大学堂的教师, 以及来自 各市区的教师代表共 500多 人聆听了 这次精彩演讲。

 这里介绍的就是根据记录并参照有关网络资料整理的演讲内 容。

  所谓教育现代化, 我理解, 是要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以培养现代人才为目标,实现教育体系的普及化、 终身化、 个性化、 国际化和信息化。

 教育现代化问题应该包含两个主题, 公平与效率。

 教育公平, 是就社会发展层面, 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教育效率, 是就学校发展、 教师行为和学生学习层面, 适应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育现代化的实现, 包括三个层次:

 物质层面的办学条件、 教学设施等硬件投入; 制度层面的社会运作机制, 以及地方和学校管理机制等软件水平; 各级各类管理者, 校长及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和相关工作水平。

 所谓新教育实验, 是以教师发展为起点, 以六大行动为途径, 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在近年来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中, 新教育实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新教育的理念, 是“为了一切人” “为了人的一切” , 足以成为有效推进素质教育、 推进教师专业成长, 由此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为了一切的人” , 是说新教育实验不主张将人分为三六九等, 不主张走精英教育的路线, 而主张所有的人在教育活动中都能得到发展; “为了人的一切” , 是我们反对简单地要求人一个高的分数, 而应该让人成为他自己, 人是综合的, 难以用过去的德智体美劳, 也难以用现在所说的知识、 态度、 情感和价值观来概括一个人, 真正的教育场景中是要怎样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 帮助每一个人打开属于自己的那扇窗户, 帮助他成为他自己。

 同时, 我们的行动论主张新教育实验崇尚行动。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是我们新教育人共同的信念。

 做起来, 只有真正做起来, 才能发展。

 在我们很多学校, 所有工作的重心是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 为什么不可以提“一切为了教师, 为了一切教师, 为了教师一切” ? 在传统的教育理论里面, 包括在我们传统的学校管理理论里面, 教师是工具, 学生才是价值, 教师的存在是为了让学生发展得更快更好, 所以教师是蜡烛,点燃自己, 燃烧自己, 去照亮孩子前行, 到最后“蜡炬成灰泪始干” , 教师是红烛, 教师是春蚕, “春蚕到死丝方尽” , 到最后作茧自缚。

 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不能直接享受教育过程带给他的快乐和幸福, 他必须通过学生的分数去体现自己的价值, 我觉得这是教育的变味!

 我们应该坚持有效引领, 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 让教师和学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这是我们新教育实验最重要的追求。

 学生的学习, 本来应该是快乐的过程; 教育的本义, 应该是给孩子带来快乐;所谓现代化教育, 也应引进幸福指数指标。

 而在现实生活中, 一些学校却成为了

 分数与金钱的交易市场, 显然有违人性; 一些学校信奉的“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 的古训, 其实也有违人的本性和教育本真。

 根据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我们应该善于将分数教育转变为人的心灵的塑造。

 关于新教育的缘起, 应该追溯到 1999 年, 当时我读过《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这样一本书, 这本书讲到德鲁克父子去看望另一个管理学大师熊彼特。

 熊彼特当时已经在弥留之际, 他对德鲁克父子说:

 “我到了这样一个年龄、 这样的状况,我知道仅仅凭自己的著作流芳百世是不够的, 除非你能够改变和影响人们的生活。

 ” 应该说熊彼特的这段话给我很大的心灵的震撼, 因为我多年从事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 也出版了很多的著作, 但是, 很坦率地说, 我并没有真正走进生活,更谈不上影响和改变我们教师的生活。

 所以, 我就决定真正地去走近教师, 走进我们的教育。

 但是从一个学者要过渡到一个行动者, 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其中要找到一个中介, 不仅是理念上的转变, 更重要的是一种情感上的转变。

 我用了很多心思去琢磨去思考。

 正在这时, 常州武进的湖塘桥小学, 邀请我去指导。在这所学校, 我把多年来对学校的理解和认识、 思考与该校教师进行沟通, 这是我第一次全面阐述新教育的构想。

 2000 年的时候, 我出了一本小书, 叫《我的教育理想》 , 阐述了我的理想,或者说心目中好的学校是什么样, 好的老师应该是什么样, 好的校长应该是什么样, 好的父母应该是什么样。

 这本书出版后受到教育界的广泛的好评。

 很多教师跟我讲, 朱老师这本书点燃了我们在心中沉睡已久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激情。

