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双减对校外培训机构影响4篇

双减对校外培训机构影响4篇

时间:2022-10-07 09:50:03 来源:网友投稿

双减对校外培训机构影响4篇双减对校外培训机构影响 1【网络舆情分析报告】双减政策下的教育机构 简介: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双减对校外培训机构影响4篇,供大家参考。

双减对校外培训机构影响4篇

篇一:双减对校外培训机构影响

【网络舆情分析报告】双减政策下的教育机构

  简介:7 月 24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标志着“双减”政策正式落地。教育改革一直是民生重大工程之一,“双减”意见出台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有关政策减负效用、教育培训行业(下称“教培行业”)前景等方面话题成为舆论热门话题。

  一、舆情态势

  2

  1 1 、舆论传播趋势变化

  7 月 23 日至 7 月 28 日期间,全网有关“双减政策正式落地”的信息传播总量为 158121 条。5 月 21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此后,关于教培行业监管收紧、学生减轻负担等风声不止,但均未引起较大舆论反响。7 月 23 日,有关“教育培训机构禁止资本化运作、不得上市融资”的信息在教培行业内部流传,引发教培行业从业者的集中讨论。7 月 24 日,中办、国办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宣布“双减”政策正式落地,有关“双减”政策成效之争、教培行业巨变等一系列讨论,成为舆论场热

  3 门话题。7 月 26 日,教育类股票表现不佳,新东方等众多知名教育股集体跳水,成为促进舆情发酵的重要线索,此后舆情热度开始逐步下降。

  2 2 、舆论讨论平台分布

  4

  在监测时段内,涉及“双减政策正式落地”的事件信息主要分布在社交平台,占比 48.15%,相关内容主要来自“双减意见如何规范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等热门话题讨论。其次是 APP 及新闻平台,分别占比 26.77%、21.64%,其中,APP 及新闻平台分布前三的平台为“腾讯网”“腾讯新闻 APP”和“今日头条”。

  3 3 、社会情绪分析

  从情感分布来看,有关“双减政策正式落地”的社会情绪主要以中性为主,占比 49.1%,相关内容主要涉及政策具体实施层面、教培行业影响方面的客观讨论和政策内容传播等。正面情绪占 34.7%,多为舆论对政策的支持和期待,如“人民网”文章《人民来论:“双减”让教育“返璞归真”》

  5 等。负面情绪占比 16.2%,多为教培行业从业者及部分家长的担忧和焦虑情绪。

  二、舆论观察

 1 1 、舆论传播热词图

  7 月 24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中,政策的相关内容成为舆论关注核心,有关“双减政策”“双减意见”“双减文件”等成为热门词汇。部分舆论表达对政策的支持,有关“落实”“拥护”等成为

  6 了高频词汇。随着政策发布,有关“校外培训”“线上教育”等词汇的热度也随之高涨。另外,“新东方”“好未来”等企业对此政策做出的相关回应也引发了舆论关注。此外,还有部分舆论对现阶段的教育环境发表了相关看法,“鸡娃”“内卷”“教育焦虑”等关联词汇也成为舆论讨论焦点。

  2 2 、主要的舆论话题分布

  7

  媒体话题方面,有关传播《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双减政策”)的信息成为媒体报道的重点,占比 37.5%。其次,有关对“双减政策”的解析成为媒体报道的核心,占比 22.3%。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及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解读。如“中国教育报”发布《顾明远解读“双减”意见:减轻学业负担,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和“经济日报”发布的《从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等文章,引发众多媒体转载传播。还有部分媒体聚焦于对教培行业影响的报道,认为该政策下发除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的行业乱象外,对整个教培行业也是一次致命的打击,未来更多的机构及企业或将转型另谋出路,相关新闻占比 18.5%。另外,探讨教育公平的媒体报道占比 10.1%。部分媒体表示“双减政策”的落实,有利于促进教育均衡公平的发展。如“人民资讯”发文《着力“双减”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此外,其他报道占比 5.6%,主要来自部分媒体对该项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困难和问题的报道。

  网民话题方面,主要以传播政策相关信息为主,占比39.6%。其中,“@新华网”“@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均纷纷发博,引发众多网友积极参与传播。23.3%的网民支持学生减负,表示现阶段的教育内卷严重,给老师、

  8 学生、家长三方都造成较大压力及焦虑,对此部分家长希望尽快落实该项政策且严格执行。另外,17.7%的网民从教育发展出发,对可能出现的一些教育问题进行讨论,如教培行业缩水后有可能会加大家庭教学的压力等,同时,也有部分网民担忧校外培训市场的缩小会对教育公平产生影响。10.1%的网民关心教育股下跌。受“双减”政策影响,新东方、豆神教育、昂立教育等公司股票大跌,有关教培机构及从业人员的去留引发网友热议。此外,其他言论占比 5.3%,相关言论多围绕教培企业回应“双减政策”展开。

