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文秘网>范文大全 > 教案设计 > 认识50以数教案精选8篇(完整)

认识50以数教案精选8篇(完整)

时间:2023-11-18 19:30:07 来源:网友投稿

认识50以数教案精选8篇教案在编写的过程中,大家需要强调创新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来制定一份完整的教案,才能确保工作顺利完成,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认识50以数教案精选8篇,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50以数教案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

认识50以数教案精选8篇

教案在编写的过程中,大家需要强调创新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来制定一份完整的教案,才能确保工作顺利完成,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认识50以数教案精选8篇,感谢您的参阅。

认识50以数教案篇1

?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围绕2个核心任务,凸显重点 突破难点。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人文结合,兴趣十足

有人说数学课是理性的,数学味十足的。李老师通过“千字文”引入,使数学课有了“韵味”,孩子们在千字文中,学习“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同时引用“三字经”中“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告知学生,在我们古代很久以前就有这样计数方式。引发学生阵阵感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二、数行结合,突破难点

在学生认识了计数单位之后,李老师讲“千字文”通过多媒体转换成“小正方形”,直观的呈现,让学生一目了然。在课堂中,通过文字与小正方的转换,学生突破“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10个百是千”。

三、活动导学,有效课堂

本节课的亮点就是安排了2个核心活动,整节课都是围绕着这2个活动进行教学。数千字文和拨珠子数为导学,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借助千字文让学生数一数到底有多少个字。一个一个地数数,10个10个的数,再到100个100个数唤起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回忆,也让学生自主探究有自己的认识。通过拨珠子活动,突破教学难点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在活动落实操作中,活动一学生比较顺利,利用已有认知快速数出文字正确数量。在活动二中学生在拨珠子的时候,通过边拨边数,突破“拐角数”这个难点。同时李老师不仅关注有优生的发展,同时非常注重后20%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以多帮一”的形式,打破了“优生发言、差生无言”的局面,真正呈现了“有效课堂”

四、实际结合、培养数感

数学中十大核心素养“数感”是我们课中最易遗忘的实物。本节课,李老师通过2个猜想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培养。先出示100颗黄豆的瓶子,让学生在这个基础上,猜想1000颗黄豆有多高,比划之后,李老师再拿装有1000颗豆子的瓶子去度量,既有猜想,又有实际作证。接着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所以让学生猜猜生活的数,比如:多媒体座位、操场可站的人数等。这个都是学生熟悉的,所以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即使在课堂结束时,学生还意犹未尽。我想这就是一节好课。

以“活动”促学,这是现在数学课的流行趋势,李老师不仅跟上趋势,也能抓住“趋势”的“利弊”,在后20%学生方面,加强关注,真正呈现有效课堂。

认识50以数教案篇2

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二)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数)

(三)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具和学具

教具:学生用的刻度尺一把,5厘米长的纸条,投影片若干张.学具:学生用的刻度尺一把,图钉,一条绳子,没削过的新铅笔一支,装墨水瓶的空盒一个,三张纸条(分别长3厘米、4厘米、6厘米),2分硬币一个.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提问:谁能说一说你的课桌面有多长?

同学们可能不知所措,无从回答,教师提示,可以用你有的东西比一比,学生可能用铅笔、小棒、手指,也有的同学用尺子去比,交流比的结果时,有的同学可能说3支铅笔那么长,8根小棒那么长,4那么长,有的同学用尺子量,也不知怎样说明其长度.叙述:有的同学说课桌有3支铅笔那么长,8根小棒那么长,4

那么长,你们说得都对,但为什么数都不一样啊?(使学生体会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这样说起来就很不方便.因此,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尺子)刚才有同学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但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表示它有多长.今天我们就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二)学习新课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叙述: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是1厘米,请同学们用尺子和图钉的长比一比,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教师将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请学生用尺子比一比自己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看看你的尺子,说一说:

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到哪儿是3厘米长?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厘米?

2.学习用厘米量

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叙述:量纸条时,把尺子“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学生动手操作

1.请同学们将你事先准备好的三张纸条拿出来,量一量,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每量完一条,把量得的结果写在上面.2.看一看这支铅笔长________厘米.从图中看出铅笔长8厘米,如果让我们去量削尖的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尺子的刻度,怎样量出它的长度呢?(取整厘米数)

由学生拿出自己削尖的铅笔,实际量一量,从而得出可以借助三角板来量.3.量一量

??

就是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因为每个同学手掌宽度和??