 一时间, 这本书得到广泛欢迎, 姜堰市也曾赠送这本书给全市中小学校长。

 也有老师看了这本书以后很困惑, 说:

 “朱老师你讲得很好, 我们看了以后很振奋很激动,但是现实的教育生活不容乐观, 我们只要一回到学校, 沸腾的热血就冷却了,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 我们戴着镣铐在跳舞。

 ” 我就在想, 现实的考试和分数要求是无法回避的。

 但是, 带着镣铐与其等死, 不如挣扎着跳舞。

 何况, 事实上在任何状况下, 任何制度下都是有空间的, 只不过我们没有找到真正的空间在什么地方, 没有找到怎么样有效地行动, 所以我在继续思考, 我们这些好的理想和理念到底怎样去变成行动。

 到 2002 年, 我找到两个很好的契机。

 一是教育在线网站的开通。

 当时有李镇西等一帮人对我说, 在现代社会, 一个好的教师, 一个好的学者如果不懂得利用网络传播自己的理念, 如果不懂得利用网络学习先进的思想, 不是一个现代型的教师。

 后来, 我被他们打动了, 办了一个网站, 叫教育在线网站, 网址是 www.eduol.cn。

 网站从 2002 年 6 月 18 日开通至今, 远远出乎我们的意料, 很快成为中国教师的精神家园, 成为中国教师最大的培训学院, 一大批优秀老师在网络上成长起来, 很多过去平凡的甚至平庸的教师被点燃理想后, 快速地成长。

 例如, 在我们江苏苏北盐城村小的一个数学老师, 一年的时间, 几乎每天在网上记录他自己的生活, 结果这一年他发表了八十多篇文章。

 沉甸甸的收获, 让我看到:

 事实上, 有一个可以走近我们的教师的非常重要的管道。

 所以我现在经常说, 我不是中国教育最有学问的人, 但是我是与教师们走的最近的人, 近到可以听到他们的呼吸声。

 每天早上当我打开教育在线网站, 很多短消息就会跳出来, 打开我的信箱, 很多老师的信就会发过来。

 我知道老师们在想什么, 我知道老师们他们的感受, 知道他们生活的困境、 他们的喜怒哀乐。

 我找到了这样一个走近教师生活的管道。

 二是那年我在苏州的昆山市联络到一所学校——昆山玉峰实验学校。

 当时我没有选最好的学校, 因为新教育实验放到最好的学校, 选贵族学校, 它不能说明问题, 因为好的学校, 它本身基础他们可能就很好, 在去做锦上添花的工作, 不能证明新教育理念。

 也没有选最差的学校, 因为最差的学校也面临很大的风险,没有激情, 没有想做事的校长。

 于是我找了一所新办的学校, 即昆山的玉峰学校,开始我们的新教育之旅。

 应该说 2002 年以来, 整个新教育的成长很顺利。

 当时我在玉峰学校, 我记得很清楚, 跟老师开座谈会、 跟父母亲开座谈会, 在全校的大会上进行动员, 我讲我们的理想, 讲我们想做什么事情。

 就由此慢慢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玉峰学校现在也发展成为昆山市各方面数一的学校。

 2003 年 7 月, 我们在玉峰实验学校召开了全国新教育实验的第一次研讨会。这次会议, 来了将近 500 人。当时有一篇报道说这是一次 “中国教育的丐帮会议”。所谓“丐帮会议” , 是因为这是民间的, 以农村的困难学校为主的, 一批有激情的有理想的学校参加了这次会议。

 这一年的会议振奋了我们的精神。

 2004 年, 我们在张家港召开新教育实验的第二次研讨会, 同时经过我们前一段时间的努力, 我们的课题得到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的批准。

 来自海内外的专家给予我们新教育实验以高度评价。

 当时, 陶西平先生, 中国教育协会副会长、 知名的教育家, 说:

 “新教育实验会像一条鲇鱼, 把中国教育这缸水搅起来!