  三、舆论聚焦

 1 1 、减负效用

 7 月 24 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出台引发了国内舆论热议。大部分舆论认为“双减政策”的实施有利于让社会教育环境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以“贩卖焦虑”来鼓动消费是校外培训行业内的普遍套路,同时,市场化运作下,校外培训机构极易将天秤偏向经济效益,忽视甚至以牺牲教育公益属性为代价,产生诸多行业乱象。部分观点指出,教育完全市场化并不符合我国国情,也违背了教育行业的社会责任,去资本

  9 运作、加强行业管制是让教育回归教育本身的一个有力推动,此举无疑是维护健康教育生态体系的有力保障。

  除了治理行业乱象、防范资本入市带来的诸多隐患外,解决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短视化、功利性问题等也是双减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不过,对于管制校外培训市场是否能减轻学生压力,消减家长教育焦虑这一问题,舆论观点莫衷一是。

  部分舆论从教育焦虑根源这一角度进行分析,表达了自身的担忧。有观点认为,校外培训机构虽然间接助推了社会教育普遍短视化和功利化趋势,而且确实对当下不断扩大的社会教育焦虑负有一定责任,但其并不是教育焦虑的根源。应式教育催生培训需求,培训需求的客观存在又孕育出解决其需求的培训行业,回返往复,还是得在教育体制上找办法。持同类观点的舆论强调,既然应试教育才是学生超负、教育内卷的根源,那么限制校外学科类培训在减负上的成效就值得商榷。

  应试教育改革无法一蹴而就,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实背景下,培训需求依然是刚需,也是当下教育内卷的内在逻辑力。有观点担心,如果冒然地对校外辅导和培训一刀切,势必会衍生出更多的教育不平等现象,甚至会引发更多

  10 的教育焦虑。较为典型的观点认为校外培训行业受到政策激励影响,普化的培训班淡出市场,校外教育培训的门槛将进一步提高,高成本的个性化、精准化教育培训如私教、一对一等教育形式或将成为下个“流行”。不过,这种“流行”并非适用于大众的,而是小众化的,而这也意味着不同阶层家庭子女受教育差异将进一步拉大:对于家境富裕的家庭来说,可以选择费用更高的私教形式来让其子女获得更丰富、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对于普遍家庭来说,经济能力限制了其女子受教育的资源圈,长久发展,这种改变从一定程度上也将对社会阶层间的流动产生影响。

  2 2 、行业前景

 今年以来,教培行业频频受挫。从 3 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出台到 5 月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同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以虚假宣传等行为对 15 家校外培训机构处以顶格罚款。一时间风声鹤唳,各教育培训机构掀起裁员浪潮。有舆论指出,受监管收紧及新政策影响,除进行大面积裁员外,猿辅导、高途等多家在线教育机构还以公司内部调整为由大量取消应届毕业生的录用通知。随着“双减”政策正式落地,7 月 26 日,A 股教育板块大幅低开,中公教育、学大教育等知名教育股均以跌

  11 停收盘。港股教育板块也集体跳水,新东方收盘大跌 47.02%。有媒体查阅公开数据发现,截至 7 月 26 日,A 股、美股、港股三地上市的教育股今年以来合计蒸发超 7400 亿元人民币。

 综合舆论来看,政策影响下的教育培训机构将何去何从是舆论讨论的重点议题之一,其中,调整业务版块或赛道转型是舆论认同度较高的一种观点。舆论普遍认为,“双减”政策对主营业务为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的教育机构并不存在重大影响。面对当下监管收紧的现状,学科类机构向素质类培训、职业教育、艺术类教育等方向转型或许是教培行业这场严寒风暴下最好的出路。

  12

  事实上,好未来、新东方等头部公司早已开始谋求转型。今年来,好未来聚焦成人教育领域,整合了旗下的考研、留学等业务推出轻舟品牌;新东方也通过推出拓展艺术教育领域、开办高中课程等举措,提前部署转型之路。对此,有观点指出,从目前形势来看,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成素质类、职业类机构已是大势所趋。“双减”意见虽然短期内会让一些赛道遭受打击,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教培行业进入良性的快速发展的循环。但也有舆论认为,转型非一日之功,学科类培训机构如何从深耕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方面的中公教育等其他机构中获客还需完备的企业战略安排和转型计划。严监管之下,教培行业注定逃脱不了重新洗牌的命运。

  四、关注此事的人群分析

 1 1 、人群构成

  13

  网民言论主要来自社交媒体的草根阶层(普通+达人),占 84.5%。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民生的重要议题,相关改革措施及政策发布较易引发网民关注。其余言论来自社交媒体的认证用户群(名人+政府+媒体+企业+团体+网站+校园+其他),总共占 15.5%,名人博主在此事件中处于意见领袖地位,其发表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看法,带动了普通网民对其相关话题的热议。