长度不尽相同,只取整厘米即可.(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1)每人拿出一根绳子,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给相邻的同学看,把每次量出的绳子互相比一下,如3厘米的绳子一样长.(2)量一量

①量一根没削过的铅笔,长()厘米.②量数学课本,长()厘米,宽()厘米.③量装墨水瓶的空盒,它的高是()厘米.2.发展性练习

量一量下面两个图形每边的长度.3.思考性练习

如果有些东西的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的刻度,怎样量出它的长度呢?如量花生的长度,2分币的最宽的地方长多少?由学生量一量2分币,可以互相商量想办法.全班交流.最后得出可以用两块三角板辅助(如图8).或将物品直接放在尺子的刻度上来量.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长度单位“厘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为了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课堂教学首先设计了让学生测量课桌的长,由于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得出的数量就不同.非常不方便,实际需要用统一单位的尺子来量物体的长度.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课堂设计中,通过从尺子上找一找1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教师在尺子上画出1厘米的长度,图钉的长,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并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目的都是为了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了解2厘米、3厘米等具体长度.在指导学生量物体的长度时,除了老师示范外,充分让每个学生操作,由易到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板书设计(略)

认识50以数教案篇3

教学内容:

认数

教学目标?:

1、知道10个一是1个十

2、知道“一”“十”都是计数单位

3、认识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知道一个数的相邻两个数各是几。

4、会读11~20各数,会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5、认识直线上的点所表示的11~20各数。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会讲出数的组成。

教学关键:加强直观及形象化教学,帮助理解对数的认识及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学具盒、图片

10~20各数的认识

一、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我们小朋友到青青的草地上去学本领。瞧!小兔子正在等我们呢。

师:小兔子想录音:今天我们小朋友又要学新本领了,我要把采来的蘑菇送给学习最认真、举手最积极的小朋友,现在让我先数数数采了几只蘑菇了?

1、2、3、……

1、2、3、4、5……

不对,不对,太多了,数也数不清?

怎么办呢?小朋友,你们快帮我一起想想办法,怎么样才能又快又好的数呢。

同桌讨论讨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各抒己见)

师:先数出10只蘑菇,再看旁边还多出来几只,就是十几。圈圈说说

出示板书:

13

师:让我们用这个办法来数一数练习上草莓、梨、和苹果各有几个?

出示板书:

16???? 12???? 20

师:你们数的和他们一样吗?

师:过去我们数物体的个数是一个一个的数,数到几就是几,今天认识的数和以往不同,先数出一个十,再数几合在一起就是几十.

出示教具:

师:我们来看把10根小棒捆成1捆,10个一是1个十。瞧!这就是1个十。

出示板书:

10?? 10个一是1个

师:小朋友,你们的学具中有没有1个十,请你把它找出来.(我有2个十))

师:2个十是几呢?

(2个十是20)

出示板书:

20?? 2个十是20

师:真聪明。

出示教具:

师:1个十和1个一就是11。

出示板书:

11

添上3根?????????????????????? 再添上3根

出示教具:

师:这是几根?

(14?? 17)

出示板书:?14?? 17

师:14(7)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14(7)里面有1个十和4(7)个一)

出示板书:

15???? 这个数会读吗?师:下面请小朋友们看着老师的数字卡片摆小棒。

学生操作:

师:1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15里面有1个十和5个一)

出示板书:

同桌一个摆小棒、一个摆卡片。

19 呢?

19里面有几个一和几个十?

(19里面有9个一和1个十)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的是11―――20数的认识。你们看黑板上从11到20中还缺少了哪个数?

(18)

师:18比19少几?19比18多几?比19少1的数是几?比18多1的数是几?

19添上1是几?20里面有几个十?

师:请你们先摆出小棒,再用数字学具表示出来,看看谁最快。

出示板书:

18

师:今天我们学的本领就是11到20的"认识。

出示板书:

11到20的认识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数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以前只有10 是两位数现在11――20都是两位数。

学生讨论:(左边有一个1)

师:对,那么这个一表示什么呢?(表示1个十)

以前计数单位是一个一个数的,现在可以一十一十数。

编儿歌:一个十,一个一合在一起是11。

看书第45页

师:现在拿出练习纸,做第二题。

师:下面让我们把黑板上的数排排队,从小到大怎么排?谁来排?

20、19、18、17、16、15、14、13、12、11

师:读一读

师:从大到小排一排。

11、12、13、14、15、16、17、18、19、20

师:读一读

师:今天我们学了11到20的认识,你们知道吗?其实这些数每天都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找一找,它们在哪里?

学号、书页码、尺、钟、电脑、号码、等。

(在尺上)

师:对,请你看着尺说一说,14和16 的中间数是几?19的相邻数是几和几?