 ” 应该说这几年的历程, 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陶先生预言。

 2004 年暑期, 在江苏宝应县, 由翔宇教育集团主办, 我们召开了新教育实验第三届研讨会; 2005 年 7 月, 在四川成都召开了新教育实验第四届研讨会; 2005 年 11 月, 在吉林第一实验学校召开了新教育实验第五届研讨会; 2006 年,在北京召开新教育实验的第六届研讨会, 媒体把我们这次研讨会称为“新教育实验的进京赶考” , 这次会议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 以及包括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许嘉璐同志等许多领导的很高评价和支持; 今年 7 月, 我们又在山西运城召开了第七届研讨会, 以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为主题。

 其实, 作为运城会议承办单位的运城新教育实验学校, 本身就是很成功地理解和实践新教育理念的学校。

 我们的新教育实验, 倡导了聆听窗外声音, 培养卓越口才, 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 建设数码社区, 构建理想课堂等六大行动, 致力于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 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 改变教育科研的实施范式,引领我们的老师和学生, 国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这些改变有着许多佐证。比如小曼老师的成长, 比如吴樱花老师那位由皮大王到苏州中考状元的转变, 比如湖塘桥小学面貌的根本性改变, 比如众多单位和个人(老师和学生, 特别是刚刚去世的马军校长所引领的沙集小学)

 自主参与并取得的成功的教育科研过程,都是很好的说明。

 现在, 整个新教育实验已经走过 5 年历程, 现在已经在全国 24 个省市自治区, 500 多所实验学校, 同时有 14 个实验区, 有 6 万多名教师 100 多万学生参加了我们新教育共同体。

 新教育实验事业的蓬勃发展得到了全国许多重要媒体的关注, 比如说中央电视台, 中国教育电视台, 《人民日报》 , 《中国教育报》 ,甚至很多非教育的媒体, 像《南风窗》 就曾经专门发表评论说, 新教育有望成为希望工程之后的新希望工程, 希望工程是给学生以书桌, 新教育则是注重精神的塑造什么样的人的工程。

 现任中央教科所长朱小曼也充分肯定新教育的开放性、公益性的教育实验改革特征。

 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有三个理论:

 专业阅读的专业引领模式, 专业写作的行动反思模式, 同伴互助的专业发展共同体模式。

 新教育其实就是倡导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模式” , 并为此倡导六大行动。

 一是“营造书香校园” :

 通过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 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 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 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

 阅读, 非常非常重要, 我经常说怎么样评价阅读对于一个学校的意义都不为过。

 苏霍姆林斯基先生曾经讲过, 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 只要有了为教师和学生精神成长而提供的图书, 那就是教育。

 我也曾经说过,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 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你们去看, 一个人的精神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当我们离开母体的时候, 我们躯体的发育靠什么? 靠最初母亲的乳水的喂养, 以后靠我们每天的食物,而精神呢, 精神的成长不可能从父母那里遗传的, 需要我们每一代人重新开始学习, 精神是不可复制的, 这学习的过程本质就是阅读的过程。

 学校教育就好像母亲的乳水, 在我们人生的关键时期, 它能给我们营养和滋润, 但是到了两三岁以后如果再吃母亲的乳水, 那么这个孩子一定是营养不良, 身体发育不良, 你需要主动进食, 汲取各种各样的营养。

 精神的发育也是如此, 一个仅仅读教科书的学生, 绝对不是一个发育优良的人, 他就是一个精神发育不良的孩子, 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与他们的阅读都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知道, 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最优秀的民族都是与他们的阅读紧密联系的, 犹太人, 我们经常说, 犹太人应该说创造了世界奇迹, 近百年来, 伟大的思想家大多是犹太人, 马克思, 他的唯物史观, 彻底改变了我们人类对历史、 社会的认识; 爱因斯坦, 犹太人, 他的相对论, 改变了我们对物理、 时间和空间的认识; 弗洛依德, 犹太人, 他的精神分析学说, 改变了我们人类对自我的认识。

 几乎每次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都有犹太人。

 美国人说, 全世界的钱在我们美国人的口袋里, 而美国人的口袋在犹太人的脑袋里。

 这和犹太人把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 甚至于把读书作为宗教这样一种情怀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 书香校园建设是我们整个新教育实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点, 也是六大行动的基础。

 没有书香的校园,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没有书香的校园, 教育只是一个训练的场所。

 我们希望书香校园是新教育实验为学校打下精神底色的一项最重要的活动。

 二是“师生共写随笔” :

 通过教育日记、 教育故事和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日常的教育和学习生活,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如果前面是读的话, 那么这里就是写。

 师生共写很重要。

 有人说, 我们教师的负担已经够重了, 你还让教师们读书写作。

 我说, 不是, 这与负担没有关系。

 反思本身是教育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很早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 思而不学则殆” 。没有思考的教育永远是不成熟的教育, 永远是不可能发展的教育。

 我经常与很多老师说, 一个人很可能是教了一年书, 重复了三十年, 重复了一辈子。

 但是另外,一个善于思考的老师, 教了一年, 就是一年, 教了二年, 就认...