  2 2 、发文习惯

  在该事件的相关讨论中,原帖信息占比 25%,多为媒体和个人大 V 对该政策进行相关传播及表达自身观点。75%的网民则通过转评权威博主的博文参与相关话题讨论,进一步扩大话题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3 3 、地域分布

  14

 广东地区对该政策关注度最高,其次是北京和江苏。这三地的经济相对发达且对新鲜资讯接收较快,网络普及程度高,因此对该事件的相关话题关注度和参与度最高。

  五、商情观察

 近些年来,我国教培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加上资本入局,导致校外培训机构疯狂且无序增长,让教培行业演变成为一个逐利产业的同时,国内教育内卷化也日趋严重,带给学生、家长及学校的压力与日俱增。如今,“双减”政策下发,靴子落地,条条政策都是干货,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到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及企业、再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政策拳拳到

  15 肉,直击教育行业痛点难点。“双减”政策的目的远远不止是减轻学生负担问题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防止过度的培训影响教育实质公平,妨碍学校正常的教学内容及价值取向。而从根本上解决短视化、功利化等问题,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及实现教育均衡公平发展,则是“双减政策”的终极目标。

  对学生来说,“双减”政策不仅仅是一次减轻作业负担的政策,更关乎其身心健康及未来发展。根据 2016 年数据统计显示,在北京的两万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比32%,每年因学业问题发生事故也大有人在。因此为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减轻学业负担,“双减”政策势在必行。从家长的角度来看,校外培训攀比之风盛行,努力为孩子提供最佳教育环境的家长心态和实际家庭条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了家长们的教育焦虑。“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教育机构广告语更是进一步刺激了家长对教育投资方面的焦虑。深化教育改革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学生来说都迫在眉睫,此番政策的出台足以体现政府及职能部门整顿教培行业的决心,有利社会教育环境良性健康发展。

篇二:双减对校外培训机构影响

022年5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May  2022  第49卷 第3期      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Vol. 49No. 3  DOI :

 10. 16366 / j. cnki. 1000 - 2359.2022. 03. 21“双减”背景下的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理念转型与制度优化张海鹏,张新民(西南大学 法学院/教育立法研究基地,重庆 400715 )摘   要:我国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历经前监管( 2014 年之前)、弱监管( 2014-2018 年)及强监管( 2018 年至今)三个阶段。当前的监管模式在厘清监管思路、建立监管组织、完善监管制度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仍存在准入标准欠妥当、监管职责不明确、监管机制较乏力等局限。为实现校外培训机构的有效监管,应首先以善治理念为指引,完成从政策干预到法律主治、从行政管理到合作治理、从管控为主到堵疏结合、从主体管制到行为规制的理念转型。在此基础上引入清单管理模式,通过加强相关立法、建立“制度清单”,厘清监管权限、明确“权责清单”,降低准入门槛、实行“负面清单”,健全运营要求、完善“底线清单”来完善制度体系,从而实现政府监管与行业发展的平衡,促进培训教育治理现代化。关键词:“双减”;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作者简介:张海鹏( 1988- ),男,四川南充人,法学博士,西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立法研究基地(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西南大学共建)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法学与民商法学研究;张新民( 1963- ),男,四川蓬安人,法学博士,西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立法研究基地主任,主要从事教育法学与经济法学研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20CFX046 )中图分类号:

 G52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 - 2359 ( 2022 )

 03 - 0150 - 07   收稿日期:

 2021 - 06 - 07自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规范意见》)以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行动。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再次强调,要“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当前,中央和地方层面的监管工作正在全面展开,引起了学界与社会的广泛热议。在此背景下,科学厘清政府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职责,系统构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的长效机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系统检视校外培训机构政府监管当前现状的基础上,分别引入善治理念和清单管理模式就校外培训监管的理念转型与制度优化提出建议,以期对我国培训教育的长效治理有所助益。一、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的现状考察:以政策文本为中心我国的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且主要以政策文件为依据开展活动。由于地方层面的培训机构治理文件主要系中央政策文件的细化落实,在特色性、创新性等方面尚不明显 ① ,以下分析主要围绕中央层面的政策文件展开。·0 5 1·①丁亚东,杨涛:《我国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的特征、问题与展望:基于 21 个省市政策文本的分析》,《教育与经济》, 2019 年第 6 期。网络首发时间:2022-05-12 10:57:24网络首发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41.1011.c.20220510.1618.021.html