师:不看尺你说得出吗?师:让我们来看看练习纸的数线图中还缺少哪些数?把它们填进去。

1、?数线图

二、?总结

师:小兔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11~20各数的认识)

师:请你再看一看练习纸和黑板上这些本领,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需要老师再讲一讲的。

三.拓展

连线

认识50以数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五官,说出五官的名称,初步了解五官的重要作用。

2.知道要爱护五官,了解一些简单的保护方法。

活动准备:

1.人手一面小镜子

2.四组实验材料,丝巾、酱油、香油、醋每组一份。

3.四张图片、有关五官卫生的若干张图片。

活动过程:

一、了解故事了解五官的名称、作用。

1.教师讲述故事《眼睛、鼻子、耳朵和嘴巴》:眼睛、鼻子、耳朵和嘴巴是脸上的五官,它们都觉得自己很重要,有一天,它们又争了起来,眼睛说:“没有我,小主人什么也看不见,我最重要。”鼻子说:“没有我就闻不到气味,我才最重要”。耳朵和嘴巴一起说:“我们更重要,没有了我们,听不到,说不了。”小主人说:“别吵了,你们都很重要,离了谁都不行。”

2.结合故事内容提问:故事中的五官都是谁呢?他们有什么作用?引导幼儿说出五官的不同作用。

二、通过实验进一步感受五官的重要性。

1.照镜子找五官:

幼儿人手一面镜子,玩照镜子的.游戏:你的脸上有什么?他们在哪里?

2.游戏:听口令指五官。

教师即兴说出五官的名称,幼儿用手指点,比如说“眼睛,”幼儿用手指自己的眼睛。

3.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五官的作用。

第一组:尝试评住呼吸,试试有什么感觉?

第二组:利用丝巾遮住眼睛,玩指五官的游戏。

第三组:提供酱油、香油、醋、幼儿闻一闻并说出是什么。

第四组:用手捂住耳朵,听辨声音在哪里。

4.师幼共同小结:原来五官都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让我们听、说、看、闻、我们离不开它们。

三、知道保护五官的方法

1.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辨别其行为的对错:用手掏鼻孔,炎热的太阳下带上墨镜、拿着硬物戳耳朵、脏手揉眼睛。

2.幼儿想想说说:眼睛、耳朵,都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

3.师幼共同小结:不用脏手揉眼睛,不挖鼻孔,不掏耳朵,不把脏东西放在嘴巴里,不把小东西放在口、鼻、耳中,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认识50以数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元,角。

2、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微,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要爱护人民币。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难点: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活动准备:

1、教具:ppt课件(各种面值纸币和硬币若干)。

2、学具:每组一盒人民币,内有元、角若干,"超市"货架及货物,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3、教法:提问法观察指导法,组织游戏法。操作法学法:观察法,探究法,体验法。

配套课件:大班数学公开课课件《认识人民币》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导入

二、了解等量关系

1、教师告诉幼儿元、角、分的等量关系。

2、幼儿按老师的出题,选出对应的钱币:

"一元等于几角?"

三、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四、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小结:今天你们认识了人民币,并学会了用钱购买物品,今后不要乱花钱,要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

五、活动评价

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评价。

认识50以数教案篇6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p28~30。

教材简析:

千以内数认识的教学,在借助直观模型数数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1000的含义,认识计数单位“千”,沟通个级四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材编排了3个例题。

例1三幅图涵盖学生今后要认识的个级里面所有的计数单位,教材借助直观模型让学生初步感知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在数较大数的过程中体会以百为单位去数比较简便,培养学生的数感。

例2借助计数器学习千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体现了知识抽象、概括的过程,借助这个直观模型有助于学生理解位值制,发展学生的数感。

例3是教学千以内数比较大小,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位值制,发展学生的数感。

“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拓展,既承接了一年级时百以内数的认识,又为接下来万以内数及大数的认识打下基础。教材从体育馆召开运动会的情境图引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让学生通过猜猜体育馆大约能装多少人,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为引出万以内的数做准备。例1通过一个一个计数、十个十个计数小正方体,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的过程中感受,进而引出计数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地数,拓展到还可以一千一千地数。借助模型建立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的概念,从而认识计数单位“千”,进而发现十进制关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具体的数数的过程,认识并能说出千以内数的组成;知道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进一步体会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能按顺序数千以内的数,感受千以内数的顺序。

2、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心,并能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

教学重难点:正确数千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设计理念:

二年级的学生对数的组成的认识还停留在模仿阶段,他们在一年级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11 — 20 各数的认识和100 以内数的认识,二年级上学期没有涉及数的认识,学生缺乏计数大数的经验,对于同一个数,用不同的单位计数有困难。但计数单位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抽象的、不容易接受的,学生在前面对计数单位的理解已经到达了产生按群计数的需要。而本节课要完成学生将以前学习过的计数单位进行联系和梳理,以及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由此如何将抽象的计数单位具体化,是本节课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据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活动教学法。