篇九: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教师成长

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调查与研究姓名:

 赵通海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专业:

 教育管理指导教师:

 田殿山20091214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 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日趋深入, 教育城域网正在从城市向农村中小学校延伸, “校校通” 网络工程、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班班通” 网络工程等信息化建设已经基本完成。

 教育信息化建设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对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 探讨了信息化背景下, 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调研问卷、 个案分析( 以烟台开发区中小学校为案例)等形式, 对中小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研。

 研究认为, 网络视频技术( 视频直播、 视频点播等)、 远程教育、 教师博客等作为网络技术新的表现形式, 能够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工具。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 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大都停留在对传统教育背景下的探讨, 而对在信息化背景下, 如何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等问题, 尚缺乏系统、 深入的研究, 也缺乏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深入剖析教育信息化背景, 从成人学习心理视角探讨中小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 分析其存在问题以及问题成因,研究选题角度较为独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

 传统的师范教育体系逐步走向开放的、 现代化的教师教育体系。

 改革教师教育的模式, 建立教师教育创新体系, 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传统教育背景, 教师专业化发展

 内蒙古9 币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 B S T R A C TB e c a u se th e o u rc o u n tr ye d u c a te s th ein f o r m a tio n 。

 b a sedc o n str u c tio nste ptoco n tin u o u sly sp e e d , th ein f o r m a tio nte c h n iq u eisg r a d u a llyth o r o u g hto th ein f lu en ce th a t e d u c a te s th e r ea lm , th e e d u c a tio ncitya r e a n e t ise x te n d in gto w a r d th ev illa g e p r im a r ya n dju n io rh ig hsc h o o l sc h o o l f r o mth ecity . E d u ca teth e in f o r m a tio n —b a se d c o n str u c tio n isd e v e lo pth e m o r e a n d m o r eim p o r ta n tf u n c tio n inp r o m o tin gte a ch e r 'sp r o f e ssio ntu r n e d th e d ev elo p m en t. Inth ef o u n d a tio n th a t th is te x t stu d ie s in ag r e a td ea l o f cu ltu ra lh erita g e, toin f o r m a tio n —b a sedb a ck g r o u n du n d ero ftea ch er’ Sp r o f essio nr u m s tod e v e lo pth ep r o b le mtoc a r r yo n th esy ste ma n a ly sis, in q u iry in gin to th e inform ation—basedb a c k g r o u n du n d e r ,th ep r im a r ya n dju n io rh ig hsc h o o l te a c h e r sp r o f essio ntu rn sth ep a tha n dth e m e th o do fth ed e v e lo p m e n t. P a sstoin v e stig a teth ef o rm s, su cha sq u estio n n a ir ea n d th e in d iv id u a l c a se sa n a ly sis( w ithth e sm o k ep ed esta ld e v e lo pth ea r e ap r im a r ya n dju n io r h ig h sch o o lsch o o lf o r th e ca seex a m ple)…etc. , tu rnth ed e v e lo p m e n tto th ep r im a r ya n dju n io r h ig hsc h o o lsc h o o l tea ch er’ Sp r o f e ssio ntoc a r r yo nth e d e ta ile din v e stig a tio nin th e e x iste n tp r o b lem . T h er e se a r c h th in k s th a t th e n e tw o r k v id e of r e q u e n c y tech n iq u e( th ev id e o f r e q u e n c yisliv e, th e v id e of r e q u e n c y p o in t S O Wetc. ), long r a n g eed u ca tio n , tea ch er'sth eb lo ga n etc. is th e n e wm a n if esta tio n o f th e n e tw o r ktech n iq u e, ca nb e c o m eth ee m o llie n tto o lth a tp r o m o te sth e tea ch er’ Sp r o f e ssio n a l d e v e lo p m e n t.S e e f r o mc u r r e n t r e se a r c hco n d itio n , co n cem in gtea ch er'sp r o f essio ntu rn sth e r e se a r c h o f th ed e v e lo p m e n t, m o stly sta y in ga r o u n d to e d u c a te th eb a c k g r o u n dtoth etr a d itio n u n d e r o fstu d y ’ a ndtou n d e r th e in f o r m a tio n - b a se db a c k g r o u n d , h o w p r o m o teth ep r im a r ya n dju n io r h ig hsc h o o lte a ch e r 'sp r o f essio ntu r n s th ep a thth a t th ed ev elo p m en t, tea ch er's p r o f essio ntu rn s th ed e v e lo p m e n tetc. p r o b lem , stillla c kth esy stem , th o r o u g h resea rch , a lsola ck toh a v eth er esea r ch r esu lt o fg u id eth em e a n in go ff u lf illm en t.T h ep a p e r so f in n o v a tio n lies inin - d ep th a n a ly sise d u c a tio n inf o rm a tio n