 (一)历史沿革: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的三个阶段通过梳理相关政策文件可以发现,我国的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以2014年发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及2018年出台《规范意见》为节点,可分为前监管、弱监管及强监管三个阶段。2014年以前,与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有关的政策文件主要围绕学生校内减负、学校有偿补课及学校违规收费展开,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较少。虽有《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 〕48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的通知》(教基一厅函〔2014 〕 13号)等文件提及加强培训机构管理、推动培训机构行业自律,并无关于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的具体措施。2014年开始,在继续规范学校违规补课和乱收费的基础上,学校教师的有偿补课行为成为治理重点,并先后发布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教师〔2014 〕 1号)、《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教师〔2015 〕 5号)等规范文件。通过切断中小学校和在职教师与校外培训机构的利益牵连,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招生行为和师资队伍,促使其真正发挥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功能。但该阶段主要以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为监管重点,未能全面建立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的制度体系。基于市场的快速兴起及监管的相对缺位,校外培训机构在此期间迎来了爆炸式增长,随之引发了学生课业压力居高不下、家长经济负担不断增加、学校主流教育遭受干扰、教育均衡公平受到冲击等问题。在上述背景下,以2018年国务院出台《规范意见》为标志,校外培训机构正式进入强监管阶段。与前两阶段相比,该阶段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专门政策文件大幅增多(当前主要监管政策文件见表1 )。内容层面,围绕校外培训机构的准入条件、运营要求、配套举措、监管机制等方面建立了全面的制度规范。实践层面,以政策为指引的大规模、高强度专项治理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无论从监管文件数量还是监管执法强度来看,2018年《规范意见》尤其是2021年《双减意见》发布以来,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进入一个全新阶段。表 1  当前主要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政策文件序号 文件名词 文号 发布时间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 国办发〔 2018 〕 80 号2018 - 08 - 062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 教基函〔 2019 〕 8 号2019 - 07 - 023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2021 - 07 - 244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教监管厅函〔 2021 〕3 号 2021 - 07 - 285民政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登记管理的通知 民办函〔 2021 〕 55 号2021 - 08 - 246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教监管厅函〔 2021 〕 6 号2021 - 08 - 257关于将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的通知教监管厅〔 2021 〕1 号 2021 - 08 - 308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监管的通知 发改价格〔 2021 〕 1279 号2021 - 09 - 029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 教监管厅函〔 2021 〕 8 号2021 - 09 - 0310教育部办公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监管厅函〔 2021 〕9 号 2021 - 09 - 0911关于做好现有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由备案改为审批工作的通知 教监管厅〔 2021 〕 2 号2021 - 09 - 1012教育部办公厅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的通知教监管厅函〔 2021 〕10号2021 - 09 - 271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指南》的通知教监管厅函〔 2021 〕16 号 2021 - 11 - 0814 教育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 教基厅函〔 2021 〕45号2021 - 11 - 251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的通知 教监管厅函〔 2022 〕 1 号2022 - 01 - 0516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选荐校外培训社会监督员的通知 教监管厅函〔 2022 〕 2 号2022 - 01 - 2117教育部 中央编办 司法部关于加强教育行政执法深入推进校外培训综合治理的意见教监管〔 2022 〕1 号 2022 - 01 - 2518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回头看”工作的通知教监管厅函〔 2022 〕7号2022 - 03 - 31   (二)效果评估: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的现状分析总体而言,随着《双减意见》的出台及各地治理行动的大力开展,当前的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取得了长足进步。从监管思路看,确立了学科培训和非学科培训分类管理的思路,并与校内教育改革协同推进。从监管主体看,成立了专门的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并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形成稳定的监管组织。从监管内容看,围绕校外培训机构的行业准入、教学内容及日常管理等多个维度制定了全面的政策规范。从监管实效·1 5 1·