认识50以数教案篇7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闹钟声和录音让大家猜谜,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初步认识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学具钟表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电脑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第二步骤是学习整时的认、读、写。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钟面板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做一个时针和分针交朋友的小游戏。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拨一拨,在这里教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

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第三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1: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2:找朋友。3:生活情境体验。

1.我用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让学生边看录像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2.在找朋友中,让学生全员参与,给每个小朋友都带上头饰(钟面、整时的两种写法),让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手做个好朋友。这样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以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3.通过去买东西的生活情景体验,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四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并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以上是我对认识整时这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教学设想。

认识50以数教案篇8

一、说教材

1、教材来源:此活动选材来源于幼儿特别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生活中蔬菜是幼儿经常接触的一种食物。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各种蔬菜随处可见,它们种类繁多,几乎每个孩子都能说出几种蔬菜的名称。虽然他们知道的不少,但对蔬菜的食用及其营养价值并不是很了解。有些幼儿出现偏食、厌食现象,因此本次活动通过观察倾听品尝等一系列活动,让幼儿了解蔬菜特征的同时,知道各种蔬菜的营养价值,使幼儿对不爱吃的蔬菜有新的认识,加深对蔬菜的喜爱,激发幼儿爱吃蔬菜的情感,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正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因此我觉得选择本次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必要性。

2、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本次活动目标:

(1)、认识蔬菜的外形特征,并能用语言简单描述

(2)、让幼儿简单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

(3)、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蔬菜,并养成不偏食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通过多媒体课件、品尝蔬菜等活动,让幼儿正确认识蔬菜的外形特征,营养价值。

活动难点:通过活动让幼儿明确每种蔬菜都有各自的营养价值。教育幼儿不要挑食。

3、活动准备:《纲要》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依据《纲要》我做如下两方面的准备。

(1)实物准备:洗净的胡萝卜、黄瓜、西红柿、苦瓜、白萝卜等实物。

(2)教具准备:展示各种蔬菜的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中力求“合作式的探究学习方式”。因此在本次活动中体现了教师与孩子的交互主体性,采取相互尊重、倾听、交流、共同构建的方式,我采用的教法:

1、情景创设法:利用蔬菜国王打来的电话富有童趣的故事,这一情景将幼儿的注意力引入到这个主题活动中来,即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极大地调动起孩子探索求知的欲望。

2、课件演示法:教师将生活中的蔬菜通过课件制作,使每种蔬菜都能以“一个活生生的、有生命的、能说话的、可爱的菜宝宝的动态形式呈现出来,幼儿非常感兴趣。在欣赏、倾听的同时,自然而然对蔬菜的营养价值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3、多渠道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结果和过程”.因此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比一比、尝一尝、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通过感知让幼儿有新的发现,不知不觉对蔬菜产生了兴趣,更加喜欢食用各种蔬菜。

三、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次活动。活动程序为:童话导入激兴趣——观察体验说特征——品尝交流谈体会——动画展示增认识

(一)、童话导入激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我就利用蔬菜国王来电话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给幼儿带到一个童话般的境界。

(二)、观察体验说特征:

根据幼儿生活体验,在这一环节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多种蔬菜,引导幼儿观察各种蔬菜图片后提问:你们认识这些蔬菜宝宝吗?你喜欢吃哪一种蔬菜宝宝?幼儿选择后通过重点观察,从蔬菜的颜色、形状等方面,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体验说出它们的特征,知道它们可以怎样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从形式上、内容上深深吸引孩子,充分给孩子展示的机会

(三)、品尝交流谈体会:将能够生吃的蔬菜,让幼儿亲口尝一尝,把活动带入一个小高潮。幼儿通过品尝,感知不同蔬菜的不同味道,大胆的谈一谈自己的体会,相互交流,使幼儿在审美心理、创作欲望上得到满足。通过幼儿亲身体会蔬菜的不同味道。使幼儿对蔬菜有了新的认识。

(四)、动画展示增认识;

通过让幼儿说出在他们平时吃饭的时候不喜欢吃的蔬菜.,再一次把幼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并告诉幼儿这些蔬菜也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引领幼儿去看蔬菜展示会,通过多媒体课件将活动引向高潮。把蔬菜拟人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加幼儿对蔬菜多方面的认识,知道蔬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多吃蔬菜有助于身体健康,能使我们每个小朋友长得更高、更快、更聪明,教育幼儿平时不挑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整个活动是围绕着蔬菜展开的,以充分展示孩子们自主的表达,并在愉快、轻松的活动中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幼儿认识蔬菜的兴趣。

推荐访问:认识50以数教案精选8篇 教案 精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大文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15001782号-