 b a c k g r o u n df r o m a d u lt le a r n in g p sy ch o lo g ica l p e r sp e c tiv eo np r im a r ya n dse c o n d a r ysc h o o lte a c h e r s’ p r o f e ssio n a l d e v e lo p m e n to fth e sta tu sq u o , a n da lla n a ly siso fth ep r o b le m sa n dp r o b le m sa rise, th ee le ctio n o nte r m sm o r eu n iq u e.T h ep a r ty ’ S17m a jo rp r o p o se s b u ild in gin n o v a tiv e n a tio n a lg o a ls. tr a inala r g e n u m b e r o f in n o v a tiv e a n d cr e a tiv ea b ilityo f te a c h e r s isb u ild in ga nin n o v a tiv e n a tio n a lstr a teg ic in itia tiv es. T ra d itio n a l te a c h e r e d u c tio nsy ste mg r a d u a lly o p e n in gu pa n d m o d e r n iz a tio no fte a c h e r e d u c a io nsy ste m . R e f o r mte a c h e re d u c a tio n , atea ch ere d u ca tio nin n o v a tio nsy stem , a sasa c r e dm issio no fth eed u ca to rs.K E YW O R D S :

 in f o rm a tio nte c h n o lo g ye d u c a tio n , te a c h e rp r o f e ssio n a ld e v e lo p m e n t, tr a d itio n a l b a c k g r o u n d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本人为获得内蒙古师范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本人保证所呈交的论文不侵犯国家机密、 商业秘密及其他合法权益。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感谢。签名:日期:

 州年f争月7争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内蒙古师范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内蒙古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学位论文, 并且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也遵守此规定。鲐弛多.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第一章引言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 问题的提出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 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教育部于20 0 4年12月 25日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以下简称《标准》 )。以《标准》 为依据, 教育部师范司于20 0 5年4 月 启动实施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 。

 20 0 5年lO 月 , 全国各个试点省份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拉开了序幕……这一系列举措无不反映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正在成为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目标之一。B D A 市场调研公司20 0 8 年3月 12日发布报告称, 中国目前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

 B D A 称, N ielsen /N etR a tin g s的资料显示, 截至20 0 7 年年底,美国的互联网用户数量为2. 16 亿。

 据C N N IC 发布的报告数据, 截至20 0 7 年12月 31日, 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 1亿, 2007 年中国网民数量年增长率为53. 3%。

 根据这些数字, 现在中国网民总人数已经超越美国, 成为全球第一大互联网市场, 预计20 0 8年网民规模将达到2. 85亿回。

 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发展已经进入快速、 持续、 平稳的发展阶段。

 互联网的出现是一场革命, 它改变了人们沟通的方式, 加快了知识积累的速度, 更改变了社会的结构与价值标准。

 多媒体技术、 通讯技术、 网络技术等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 因特网、 电子邮件、 远程教育、 视频会议、 虚拟现实等新教育媒体的普遍应用, 增加了人类互相交流的机会, 使当代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改变着教育的方式、 方法以至内容, 转变着人们的教育、 教学观念。

 同时, 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深刻的影响, 传统的教师教育方式受到了挑战。

 校园数字化、 网络化、 智能化的全新环境, 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20 0 7 年8 月 31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强调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强调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对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 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

 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的m h ttp :

 H w w w . iresea rch . co m . crg C o n su ltin g /o n lin e m ed ia /D eta ilN ew s. a sp ?id = 30 4 8 3l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具体体现。

 ” ∞纵观国内外的新变化, 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必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焦点和热点问题。2、 研究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基本上顺应了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我国从曾经拥有世界最大的文盲人口群, 发展到当今拥有世界最大的受教育人口群, 国民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教育信息化跃上了新的台阶。教育信息化背景的新形式新任务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教师现有素质与教育信息化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