 看,各地持续展开的专项治理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大量不合格机构被取缔关闭、中小学教师兼职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与行为不断优化改善。但另一方面,当前的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仍有完善空间。监管方式上,当前仍主要通过专项治理行动进行集中整治,呈现出运动式、阶段化和选择性特点。监管举措上,当前主要通过设置更高的准入门槛、更细的运营标准、关闭不合格机构等来促使培训机构合规经营,总体上属于以防堵为主的管控模式 ① 。监管主体上,仍属于以政府为中心、自上而下的一元治理模式,缺乏其他利益主体参与。监管制度上,仍存在不具体、不合理、不完备之处 ② 。为实现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现代化,应以“双减”政策的发布与实施为背景进一步优化理念与制度,建立统一性、长效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校外培训监管机制 ③ 。二、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的理念转型:以善治理念为指引校外培训机构监管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是否正确认识校外培训教育的功能作用,并采取针对性的监管措施,进而在校外培训治理中实现善治。“善治的特征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④ ,其内涵的法治、参与、回应和公正四项要素 ⑤ 可为当前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的理念转型提供指引,进一步具体落实到监管依据、监管机制、监管方式及监管重点四个层面。(一)监管依据:从政策干预到法律主治当前关于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的立法尚显薄弱。从规范数量看,与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密切相关的立法仅有《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及《未成年人保护法》三部。这三部立法中涉及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的条文为数不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监管制度体系。例如,《民办教育促进法》仅在第12条和第26条涉及培训机构的准入审批和培训证书。而《未成年人保护法》则仅在第33 、 38和41条分别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龄前未成年人进行小学课程教育,学校、幼儿园不得与培训机构合作为未成年人提供有偿辅导课程,校外培训机构应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于规范内容言,涉及校外培训监管的立法规定较为原则、抽象,缺乏明确性与可操作性。例如,虽然《民办教育促进法》第65条将“其他民办教育机构”纳入民办学校,但《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均主要围绕学历教育民办学校展开,并无关于校外培训机构的具体操作性规定。从实践层面看,当前的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主要是依据政策文件开展大规模的专项治理行动。虽然政策与法律相比更加灵活、高效,但其在科学性、稳定性上难以保证,也缺乏明确的实施保障和评估机制 ⑥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域外实践表明,建立完善的立法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日本自1949年颁布《社会教育法》起,便开始将校外培训纳入立法规制范围。培训机构在日本被视为特定的服务性产业由经济产业省负责,通过《特定商业交易法》《地方公务员法》等分散立法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则更进一步,分别出台了《私立教育机构设立、经营及课外辅导法》及《补习及进修教育法》,就校外培训机构的设立、运营及监管等进行了详细规定。我国校外培训治理的长期实践也已经证实,尽管依据政策文件的“专项治理”可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效果,但它无法持续、全面、根本地解决校外培训机构监管问题 ⑦ 。无论基于法律治理相较于政策治理的比较优势,还是校外培训治理的域外经验和本土实践,我国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均应从政策干预迈向法律主治,形成稳定、持续的常态化监管 ⑧ 。(二)监管机制:从行政管理到合作治理当前的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主要采取以政府为中心、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此种行政管制型的监管模式存在成本昂贵、程序繁杂、过于依赖政府部门、难以实现监管创新等局限 ⑨ ,不仅面临高额的行政成本,而且难以取得理想的规制效果。因此,在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实践中,各国越来越重视充分发挥学校、家长、行业协·2 5 1·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孙伯龙:《我国校外培训机构的市场准入管制转型:理论与路径》,《教育学报》, 2018 年第 4 期。李曼,刘熙:《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治理困境与政策应对》,《中国教育学刊》, 2018 年第 7 期。薛二勇,李健,张志萍:《校外教育培训治理的形势、挑战与路径》,《中国电化教育》, 2021 年第 8 期。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第10页。张镭:《迈向共生型的社会规则交往:善治理念与当代中国社会规则交往模式的更新》,《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7 年第 3 期。邢会强:《财政政策与财政法》,《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周翠萍:《论校外培训机构的特点、问题及定位监管》,《教育科学研究》, 2019年第10期。马佳宏,覃菁:《基于供需偏差分析的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探寻》,《现代教育管理》, 2018 年第 11 期。Richard Stewart.A New Generation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 Capital University  Law Review , 2001 ( 1 )

 .

 会等主体的治理功能,力图实现校外培训机构的合作治理。例如,日本建立了成熟的行业自律机制,由行业协会负责准入审批、培训机构认定、教师资格认定、教学标准设置等重要事项,使其在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中扮演重要角色。欧美国家则重视发挥学生及家长的治理作用,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来实现校外培训行业的市场化调节。善治的参与要素提倡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不应只是自上而下的垂直监督,而应是各个监管主体的合力治理,即将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社会大众及某些个体融入治理网络中,形成多维互动的监管网络。具体而言,校外培训机构的合作治理既要求各个政府部门的协调配合,还要求政府部门与学校、家长及其他社会团体等建立广泛协作关系 ① 。政府层面,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涉及课程内容、广告价格、财务税收等多个方面,需要教育、商务、税收等各个部门沟通协作,建立起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学校层面,各级学校可通过提高课程质量、增加课后服务、管理教师兼职等来...

篇三:双减对校外培训机构影响

dquo; “双减” ”政策的影响

 目录01020304对学科类的校外培训而言,政策的监管力度超预期,行业料将大幅收缩对非学科类的校外培训而言,目前的政策监管影响不大,但是不排除后续政策强化监管的可能性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而言,由于校内教育的重要性提升,教育信息化产业可能间接受益,留意后续相关政策对于其他行业来说,预计广告行业短期内会受到一定拖累