 传统的教师教育技能以“三笔字、 普通话和电教技术’ ’ 为基本内容。

 进入二十一世纪, 全国教育系统提出了普及教育现代化的总目标。20 0 0 年10 月 25日至26日,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决定, 从20 0 1年起, 用5到lO 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全面实施“校校通” 工程。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会上作了题为《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的报告, 标志着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的正式启动。自20 0 1年以来, 烟台市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开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经过7 年来的努力, 烟台市教育系统先后实施了“校校通’ ’ 工程、 “消灭无微机学校” 工程、 “普及教师用微机工程’ ’ 、 “农村中小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 和目前正在实施的“班班通"工程。

 如何借助现有的现代化教学工具, 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 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教师, 满足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 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和全社会的迫切需要。通过本研究, 希望能够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1)查明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 2)分析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3)探讨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法、 途径。①胡锦涛. 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J]. 中国教育报, 2007 - - 9 一l2

 第一罩引言( 二)概念界定1、 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 世纪9 0 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美国克林顿政府于19 9 3年9 月 正式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N a tio n a lIn f o r m a tio n In f r a str u c tu r e , 简称N 11), 俗称“信息高速公路"( In f o r m a tio nS u p e r h ig h w a y )的建设计划。

 其核心是发展以In te r n e 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 In f o rm a tio n T ech n o lo g y , 简称IT )在社会的广泛应用, 特别是把IT 在教育中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l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美国这一举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 许多国家政府相继制定了推动本国教育信息化的计划。

 n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网络中心主任祝智庭教授认为:

 教育信息化应被看作一个过程, 其结果是达到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 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 其表现为教材多媒体化、 资源全球化、 教学个性化、 学习自主化、 活动合作化、 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教育信息化又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概念。

 “信息化"这一概念基本上是东方语言思维的产物。

 西方国家的文献中极少使用“信息化” 之类的说法, 而在许多东方国家,包括中国、 日本、 韩国、 饿罗斯等, 则大量使用“信息化"的概念。

 西方人似乎不喜欢像“教育信息化’ ’ 、 “信息化教育"之类的高度概括的概念。

 他们用了许多不同的名称, 例如ITined u ca tio n (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E - L ea r n in g ( 电子化/数字化学习),E - E d u ca tio n ( 电子化/数字化教育), N etw o r k - B a sedE d u ca tio n ( 基于网络的教育),O n lin e E d u ca tio n ( 在线教育), C y b erE d u ca tio n ( “赛伯"教育), V ir tu a lE d u c a tio n( 虚拟教育)等。

 祝智庭教授认为:

 “ITin E d u ca tio n 的语义与教育信息化的意义相近, E - E d u c a tio n 和E - L e a r n in g 与信息化教育的意义相近, 而其它名词主要与网络化教育相关, 代表着信息化教育实践的主流。

 但是, 尽管名称或概念上有所差别, 其所包含的主题内涵还是十分相近的。

 这种情形有点像“电化教育"一样——一个中国化的名词, 很难找到一个与之完全相对应的英文译法, 但这并不影响其内涵的发展、传播与交流。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 是实现教育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信息机器引入教育的过程, 更是一种教育思想、 教育观念变革的过程,是一种基于创新教育的思想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 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

 嘲总之,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 积极开发并且充分应用信息技3

 内蒙古y 币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术和信息资源, 促进教育现代化, 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人才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培训、 教育信息资源建设、 教育信息产业化、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建设。2、 专业化专业( p ro f essio n )是“专门职业"的简称, 它是相对于“普通职业( v o ca tio n )"而言的。

 “普通职业” 的本质, 在于“重复” 某一个行业的基本操作行为, 并不需要过多的“心智"劳动。

 口1专业的内涵却不是这样, 专业是在社会分工、 职业分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类特殊的职业。

 如何评价和判断一种职业是否是专业, 许多社会学家进行了探讨。

 归结起来, 一种职业能否被称为专业, 至少应符合三个方面的规定:

 ( 1)专业理想和专业道德, 集中体现在社会责任感方面。

 专业者必须以服务社会为最高理念:

 专业者必须具有服务重于报酬的意识。

 ( 2)专业自主权。

 专业拥有自己的专业团体, 享有有效的专业自治。

 如该专业团体对专业人员的聘用、 解职、 与专业业务相关的权力不受专业外因素的控制; 对专业人员有严格的入职、 聘用和解聘标准和程序,颁发从业资格证书; 专业内部有不同的职称, 以区别专业水平的差异等。

 ( 3)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作为专业必须以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作为基础, 否则一种职业不能称其为专业。

 专业者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专业培训, 并有不断进修的机会。

 同时,每一个专业还必须有与其他专业相区别的专业要求, 这样才具备成为...