 对学科类的校外培训而言,政策的监管力度超预期,行业料将大幅收缩PART ONE

 对学科类的校外培训而言,政策的监管力度超预期,行业料将大幅收缩预计此份”双减”政策仅仅是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的起点,未来还将出台更多的配套监管政策。后续学科类课外培训行业料将大幅收缩,因此,主要主营业务中包含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课外培训的相关公司都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对学科类的校外培训而言,政策的监管力度超预期,行业料将大幅收缩大致来说,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课外培训的相关公司包括学大教育、豆神教育、昂立教育、科德教育、勤上股份;而中公教育、传智教育、开元教育、全通教育等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的公司、主营民办学校业务的凯文教育、主营企业管理培训的行动教育,均不在本次文件的管辖范围之内。

 对非学科类的校外培训而言,目前的政策监管影响不大,但是不排除后续政策强化监管的可能性02

 对非学科类的校外培训而言,目前的政策监管影响不大,但是不排除后续政策强化监管的可能性 与学科类培训相比,对非学科类的校外培训监管相关宽松: 1)市场准入上:仅要求区分类别,严格审批; 2)业务范畴上:线上的非学科类培训同样限制了每节课的时长; 3)营销模式上:与学科类培训一视同仁,禁止广告; 4)融资方式上:没有提出具体要求。

 对非学科类的校外培训而言,目前的政策监管影响不大,但是不排除后续政策强化监管的可能性另外,非学科类培训可以被适当引入学校的课后服务。文件第25条中提及:课后服务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等特殊需要的,可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由教育部门负责组织遴选,供学校选择使用等。

 对非学科类的校外培训而言,目前的政策监管影响不大,但是不排除后续政策强化监管的可能性总体来看,非学科类培训受此次政策监管的影响不大,目前暂时没有规定非学科类培训不能在节假日/休息日/寒暑假进行办学,但政策的整体导向是“减负”,非学科类培训同样也应适度、不应占用过多的精力与成本,因此,不排除后续政策强化监管的可能性。

 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而言,由于校内教育的重要性提升,教育信息化产业可能间接受益,留意后续相关政策03

 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而言,由于校内教育的重要性提升,教育信息化产业可能间接受益,留意后续相关政策“双减”政策发布的目的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减轻家庭为课外培训的支出成本,这不仅要严格管理校外培训机构,更要提升学校内的教育质量,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缓解社会焦虑,降低家长送孩子参加校外培训的冲动。

 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而言,由于校内教育的重要性提升,教育信息化产业可能间接受益,留意后续相关政策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则是提升校内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加强教育信息化产业建设与“双减”政策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对此:一方面,7月21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后续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方向;

 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而言,由于校内教育的重要性提升,教育信息化产业可能间接受益,留意后续相关政策另一方面,本次的“双减”文件中的第12点也提及: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意味着在线教育后续更可能是依托公共的平台、以免费公益的形式提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仍然存在且有望提升。

 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而言,由于校内教育的重要性提升,教育信息化产业可能间接受益,留意后续相关政策总体来看,由于校内教育的重要性提升,校内教育提质的需求也随之提升,而教育信息化是从硬件方面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叠加近期的政策文件也对教育信息化行业进行了积极表态和指示,预计未来教育信息化行业前景明朗,而智慧教育的领军企业科大讯飞,涉及智能教育装备业务的三盛教育、全通教育、方直科技等,可能将受益于教育信息化产业的发展。

 对于其他行业来说,预计广告行业短期内会受到一定拖累04

 对于其他行业来说,预计广告行业短期内会受到一定拖累除了课外培训行业自身,该文件对广告行业也存在一定的影响。据统计,仅线上广告投放方面,教育培训行业在2020全年的广告数占比达5.98%,2021年Q1教育行业广告数占比达6.42%,是仅次于游戏、服装、文娱的第四大类广告投放主。

 对于其他行业来说,预计广告行业短期内会受到一定拖累然而,本次文件明确提出:要确保主流媒体、新媒体、公共场所、居民区各类广告牌和网络平台等不刊登、不播发校外培训广告。因此,预计广告行业短期内会受到一定的拖累。以主营电梯广告的分众传媒为例,短期内教育类广告主投放减少可能会小幅拖累公司业绩。

 谢谢观看

篇四:双减对校外培训机构影响

ldquo; 双减 ” 工作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情况总结汇报

  XX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着力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纠正校外教育培训无序发展乱象,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特别是 XXXX 年,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建立机制为重点,以分类治理为抓手,防范化解校外培训机构办学风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前期举措 破解难题,建立监管机制与平台。XXXX 年,XX 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市级校外培训机构信息管理平台,探索建立教育部门、培训机构、家长、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风险防范机制,通过管理端、机构端和家长端,提供机构情况、培训内容、课程设置、收费标准、教师和学生信息、年检年审、风险预警等多项功能,实现对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公开化、透明化。目前,平台注册培训机构 XXXXX 余家,录入培训教师 X 万余人,录入参训学生 XX 余万人。

 限控规模,同步推进治理与规范。XXXX 年暑期,教育局协调民政、公安和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制发了《关于联合开

  展整治无证无照教育机构专项行动的通知》,在全市开展为期 X 个月的整治无证无照教育机构专项行动。全市共排查机构 XXXXX 所,责令 XXXX 家机构整改,取缔无证无照机构、“超范围经营”教育咨询公司 XXXX 个。同时,严格禁止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与招生入学考试挂钩的任何活动,严禁“超纲教学”“提前教学”,督促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必须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或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公布白名单 XXXX 多家,黑名单 XXXX 多家。

 党建引领,牢固把握办学方向。全市校外培训机构党组织建设坚持应建尽建,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选派党建指导员等各种方式灵活组建,全市共建立了 XXXX 余个校外培训机构党组织,校外培训机构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做到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同步设置、党的工作同步开展,将党的建设有关内容写入章程,积极推进党组织班子与管理层之间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提高校外培训机构党员队伍综合素质。

 服务家长,全覆盖推行课后服务。制发文件,健全协调机制,发挥协同育人作用,构建起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发力的课后服务体系。坚持“公益、公开、自愿、安全”

  的原则,利用学校资源优势,提供学生做作业、文体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学生课后服务,不断提高课后服务覆盖面和服务水平。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按照国家“双减”工作要求,一方面从校内提升入手,提质量、扩供给,着力在教学质量、作业管理、课后服务等方面,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发挥好学校在立德树人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回归校内,学好学足;另一方面严格管理学科类培训机构,切实解决学科类校外培训泛滥问题,逐步构建“机构自觉、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长效监管机制,实现“三个转变”。

 监管方式的转变,从事后整改转向事前预防。把好入口关,坚决做到三个严控:严控机构收费、严控办学资质、严控培训人员,坚决杜绝不具备资质的人员从事学科培训活动,严查培训机构干扰学校教学秩序,高薪挖抢教师的行为。严肃查处教师校外有偿补课行为。

 教学内容的转变,从学科应试转向素质能力提升。进一步加强常规管理,指导学校结合新要求,修改完善教学计划、课程实施等方面的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探索

  教学模式,加强特色课程建设,丰富教学资源,积极创新育人新方式。

 校内外关系的转变,从校内校外恶性竞争转向校内教育有益补充。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课后服务能力,并积极推动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理念,做到系统施策、标本兼治。鼓励和引导校外培训机构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积极开发更加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XX 市将统筹征集和合理引入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服务、资源、技术,有效丰富和补充校内课后服务,助力校内提质扩容,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 双减 ” 工作落地情况汇报

 XX 县教育系统始终坚持把抓好“双减”工作作为推动XX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切入口,统筹推进减负与提质、校内与校外、严管与厚爱、考试与评价,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统筹好减负与提质。只有减轻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负担,切实发挥好作业检验课堂教学成效的基础作用,把学生从效率低效果弱的刷题苦海里解放出来,把家长从繁重的作业辅

  导或送孩子校外培训的焦虑中解放出来,才能真正破“重智轻德”,立“以德为先”,实现“五育并举”。必须要把作业总量控下来,中小学校要制定和完善作业管理细则,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时间不超过 60 分钟、初中不超过 90 分钟刚性要求得到有效落实。必须要把作业质量提上来,中小学要聚焦素养优化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分析反馈、辅导等教与学闭环管理机制,将作业设计与实施纳入校本研修重要内容。中小学要建立完善常规制度,明确检查考核要求,让教师教学、学校检查考核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将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的检查结果与教师绩效考核等挂钩。

 统筹好校内与校外。要坚持向课堂“抢”效率,开展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确保课堂教学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提高课内学习效率。要坚持向校园“争”时间,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除体育、劳动、综合实践等科目必须有课外作业外,鼓励学科作业尽可能在校内完成,实现“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全面加强家校沟通,定期召开以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的家长会,减少家长的疑虑和担心,增进家长对“减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防止学校“减负”的同时家长“增负”。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成立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市场监管等 11 个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校

  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校外培训专项治理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坚持“边排查、边整改”的工作思路,集中整治无证无照、安全隐患、超前超纲、违规收费、暑假集中补课等行为,迅速遏制校外培训机构乱象丛生问题。在运用好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的同时,依托“XX 多彩宝”开发校外培训机构政务审批管理一体化平台,目前正在部分县(区)试运行。正式运行后,将实现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备案年检全网通办,资质信息奖惩全面公开,查询评价投诉一键融通。

 统筹好严管与厚爱。教师是基础教育的第一资源,减轻作业负担和提高作业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整体水平。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高压打击在职在编中小学教师在外兼职有偿补课、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诱导学生到校外补课等行为。持续巩固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给予一定的补贴,或在绩效工资总量里予以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设计适量、合理的弹性作业和分层分类作业,切实用教师的高投入换来学生的轻负担。