篇十: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教师成长

2019 · 04基金项目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优质高职院校建设项目 “ 四川省民族地区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 ”教学新常态背景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机制和路径■ 龚光军摘要 :

 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 , 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力量 。

 在高考改革面临新形势 、 学生身心发展出现新特点和课堂教学模式呈现新变化的课堂教学新常态背景下 , 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体现为内在和外在 、 自我和他者的有机关联 , 需要自身努力 、 学校政策保障和社会环境支持多管齐下 。关键词 :

 青年教师 ; 专业发展中图分类号 :

 G45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3-4289 ( 2019 )

 04-0014-03

 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 教师年龄结构不断优化 , 中青年教师成为中小学教师的主体 。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生力军 , 代表着学校发展的未来 , 其专业发展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突破口和有力抓手 。

 在高考教学改革面临新形势 、 学生身心发展出现新特点和课堂教学模式呈现新变化的课堂教学新常态背景下 , 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体现为内在和外在 、 自我和他者的有机关联 ,需要自身努力 、 学校政策保障和社会环境支持多管齐下 。一、课堂教学的新常态近年来 , 在学科教学和教师专业要求上 , 教育部先后颁布了 《 各学科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 修订版 )》《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 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 》《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 》 等文件 , 这一系列政策 、 标准的修订 、 调整 、 颁布和实施 , 标志着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进入了新常态 。

 所谓 “ 新常态 ” 就是不同以往的 、 相对稳定的状态 。

 课堂教学的新常态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高考改革面临新形势 , 学生身心发展呈现新特点 , 传统教学模式出现新变化 。( 一 )

 高考改革面临新形势在国务院 2014 年颁布的 《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 中提出 :

 当前的教育变革要从教育政策的颁布和教育制度的完善来打基础 ; 打破传统的高中教育模式 , 为更好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做好顶层设计 ; 同时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考试多元录取的参考标准 。

 在素质教育和高考改革的背景下 , 学生在教育上将获得更多的自由选择权 , 对教师充满更多的专业期待 。

 加强对他们学习过程的帮助 、 对他们学习需要的满足 、 对他们学习方向的引领 , 这不仅仅需要教师考虑用什么方法与技巧 , 还需要教师更高的专业素养 。

 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必教师队伍建设的思与行14万方数据

 / 2019 · 04须结合高考改革的新形势 , 这样的指向性才能明确教师的教学使命感和紧迫感 , 进而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技能与学生学习质量的双重提升 。( 二 )

 学生身心发展呈现新特点面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历史使命 , 青年教师需要认真对待职业生涯规划 , 整体布局 , 长远规划 。教育的实效很大程度上受到教育对象自身实际条件的影响 , 我们需要承认的现实情况是 , 当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 与其他年代的受教育者具有极大的差异性 , 这一新特征需要青年教师在专业发展方向中予以准确把控 , 在微观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中明确重点 , 努力发掘教育资源和教育契机 , 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引导力 , 真正完成教学主体和教学客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2]( 三 )

 传统教学模式出现新变化青年教师教学经验尚处于起步阶段 , 尽管他们拥有积极的教学热情和学习心态 , 但在教学方法的灵活掌握和熟练运用方面 , 仍欠缺足够的锻炼机会和实践经验 , 因而 , 各种层次 、 各种类型的教学 “ 练兵 ”“ 比武 ” 不可或缺 。

 面对慕课 、 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以及智慧课堂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与冲击 ,青年教师需要积极予以关注并进行针对性 、 前瞻性的考量与实践 。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专业发展是青年教师群体适应教学岗位的客观需要 , 也是强化自我身份认同的必由之路 , 需要自身努力 、 学校政策保障和社会环境支持多管齐下 , 是内在和外在 、 自我和他者的有机关联 。( 一 )

 自我教学生涯规划自我身份认同 , 是指教师对自我身份的理解与定位 , 是在教学实践中 , 充分体验专业技术和教学技能 , 逐步认同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活动 , 形成较为稳定的专业价值观和专业精神的过程 。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长期稳定的职业信仰和情感认可 , 坚持对教育事业 、 学科专业和学生一贯始终的热忱之情 。

 其一 , 教育为业 , 身心为正 。

 青年教师大都已经对教育事业和教师身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 强化立德树人的职业初心 , 需要职业认同的保障 。