 统筹好考试与评价。作业负担重实质上是不科学的考试评价导致的,只有科学用好考试、评价等手段,才能确保“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因此,有必要继续通过深化高考综改、

  中改和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从一次性考试模式调整到以考生成绩加综合素质为主的模式,注重学生过程性成长进步。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通过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综合评价与特色评价、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客观地评价县域义务教育质量、学校办学质量、学生发展质量,以评价促进教育观念转变,促进教育教改,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1 2021 年中小学生减负工作总结汇报

 XX 区深刻领会“双减”精神,把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作为当前基础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作为教育系统学党史、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以规范办学行为和校外培训为重要抓手,为学生健康快乐全面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部门协同推进减负。2019 年,XX 区教育局联合相关部门制定《XX 区中小学生减负实施方案》,从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家庭履行教育监护责任、强化政府管理监督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明确了教育、发改、公安、民政、财政、人社、市场监管、广电、妇联等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建立了政府统筹、分工协作、齐

  抓共管的减负工作机制。

 二是规范办学行为,注重从根源减负。规范招生行为,坚持相对较近、免试入学原则,小学一年级“应招尽招”、小升初“整班移交”、公民办学校同等同步招生,不以任何名义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 XX 区课程设置方案,开足开齐规定课程,杜绝“非零起点”教学。科学合理安排学生休息时间、在校学习时间、体育锻炼时间,保障学生正常休息权利。规范考试行为,坚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确定考试内容,合理控制考试次数,不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判学生。规范竞赛活动,坚决治理各类违规竞赛活动。坚决克服“五唯”倾向,深入开展铸魂育人“五个合格”(学校管理合格、教师教学合格、学生学习合格、干部服务合格、教育评价合格)和教师“一考三评”工作,调整对学校、教师、学生、教育工作的评价体系。

 三是提高育人质量,注重增效减负。2020 年,XX 区教育局制定了《关于深化中小学教育教改提高育人质量的实施意见》,坚持“五育并举”,积极探索“轻负担高质量”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施“教育+互联网”减负行动新举措,以 XX 教育“珠峰旗云”平台为支撑,通过双师课堂、同步课堂、专递课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的放矢对学生开展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

  四是规范校外培训,注重引导家长减负。严格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精神,健全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坚持对校外培训机构严格审批登记、严格监管,细化校外培训机构办学标准。开展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行为专项治理行动,按照“逐个排查、逐项整改、一家一档、一治一案”的原则,重点围绕校外培训机构机械训练、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问题进行排查。强化家庭教育指导,在重要节日节点,持续开展专家巡讲、家长培训、亲子活动、优秀家长现身说法等家庭教育活动。

 下一步,XX 区将坚持教育公益属性,持续在政府定制度、学校练内功、家长转行为上下功夫,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高位推动“双减”工作。

 一是积极营造“双减”良好氛围。通过微信、微博、电视、报刊、网络等不同媒体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提倡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教育观,营造良好“双减”社会环境。二是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从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营造和谐安全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等方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三是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为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后服务,“一校一案”制定课

  后服务方案,拓宽课后服务渠道,创新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2021 年秋季学期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严查重处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培训行为。四是深化家校合作共育。完善家校联动机制,会同妇联、团委等多部门重点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推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有机融合。

 “ 双减 ” 工作落实情况报告

 XX 县深入学习贯彻 XXX 重要讲话精神,将“双减”工作作为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的重大战略任务,摆在突出位置狠抓落实。一是全面部署推进。今年初,XX 县委办公局、县政府办公局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若干措施》,力求通过“高质量发展”破解“高负担”困局。XX 县教育局近日出台《关于加强“五项管理”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通知》,从“小切口”推动“大改革”,力求管理举措落细落实。二是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系统治理。XX 县教育局联合县直十二部门全面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设立审批、教学管理、收费管理、违规处理等各环节监督管理,开展拉网式排查,以精准治理让校外培训热度“降温”。三是大力开展课后育人活动。联合县直相关部门印发《推进城区中小学课后服务扩面提质工作方案》,让学生在校内学好学足,避免把学生的课后时间全部推到社会上去。

  下一步,XX 县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治理,从根源上解决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

 第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把住减负“根本点”。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根本立足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纠正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全面规范教学行为,盯住减负“政策点”。今年以来,教育部就包括作业管理在内的教育教学重点领域出台一系列管理规定,明晰相关管理政策底线边界,突出落实刚性要求,用“硬杠杠”减掉学生作业等负担。

 第三,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守住减负“支撑点”。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应教尽教,校内学足学好,这是推进学生减负的根本支撑。县教育局正在组织修订中小学教学常规和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指导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落实课堂教学基本...

推荐访问:双减对校外培训机构影响 校外 培训机构 影响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大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15001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