 其二 ,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 。

 教师要成为学生热爱和拥护的对象 , 方能达到 “ 亲其师 , 信其道 ” 之目的 。

 其三 , 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 意味着教学生涯的丰富多彩 , 没有理想和豪情 , 没有实践和坚持 , 这是很难以实现的 。( 二 )

 学校政策措施保障学校环境对人的成长发展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 , 青年教师的教学生涯发展受到学校政策 ( 例如教师职称评定政策 )

 的影响 。

 如何具备评定资格 , 如何逐步实现职称的逐级递增 , 这既是对青年教师教学的外在考量 , 同时又是激发他们专业发展内生动力的有力杠杆 。

 在实际操作中 , 不少单位的职称政策开始向青年教师教学岗位倾斜 , 这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条件 。( 三 )

 社会环境氛围支持家长或者社会舆论在评判教师时 , 常常倾向于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 , 偏爱于有成熟的学生管理理念的中年教师 , 对于青年教师尤其是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 , 存在着一定的偏见或不认可 , 这既是一种客观现实状况又会促使和激发青年教师尽早做好教学生涯规划 , 尽快通过自我修炼 、“ 拜师学艺 ” 和团队互助等多种方式提升专业素养 。

 除此以外 , 国家要求 、 社会发展需要 、 学生成长规律需求 、学校育人导向等因素也会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一 )

 明确努力方向 , 激发内生动力首先 , 青年教师参照国家和学校的相关教学标准规范 , 确立短期 、 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 , 形成对自身教学准备 、 方法和行为的计划体系 。

 其次 , 青年教师定期进行教学观摩 、 教学赛课以及教学科研活动 , 不断向优秀教师和有经验老教师探讨学习请教 , 注重与教学团队的沟通提高 , 优化自身教学生涯目标结构 , 打磨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 , 不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思与行15万方数据

 / 2019 · 04自我反思精神和自我成长的动力 。

 再次 , 青年教师要对自身存在的优势 、 不足和进步形成客观正确认识 , 分析现象存在的原因 , 提高自我反思能力 。[3] 第四 , 青年教师要敢于向自身生涯发展规划要效果 ,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契机 , 不断苦练教学内功 , 掌握更为科学可靠熟练的教学方法 , 提升教学技能实效 。( 二 )

 利用档案袋法 , 实施发展性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区别于结果性评价和筛选性评价的评价体系 , 它更为注重对评价对象的过程性指标考核和阶段性发展实效的检测 。

 鉴于教学经验的欠缺与教学方法的不成熟 , 采用教师教学成长档案袋记录法更能有效督促和帮助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和职业发展 。

 档案袋里面涵盖了青年教师的个人学习履历 、 教学比赛记录 、 教学环节评估材料 、 观摩听课赛课的记录心得 、 指导学生复习备考的相关材料 、 教学反思与教学案例总结 、 班级管理与学科科研教学互动笔记等 。( 三 )

 构建研修联盟 , 打造合作性文化要形成强大的青年教师团队 , 在互联网环境和新媒体发展的大背景中 , 精准定位自身发展轨迹 ,依靠团队协同作战 。

 从共享备课资源到协同教学 ,从教学硬实力向教学软实力方向发展 , 跳出传统机械合作和形式合作的怪圈 , 搭建合作性教师团队文化系统 。

 青年教师作为吸收学习新事物 、 新技能的关键群体 , 无论是翻转课堂还是智慧教学都可以开辟新天地 , 展现新风貌 , 形成新成果 。

 从教育主管部门而言 , 通过互联网平台 , 建立教师研修网络联盟 ,实现资源共享 , 充分融合新的教学理念 , 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 鼓励进行教学改革 , 这样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就有了优质 、 可靠的资源保障 。[4]参考文献 :[1] 许李军 . 高考改革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影响分析 [J]. 西部素质教育 , 2015 , (11):67.[2] 侯永杰 , 赵自胜 , 党亚枝 . 新入职教师课堂教学适应性探究[J]. 教育现代化 , 2018 , (5):12.[3] 管小娟 . 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D]. 南京师范大学 ,2011.[4] 张月娇 . 中学新入职政治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 [D]. 天津师范大学 , 2016.[5] 亢亮 . 资源整合视阈中高中政治课有效性研究 [D]. 苏州大学 , 2011.( 作者单位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 四川 , 遂宁 629000 )教师队伍建设的思与行16万方数据

推荐访问: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教师成长 现代化 成长 教师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大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15001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